小米9月11发布会视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茅于轼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所坚持的立场辩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47:22

 

当经济学成为现今中国社会最热门的一门显学,当经济学家越来越像娱乐明星一般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对象,当中国经济学界呈现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总有一些或好或坏,或值得称颂,或值得鄙夷的任务跳进历史的舞台。在网络上,媒体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正在被人们所熟知,张维迎、张五常、樊纲、吴敬琏等等,都渐渐的为人所知。然而,在所有可以称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中,有一位老者确是我最尊重的,是一位真正凭着自己的良心在说话的,是站在广大的百姓的利益角度说话的,他就是茅于轼,一位耿直,慈祥的老人。
第一次被茅于轼所吸引是看了他的《择优分配原理》一书,他用通俗的语言揭示了最深刻的数学原理,让人有醍醐灌顶感。从此后就一直很关注他的一些言论,也越发佩服起这个老人,敢于冒天下大不韪,为自己所坚持的立场辩护。我百度了一下他的一些资料: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1975年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等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闰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2次。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担任所长。大体上叙述了他所经历的一些大事,但要了解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特意去阅读了他的传记,让我更佩服他的人格。
历尽坎坷
茅于轼经历过抗战,经历过文革,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可谓人生坎坷。抗战时期颠沛流离,文革时期被打成右派,自然灾害的时候差点饿死。正是由于这些经历才让茅于轼最终从与经济学毫不相干的铁道领域转身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治学的严谨与不懈是很多人都佩服的。茅老的数学特别好,所以他研究的时候,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是有严格的数学推导的,因此可靠性极高。由于生活经历的原因,他一直在思考经济制度对于社会的影响,因此他是一个十足的自由学派,这也与他主要研究的方向有关。
半路出家
茅于轼没有经济学的学位,“经济学基本上是自己悟出来的”。在1979年以前的三十年的时间里,茅于轼一直从事铁路牵引方面的研究,在学习和工作中跟数理统计和力学方程打交道比较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出版过关于蒸汽机车的专著,以后长期供职于铁道部研究院。按传统的划分,茅于轼原来处在自然科学领域,但经过思想跋涉,他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的社会属性自不待言,茅于轼在经济研究的同时,逐渐把注意力投向了道德、人权、自由主义等课题,知道现在,他开始思考人性中“如何得到快乐”类的问题。像这样,扎实地跨越了相距甚远的研究领域,具有多重身份和学养,这是茅于轼的一点特殊处。
茅于轼的桃花源
茅于轼的桃花源就是择优分配理论。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一种要素投入在不同的用途间分配的时候,要考虑让各种用途的最后部分产出均等,才能达到总产出最大。茅于轼一生在为疾呼,为广大的弱势群体说话。茅于轼不止一次地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让过去的悲剧不再重演。于是,历史的回声仿佛正在响起,茅于轼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心酸和梦想在他七十余年的生命画卷中静静流淌。茅于轼是一个普通人,他像普通人一样在国家贫弱和民族危亡的时候遭受不幸,在社会动荡和人性扭曲的黑暗年代里惊恐绝望。他像普通人一样喜欢湛蓝的天空,喜欢闻清新的花香,喜欢听孩子的欢笑。茅于轼像每个普通人一样,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快乐和梦想。他的快乐来自他的心灵自由,在他余别人和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在穿越时空参透真理奥秘的神奇天地里。他的梦想寄托余某个远方:那里没有贫困,没有仇恨,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伴随永不停歇的歌声。
这就是我眼中的茅先生,一个可敬、可爱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