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10分区工具:卫兴华:2009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7:19:53
卫兴华:2009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卫兴华 发布于 2010-4-19 来源:《经济纵横》 被阅读 15 次

  

    摘  要:2009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主要有:国际金融危机问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主权财富基金问题等。本文拟就这些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的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外商直接投资,贸易保护主义

  2009年是世界经济极为艰难和复杂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与深化重创了世界经济,各国的反危机措施迅速出台,世界经济触底后显示出缓慢复苏的迹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昭示了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性,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国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使人民币在危机之下越发显示出其稳定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可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为应对经济衰退,一些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因外贸依存度较高而深受其害。出口增幅下滑的内在压力和国际大宗商品与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外部动力,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增,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危机也使外商直接投资发生一些变化,并使主权财富基金这一新型的机构投资者在世界金融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一、国际金融危机问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些学者从体制层面探讨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吴晓求认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王永利认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为全球持有,但其发行量由美国独家掌握,这一方面为美国带来巨额的垄断利润,也造成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埋下了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金融投机盛行的隐患,这些隐患一旦突破平衡点,必然造成美国经济金融剧烈波动,进而引发全球危机。张明等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根源包括:美联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就了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持续的流动性过剩,监管缺位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发展,而美国基准利率的重新上升及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降,最终触发了次贷危机。彭兴韵等人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过分追求完全自由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过去20年来,美国一方面不断降低利率,导致美国居民储蓄率的不断下降和债务负担率的大幅上升。另一方面,不断推进金融自由化,结果助长了金融机构的赌博性行为,加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一些学者从制度层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卫兴华等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呈现出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的特点,但这只是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运行形式上的差别。从危机的根源看,它并没有越超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也没有脱离生产相对过剩这一根本原因。旨在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衍生品创新与扩大需求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和危机的爆发。张宇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最深刻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这场危机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和新矛盾,它包括生产危机、金融危机、制度危机和全球性危机等所有的危机形态,集中体现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私有化、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深刻内在矛盾及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吴念鲁等人认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有:重创了美国银行体系和全球金融业;削弱了美元的国内购买力,加剧了通胀压力,从而动摇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使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推动了新一轮的并购战和财富争夺战及国际跨国公司的重新组合;造成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悲观预期。张明等人认为,金融危机从消费、投资与出口三方面对美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在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中,欧洲金融市场率先受到传染,进而冲击到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增速的下降通过进口渠道影响发展中国家,进而使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增速下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过去10余年来的国际收支格局将被迫进行调整。王晓雷认为,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美国进口的抑制作用和对美国出口的刺激作用,改变美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收缩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将会受到削弱。

  (三)危机的应对措施及效果

  朱民等人认为,各国的救市措施大致可分为十类:降息,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严禁卖空,注资、国有化或接管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债务进行担保,直接向实体企业提供融资,对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开展救助,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或提供贷款担保,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通过 IMF向新兴经济体和中小型经济体实行援助。何帆认为,主要经济体的应对措施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实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二是实施减税、扩大公共投资等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三是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和购买金融资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四是发展新能源和环境保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王松奇等人认为,美国反危机政策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重在帮助金融业解决流动性问题,以尽快恢复市场信心。二是实施大范围的经济刺激计划,提振消费者信心。三是短期救急的同时也致力于长期意义的制度性改进。四是力图矫正美国的贪婪文化。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使用了可以使用的所有手段,但到目前为止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吴念鲁等人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但不能低估:直接造成持有美国相关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的损失和巨额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变现其持有的各类资产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导致外需明显减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下行压力。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提供了较多机遇:减缓了世界供求紧张状况,全球石油、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为宏观调控提供了空间;加快了世界金融、经济格局的调整,有利于我国提前进行全球布局。张宇认为,面对危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根据现实的变化和要求适时调整和创新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赋予其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把严峻的危机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机遇。危机的影响明显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增长方式粗放、对国际市场依赖过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明确。《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认为,从政策反应与复苏条件来看,中国具备走出危机的一些优势。应全面反思危机:一方面,不能像市场原教旨主义者那样迷信市场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不能误读“社会主义拯救华尔街”,否定市场的基本价值。我国应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改革来应对危机:一是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二是打破地方保护,促进商品的顺畅流通。三是放松行业管制,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四是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着眼于中长期的科学发展。五是提高汇率弹性,使货币政策成为对抗外部冲击的第一道防线。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项卫星等人认为,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而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巴曙松等人认为,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平等、不对称的,它既无法促进国际储备多元化或提供一个价值稳定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也不存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更不能保证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王元龙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无约束的美元本位制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的根源;汇率剧烈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与投资活动,使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些内在缺陷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程实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美元将继续作为唯一的核心货币支撑起单极体系;中期内,欧元等主流货币将日益分担世界货币的责任;长期内,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巴曙松等人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的演变路径是:首先出现几个大国主权货币,每个大国主权货币周围会有几个小国货币与之挂钩。然后形成几个大国主权货币带领小国货币构成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最后在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基础上,再形成世界货币甚至是超主权货币。王元龙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上,操作措施主要有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阶段目标是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建立以美元为主、其他主要货币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人民币逐渐成为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一极,这是打破美元垄断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性

