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屏幕玻璃材质:对高校妇女工作定位问题的思考(邢振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1:30:06

对高校妇女工作定位问题的思考

妇委会副主任 邢振红

为了研究高校妇女工作的定位问题,近年来,我通过工作交流和网上浏览等方式,查阅了很多高校妇女组织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认真分析,发现目前各高校的妇女工作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第一,目标偏低。只是将目标锁定在为本单位女教职工服务的层面上,做一些表层的“服务”和“反映”,而很少将本单位的现象置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下去思考,做实质上的“维护”和“教育”。

第二,工作零碎。工作安排比较零乱,没有整体思路,缺乏高校特点,注重节日性、季节性活动,忽视整体性、延续性、发展性的工作。

第三,小打小闹。各高校妇女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各种主题的小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但基本上是以追求场面热闹和大众乐趣为主,忽视活动的政治效益和长远影响。

第四,队伍薄弱。长期以来形式的刻板印象,使群众普遍认为妇女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活跃女教职工文化生活,组织一些娱乐和福利活动,致使高校妇女干部队伍失去高校特色。

第五,价值缺损。由于高校妇女工作的肤浅,致使高校的许多女性性别意识淡薄,在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面前,没有刻意去做女性形象的代言人,也没有刻意将男女平等的理念渗透到各种知识中传授给学生,导致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在性别歧视方面没有形成足够的免疫力,走向社会后很快被感染,成为新的性别歧视者。

认真分析以上问题不难看出,目前高校妇女工作还处于一种简单的、低水平的、大众化的运作状态中。这种状态不但不能满足高校女性的精神追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她们对妇女工作的淡漠感,而造成这种状态的首要原因是高校妇女工作缺乏科学定位。

如何做好高校妇女工作的科学定位。

第一,高目标。从高位着眼,体现政治性、导向性、前沿性,这是由高校的性质决定的。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能否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高校为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树立了什么样的性别观,取决于他们走向社会后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两性关系。然而,大学生性别观的形成又取决于学校的性别教育环境,这个环境是由教师、学生及所有大学人共同创造的,它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主要是高校妇女组织。因此,高校妇女工作不仅仅是一项面向校内的工作,更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工作。

第二,高起点。从高校的实际出发,体现科学性、战略性、功能性,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校妇女工作要符合高校和高知的特点,符合妇女事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构建两性和谐作为高校妇女工作的起点,纳入教职工教育规划和大学生教育规划。高校妇女组织应当以人入手,从整体上构建一个以人才资源为基础,以妇女事业的发展规律为准则,以消除性别歧视为目标,以教育、培养、传播、带动为手段,推进全社会实现两性和谐的工作平台。

第三,高品质。现在各高校妇女组织开展的工作大有大众文化的味道,使得参与者在当下的享乐中抛开了对意义的思考,放弃了精神价值的追求,这样的活动必然不能长期吸引和凝聚高知女性。高校妇女组织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认真研究高知女性心理特点,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理念,让妇女工作充满挑战性、科学性,以沙龙、学会、论坛等高雅的、学术交流的形式吸引知识女性参加。只有广大高知女性和女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在大学里创造出丰厚的性别意识土壤。高校妇女工作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将工作面扩展到校内的全体成员,包括男性群体、大学生群体,让男女平等成为凝聚大学学术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成为熔铸在每个大学人身上的一种精神,这才是高校妇女工作的内在品质。

第四,高素质。从发展的眼光看,高校妇女工作既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实践工作,又是一项专业的理论探索工作,客观上要求妇女工作者不但精通妇女工作,具有群众工作经验,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拥有一批聪明智慧、充满激情、思想活跃、乐于奉献的妇女干部队伍至关重要。高校妇女组织要不断充实队伍,特别是教授、学者、专家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妇女工作队伍,使高校妇女工作充满活力、风采卓越。

第五,高辐射。高校妇女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在校园内实现男女平等,更重要的是要最大程度地带动全社会形成两性平等的风尚。高校校园本身就是一个高辐射源,为人师表的辐射作用、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特别是每年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数百万毕业生的辐射作用等等,都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高校妇女组织要很好地利用这个硕大的辐射源。

第六,高投入。妇女工作和经济工作一样,都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问题,不同的是妇女工作的投入是综合性的,不仅仅需要人财物的投入,还需要政治的、组织的、管理的等各方面的投入。如果忽视这些投入,其凝聚力、吸引力以及社会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总之,从以上六个方面为高校妇女工作定位,并不是对目前高校妇女工作的否定,而是因为高校人才济济,男女平等的基本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高校女性有能力分担带动全社会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责任。

目前,全国高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高校妇女组织充分实现在构建两性和谐中的社会价值创造了历史机遇,高校妇女组织要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积极分担消除性别歧视、推动男女平等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社会价值,为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