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mac版视频教程: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47:13
发信人: yaclear (清一), 信区: Geography
标  题: 第三章 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May 28 17:54:43 2007), 站内


  第三章 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

  重复地名,或称异地同名、地名重名,是历史上一种常见现象。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地名用字完全相同,例如五代周始置之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与金代始置之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二是指地名读音相同,例如民国年间陕西省境内的同官、潼关二县,读音均为tong guan。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政区地名中的县级地名而言,其中以更改县名用字完全重复为重点,与更改地名相同读音、相近字形相辅相成。

  历史上的地名重名,曾给社会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发往潍州(今山东潍坊市)的断狱文书,因潍、维二字音同形近,被误投到维州(今四川理县东北) 。又如上述两个通州,在元、明、清六百多年的历史上长期并存,明弘治元年(1488年)一位漂泊来华的朝鲜人问道:"我所经处,浙江有通州,北京亦有通州,徐州府有清河县,广平府亦有清河县,一海内州县有同名者,何耶?"当时的中国官员答道:"名虽偶同,所管布政司有异,实无害也" 。若说省际之间地名重名无妨,那么省内地名重名就不会再是"无害也"了,如明江西布政司境内便有两个永丰县,每年科举考试,只得"分吉(安)永丰、广(信)永丰以别之" 。据统计,西汉时有54组同名县,东汉有11对同名县,唐代有66组同名县,宋代有30组同名县,元代有25组同名县,明代有38组同名县,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时有60组同名县,民国初年则有同名县一百组以上 。这么多的重复地名,不知给当时人民生活造成了多少麻烦!

  地名的重名,早已使古人觉得"古今混淆,尤为难辨" 。所以,处理重复地名的最佳办法是将其改名。至于怎么改、改得怎么样,各个朝代情况不尽相同,下面将作详细分析。

  第一节 先秦、秦汉时期

  清朝"开国儒宗" 顾炎武尝云:"汉时,县有同名者,大抵加'东'、'西'、'南'、'北'、'上'、'下'字以为别" 。王鸣盛则说:"郡国县邑名同者,则加'东'、'西'、'南'、'北'、'上'、'下'或'新'字以别之" ,比顾氏多总结出一"新"字。这是两位朴学大家考证汉代地名总结出来的规律之一,得到了钱大昭、吴卓信、杨守敬等人的一致赞同 。这条规律本身并没错,但他们都误以为这种做法始于汉代。其实,加方位字、对称字以区别重复地名的做法,汉代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例如:

  东垣 战国赵之东垣邑,秦置东垣县,故地在今河北正定县。《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攻中山、取东垣",卷六九《苏秦传》"军于东垣",卷九三《陈豨传》:"上自击东垣,降之,更命东垣为真定",均此。《元和郡县志》卷一七:"以河东有垣县,故此加'东'"。

  东武城 原为战国赵邑,《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故地在今山东武城县西北。《元和郡县志》卷一六东武城县:"盖以定襄有武城,同属赵,故此加'东'字以辨之"。定襄武城故地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

  南武城 《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索隐》:"按武城属鲁,当时鲁更有北武城,故言南也"。《正义》:"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云南武城也"。此地入秦为琅邪郡之南城,西汉时为东海郡之南成县,故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北屈 本春秋晋屈邑,见《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秦置北屈县。《汉书·地理志》河东郡有北屈,应劭注:"有南,故称北"。臣瓒注:"汲郡古文'翟章救郑,次于南屈'"。颜师古注:"即晋公子夷吾所居"。北屈故地在今山西吉县北。

  上蔡 据成书于战国末年的《世本》载:"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称'上'"(《水经·汝水注》引述)。故地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

  新蔡 《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新蔡县:"蔡平侯自蔡徙此"。即今河南新蔡县。

  外黄 《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同书卷四四《魏世家》: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1年)"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裴骃《集解》:"刘向《别录》曰:'徐子,外黄人也,外黄时属宋'"。宋国,公元前286年灭于齐。张晏注《项羽本纪》则云:"魏郡有内黄县,故加'外'也"。外黄故地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

  内黄 《汉书·地理志》魏郡有内黄,应劭注:"陈留有外黄,故加'内'云"。《元和郡县志》卷一六内黄县:"河以北为内、南为外,故此有内黄,陈留有外黄"。内黄故地在今河南内黄县西。

  可见在秦朝及秦朝以前,人们已学会用方位字来区分和避免重复地名了。并且,顾炎武、王鸣盛均没提及用"外"、"内"二字来区分同名地名,这是应该补充的。

  不过,大规模地使用方位字或对称字来区分重复地名,应是西汉时期完成的,因为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内的同名地名,到秦汉时大部分因袭了下来,一旦共存于统一的国家之中,便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所以秦朝曾经在这方面做过统筹工作;然则秦祚短促,十五年而亡,此任务便下延至社会较为稳定的西汉时期来完成了。由于《史记》、《汉书》没有为秦朝专设地理志,所以许多地名是秦还是西汉所改我们已无从区分,但从《汉书·地理志》记载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至迟到西汉前期,政府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地名整理工作 。

  例如,战国时见于文献共有四个安阳,赵有两个,秦、宋各一个,在《汉书·地理志》中赵国的两个安阳已被一冠以东(东安阳故地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一冠以西(西安阳故地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秦国的安阳仍称安阳 (故地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宋国的安阳此后就声名不显了(故地在今山东曹县东侧)。又如,战国齐、赵各有一安平,《汉书·地理志》中齐国的安平已称东安平 (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而于辽西郡新置的安平县则取名为新安平(治今河北唐山市),原赵国安平则不变(即今河北安平县)。再如,战国时韩、鲁二国各有一平阳,《汉书·地理志》中原鲁国之平阳已为南平阳(故地在今山东邹城市),原韩国平阳则成了河东郡所辖一县(平阳县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像这样在《汉书·地理志》中被冠以修饰字而达到消除重复目的的地名还有:

