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罗马 电影天堂:和诗与和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49:13

诗人间以诗互相赠答,乃诗坛雅事,理所当然。唱和诗当滥觞于北魏王肃夫妇,以唐时为盛。这时的和诗,一般是以意相和。究其实,就是一问一答,不能答非所问。至于用韵,完全可按自己需要,不必跟从。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押十一真韵,而白居易赠刘禹锡的原作首联为:“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是押五歌韵。唐代王维以辋川各景点各为一题,收自己与好友裴迪同名诗各二十首,自编《辋川集》,在前言中说明为同咏,这些应都属于和诗。
       中唐以后,和诗演变成了和韵诗,赠答、唱和从此提高了价码。当时的名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之间和韵诗颇多。
      所谓“和韵”,就是依照对方原诗中的韵脚来作诗。和韵有三种情况:
    (1)依韵,就是依照原作所用的韵部押韵,具体的韵字不必与原作相同。例如,王维《答裴忆终南山》: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原赠诗裴迪《辋川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绝句》为:
      秋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这两首诗见于《唐才子传?王维传》,按当时韵律,两人所押之韵,韵字不同,但属同部韵。
    (2)用韵,就是必须使用原作的韵字,但不必遵循其韵字的排列次序。如唐代高衢的《和若邪溪女子题王乡驿》: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其原诗为唐代若邪溪女《题王乡驿》:
      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没妾空还。
      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过别山。
原诗韵脚是关、还、山,而和诗韵脚是山、关、颜;用了两个原字,而次序不同,可视为用韵。诗题标有“用韵”的一般都属此类,如,韩愈有《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宋代虞俦有《用韵和仲兄》,但因原诗不可考,无法比较。
   (3)次韵,也称步韵,这是和韵里最严格的一种,即既要使用原作的所有韵字,还要依循其用韵的次序。如白居易《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题中“元九”即元稹,元稹见诗后,以《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诗谢之:  
       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复知。
       又更几年还共到,满墙尘土两篇诗。
       吴乔答万季埜诗问云:“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和韵;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亦称次韵)。步韵最困人,如相敺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而命意布局,最难照顾。今人不及古人,大半以此。严沧浪已申斥之,而施愚山尝曰:‘今人祗解作韵,谁会作诗’此言可畏”。沈德潜《说诗晬话》云:“古人同作一诗,不必同韵,即同韵,亦在一韵中,不必句句次韵也。自元白创始,而皮陆倡和,又加甚焉。以韵为主,而以意相从。中有欲言,不能通达矣。近代专以此见长,名曰‘和韵’,实则趁韵。宜血脉横亘,句联意断也,有志之士,当不囿于俗。”
      可见,和诗、和韵问题,前人之述备焉。唱和诗,可传递友情,亦可强化练笔,促进诗艺,不无好处。不过,不能用之太滥;而且,要根据自己实力适当为之。
      最近,网上还有人认为:步韵除了要按次序押与原作相同的韵字外,还要与原诗的平仄次序一致,这就是变本加厉了。古人也没这样要求过,我们又何必这么过分地作茧自缚呢?


  如今写诗的人越来越多,但往往疏忽了一点,就是在和诗的时候用错,次韵,和韵出现常识性错误,下面就简单地举两例作说明:
特邀作品:
李文朝(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助理,副秘书长,原总政电视宣传部中心主任,少将)
原诗是:
雅友登台论古今,风吹帽落引雄文。
诗仙醉酒传佳话,指点龙山我喜临。
一:特邀作品:
欧阳鹤(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顾问,中国电力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例如其诗:
步和文朝游龙山韵
落帽龙山说到今,群贤赓唱萃斯文。
叼陪我亦诗情发,纵未身临心已临。
两首诗是某书的特邀作品,欧阳鹤在步李文朝的诗的时候用诗名就错误,用了原诗的原韵原字,次序相同。而和你却没用其他的韵。让人不知道你是步他的韵还是和他的韵,还是又步又和;应该用:“步《文朝游龙山》韵”或者叫“步韵《文朝游龙山》”才对,多用了个“和”字,傻瓜都知道你是和文朝将军的诗,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再来看特邀作品之二:`
李一信(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
其诗:
奉和文朝将军《登落帽台即咏》
落帽龙山辩古今,冢荒不废赖高文。
谪仙二日成三韵,引得诗家代代临。
诗的名字应该叫“步文朝将军《登落帽台即咏》韵”或者叫“步韵奉和文朝将军《登落帽台即咏》”、“步韵文朝将军《登落帽台即咏》”才对。和是什么?是只作诗的酬和,不用被和诗的原韵才叫和。
像这种小小地错误如今在所谓的大家,著名诗人中比比皆是,我就不一一列出。人们常说,从细节看人看物,写诗亦如此,看似小小的诗题,却涵盖了诗的内容和对诗词的基本知识。切勿只玩弄权术博其名而误人子弟,也勿因其名而卑微阿谀奉承,不然就违背了诗之艺术,诗之品德。
下面就贴上关于和诗的资料:
唱和: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的原韵。(例如:别人写的是十一由韵,而你用七阳韵,这就叫和诗。诗的名字就要用:和某某人诗韵)
二: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例如原诗用:愁、游、羞。而和的时候只要用同韵部的字即可。诗的名字就要用:依某某人诗韵或者是同韵和某某人诗)
三:用韵:既用原诗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诗的名字要用:用某某人诗韵)
四:次韵:亦称步韵,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就是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诗的名字就要用:步韵某某诗或者叫次韵某某诗)
五:分韵:指作诗时按照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作“分韵”,也称“赋韵”。古人用的多,而今天大多叫联句。(诗的名字就要用:分韵某某诗、得韵某某诗、联句某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