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咕咚漫画找不到?:王正青:“天宫一号,这是中国的雄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9:34:46

——访装备研究专家王正青

□南方周末军事观察员 姚远 马艺

南方周末:长远角度来看,“天宫一号”对中国航空整体计划有什么意义?

王正青: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计划,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航天员上天。“神五”标志着第一步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要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此后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神六”和“神七”完成了前一部分的任务。“天宫一号”完成第二步的后续任务以及第三步,也就是建立永久性空间试验室。“神八”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无人对接,如若顺利再将“神九”“神十”进行有人对接,完成第二步整个战略目标。第三步,建立我国自己的空间站。

建立中国自己空间站的过程很复杂,如何更为有效的利用空间站也仍在研究中。建立有人照料的空间,需要太空飞梭在地面与空间站之间多次往返,空间站为人类提供了长期生活和长期观测空间的条件,中国现在已经有了技术储备,主要研究问题是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更加节能。

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于1993年才完成设计,开始实施。国际空间站耗资巨大,由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

中国目前载人航空的研究,从探索发展的途径角度来讲是为了一个更加远景的目标,包括从月球到火星。这是中国的太空雄心。

南方周末:请您跟我们分析一下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有什么新趋势、新突破?

王正青:中国要有自己的北斗导航新系统,北斗卫星通常需要二十多颗来实现全球覆盖,其中三分之一为备份,以实现不间断操作,这也是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取胜的关键。

东方红四号通讯卫星平台的搭建,展示了中国在卫星寿命、精度,尤其是控制的载荷能力上实现了很大提高,这是一个突破。这一提高标志着我们国家在卫星技术上,能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日照面和背日面的高低温差使得外太空空间的严控性不能和地面相比,会影响卫星的寿命。此次东方红四号通讯卫星的寿命提高到了15年,比以前翻了一番。

南方周末:请跟我们介绍一下“防空体系”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对国家整体战略有什么意义?

王正青:从2000年以来,中国军队的装备发展一直强调体系发展,也只有成为体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现在不管在装备还是在项目的发展上,体系建设要解决几个问题:技术条件、经济承受性、可持续发展性。

防空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这样一个系统,首先需要有一个预警探测信息系统,主要由空中预警机从空中提供探测的信息,传到地面雷达网络。雷达需要有一个预警探测网络,通常按照我国国土的边缘要地部署。其次,它要有指挥控制,由各级不同的指挥控制所构成指挥控制系统来提供对全武器和部队作战控制,直至每一个作战单位。

装备由以前的独立发展,到现在的体系发展,实际上是中国实力加强的表现。不管拦截武器有多先进,拦截武器的能力多强,如果没有信息支援,它的战斗准备时间、战略反应时间和作战的杀伤性都会大大地受到限制,所以预警探测就成为了关键。只有充分有力的信息支持,才能充分发挥拦截武器的作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