  马荣华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及市场干预工具的过程,也就是人民币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刘曙光认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外部需求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占全球比重的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可为中国带来多方面收益,但在条件不完全具备时,过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给经济、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风险。柴青山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在5—10年内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人民币国际化会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使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得易于波动;导致人民币加速升值,削弱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人民币国际化还会衍生出必须承担平抑世界经济波动和对外供应人民币的责任及其后果。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巴曙松等人认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是通过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本土金融市场发展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逐步改进;中期的重点是积极参与亚洲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区域格局的改进;长期的重点是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建。吴晓求认为,必须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使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成为完全可兑换、可交易的货币。这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性货币的基本前提。从可兑换货币到国际储备性货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货币发行国经济规模、经济竞争力、良好预期及经济社会文明、法制的水平。王元龙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战略和政策取向上可从两个层次用“三步走”来概括:在地域扩张上采取“三步走”,即坚持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取向;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取向。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赵燕等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国内企业对FDI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薄弱,国内金融市场没有起到促进FDI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杨扬等人认为,一方面FDI的进入挤出了国内的无效资本,导致就业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面对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被迫做出反应,通过裁员来提高效率,失业人员增加。陈继勇等人认为,FDI带来的资本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由于我国FDI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不均,即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出口加工部门,导致我国工业过度扩张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当前,FDI引致的国际知识溢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整体效果不明显。

  (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建议

  张广胜等人认为,应将外资合理地引入第三产业,以提高就业率;应尽量避免外资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加强外资投资的产业分布与国内产业结构之间的互补和关联;我国的引资政策应侧重于行业层面的引导,避免投资于生产能力闲置、竞争激烈的消费品工业;对国内竞争充分的行业取消外资优惠待遇,着力引进与国内产业结构互补和关联性强的外商投资。赵燕等人认为,我国的外资利用战略已逐渐从“重规模”转向“重质量”,从“重引进”转向“重吸收”。要进一步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效率,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建立提供特别的融资支持。王博认为,在引导FDI流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同时,应重视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我国出口结构向高技术产品结构的转移。同时,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积极利用FDI,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挥本土要素的比较优势,注意加强国内相应产业链及配套网络的建设,加快跨国公司技术向本地的转化,努力创造和切实实行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规则,做到对所有的投资者一视同仁。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

  冯鹏程等人认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显现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一是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目前处于提速的拐点。二是绝对规模较小,与经济大国地位不符。三是投资流出的产业结构偏向严重。四是流出地区结构中发达国家比重较低。这些特点与中国现阶段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分不开。马光明认为,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流向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重很小,对最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比例更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对上述地区高比例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存在水分,尽管表面上直接投资金额很高,但相当部分的实际资金并没有运用到这些地区。另一方面,技术落后使我国直接投资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贺书锋等人认为,政治因素是决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虽然努力淡化干预经济的形象,但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政府的控制力仍存在。这种控制力的存在一方面可能增强外国对中国投资的警惕性,另一方面却有利于提高中国与东道国在投资博弈中的议价能力,降低企业海外投资成本和风险。

  四、贸易保护主义问题

  (一)新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

  陈霖等人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市场萎缩促使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失业大增引发经济民族主义,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作用存在很大局限。梅新育认为,当前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主要贸易大国用以限制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工具主要是非关税壁垒,发展中国家则较多地使用关税壁垒;旨在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保护重心从限制外资转向限制内资对外投资;保护主义风潮向劳动力跨国流动领域蔓延。薛荣久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将给世界经济带来五大危害:经济全球化逆转,已经形成的金融体系、全球性分工体系、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链条断裂;冲击全球贸易,引发贸易战,使世界性的贸易摩擦增多;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将使发展中国家受到重创,又会反作用于发达国家;把整个世界拖向更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孳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恶果。刘伟等人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去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引起人们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反思。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及资本密集程度的差别,在经济衰退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对其自身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比发展中国家还要大。

  (二)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李兵等人认为,当前欧盟对华贸易保护频发的渊源深远。对华贸易失衡、能源利益冲突、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危机应对等经济方面的根源,说明欧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经济与政治的密切联系,使欧盟规制主义思想、民主政治人权差异、社会模式不同、共同决策机制和美国制衡因素等成为政治方面的根源,反映了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根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梁碧波认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总体性质基本上取决于美国国家核心利益,期望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变动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美国在对华贸易政策中体现对其制造业的保护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梅新育认为,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警惕和防范不应仅局限于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传统保护主义,还应包括旨在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保护主义;反对贸易保护的具体行动应当统一在我国全球战略之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某些发展未必没有对我国有有利的作用,只要这种有利作用存在,就要充分利用;我国对贸易保护主义如此敏感,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过于集中,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应着力对此进行调整。

