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星s8的使用感受:学名校.换理念.促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1:02:58
----赴江浙典型特色名校(小学)综合考察之收获
挺好的
摘自:《聊城教育信息网》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小学的办学水平,加大名校的培养力度,更好地实施名校带动战略,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带动、辐射作用,推动我市小学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市小学教研室于2008年3月30日-4月5日,组织县(市、区)小学教研室主任、部分小学校长一行34人赴江苏省、浙江省典型特色名校进行了综合考察、参观学习。
考察团走进了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杭州市学军小学等媒体报道热点、办学特色显著的4所著名小学,听取了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等6位校长的经验介绍,学习了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王铁军教授等3位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观摩了4节课改研讨课;感受了这些名校在科学建设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显现出的独特魅力,解读了它们在办学思想、质量提升、校本教研、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究了名校长成长之路。
这次综合考察学习,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让所有参观学习者震撼多、感触深、收获大。学习考察活动结束后,每个队员怀着对教育的虔诚以及对聊城小学教育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此行的观察、感悟与展望以真实的记录。现整理编辑如下,以飨各位敬畏教育生命的读者。
出去看看,别有洞天回来做做,学有楷模----江浙典型特色名校(小学)综合考察活动学习报告
此次江浙典型特色名校(小学)综合考察活动调查为我们聊城今后的小学教学改革解除了困惑、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下面,分几个方面阐述江浙典型特色名校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一、体会与感悟
仔细品味这次参观考察,反复思考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这样几个特点。
(一)校长成功之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高扬的校长旗帜----有好校长才会有好学校。这次名校考察给我们首当其冲的感觉就是:每到一所名校,我们都能发现一位难得的校长。我们考察的4处小学,无论是城市小学还是农村小学,都有自己的好带头人----他们有思想、善思考、勤学习、敢创新。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叹:没有杨瑞清校长就没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没有吴辰校长就没有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没有吴云霞校长就没有苏州新城花园小学,没有杨一青校长就没有杭州市学军小学。
纵观这些名校长,可以看到他们具有这样一些共性。
第一,这些名校的校长都是先进教育的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这些校长是能够提出学校发展愿景目标的设计师,是能够打造精英教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是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他们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设计各自的学校;然后,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来打造自己的学校。如杨瑞清校长用三个“十年”完成了“创建行知小学”----“打造行知学校”----“实施行知工程”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这些名校的校长的共同之处是都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有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有对教育的不懈追求。虽然办学思想不尽相同,恰恰是这些不同的思想,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名校。如杨一青校长在80年代就提出了自己的十六字理念(教改纲领),即“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这其间有“他山之石”的借鉴,更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这一理念今日看来未必特别具有前瞻性,但它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当时无疑具有先行一步的教育思考。
杨一青校长提出这个“整体观念”指:要整体地考虑学校工作、班级工作,以及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教师、学生、教材,研究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优化。“整体观念”之中的“整体”的外延并非单一,而是呈示出多元的走向。学校是一个整体,各个科(部)室、班级也各自构成一个整体,各科教师、各个学生自身也都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整体。有了这种整体思考,就有了全局观念,有了统一考虑。如果将学校领导班子视作一个整体的话,就会考虑班子人员思想、才能的多向性,班子之中应该既有视野开阔的“思考家”,也要有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也少不了游刃有余的“外交家”。唯其如此,才能各施其才,达到1+1大于2的理想效果。比如,如果没有“外交家”,就不能在与外界各种各样的交流甚至摩擦中提升学校的精神地位和增加学校的经济效益。杨一青校长认为,整体是部分的优化,部分又在优化的整体中更加优化。如是循环往复,整体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
杨一青校长提出的“主体思想”之中的“主体”不是强调校长个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价值,而是要求“校长在教育过程中将被管理者(教职工)视作主人”,是这样一种理念。有了这种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就可以将教职工看作主人,尊重其主体人格,承认其主体价值,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样,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学习做人与探索未知的主人。所以,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身心自强、言行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发展。杨校长这种“主体思想”具有浓郁的人本情怀,又富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要“爱人如己”。)其实,我们校长们想一想,校长只有心系教职工与学生的发展,且为其创设优质的人文环境,“主体思想”才能在本质意义上得以实现。
如今,“个性发展”已经成为教育上的一个时髦话语,而杨一青是在80年代就前瞻性地看到了。在那个时候,他就认识到: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品种、多层次和多规格的;教育要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未来”环境;要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和特长得到发展,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不正是我们现在努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多年来,杭州学军小学各种特长的学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种五彩缤纷的人文风景:有歌唱比赛全国一等奖的,有下棋去希腊参加国际比赛的等等……
