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笔记本散热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7:11

物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总结人:孟凡浩

我校在教研室物理教研员的领导下,在我校领导的关怀下,在物理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子课题为主进行有效的探索。其中包括: “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的研究、在演示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实验的设计与组织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学习领域,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依次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丛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同时,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也重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那么,如何将这些意图和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高效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任务——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每一位物理教师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正在改革或准备改革的教师急需改革的经验和成功的先例,以便缩短摸索时间或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快速推动改革步伐。

   最后,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我区青年教师较多,大多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把握不好,有的重视形式、有的毫无章法。另外,有的老教师已经形成了“替代式”实验;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教师因为怕麻烦、赶进度、要高分而取消实验教学,更谈不上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物理自主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对于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无疑是有很大推动意义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之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认知过程实质的认识。建构主义主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个体如何如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和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M.C.Wittrock)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生成学习理论,也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一个代表。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论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会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2、实用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反思。 

3、探究式教学的信息加工理论 

    科学在本质上是探究,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如果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作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观。从信息处理过程出发,认为教学与其着眼于知识的掌握,毋宁更注意教学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并建立了与此种思想相对应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4、人本主义的探究式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不仅对学生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而且为了使科学教师能切实开展探究式教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张“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用的主要做法。”反对把探究式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活动,使其脱离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而是围绕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设计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探究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唤起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想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探究;注重方法引导,使学生会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爱探究。 

设计物理教学的实验探究重在增加学生体验性的探究机会、通过交流合作式的方式体现主体性的学习过程。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设计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设计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采用试验式研究方法:即由参加试验的教师分工探讨。合作研究,自定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进行经验总结交流。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准备(20073月~200812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加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课题开题报告会(20073月)

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课题实验(20076月~20089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近一年半的实践中,课题组成员除了正常的工作外,经常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报告、案例分析。 

汇报成果阶段(20087月~200810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课件、论文、材料、数据等。 

修改完善阶段(20089月~200812月) 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 

 

进行课题结题报告。(200812月)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 

1、课题成员的保障。

成立由教研员(张国荣)分课题组长(王绍祥、孟凡浩、韩存喜、杨国忠、武芳、项荣)等参加的骨干教研成员,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2、各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保障。教研室(张国荣)、中教科(郭富友)的统一部署下,各校领导也都大力支持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研究场所和机会,多次组织区级观摩课、研究课、同课异构活动,为课题组的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3、学校网络资源的保障。 

各学校以区电教中心为中心进行录像、制盘,校校通得以实现资源迅速共享,网上及时交流。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课题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九、课题研究成果 

1、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其课堂结构是“寻找问题→合理猜想→自主探究→反馈交流→规范创新→应用推广”。

具体概括如下: 

1)寻找问题——学生围绕课本、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或现象(也可以是学生亲身感受)引导学生寻找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设法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合理猜想——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并学会判断所猜想的主次;从而筛选适当的研究方向。筛选的操作方式可采取自主逻辑推理法、目标法、参考法、讨论法、搁置法、教师指定法 

3)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和检验假设,解决问题,解释观察结果;学生自主分析、解释数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4)反馈交流——小组之间共同回顾与评价所学内容、实验方案与学习方法;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和评价。 

5)规范创新——学生调整实验或学习方案进行再更新创造或在教师的指点下补救学习(记忆、方法、技术、操作)缺陷。(6)应用推广——将所学知识、方法、技能运用于新问题,自觉形成思维、动作、创造的强意识。 

2、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  问题性原则 (5)程序性原则 (6)创造性原则      

3、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策略  

 

1)选适当的情景为切入点,找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要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学习态度。 

2)选择适当的物理问题,以竞赛、游戏、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实验研究习惯。 

3)选取适当的物理实验,以“自主设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 

4)联系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关注现代科技进展,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发明。 

 

5)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自信、自强、坚持等品质。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的开展有很多特点:学生自主学习的多向性、多层次性、偶然性、过开放性、时限性等等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很难掌控。如果教师过于干涉,又会失去学生的“自主”意义。  

 

十一、备注: 

 

(1)摘自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czwlkcjc/czwlkcbz/200408/t20040806_111739.htm

 (2)摘自http://www.being.org.cn/theory/constructivis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