  五、主权财富基金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权财富基金蓬勃兴起,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越来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截止2008年底,全球约有40个国家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3.9万亿美元。学术界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谢平等人认为,主权财富基金是由一国政府拥有和管理的以外汇储备和商品出口收入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面向海外投资,并以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市场化、专门化的长期投资机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根本原因,能源价格上涨是导致主权财富基金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而经济全球化则为主权财富基金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宋玉华等人认为,主权财富基金与国有跨国公司一样,都是主权国家根据国家利益需要通过划拨国有资产而设立的、主要进行战略性投资、缺乏透明度的大型国有投资实体,是新型 “国家资本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和主要载体。主权财富基金与世界经济失衡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使新兴经济体、石油输出国和某些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从而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主权财富基金又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2007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即中国投资公司(简称“中投公司”)。汪洋认为,中投公司在2007年不仅没有减轻货币当局的流动性压力,反而使之雪上加霜;中投公司三分之二的资产投向国内金融机构,很可能导致“二次结汇”问题,并严重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罗勇认为,应充分利用储备优势,实行积极的主权财富基金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和国家中长期战略部署。主要措施有:根据多元化目标建立多元化结构的主权财富基金,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商业保值增值需求;确保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目标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加强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减少央企境外投资遇到的政治干预。赵小平认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还缺乏投资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当前国际投资环境:一是积极参与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规则的制定。二是主权财富基金应通过加强与东道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对话增进互信和了解,通过良好设计的公关活动树立良好形象。三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真正商业化运作的主权财富基金,进而减少在对外投资中的阻力。四是开展与国外成熟的主权财富基金的合作投资。

  参考文献

  [1][26]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I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2]王永利.国际货币全球持有与其投放属地管控矛盾激化——全球金融大危机的根源的思考IJ].国际金融研究,2009,(5).

  [3][8]张  明,付立春.次贷危机的扩散传导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9,(8).

  [4]彭兴韵,吴  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J].经济学动态,2009,(2).

  [5]卫兴华,孙咏梅.当前金融危机的特点与根源及应对思考 [J].经济学动态,2009,(5).

   [6][14]张  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4).

  [7][13]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门].经济学动态,2009,(2).

  [9]王晓雷.金融危机对美国对外贸易、贸易收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10]朱  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J].国际金融研究,2009,(2).

  [11]何  帆.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

  [12]王松奇,高广春.美国反危机政策评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9,(2).

  [1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5).

  [16]项卫星,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J].国际金融研究,2009,(4).

  [17][20][25]巴曙松,杨现领.从金融危机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当代财经,2009,(11).

  [18] [21]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9).

  [19]程  实.次贷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本位选择、方向和路径[J].经济学家,2009,(7).

  [22]马荣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4).

  [23]刘曙光.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9,(4).

  [24]柴青山.人民币国际化慎行[J].嘹望新闻周刊,2009,(14).

  [27]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09,(7).

  [28][32]赵  燕,赵增耀.FDI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美两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9,(2).

  [29]杨  扬,余壮雄,王美今.FDI对中国就业效应的检验 [J].经济学家,2009,(5).

  [30]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1).

  [31]张广胜,周  娟.FDI对城乡收入不均等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GMM分析[J].财经科学,2009,(2).

  [33]王  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1983-2006[J].国际贸易问题,2009,(6).

  [34]冯鹏程,仲  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展望 [J].理论前沿,2009,(10).

  [35]马光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结构不均衡成因解读[J].国际经济合作,2009,(4).

  [36]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J].上海经济研究,2009,(3).

  [37]陈  霖,龚雄军,李  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和应对[J].国际贸易,2009,(6).

  [38][43]梅新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及其应对[J].国际贸易,2009,(3).

  [39]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40]刘  伟,蔡志洲,苏  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及我国应对措施[J].金融研究,2009,(6).

  [41]李  兵,杨秀清,林桂军.当前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根源的经济与政治分析[J].国际贸易,2009,(2).

  [42]梁碧波.美国的贸易保护“国家利益”决定抑或“利益集团”导向—— 基于美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9).

  [44]谢  平,陈  超.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J].经济研究,2009,(2).

  [45]宋玉华,李  锋.主权财富基金的新型“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探析 [J].世界经济研究,2009,(4).

  [46]汪  洋.主权财富基金、外汇储备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当代财经,2009,(8).

  [47]罗  勇.关注主权财富基金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9,(11).

  [48]赵小平.主权财富基金开展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外部投资环境和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