杨校长“十六字教改纲领”中还有个“和谐关系”。他这“和谐关系”包括七大体系,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和谐、领导和教师要和谐、教师和教师专家要和谐、教师和学生要和谐、学生和学生要和谐、教师和家长要和谐、学校和社会之间要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杨一青校长在上世纪80年代就注重学校“人和”环境的构建,他把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视作学校教育的生命。他提出的这个“和谐关系”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这正是校长的教育之本。失之则一事无成,得之则万事俱兴。“和谐关系”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人和”的保障,其他“工作”都只能是浮于表面而已。
杨一青校长在80年代提出的“十六字教改纲领”----“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后来,杨校长又提出了“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三化”办学目标,和“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学校共同发展愿景。
杨校长在办学目标中提到的“个性化”,这和“十六字教改纲领”的“个性发展”是一致的。杨一青把“个性化”作为学军小学的整体办学特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构建起立体的“个性化”育人模式,以满足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杨一青则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军小学的学生无需担心在凸显个性的时候会受到来自教师的指责与批评。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发现:金庸、琼瑶小说成为学习“课程”。一个小姑娘满脸兴奋地对我们说:“我刚从图书馆‘搬’回几套金庸的小说,准备好好研究研究,学期末做一篇《金庸作品人物分析》的论文。”据同学们讲,这是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课”,这种课所有选题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只要学生喜欢,所定选题又有研究价值,不论是金庸还是琼瑶,都可以大大方方地摆到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课堂上之所以敢于“为所欲为”,是因为学校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敢于“放肆”的环境。杨一青认为,既使学生感到身处安全环境之中,又让他们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才算是优化的课堂教学。学军小学学生课堂之上“肆无忌惮“的行为,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教育个性化的美丽。
杨校长办学目标的“现代化”包括“理念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以及教育设备的现代化”。在学军小学,每个教室都有53英寸的背投电视机,每个教室都可以上英特网。而且,杨校长的思想更是现代化。举个例子,杨一青即便是在建设一般化的学校设施时,都具有现代眼光。2001年学军小学建造教学楼的时候,杨一青就有了前瞻性的思考,认为几年后,汽车将会走进寻常百姓家,为老师们预先准备停车的地方,就应当考虑在内。尽管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有人坚决反对,他还是坚持建造了地下停车场。现在,整个停车场已经小车云集。偶尔有人提起当初之事,即使当初的反对者也往往一边驾车一边笑着说:“幸亏当时杨校长有眼光啊!”
杨一青办学目标放在“国际化”。他说:“现在的小学生年龄虽小,却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而且是在全球舞台上活动的世界公民。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适应国际公民的生理、心理、知识和才能,将来才能为人类的进步、文明、幸福作贡献。”学校加强了外语教学,专门组织教师到英国伦敦大学进修,仅2005年就组织15人出国学习!
杨一青同时非常关注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特邀新加坡80个学生到学军小学与四年级、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一对一地交流。在每一个班里,都有8个新加坡的孩子上课,且参与中国学生的所有活动。学军小学还与韩国丽水市丽都初等学校、澳大利亚堪培拉莫森小学和新加坡道南小学结成了伙伴关系,有意识地将“国际视野的公民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每年暑假,学军小学还与韩国丽都小学的学生进行相互友好考察访问,一般均在中外学生家庭住宿,组成临时家庭,一起学习、生活,在活动中体会异域文化。这种海外交流活动对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维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孩子们了解世界,走向了世界
以上是学军小学“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三化”办学目标。
在本世初,杨一青校长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启示,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办学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字,即培养人、依靠人。培养人,就是培养好每位学生;依靠人,就是依靠以每位教师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的充分发挥为基础的教师团队。于是,他提出了学军小学的共同发展愿景:“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有人问他:你干了一辈子小学教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我认为我把发展教师与发展学校融为一体,继而发展学生,建设学习型学校,使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师生奋飞的天空。
我们从“十六字教改纲领”、“三化”办学目标、学校的发展愿景可以看到杨一青校长先进的办学思想。其它几所名校长,同样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例如:吴辰校长领导的华士实验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培养优秀的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贯穿始终。
第三,这些名校的校长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更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善于把抽象的理论、先进的理念融会到具体的教育细节中。
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将孔夫子的“仁爱”、孙中山的“博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斯霞的“童心母爱”融和,创建出了充满爱的“赏识教育”。
“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是行知小学的校训。“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真爱、博爱、自爱、会爱”是他们的全部内涵。“达成被爱”就是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教师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社会之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就是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则启发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爱护自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堡垒”。
