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一加5那个值得买:太极杂说 10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42:56
太极杂说102


太极网罗太极网罗

站吃工夫的桩涨功快,象单腿的桩可以站杨式拳的提手上式。形意拳的三体式也基本上是单腿吃重。孙禄堂有一个徒弟站三体式身披40斤重的铜衣,练到站桩时无人可以推得动。无极式一般打拳之前的时候站个10几分钟比较好。


l         松胯,应当伴随全身各部位全开才能实现,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练开。应当练通全身,胯自然松了。松胯应是意思松了就可,不可用意过强,沉肩坠肘实际是接。


l         松胯一定要曲膝,而且一定要圆裆,要在圆裆的基础上曲膝松胯,否则毫无意义。同样,沉肩垂肘必须要虚腋。圆裆与虚腋是关键,切莫忽视。


l         坠肘首先要松胯,不松胯就不能彻底坠肘,所以,关键在松胯。松胯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要点所在。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高手谈意、谈神、谈气,就是不谈松胯,一说如何松胯,实际就把太极拳的全部精华拿去了,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拿走了。所以,不是紧密圈子里的人,师傅是不轻易教导的。许多人自称是什么人的高足,但他打了一辈子的太极拳,也不知道怎样松胯。坠肘的感觉是手上有一根丝线吊在那里,手上不着一丝的力,自然下坠,丝线断,则手臂自然落下。


l         徐纪先生还曾经说过孙氏太极是花架子,没有任何实战意义呢?(此言曾引起孙门的愤慨),试问又当何解?我之所以不同意老边和周子的话,也可以说是因为意气之争。因为你们太爱引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例子了,好象李文彬先生的话,只要对比一下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记载耿诚信的言论:

    幼年练习拳术之时,肝火太盛,血气甚旺,往往与人无故不相和,视同道如仇敌。自己常常自烦自恼,此身为拙劲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自此而后,习练暗劲,又五六年,身中内外之景况与练明劲之时又不同矣。每见同道之人,无不相合,遇有技术在我以上者亦无不称扬之……又迁于化劲……遇有同道者,无所不爱,或有练习未及于道者,无不怜悯而欲教之……。

我们推崇一个人,是要看他的思想,而不是看他打败了谁,孙先生的高就在于他的谦抑冲和。他的武功可以说是独步当代,但是他待人处世的态度——比如张兆东先生比孙先生小4岁,但孙先生并不因为年龄大武功高就摆架子,揖让有礼尊之为师叔,实有过人之处,堪称一代武圣。相较而言,李文彬先生与刘敬儒先生在形意上同为刘(奇兰)、李(存义)一脉,却没有耿诚信、孙禄堂先生的风范,难免令人扼腕。


l         练桩功不是练腿之力,是练内在气息,是练通全身。应当是练成上与天合,下与地合(根融于土)的大树,此树是找不到根的。这是“中定功”,此功出来不惧力大,用此功可将对方之力反给对方,所以中定功是基础,练太极必须首先练出此功。中定功出来,再练开合呼吸。


l         先应当不急于练发劲,应练松功,等你具有了松沉劲,再练发劲才会出效果。松功应练无极高桩才会出松沉。


l         陈王廷“。。。。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许,闷来时造拳,闲来时耕田。”有几人想过该把〈黄庭经〉和戚纪光的〈拳经〉找来看看?太极拳是内家拳,以内主外,以外辅内,有几人想过如从内练到外会更快?先求松沉,再求内气,后练拳架。


l         在训练中,从实战角度出发,我通过对比散打王、拳击等一些比赛,感到太极拳应还是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八面支撑、随遇平衡的身法步法,能使得自己进退灵活,不至于因打空等而让自己势背,当然这可能在进攻时不能像拳击等能利用身体前倾加大打击力度,这要看如何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了。


l         无论推手、散手黏劲均不能少,肢体能否粘住并不是目标,而是通过黏劲进而控制对方的“中”,使对方无法顺利发力或攻击而被击出。若以锁住肢体为目标,至少我知道如果对手较松,他的上肢很难被拿住,有意拿时,反而易被对方攻击。


