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n5010拆机教程:我们经营着谁的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4:52

我们经营着谁的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1 13:39   南方周末

 

  谈及经营城市,最重要的是生长大于营造,城市的生长是个有机过程。很多城市提出的三年、五年给城市换新颜,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们经营着谁的城市

  作者: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我不太欣赏“经营城市”的口号,不仅因为这个概念已经说得很滥,中国大多数城市早已经营过度,亟待休养生息;而且因为这个口号所包含的价值:似乎城市是需要由某个主体去经营的。

  不少城市打着“经营”的口号,大搞形象工程。例如,某市前任市长就提出要把该市变成“世界名桥之都”,在该市复制世界各地的著名大桥,把名闻中外的中国山水改造成不伦不类的“世界公园”。显然,这里作为自然造化形成的风景城市,并不是属于某个个人或某一届政府的。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垄断了土地资源,它本身又很看重商业利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它作为公众利益、国家的长远利益的代表者和看护人的角色。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的结合是可怕的事情,某些地方为追求巨额利润而不择手段,不顾文化遗产保护,不顾公众的利益,制造了很多城市建设的许多泡沫,甚至恶性事件。

  因而,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这究竟是谁的城市?为什么经营?谁来经营?

  当下的事实与城市的理想相去甚远。在这轮大规模的重新“打造”城市的过程中,市民基本没有发言权,甚至一夜之间自己的居所也被“圈”了,要举贷十几万、几十万才能在城市边缘获得新居。城市建设越来越明确地是为了供他人观瞻,追求的是豪华、气派、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如景观大道、大草地、大面积绿地之风,完全没有人的尺度、人的功能,就要一个“壮观”。如果从民生出发,究竟是几百亩的成片绿地,还是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小型的街心花园更为实用、更符合市民的需求?同样,一些城市取缔电动自行车、甚至扬言取消二轮车;以及不断打击地摊、流动摊贩的行为,也是为了观瞻,而不考虑方便民生和解决就业。

  当下蔚成潮流的城市改造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合理性是值得质疑的。对城市而言,“生长”的概念要比“营造”、“打造”有意义得多。城市的生长是个有机过程,城市是一个文化的空间,是都市人的精神家园。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我们现在很多城市企图三、五年就要脱胎换骨,“旧貌变新颜”。这种速成打造的巨无霸城市,其品位必定是令人怀疑的。王府井步行街是法国人设计的,与同为法国人设计的南京路步行街如出一辙。有人揶揄说,号称八百年的老街,没有一件属于50年前的东西。

  一些城市搞城市庆典活动,很大程度是自我宣传,动机无非又是招商引资;虽然无可厚非,但与那些世界名城的庆典不可同日而语。世界上只有少数名城像圣彼得堡那样令人瞩目,为世人所景仰,成为一种文化或一段历史的象征。

  (本报驻京记者师欣整理)

300年和600年的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1 13:29   南方周末

 

  记者:师欣

  借生日由头“秀”一下自己,这几年在城市里不算新鲜。9年前是厦门600岁生日;3年前,沈阳建城2300年,城市打出“回顾历史,展示沈阳,提升民气,创造未来”的口号;今年是山西太原建城2500年,当地也是铆足劲头,企盼把纪念转换成复兴的契机。两年前,本就具备多项强有力竞争指标的特区城市深圳,还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时引发社会

 

各界强烈反响。

  5月底至6月初的圣彼得堡300周年建城盛典,聚集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元首,一座城市的生日庆典演变成总统普京重振俄罗斯雄风的一次成功尝试。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城市,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仪式,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即坚定地融入欧洲,与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西方为伍。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也是“开放”二字,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姿态。

  一个300年庆典,一个600岁生日,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周一星教授,从城市地理学角度分析了两个城市的类似性:都处于海湾;都属于国家经济发展中心。而最大的不同点,圣彼得堡的重要意义一直没有下降,天津却不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胡兆量则强调,圣彼得堡300年庆典,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尽管现在每个城市都开始注意历史,但现代化进程对文化破坏太严重了。”

  “就一座城市而言,最好的文化建设是机制,是气氛,是吐纳关系,是超越空间的策划能力和投资能力。”

  余秋雨在欧洲的城镇间行走,感慨看的最多的就是建筑。而天津恰好拥有九国建筑风格,为何却难以聚敛人气?