行知小学通过开展“班级赏识教育”----爱的磁场、“家庭赏识教育”----爱的港湾、“自我赏识教育”----爱的化身三个层面的实验,奏响爱的旋律,实现爱的达成,用实践回答了“农村小学怎么办?农村孩子怎么教?农村教师怎么当”。
通过下面的“花苞心态”和“大拇指”歌谣,我们可以管窥杨校长的教育心态。
“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
“大拇指歌谣”----大拇指,翘起来,人人心里渴望爱;大拇指,翘起来,人间处处有真爱;大拇指,翘起来,凡事发生好心态;大拇指,翘起来,生命之花开不败;大拇指,翘起来,你我大家乐开怀;大拇指,翘起来,走进和谐新时代。
第四,这些名校的校长都是创新的实践家,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善于捕捉新机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
杨瑞清校长在联合办学上通过三次创新突破,将学校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即第一次以1982年五里村农民集资为学校易地新建为标志,开始了“村校联合”;第二次以1994年行知基地的挂牌为标志,实现了“城乡联合”;第三次以2005年接待新加坡学生中华文化浸儒活动为标志,达成了“国际联合”。
第五,这些名校的校长个个都是人性丰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他们都善于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好与本校实际结合的文章,他们在介绍经验时都显示了渊博的见识、丰厚的理论底蕴和理性思考的睿智。
通过以上名校长的五个共同点,我们可以看到名校长的成长之路。接下来,让我们了解江浙名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所参观的4所名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的学校环境,奠定了校园文化的基础;独到办学理念的确立,构筑起校园文化的支柱;良好校风的树立,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彩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走进校园,绿树、鲜花、喷泉、假山相互映衬,花香鸟语共和谐。各具特色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每一处墙壁会说话,营造出了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
感动于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的吴辰校长。一个柔弱的女子,却用自己的臂膀为师生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缔造了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诚如她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校园,我们心中的家园。在校园里,每一位师生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欢乐和成功,师生结伴成长……在校园里,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人人都享有一份爱。关爱每个人生命的成长,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人人都得到尊重。师生是朋友,是知己,大家同心、同行、同乐;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机会均等,人人争取机会,人人创造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走入每个人的心灵,点燃师生的发现之火、探索之火、创新之火。人人都体验欢乐和成功……”充满诗意、饱蘸激情的文字,为我们诠释了她孜孜以求的教育真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要营造一个非常优美和谐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建设成爱心洋溢的家园、主动求知的乐园、诗情画意的花园、全社会向往的精神家园。这应该成为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
新城花园小学吴云霞校长在报告中介绍了该校如何以读书为教育注入“活水”,打造“书香校园”,引领教师和学生发展,在短短8年里,使学校由“新校”迅速变成“名校”的过程。
一是培养弥散书香的学习型教师。通过向教师赠书为教师增添魅力指数、把读书纳入常规管理、积极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等措施来达成。
二是创设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通过重视读书氛围的创设、保证经费的投入、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以引导学生读适合自己的书、精心策划“读书日”、教师在读书活动中率先垂范等措施来达成。每学期,新城花园小学都要请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来校做报告或是签名售书。届时,那些原本只闻其名的“大师”居然从书本中走了出来,和自己面对面,孩子们显得异常激动和兴奋,参与的热情特别高涨,每次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读书日”,新城花园小学请新华书店将优秀的少儿图书运送到学校,展示给孩子们。几乎每一次,大量的图书都被“嗜读如渴”的学生“哄购一空”。
三是营造推动读书的立体时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新城花园小学采取的措施是:以学校为主阵地,倡导师生同读;向家庭延伸,倡导亲子共读;向社区辐射,倡导假日阅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读书已经成为新城花园小学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该校人均藏书达110册以上,学生年均读书达50册以上;个人藏书最多的达上千册,个人年读书最多者达200余册。
正是吴云霞校长倾心搭建的这台“读书”大戏,为新城花园小学注入了“活水”,让师生变得博学、灵气、睿智,让校园变得诗意、高雅、灵动。于是,便有了一个个充满书香、墨香、花香的小天地,有了一张张充满幸福和欢乐的笑脸,有了师生间可以铭记一生的师情、友情、亲情。
(三)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
江浙典型特色名校考察一行,我们了解了名校长的成长之路,感受了名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学习了名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采取的做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证,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校本培训是全面打造教师的主要途径。江浙典型特色名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从选人、留人、用人、到培养教师各方面都有详尽的计划和措施,这给考察团一行留下深刻的印象。杨一青校长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他在教师培养方面所采取的做法。
杨一青校长重视新教师的引进和发展,从新教师入门即开始了人才培养计划。杨校长挑选毕业生的口头禅是:“我是来挑选优秀教师的苗子的”。而且,杨校长“不拘一格‘相’人才”;他有着“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毅力。历经几番“千百度”的寻寻觅觅,一批又一批激情澎湃、颇具潜质的优秀青年走进杭州市学军小学的大门。
