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2防水性能测试:山不矜高自极峰?——《听听那冷雨》“同课异构”活动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2:26
山不矜高自极峰

                                    ——《听听那冷雨》“同课异构”活动随感

    12月10日,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在宁海正学中学开展学术基地教研活动,语文学科由市教研员、特级教师褚树荣老师带队,解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进行“同课异构”活动。两位上课的老师都是褚老师的带徒学员,一位是效实中学的蒋琪,另一位是正学中学的吕家辉。作为同道中人,我也一起聆听观察了这两节课。

    上午第一节先由吕老师上台展示。他先提问学生“下雨天干些什么?”由此导入课题《听听那冷雨》,自然而贴切。美文应该要美读,所以在下一个环节中,吕老师先配乐示范朗读第5自然段,然后分别请三位女同学朗读第6至第11段。尽管吕老师的朗读不是十分完美,但他能够勇敢地示范,并且我听得出他是用情、用心在朗读,所以效果要比一般的音频朗读好得多。散文离不开语言的品味,吕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品读凄凉——凄清——凄楚——凄迷这几个词语的含义及在语境中的文化韵味。并联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指出与《听听那冷雨》一样,都有凄迷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自然地导出“听雨其实就是听人的内心”。这种勾连整合的手法,既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又是广度拓展,比较大气。

    接下来,吕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听雨除了听离愁别绪之外,还听到了什么”?学生们很容易找到答案,鸟虫、鸡鸣、蛙声都没了,对现代物质社会的担忧。吕老师顺水推舟,指出这些渐行渐远的东西正是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巧妙地引出余光中“诗性散文”的话题,点明余光中的愁绪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乡愁”。在临近结束时,吕老师让全班学生齐读余光中的散文《左手的掌纹》,再次渲染“乡愁”的氛围,“于我心有戚戚也”。最后,在聆听陈铎的诗朗诵《望大陆》中结束,大家的情感再次被激发,声情并茂的诵读让这节课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第二节课由蒋老师展示。蒋老师开门见山,直接让全体学生齐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并由此导入今天的课题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这是先渲染氛围后导入新课的教法,学生从情感上比较容易接受,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接着,老师问,除了听雨之外,还有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还有“观雨、嗅雨”。老师又让学生齐读第二段,要求用一个字概括。有的说“释雨”,有的说“品雨”,蒋老师都作了肯定。但她说还是“论雨”更有力度。这样既没有否定学生的建议,又妥切地点明了更合适的词语,显示出老师的教学功底。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品味了“雨之形——形象美、雨之味——自然美、雨之韵——朦胧美,既有语言的品味,又有文章的赏析,思路清晰简洁,教学如行云流水。

对于散文的诗意之美,语言之美,蒋老师同样是通过朗读法来品味落实。只不过她不是采用师生朗读法,而是由另一位师妹岑颖老师友情客串,提前录完音,再在课堂上播放,效果很好。课后褚老师评价,岑老师的朗诵以超越了一般电台的主持人。因为朗诵不仅需要嗓音、技巧,更需要对作品的深刻领悟,及在此基础上的情感投入和文化积累。与主持人相比,语文教师在作品的情感把握和文化积淀上更胜一筹。我想,今后我们语文老师在示范朗读上可以有更多的勇气和自信。

    在听课文录音时,蒋老师布置了一个思考题:作者于何时何地分别听出了些什么?听完录音后自然理出了一个思路:回忆大陆听雨——二十年前岛上听雨——如今公寓听雨。随之,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听雨的情景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联想的?巧妙地引导学生在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转入对文本蕴含的情感和文化背景的探究。通过师生的合作探究,得出了如下的共识:岛上回忆听雨的凄迷——游子之情;联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家国之痛;王禹偁的黄岗听雨——文人之趣;回忆江南听雨——故园之思;公寓时代听雨——现时之忧。这种教学上的分类、连缀、概括、整合之法,值得好好学习。

    其中蒋老师有两处解读,让我耳目一新。一是当讲到回忆江南听雨时,蒋老师说,自古文人是以江南为故乡的,如白居易是太原人,但他写出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名句。韦庄是陕西人,但他在《菩萨蛮》中也有钟情江南的名句:“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蒋老师的文化积累之功和文本解读之新令人折服。另一处是解读最后一段“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时,她马上联系到叶绍翁的名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解释苔藓这个意象其实就代表了古今文人对故乡深深厚厚的思念,由此自然地引出“乡愁”的话题。进而指出余光中的乡愁根基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厚厚的苔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文人心中厚厚的积淀。随之,又拓展开来,指出这种乡愁古今中外都有,如李白、崔颢,汪国真、席慕容,及苏联诗人叶塞宁等。所以“文化乡愁”是永恒的话题,“乡思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最后,在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动人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深挖文本,拓展延伸,回归文本,甚为得法。听了本节课,自己也仿佛经历了一次文化濡染。

    两节展示课后,大家坐在一起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切入评课。吕老师和蒋老师分别谈了教学设计思路,几位师妹也从不同角度谈了各自的听课感受。随同听课的县教研员袁老师也谈了几点独特的听课感想。我本想带着耳朵多听多学,没准备评课。想不到褚老师和几位师妹一定要我说几句,于是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地胡说一通:吕师弟的课如大气磅薄的交响乐,注重文字、文章、文化三者的结合,从听雨到听人心,再到听文化,激荡人心,于我心有戚戚也。蒋老师的课如委婉柔美的小夜曲,语言优美精致,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有文化味、语文味,“课即是人”,蒋老师的气质形象很适合上这一类文化散文。

    随后,褚老师做了总结评点,他先委婉地批评了我的听课感受,指出不要言必称“师弟、师妹”,要淡化师承关系,以免有门户之见。上课老师的气质修养外形条件等,听课者可以欣赏,但这是爹妈给的,先天具备的,我们很难模仿和复制。我们更看重一位老师的文本解读水准,看重他的教学设计,到底对我们有没有启发,我们能否从中学到些什么。接着,褚老师从学术的高度,着重谈了五点看法。一是全文如何整合化处理。教学既要着眼于整体,要点面结合,有大局观、整体观,又要注重细节,要想方设法用几个关键词把一篇长长的文章勾连起来,用一条主线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二是教学行进过程中,如何让老师教学的思路与文本的思路合二为一。从驳杂的文章中提炼出清晰而有力度的观点,要注重分类、连缀、概括。三是文化散文的教学如何拓宽。要把文章作为一个点,连类而及,由文章到人,由个人到群体,。当然不能无限拓展,要紧紧围绕文本的核心内容。四是美文一定要品味语言之美,可以采用朗读法和涵泳法等。五是教学一定要思路清晰,眉目清楚。一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肯定简单,教学条理肯定清楚,教学环节肯定紧扣。上课其实并不难,只要简简单单、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就好了!褚老师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要虚心接纳各种不同的意见,要知道好歹,要吸取众人之长,要勤于反思,这样才能进步,才能提高。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峰。”褚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感触良多。褚老师作为著名的特级教师,尚且如此谦和、勤奋,我们作为语文教学路上的一个小兵,更应该努力勤奋,孜孜不倦。即使一下子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但心向往之,一路攀登,总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