  郭凤岐不认同用“文化断裂”一说来作解释,“恰恰是我们对身边历史不够了解,产生很多误区。天津修史中断近50年,一直没有专门研究地方史的机构,文化本身没有断裂,而是我们在认识上造就了断裂,现在天津正在慢慢恢复。”

  提及庆典,让人马上联想的就是耗资巨大而不能立竿见影的形式化活动。念发展心切的天津文化人们,都抱有冷静的态度,他们知道不可能借一个活动就扭转乾坤。

  罗澍伟建议,从此后12月23日这一天应作为天津城市狂欢节或城市纪念日。每年这时全市放假一天,所有公共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城市领导人必须深入群众,与民同乐。而在改造老城同时,应恢复最有历史价值的标识性建筑;把租界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不应大兴土木,破坏原有风格,还应在明年12月23日当天,公布天津历史名城保护法,用法律来规范保存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历史。

追随圣彼得堡?


http://www.sina.com.cn 2003/08/01 13:15   南方周末

 

  作者:杨瑞春

  我现在依然记得圣彼得堡300年庆典的宏大场景,各国领袖云集涅瓦河边,面对粼粼起伏的浩荡河水。小型的焰火在年轻水兵们的手中整齐地绽放,一艘古老的金色大船缓缓滑过,身着华丽宫廷制服的船员表情肃穆。然后镜头切换,我们看到面向海洋的圣彼得堡远景,那是如此雄伟、辉煌的古老建筑,对于它所面对的欧洲,带着一种坦然自若的气度,建筑群

 

如此和谐庄严,宛若十八世纪再现。

  圣彼得堡庆典被称作普京强国梦的一个展示,这是政治化的主流解读,但不是惟一的解读。

  一位专家说,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敢把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领袖请到圣彼得堡,靠的是它有与巴黎媲美的自信。它帝俄时代的面貌基本没变,涅瓦河畔,古建筑成群,形成了圣彼得堡古朴、雄伟、稳重、宽广的特征。

  即使有同样数额的巨大资金投入,有多少城市能够与这样的一个庆典相称呢?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采访了北京一位年轻的胡同保卫者,正如此类题材一贯的沉郁,胡同保卫者的形象总是抗争乏力的悲剧英雄。想要阻挡拆迁旧城的脚步,如螳臂挡车。

  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小标题是:北京还能与圣彼得堡媲美吗?

  相信很多中国人都被圣彼得堡深深地震撼了,也被深深地刺伤了。对于一个文明绵延5000年的国家,300年的历史算不上悠久,我们的一些城市动辄就是上千年的历史。但是,今天进入这些号称古老的城市,有什么东西让我们依凭,以阐发思古之幽情呢?我们城市古老的面貌在迅速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现代化的标志,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立交桥、密集的塔楼、中心广场、越来越宽的道路、越走越慢的汽车……这一切都如此雷同,就像《黑客帝国2》里的特工史密斯一样善于自我复制。

  圣彼得堡给了人们很多幻想。最近,所有的城市都在尝试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名之曰“经营城市”。他们给自己的城市寻找形象大使,命名为“森林城市”、“世界桥都”等等。其中,一些城市正在进行或者筹备生日庆典。

  太原正在进行2500年建城庆典,由政府主导,有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项目,也有一些民间策划人“土得掉渣”的主意。

  天津市到明年年底将有600年历史,就有人就建议,应该像圣彼得堡一样,让温家宝总理回到天津。天津的情况很有意思,政府的行动非常谨慎,但来自民间,特别是一些文化人的热情极高。他们希望能借机重温天津曾有的辉煌。

  苦心可嘉,但激情澎湃时,是否应当想一想,我们哪个城市还经得起圣彼得堡那样一个大全景扫描的镜头?我们城市的生日秀,一不小心会暴露太多的马脚出来。

  在电影《卧虎藏龙》里,李安用电脑为我们复制了一个老北京,并且让杨紫琼和章子怡在屋顶上追杀,那是屋檐和屋脊的灰色的海洋,即使在谭盾密集的鼓点里,在刀光剑影里,也是那样沉静而祥和。那是最好的舞台,那是北京一个已经失落和正在失落的梦。

  但我们理想的城市只能活在电脑里吗?在城市的生日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市民们,包括市长们,是否应当停一停我们不择手段、急速前进的脚步,反躬自问一下:城市的根在哪里?在推土机上研究如何去挖掘一个城市的历史,是不是很荒谬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