新教师进入学校以后,杨校长便用制度引领,目标导航,给新教师定位。按照“学军小学培养新教师规划”,给新教师洗脑子----组织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自学与讨论,个人谈学习心得体会,撰写论文;结对子----抓备课、听课与评课;压担子----多给青年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搭台子----开展教学评比。通过这种独特有效的新教师培养体系,每一位新教师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迸发出忘我的工作热情,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接下来,杨校长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健全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新教师以及全体教师的思想境界。杨校长“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他像爱护学生一样爱护教师,为教师营造家的氛围,因为他坚信----爱,往往能激发潜在的内力,创造出奇迹!杨校长把深入一线课堂听课、评课视为了解、亲近、规划、发展青年教师的最佳途径;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的“师徒挂钩”的育人模式已经成为学军小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一路上有你”,师徒携手共进,造就了一张帮教队伍密密层层地织就的大大的师徒网,也成就了学军小学青年教师成长的一片沃土。
一所优秀的学校,提供给教师的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服务,一种适合每个教师发展的服务。杨校长的学校管理便是“以人为本”,他指出教师是富有个性、特殊的群体,提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职业规划理念,给有特殊需要的老师特别的规划,给学有特长的老师以特别的规划,为教师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亲切的“捧”是温和的“催化剂”,渴望成长、渴望成功、渴望自我实现的教师需要的就是赏识。杨校长这种亲切的“捧”呵护了一颗颗成长的心,也“捧”出了教师们的自信,帮助他们找到了事业努力的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这个真实的教学实践情景中实现。通过“校本培训”将学校建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场所,有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杨校长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新机制,搭建教师的成长舞台。他提出:“让教师们甩开镣铐跳舞”;给足空间,让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要让教师们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提升各自的职业价值。
杨一青校长还提出了“迎近阳光与辐射力”的“阳光”理论。他积极组织力量让老师们走出学校,甚至走出国门享受七彩阳光的普照;同时,创造机会让教师将自身夺目迷人的光芒辐射出去。作为管理者,杨校长善于调动一切资源,悉心经营,为教师谋求发展的最佳空间,挖掘他们身上的成功潜质;让每个教师在学校工作中都有一种成就感与幸福感,在和学校共同成长的日子里,成为生命里最骄傲的一段日子,成为生命里最阳光灿烂的日子。
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的校长们就是遵循着这样一条道路:“挑选苗子----给予信任,让教师成为自己的设计者----营造宽松氛围,让人才自由成长----像爱护学生一样爱护教师,营造家的氛围,让校本培训涌动生命的灵性”,努力为教师搭建着飞翔的舞台,勾画出教师发展的蓝图。名校长们重视教师的专业引领,关注教师内心需求,从而树立起教师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信心,和教师们一起设计美好的明天,也为学校发展的明天设计灿烂的前景。
二、差距与不足
由以上这些特色名学校的成功经验反思我市的小学教育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距与不足。
1.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存在差距。
和江浙这些典型特色名校的校长相比,我们的很多校长缺乏远见卓识,没有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实践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要求教育必须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考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我们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过分强调客观、强调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思想在部分学校只体现在口头上。
2.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存在差距。
所考察的几所名校科研意识都很强,学校对课题研究既多且深入,例如行知小学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研究、华士实验学校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研究都很深入,甚至有专门的研究资料陈列馆;教师几乎人人有研究课题,都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观我们,则是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平时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不愿承担教研课题,或承担课题后敷衍了事,只教不研,使教研成了无本之木。
3.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差距。
本次所考察参观的几所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都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在留人、用人、培养教师方面学校都有详尽的计划和措施。而我们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培养规划、力度不够,造成教师外出学习少,闭门修行多,长此以往,教学水平有降无升。
4.育人环境存在差距。
从考查的这些学校看,他们的校园个个都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品行。而我们的校园缺乏育人环境,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与其相差甚远,有些学校脏、乱、差时而可见。
5.现代化教学手段存在差距。
与所考察的名校相比,我们多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当然,大多原因是经济落后,但我们的意识也同样落后。有多媒体的单位,利用率相当低;没有多媒体的单位,投影仪都很少使用,现有设备闲置,甚至淘汰。
三、思路和建议
在认真学习了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后,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于今后我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有以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1.引导学习,搞好培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校长队伍的建设。
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综合考察学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责任是多么的重大。一所学校的兴衰,关键在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在校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与干劲。我市小学目前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名校长,但是仍然有不少学校校长思想惰性较大,小成即满思想严重,随大流现象较为突出,所以要在校长队伍中树立“干事创业、改革创新光荣,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可耻”的良好风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能者上、庸者下。
