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4秒等于多少小时:【引用】脑血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6:35:09

【引用】脑血栓  

2011-11-18 00:30:3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金钱是太阳《脑血栓》百科名片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目录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症状体征
理化检查
诊断
前兆
病因
易患人群
治疗
脑血栓与水蛭素
护理
脑血栓心理护理
预防方法
饮食
(1)限制脂肪摄入量
(2)控制总热量
(3)适量增加蛋白质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
(5)限盐
(6)注意烹调方法
(7)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
脑血栓食物选择
注意事项
脑血栓后头痛的处理
冬季脑血栓病的预防方法
脑血栓的饮食营养治疗
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经常眩晕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禁忌
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很重要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鉴别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症状体征
理化检查
诊断
前兆
病因
易患人群
治疗
脑血栓与水蛭素

护理
脑血栓心理护理
预防方法
饮食
(1)限制脂肪摄入量
(2)控制总热量
(3)适量增加蛋白质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
(5)限盐
(6)注意烹调方法
(7)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
脑血栓食物选择
注意事项
脑血栓后头痛的处理
冬季脑血栓病的预防方法
脑血栓的饮食营养治疗
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经常眩晕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禁忌
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很重要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鉴别

展开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脑血栓


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
颈内动脉系统
  (1)
颈内动脉系统:即病变发生在颈内动脉时,脑血栓的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三偏症”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同时有可能伴有精神症状,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2)
大脑前动脉:这也是脑血栓的症状。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常出现下肢瘫痪,并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3)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这种部位血栓最为常见。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
小脑前下动脉:当病变出现在这个部位时,脑血栓的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这个部位的血栓比较少见。
  (3)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4.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5.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6.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7.椎-基底动脉: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编辑本段理化检查
  
脑电图: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节律。
  
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等。
  脑超声波:病后24小时可见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CT扫描:梗塞部位血管分布区域出现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区。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体外血栓长度增加。
编辑本段诊断
  1.发病年龄较高,有
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
  
  

