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8待机多久:独家时评:政务微博应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17:59
2011年12月12日,新浪网联合财新传媒《中国改革》杂志举办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自2009年微博推出以来,政府部门开通微博已呈方兴未艾之势。同时,如何利用和运营微博也逐渐成为各个政府宣传部门关注的话题。

  微博的兴起,特别以新浪微博为龙头,掀起了互联网的一场新革命,更是新传媒的一场新革命,短短二、三年的时间,微博就显示它在推进信息传播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威力。从宜黄事件的微博直播,到郭美美事件,再到微博打拐,微博的力量无人再敢小觑。

  每一次新传媒形式的出现,对于政府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政府的工作同样来追逐新传媒的步伐,适应新传媒的社会。互联网诞生以来,从网站、论坛到博客,每一步的发展都有政府及其官员的身影,比如,政府网站的举办,官员论坛的交流到政府博客、官员博客,今天,政务微博也汹涌澎湃朝我们走来。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告诉我们“今年4月以前,全国政务微博的数量大约有6000个,而随着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对微博认识的深入,4月至10月的半年间,政务微博数量增长到之前的3倍,达到约1.9万个。”而来自腾讯网的统计也显示,目前在腾讯注册的政务微博数量达到约1.85万个,全国已经没有政务微博为零的省份。

  但是,任何一种新传媒方式,既可能被政府用作积极回应民意,促进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将“法治政府”建设提速,也可能被政府当作是敷衍民众,片面宣传,装点门面,掩饰政府工作固步自封的工具。比如网络时代,出现了兼具政府身份同时又是网络名人的伍皓,其坦诚直面网民,虽遭指责、谩骂也不悔。同样,也有大量的政府网站是沉睡不醒,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网民的投诉敷衍了事,“雷人话语”不断。

  政务微博诞生伊始,就出现两极分野,既有政务微博在查酒驾、日本地震期间化解抢盐风波较好地运用了微博来化解谣言,推进信息公开,促进官民互动的成功案例,也有敷衍了事,将微博仅当作装点门面的事例,今年10月,银川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在其官方微博“问政银川(微博)”上曝光19个最懒微博,这些直属单位政务微博大多连续7个工作日未更新。

  但是,微博时代,重要还不仅由此。因为,即便是更新最勤快的政务微博,也可能不过是政府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工具,对于推进民众监督政府,推进信息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丝毫无益。因为,这些微博还可能就是政府的宣传工具,它只是发布政府宣传口调,是政府单方面的信息下传,而不是发布民众关心和渴求的信息,不是与民众进行充分互动,不是通过微博形式来让政务更阳光、透明,让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接受更多的监督与制约,不是推进政府向法治道路前进,不是让民众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所以,政务微博要发挥其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让法治政府建设迈进,就需要官员和主政者的思维的改进和观念的更新。政务微博要从宣传思维向信息公开思维转变,不是发布政府自身想说的话,而是民众需要政府发布的信息;政务微博要从管理民众到服务民众的思维转变,不是政府相要回答问题就回答问题,不回答问题就不回答问题,而是必须回答民众所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政务微博要从选择性接受监督从全面接受监督思维转变,政府的官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也必须通过微博与民众沟通,必要时,应当从网上到网下,接受民众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