我们将把本次考察参观的感悟总结汇集成册,结合这次学习参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向我市广大小学校长们做介绍展示,以供学习;随后,我们还要专门召开小学校长会议,向他们详细介绍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今后,在适当时机我们将再次组织小学校长走出去到名校去参观学习,让他们直接触摸名校脉搏,感悟名校内涵;然后把感动、心动变为行动,自觉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在教育实践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改革意识;逐步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过渡、由制度管理向思想管理的跨越。
2.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要学习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的做法,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一是要建立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制定培养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建立上岗培训、提高培训、科研培训相配套的培训体系。
二是开展教研工作争先创优系列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十佳教师”、“教学能手”、“优质课”、“新课程大赛”等系列评选和“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校长”、“科研型学校”争创活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教研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走开校本教研路子。学习外地经验,培植自己的典型,全面走开校本教研的路子,逐步向校本教研专题化迈进。
四是努力为老师的外出学习创造条件。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参加省市级各学科教学研讨会、学会年会、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研究活动,在与外地先进学校的交流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得到提升。
五是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升课改实验水平。开展课题研究为课改实验工作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目前,我市立项和参与的新课程科研课题很多。2008年,我们将扎实有效地开展重点课题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参与“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这样的省重点课题的研究,促进课改实验工作科学高效发展,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我市的课改实验水平。
六是倡导有条件的教师建立教育博客。倡导教师建立教育博客,写经历、写感悟,记录学生成长,畅谈教育心得;搭建与同事分享教育成果,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
3.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命成长的空间。
打造高雅校园文化,构建和谐育人环境,既是学校育人的必要,也是学校发展进而成为名校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市一些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颇具特色,相比而言我市多数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目前仍是薄弱环节。
今后,我们将加大力度,引导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理念,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平台,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生命成长的空间。
首先,校长要做校园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有什么思想的校长,就会有什么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化气息、精神风貌,是校长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体现。促使校长要下大气力打造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其次,广大师生要做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让师生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将引导学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对育人环境要精心布置,让每一面墙、每一块砖都会说话;让学校的角角落落,甚至空气里,都弥漫着教育的芬芳。
4.创造条件,总结提升,培植特色品牌学校。
和江浙典型特色名校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教育亮点,但由于缺乏理论层面的指导和总结提升,这些亮点都处在璞玉未琢的原生状态,难以对大面积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带动、引领作用。今后,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搞好学校硬件建设和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学校。
首先,学校要有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品位。学校的定位,来自于校长的定力和品位。一位好校长,带动和成就一个好学校。校长有定力,学校就有定位,就有灵魂和核心,才能明确办学思想和目标,才能打造出学校的品牌特色。
其次,校长要沉下心来,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团结带领教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只有这样的学校才会积累好习惯,形成好传统,从而积淀出特有的校园文化,办出为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特色学校。
再次,我们计划通过聘请专家指导、组织科研人员蹲点研究、吸纳先进经验等手段,扶植这些学校放大亮点、提升层次、办出特色;从而更好地实施名校的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出名校的引导、带动、辐射作用,进而推动我市小学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结束语
本次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综合考察要求严格,全体人员学习态度端正,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均采取参观、访谈、听课、请校领导作经验介绍等方式,从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课堂教学、教研教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发展与规划、校园与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对这些学校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亲身体验、了解、感受和学习到了这些名校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应该说,本次江浙典型特色名校综合考察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江浙名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人奋进的人文环境和坚持不懈的改革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每个学生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敬业精神给考察团成员每个人的心灵以强烈冲击。我们通过学习考察,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在深深反思自身的同时,于差距寻找中又给了自己未来发展信心的重塑,也更加坚定了我市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