l         太极是道,太极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道的合一,而不仅是武术,只停留在拳术的层面上,即使功力高深,也只得小道,未得大道,功力也不能达到登峰造极,太极道真正宗师古往今来唯有张三丰一人。如不悟道,蹉跎练拳几十年终难有大成,如能悟道,欲得上乘功夫又何须十年八载?金庸虽不习太极拳,但他的书中对太极拳的描写是深符太极之理的,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万法归一。所以在他的书中,诗,书,画与武功在道上是相通的,各位如果不把目光只停留在金庸对具体武功招式的描写上,而多留心他对武学道理的理解,对各位习练太极拳是有启发的。学太极拳心中要有禅机,李道子传给俞莲舟的几句真言: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从字面上就能感觉出诗意和禅机,心无禅机,俗气太重的人是难明其中真义的。


l         随意太极如果能练到由随"意"到随意,意形合一,发力可应感而出,随心所欲则能为太极散手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多进行实践,增加经验,不计输赢。技击与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技击原则先辈拳论论述十分详细,可多多参照揣摩。如果在此长篇大论,没有拳手自己实践,终归似是而非、纸上谈兵。但以下几点可供初学者参照:1、一定要先通过站桩、单操、意形训练、推手等打下良好技击基础;2、许多太极拳手常常为推手而推手,结果也就停留在推手。事实上,推手是修炼,打手是目的,离开推手,小乘拳法,执于推手,操拳必败。要在推手中求反应、功力、变化,而不计输赢;3、有时混击蛮打也有益,如果具有太极技击基础,,切磋时混击蛮打易忘掉一些拳架束缚;4、要和练不同风格的拳手切磋;5、要养、练、打互相结合,要经常总结,要多读拳论;要多观摩;即使多看太极武打片也是有益的。


l         从以下几方面试谈揽雀尾拳,请高明指正。1、正名。揽雀尾是杨式太极许多拳套的起首拳式,也是重要拳式。显然揽雀尾拳架难以以名会意,雀有多大,能以棚捋挤按来揽其尾?依稀记得吴文翰老师论证,揽雀尾实为揽扎衣的讹音。揽扎衣作为拳式起式最早记载与【纪效新书】,据说大约宋朝以后,练拳常以揽扎衣起式表现胜勇洒脱气概,后来创拳会意留名。杨式太极口授身试,京城文人不得其要,转记为揽雀尾(yi)吴先生与杨露蝉为同乡,乡音辩乡音,估计不差。杨式太极前身,陈式太极亦称揽扎衣、或揽插衣,而无揽雀尾,杨露禅同乡武式太极-传至郝式 太极-传至孙式太极均称揽扎衣。2劲力分析。揽雀尾一式含棚捋挤按四劲练法,确为太极重要拳式。具体练法应在师授基础上规规据据练起,不必多讲。求劲方法据我经验,棚捋挤按四劲以争力入手易得,争力为前辈练拳不传之密,确不虚言。太极拳论:"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既为浑圆一争;"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上下相争),有前即有后(前后相争),有左即有右(左右相争),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力欲向前,身向后指,力向后引,身欲向前,前后相合,拳劲易出)。3练法程序,参照云手练法程序进行,即1(单操)规规据据,打好基础;2(随"意"单操)活桩慢走,随"意"体会;3(意形训练)由形似进拳态,进神似,在求功力;4(初步随意)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太极揽扎衣练法,求变化;5(随意训练)在在此基础上活练求变,随"意"训练。如展开练,收缩练,大动练,小动练,慢练与快练,变方向练,甚至变拳架顺序练,与其他拳式随意相接转训练,最后由随"意"达到随意,即随心所欲。要体会意力能否随时随地随意而发,应感而出等等。其他拳式随意练法程序与云手、揽雀尾随意练法程序大同小异,今后不欲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