脑血栓


作。
  2.多静态发病,在睡眠中或睡醒后出现症状,常逐渐加重。多无剧烈头痛及
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
  3.
脑脊液多正常。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发病6小时以内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多普勒可检测脑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等项检查,以便同脑出血脑栓塞等鉴别。
编辑本段前兆
  脑血栓的前兆表现在:
  1、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
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2、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
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
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4、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5、高
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6、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7、其他先兆症状。除上述脑血栓的前兆症状外,呛咳、
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编辑本段病因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
  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较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数十小时至数天。这种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有关,但也有一些在白天发病的病人,常有头昏、肢体麻木无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躯症状。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
  脑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但在临床上却以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较常见。患者表现中枢性偏瘫、面瘫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大多数病人神志清楚,头痛、呕吐者较少见,但若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形成大面积脑梗塞时,病情较重,常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则多见眩晕、恶心、呕吐、复视、交叉性运动及感觉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发呛等症状。
  复发原因?
  一、中断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在血栓消退后脑动脉硬化并未消退,脑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断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
  二、降压过度:降压过度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三、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四、生活不规律: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血栓复发的诱因之一。
  五、嗜烟: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六、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血栓的诱因之一。
  七、暴怒或忧郁:情绪恶劣,尤其是暴怒或长期忧郁、焦虑,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失常,或导致脑血管收缩,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诱因。
  八、受寒:寒冷的刺激,不仅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还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诱发脑血栓。
  九、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脑血栓复发。
  十、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的脱水:由于脱水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都可以诱发脑血栓复发,病人及其家属应对此提高警惕,若出现脱水倾向应及早治疗。
  患过脑血栓的病人,应避免上述诱因,平时适当做一些体力活动,定期复查,预防该病的复发。
编辑本段易患人群
  1、首先是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
  2、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
  3、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更易形成脑血栓。
  4、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中、老年人。
  5、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没有充分重视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
  6、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动检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
  7、经常发生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
编辑本段治疗
  脑血栓治疗方法:
  脑血栓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这对于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西医治疗 血管扩张剂:烟酸200~300mg或盐酸罂粟碱60~90mg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降颅压药:发病初3天,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滴,每6~8小时1次。
  抗血小板聚集剂:潘生丁50mg合并阿斯匹林600mg,每日3次口服。
  有条件者可作动脉吻合术。
  中医治疗
  主要包括:活血化淤治疗和芳香开窍门治疗,可用中成药丹参针剂 12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滴,亦可用通脉舒络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而输液治疗还得谨遵医嘱。
脑血栓与水蛭素
  由于水蛭素不与Ⅱ型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抗体形成复合物,故与肝素不同,不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水蛭素不使其它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失活,便于脑血栓治疗过程的监控。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
  ①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蛋白酶解作用和与内皮细胞血栓调理素的结合作用受到抑制;
  ②使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受抑;
  ③使凝血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平滑肌细胞收缩等作用受抑制;
  ④使血栓形成中凝血酶作用于受损血管的收缩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
  水蛭素在体内无降解,以活性成分经肾脏排泄。水蛭素机体易接受,免疫性弱,不影响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红蛋白含量,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通常条件下,水蛭素十分稳定,单纯的温度升高(100 ℃水浴)和pH值的改变不影响其活性,因此水蛭素治脑血栓的效果是公认的。
编辑本段护理
  加强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勤翻身,勤换洗,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注意加强营养。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减轻和消除后遗症。
  脑血栓心理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少数患者病前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据临床统计100例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5例,占95%;经过系统健康治疗,生活能自理80例,占偏瘫人数84%以上。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漫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
情绪。首先了解患者的希望和期待,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这方面的满足;建立舒适安静方便的修养环境,可减轻久卧病床患者的身心疲惫和减少行动不便带来的烦恼和沮丧;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协调其社会生活,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血栓的后遗症中最多见的就是偏瘫。偏瘫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脑血栓病人偏瘫发生在脑部病变的对侧,如果是左侧的脑出血或脑梗死,引起的是右侧的偏瘫,反之亦然。偏瘫病人还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有时还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以上这三种症状,总称为“三偏”。
  当脑血栓发生在左侧时,言语功能有时会受到影响。
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说一些简单而不连贯的单字,旁人不能理解。感觉性失语,即语言表达无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
  脑血栓的范围较大或多次复发后,不少病人会有精神和智力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不能看书写字,最后发展为痴呆,连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病人还会出现胡言乱语、抑郁狂躁、哭笑无常等病态人格。
  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脑血栓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这对于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恢复期主要是康复锻炼(很重要)、康复理疗,例如针灸、按摩等。
  脑血栓的二级预防
