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免费代理线路:仲富兰民俗博客(224)图文(25)三轮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0:32:15

民俗博客(224)图文(25)三轮帝


“三轮帝”与未来生活想象


   我在撰写《上海街头弄口》一书时曾经收藏了许多上海解放前的黄包车与三轮车的老照片,上海的人力车是始于清末,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汽油供不应求,民用汽车无法上街,上海还出现了一种结合自行车和人力车,并加以改良而成的三轮车,这种车辆快捷省力,流行得很快,因而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力车。于是脚蹬三轮车应运而生。此后,这种新的人力交通工具三轮车又逐渐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抗战胜利后,三轮车又开始风行上海,黄包车因此遭到冷落而逐渐稀少。但是,直到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才被送入历史博物馆。

那个时期的三轮车工人或者出于贫困,或者以蹬三轮为世袭职业,或者因农村的天灾人祸,逼着他们跑到都市里求生活,当然还有因工厂未开工而失业的工人。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到五十年代下半期,上海的三轮车这个行业基本上消失了。

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进入80年代后,三轮车又出现了,这不是原先三轮车的回复,而是经过改良的三轮车。原先的三轮车三轮车状似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有一个可以转向的车轮,车把、车铃、车闸、脚蹬子和车座,用链条带动后部的车轮转动。三轮车后部主要是车厢,厢体为木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车厢上安装有可以折叠的防雨篷,下面装有弹簧和两个轮子。座位下面是一个木箱,可以开启,里面存放车夫的工具杂物等。座位上有用布和棉絮做成的坐垫,下方有脚踏板。车厢前面两看挂钩,可挂防雨门帘,门帘一般用帆布或油布做成,冬季则改用棉门帘,挡风避寒。80年代后出现的三轮车,如同“水葫芦”样迅速蔓延,那是一种上海人俗称的“黄鱼车”改装的,其功能也由原先主要是载客,演变成拉货。旧时代用于载客的三轮车,一般还有牌照,80年代后涌现的拉货三轮车,一般没有牌照,它的重新上路,给城市交通带来不少的隐患。

其实,如果走近调查一番,80年代主要用于拉货的“三轮车”,这些车主大都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来到城市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以踏三轮车拉货为生。

从2009年到2010年间,也就是前两年,有一个Alain Delorme的法国摄影师。他到上海拍摄了一组作品——“图腾”(Totems)。全部是以新一代三轮车工人为题材,令人眩晕的高楼,呼应了城市本身的不断扩张。从人行道到建筑物,是一种过渡,也成了交错的城市时空:个人的日常生活、瞬间游移的行人,以及巨大的新建筑。城市空间不断的在扩张。摩天大楼的不断侵入城市、越来越高,成了城市新的图腾,这些大楼只会更突兀、更惊人。这场竞争不是只是人和城市的,更是城市和未来的竞争。对于那些没来过中国的人,可能认为这些照片太疯狂了,不过对于国人来说,这也许司空见惯了。“图腾Totems”抓住了在上海的日常生活的细节,脱离了摄影题材上的宏大叙事。

我将这组照片贴在这里(转自http://www.alaindelorme.com,照片的色彩做了处理)是想表达:这组照片应该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案例,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以生产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关系,人就不可能在根本上获得社会性。人与人的经济交往,成为衡量人一切社会活动的价值向度。“三轮帝”——作为一个个劳动者拉着一车货物——可能是鞋盒、柜子、箱子、玩具、废品、椅子……Alain的镜头聚焦的是终日乾乾的个体劳动者,从中国各地来到上海的农民工。他们的身影在身后堆叠的“中国制造”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他们的倒影却在烈日中显得格外厚重。Delorme以带着幽默和诗意的眼光看待这些搬运工——既是英雄,也是蚂蚁。

看了这组照片,我想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

不过,我们还是要思考,未来生活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仲富兰

       2011年8月25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