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3原生壁纸: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的思考(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52:18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的思考(1)杨恒均的独立博客   发布者:杨恒均 时间:2007年9月21日 20:37

 

9月18日,南京。这是此次出门以来第一次碰上雨天。电视上说台风登陆浙江,上海和南京都受到了影响。

 

到了南京火车站,搭不上的士,一位市民说一到下雨天的士就少了,有的不愿意载短途客,有的要多给一些钱才行。这大概是全中国都有的普遍现象。当然更不会有人因为你是来凭吊大屠杀受难者而对你开恩。如果说下雨并没有给我的热情浇一瓢凉水,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多少让我有些失望。今天可是9月18日,是日本人入侵中国,欺负中国人的开始。在这一天,我总觉得来到南京凭吊的游客受到出租车司机的欺负是有点别扭的。

 

车站广场上到处都是为旅行社招揽一日游的中年妇女,一个一个来问你,不胜其烦。并且,让我失望的是,所有南京的一日游都不包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只好自己坐车去。问了几位一起等车的南京市民怎么到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他们都很热情,但好像都不能确定到底该怎么走,大家都很久没有去了。一位高中刚毕业的学生告诉我,她还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去过,见到很多骷髅头,后来就再也没有去。

 

我先坐13路,再转7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那里。一下车却傻眼了,原来整个纪念馆被铁丝网和木版围了起来。

 

车站等车的市民看到我狼狈的样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纪念馆正在扩建,不对外开放。他说你从那边过来,没有人告诉你?我想了想,刚才问路以及和旅行社总共接触了不下10位南京市民,他们也都知道我要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这里不对外开放了。我想,更糟糕的是,也许他们都不知道纪念馆正在扩建。

 

我只好冒雨踩着泥泞在围栏外走了一圈,在正门的地方,透过一截铁丝网,看到了那个十字架形状的纪念碑。于是我就站在路边,以那个十字架为背景照了一张像,这时我身上都被雨水湿透了,脚上的鞋子也泥泞不堪……

 

 

2007年9月18日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因为正在扩建,只能站在铁丝网外的大雨中默默悼念。

 

八年抗日有两个日子最值得纪念,一个是标志着日本人大举侵略中国的开始:9月18日;一个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那一天:12月13日。虽然我不是在12月13日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但选择9月18日这一天也是有意义的。

 

南京在阴雨天气下显得有些忧郁和凌乱,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南京当局或者民间对这个日子还有多少感觉——这个日本人开始长驱直入,最终犯下南京大屠杀滔天大罪的日子。和出租车司机以及市民聊天,他们反复强调,南京市民对日本人至今怀着刻骨仇恨,有个出租车司机还自豪地告诉我,他对前来旅游的日本游客一向不理不睬,如果能绕个圈,宰他们一下,他心安理得。

我用相同的问题问司机和一些有机会交谈的市民:他们身边是否有南京大屠杀受难者的亲戚后代。他们说“老鼻子多啦”,到处都是。我问,那么这些受难者的亲戚朋友(下一代)是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是否有什么组织或者团体?

 

一个出租车司机连忙告诉我,不允许有啥莫子组织,不允许私自搞什么活动呀。纪念活动吗,每年由政府的人弄一下子,领导发发言,讲讲话,就可以啦。受难者家属也不怎么热心,有些人可能都忘记了,前几年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时,也有遇难者家属要搞活动,结果被政府阻止了,政府的人说,你们不要闹了,我们有政府,外交部不是已经提抗议了……

 

我这才发现,南京大屠杀受难者家属的声音确实很微弱,微弱得让我产生了疑问,三十万死难者!他们都有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儿子女儿,如果每一个死难者有三个亲人,那么就有将近一百万,就算其中一半的人忘记了自己的亲人是被屠杀的,那么还有五十万人呀。可是查一下各种纪念活动,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他们的声音在哪里?

 

纪念南京大屠杀这类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当然不仅仅是死难者家属的事情,但却首先应该是死难者家属的事。例如在美国9·11纪念活动上,每年都要念出受难者名单。念这些名单的人主要是死难者的家属。今年前纽约市长朱尼安尼也加进去念,结果竟然遭到了媒体的嘲弄,直指他算老几,讽刺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做秀。

 

前段时间慰安妇的事情在国际上广受关注,让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这得感谢很多热心的组织和个人,但最值得我们尊重和值得感谢的则是那些为数不多的慰安妇和支持她们的众多亲人。

 

我想,如果南京大屠杀受难者的家属(子孙后代)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集体凭吊自己被屠杀的亲人,念出他们的名字,那场景一定非常感人和发人深省,那比领导们装腔做势的讲话、献花圈要有意义得多。也能够让日本人看到,被他们屠杀的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名字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的中国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亲戚朋友,有父母兄弟和子孙后代。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现在扩建装修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能也是针对七十周年。但今年会如何纪念呢?正如我最近连续写的一些文章传达的意思,如何反思灾难,如何从灾难中吸取力量,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尤其重要。我想,在今天这个阴雨绵绵的9月18日,站在被铁丝网封起来的纪念馆外面,我率先思考一些问题。

 

首先就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年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是否能够像我提议的一样,允许遇难者家属们自愿组织起来,不阻挡他们去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纪念自己的亲人。同时,也允许民间团体和个人能够自发地组织活动,不要试图垄断各种纪念活动。

 

我也知道我说的要实行起来是有很大的困难的。有些人就是害怕各种形式的自发组织,总认为只要民众有了一个组织,就难以控制,就要出事了,于是他们一味打压和控制,甚至动用专制机器,结果在很多时候他们限制和控制的是老百姓的感情,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民众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