  脑血栓是五年内平均复发率在40%以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是属于发病率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所以脑血栓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血栓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脑血栓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脑血栓患者
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脑血栓患者或脑血栓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脑血栓的预防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进行防治,尤其对已发生的脑血栓患者而言,预防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状,防止进展及复发。脑血栓的防治应该包括两个ABCDE,贯穿在脑血栓急性后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各个阶段,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
  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吃吃停停,停停吃吃,是脑血栓二级预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更危险。二级预防有两个“ABCDE”,缺一不可。
  *(一)ABCDE
  A 、阿司匹林(Aspirine)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从临床上看,每天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毫克,能够防止脑血栓的复发。但阿司匹林有47%的人存在用药抵抗,所以常与长效中药一起服用,以增加疗效,降低副作用及抗药性。
  B、血压血脂(Bloodpressurecontrol)
  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属于原发性高危因素疾病,有效治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复发。
  C 、中药防治(Chinesemedicine)
  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防治脑血栓有确切而全面的临床效果,包括具有传统医药特色的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类中药
  D、 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
  80%以上糖尿病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脉硬化、高血脂并发心脑血管病,而且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利于脑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宜低糖低热量饮食,适当用降糖药。
  E 、康复教育(Education)
  通过网络宣传、免费赠阅实用读物、定期康复指导等方式,加强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预防知识的普及。积极干预危险因素,让患者能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主动配合药物治疗。
编辑本段脑血栓心理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少数患者
病前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据临床统计100例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5例,占95%;经过系统健康治疗,生活能自理80例,占偏瘫人数84%以上。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漫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首先了解患者的希望和期待,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这方面的满足;建立舒适安静方便的修养环境,可减轻久卧病床患者的身心疲惫和减少行动不便带来的烦恼和沮丧;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协调其社会生活,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编辑本段预防方法
  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肪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事实上,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
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编辑本段饮食
(1)限制脂肪摄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
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3)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
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
  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
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现在许多厂家生产保健型饮料,其中以低糖饮料为主。用一些甜味剂来替代蔗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满足了喜甜食人的要求和口感。常见的甜味剂有阿斯巴甜,甜菊甙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用量小,不产生热量、无毒、体内不吸收,能够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许多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无致癌性。可以放在溶液和面点制作中。
(5)限盐
  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
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6)注意烹调方法
  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
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7)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
  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
血栓栓塞
脑血栓食物选择
  (1)要增加
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良好的饮食习惯。过多食用高糖食物,可使血液粘稠度加重;饮食过咸可导致血液凝滞;吸烟、饮水过少、不吃早餐等生活习惯也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而诱发血栓形成。日常生活中应保证足量饮水,睡前一杯水,起床一杯水。如有必要,半夜加一杯。
  (1)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柔软体操,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极重要的防治作用。应注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防止意外,如摔跤、骨折、扭伤等。锻炼时间及程度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保持情绪稳定。情绪过于紧张,可引起血管痉挛,血压骤升,血液变稠,从而影响人体正常血液循环,诱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而且健康的心态更利于脑血栓病症的恢复。
编辑本段脑血栓后头痛的处理
  头痛脑血栓形成的一个伴随症状,且往往随着整个脑血栓的好转而缓解或消失,所以针对脑血栓的治疗,也就是解除了产生头痛的
病因。脑血栓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l)一般支持疗法:脑血栓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加强调养护理,给予
低流量吸氧,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及营养。昏迷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防止吸人性肺炎 肺炎及褥疮,有发热及合并肺部感染者,应及早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
  (2)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恢复血液供应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以缩小梗塞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
低分子右旋糖酐、7O6代血浆、烟酸、罂粟碱、维脑路通、654-2、复方丹参液、川芎嗪、抗栓丸、己酮可可碱、培他定等。脑血栓急性期有脑水肿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宜用扩血管药和扩容药。
  (3)防止脑水肿:大面积的脑梗死以及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等,均能产生严重的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而诱发脑缅,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脑血栓急性期,提倡降颅压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高渗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4)抗凝疗法:适用于高凝
状态的患者,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大而加重病情。但抗凝治疗时必须每日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测定。
  (5)溶血栓疗法:国内常用
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以及蝮蛇抗栓酶。国产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每分钟50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编辑本段冬季脑血栓病的预防方法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冷空气侵袭的日子里,由于气温骤变,应当特别注意预防脑血栓形成的发生。原因是,在气温突降时,老年人的活动大多会有所减少,使体内血流速度迅速减慢,再加上原有的脑血管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高等原因,易促进血栓形成而使脑血管部分阻塞,从而引起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及肢体功能不全等症状。 另外,老年人的
抵抗力大多较一般人为弱,气温突变常易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而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粘稠度。 
  综上所述,在寒潮来临之时,老年人除了应注意保暖之外,尚须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并最好在室内做些体育活动。若患点小病,也要积极治疗,以免因此而酿成大病。
脑血栓的饮食营养治疗
  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
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在饮食营养供给上要求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1、一般病人饮食治疗:热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给,体重超重者适当减少。蛋白质按L5~2.0g/kg,其中动物蛋
白质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质高的鱼类、家禽、瘦肉等,豆类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过总热能的30%,胆固醇应低于300mg/d。应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超重者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以下,胆固醇限制在200mg以内。碳水化物以谷类为主,总热能不低于55%,要粗细搭配,多样化。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在6g以内,如使用脱水剂,或是利尿剂可适当增加。为了保证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每天应供给新鲜蔬菜400g以上。进餐制度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应清淡易消化。
  2、重症病人的饮食治疗:重症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内如有呕吐、者应禁食,从
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开始的几天内以米汤、蔗糖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给予混合奶,以增加热能、蛋白质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汤、蔗糖、鸡蛋、少量植物油。对昏迷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证每天能有蛋白质90~1log,脂肪lOOg,碳水化物300g,总热能10.46MJ(2500kcal),总液体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饲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气管内。必要时可选用匀浆饮食或要素饮食
  3、治疗脑血栓饮食上要控制,想含胆固醇等物质比较高的食物要忌口,注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三四五顿 ,七八分饱,不要暴饮暴食,低糖低盐低脂,戒烟少酒戒刺激性食物,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当然是不能吃了,平时多食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还有胡萝卜、黑木耳、燕麦片、燕麦粉、大枣、西红柿、红薯等,记住猪肉和海鲜不能吃,炖汤的话请注意把最上面的油层去掉后再喝,适量多喝白开水,睡前醒后大约半个小时都喝上一杯开水,早上醒后不能立即起床,停留个4、5分钟后再起床,要保持心情开朗和情绪稳定,多和大家聊天沟通、说说笑笑,情绪不要过于波动,不要经常生闷气,饭后多走走,适量活动身体,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最大活动量,记住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情绪稳定多喝水。
  英国研究称男性
性生活规律可防脑血栓等疾病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性生活频繁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阴阳两亏。但
现代医学却对此有新的看法。美国性研究协会的专家在多年跟踪调查后发现,性对人体不但没有伤害,还有诸多益处。
  第一,规律的性生活能够使人长寿。英国科学家曾对1000名男性进行了10年跟踪调查,发现每周有两次或以上性生活的男性,其早死的几率比每月只有一次或更少性生活的人低50%。尤其是那些有高频率性生活的人,他们出现
冠状动脉疾病,如中风、脑血栓等的几率,是那些性生活匮乏者的一半。
  第二,性生活能降低乳腺癌发病率。人体中的催产素和脱氢表雄酮在性高潮和高度兴奋时会充分释放,起到保护乳腺的作用。尤其对那些从未怀孕的女性来说,高品质和规律的性爱,能弥补其从未生育的不足。
  第三,良好的性生活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研究显示,男性每月射精21次,就能显著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平均每周有3次射精,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会减少15%。
  第四,性生活可以抵抗感冒。研究显示,性爱能够加固人的免疫能力。每周一两次性生活,可以使人体自生的抗病毒入侵能力提高30%。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性生活能让人变得年轻。一项对3500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周性生活达到两次的人,看上去会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年轻7岁或更多。而每周有3次性爱的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12岁,可以称得上是“超级年轻”了。
编辑本段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血栓使局部脑组织受到损伤,使其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但人的大脑有高度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即大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而这种重组和可塑能力与康复训练有密切关系,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的越明显。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
神经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况且早期康复可以减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积极开展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无论是对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还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
经常眩晕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
  如果经常眩晕,这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征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应去医院尽早诊治。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心脑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此外,剧烈头痛;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血压突然持续升高或降低;呛咳;吞咽困难;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预防脑血栓的发生,首先要控制好血压。
心脑血管不好的人可以常备阿司匹林,小剂量服用以抗血小板的聚集。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禁忌
  一、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
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二、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三、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
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四、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五、科学饮食: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六、多饮水: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七、增加膳食纤维和
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很重要
  一、心理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1. 按摩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可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上肢从
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
  2.在床上活动瘫肢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
  3.运动训练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
主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运动训练由易到难。
  4.肩关节活动卧位时上举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动,如用手摸脸、前额、
枕头等;坐位时直臂前举、外展、后伸及上举。
  5.肘关节活动肘关节
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舒展掌指等。
  7.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也可通过用匙、用筷、写字、梳头、系扣子等动作来训练手指。
  8.关节的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指关节,逐渐达到上抬瘫痪肢体。
  三、站、立、走的指导
  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首先选取半坐卧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患者坐于床边,或床边站立,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体位平衡后才可逐步练习行走。
  四、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编辑本段脑血栓与脑出血的鉴别
  【关键词】:
  脑血栓(缺血性中风)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但是,二者在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进行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脑血栓与脑出血的鉴别有据可寻吗?
  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
  鉴别的要点是:脑血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在睡醒时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缓慢,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越来越明显,意识常保持清晰。脑出血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儿排便、用力举重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吸深沉,带有鼾声。有的病人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仅靠临床表现难以鉴别,此时则需要做椎部穿刺检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扫描(CT)检查。
  此外,发生脑血栓时,病人需要应用脑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治疗。脑出血病人需要安静,应尽量减少搬动,最好就地救治以防止出血加重,可用止血剂,酌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