  东平陆 此地原为战国齐之平陆邑,故地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康公十五年(公元前390年),"鲁败齐平陆",即此 。《汉书·地理志》中始见加"东"字,属东平国。《汉书·地理志》另有平陆县,属西河郡,故地在今陕北、晋西一带,确址无考。

  东平舒 《汉书·地理志》勃海郡有东平舒,颜师古注:"代郡有平舒,故此加'东'"。平舒县治今山西广灵县西,东平舒治今河北大城县。

  东武阳 《汉书·地理志》东郡有东武阳,应劭注:"武水之阳也"。既以武水之阳得名,则原无"东"字、系日后所加甚明。东武阳治今山东莘县南。《汉书·地理志》另有犍为郡武阳县,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

  南武阳 《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有南武阳,故治在今山东平邑县。

  西鄂 此地原为春秋时楚国之鄂邑,故地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史记》卷四0《楚世家》:熊渠"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即此。《汉书·地理志》中始见加"西"字,属南阳郡,应劭注:"江夏有鄂,故加'西'云"。江夏郡之鄂县治今湖北鄂城市。

  北皮、南皮 《汉书·地理志》勃海郡有南皮,颜师古注引阚骃云:"章武有北皮亭,故此云'南'"。南皮故城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北。《水经·淇水注》:"《地理风俗记》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

  上邽 、下邽 《汉书·地理志》京兆郡有下邽、陇西郡有上邽,应劭注:"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上邽治今甘肃天水市,下邽故地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

  上曲阳、下曲阳 上曲阳原系战国赵之曲阳邑,故地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与胡、代"合军曲阳",即此。《汉书·地理志》中始见加"上"字,属常山郡。《汉书·地理志》另有下曲阳,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颜师古注:"常山有上曲阳,故此云'下'"。

  下邳 《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有下邳,臣瓒注"有上邳,故曰下邳也"。上邳故地无考,下邳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北古邳镇。

  下博 《汉书·地理志》信都国有下博,《水经·浊漳水注》:"应劭曰:太山有博,故此加'下'"。博县治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下博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下博镇。

  下雉 《汉书·地理志》江夏郡有下雉,故治在今湖北阳新县东。《汉书·地理志》另有雉县,属南阳郡,故治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

  新郪 此地原为战国魏之郪丘,故地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史记》卷四四《魏世家》:安厘王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拔我郪丘",即此。《汉书·地理志》中始见加"新"字,属汝南郡,应劭注:"秦伐魏,取郪丘,汉兴为新郪"。《 汉书·地理志》另有郪县,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南郪江镇。

  另外,还有一些县名系西汉新置而冠以修饰字的,如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所置京兆尹之新丰(《汉书·地理志》另有一丰县,属沛郡)、武帝时所置牂柯郡之西随(《汉书·地理志》另有一随县,属南阳郡)、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99年)所置颍川郡之新汲(《汉书·地理志》另有一汲县,属河南郡)、西汉末年所置涿郡之南深泽(《汉书·地理志》另有一深泽县,属中山国)、西汉置但具体时间不明的涿郡之北新成(《汉书·地理志》另有一新成县,属河南郡)等。不过,也有后来居上的,如昭帝时于右扶风新置平陵县后,原济南郡之平陵县反而只得改名"东平陵"了。

  上述三十余例地名因加修饰字而避免了重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做法注意到了同级地名用字不能相重的现象,有的学者称之为"同级同名排斥"原则 。这条原则为后代所沿用,成为地名标准化的手段之一。

  西汉中期以后,由于实行"推恩令"、大肆分封功臣、外戚等原因,与县平级的侯国骤然增多,县级地名重复者又增加了不少。《汉书·地理志》系据西汉末年簿册编集而成,钱大昕历数《汉书·地理志》中的重复县名,结果是:曲阳、建城、定安三县均有三处重名,另有剧县、定陶等51对同名县 。也就是说,西汉末年存在着一百个以上的重复县级地名。

  王莽改制后,把全国地名改得面目全非,所以许多场合使用地名极不方便,甚至连他本人下的诏书也不得不连篇累牍地解释地名。

  东汉王朝建立后,光武帝快刀斩乱麻,全数废除了混乱不堪的王莽地名,并且也以加方位字的方式来区别重复地名,典型的例子如:

  东朝阳 原为西汉济南郡之朝阳县,东汉始加"东"字,属济南国,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宋书·州郡志二》:"前汉曰朝阳,后汉、晋曰东朝阳"。《水经·河水注五》引《地理风俗记》云:"南阳有朝阳县,故加'东'"。《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之朝阳县故治在今河南新野县西南。

  南新市 原为西汉江夏郡之新市,东汉始加"南"字,为江夏郡一侯国,故地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北。《水经·三员水注》:"富水出竟陵郡新市县东北,《郡国志》以为南新市也。中山有新市,故此加'南'"。《续汉书·郡国志》中山国之新市县故治在今河北新乐市南。

  西平昌 原为西汉平原郡之平昌县,东汉始加"西"字,仍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临邑县东北德平镇。《太平寰宇记》卷六四德州德平县:"本汉平昌县,后汉改为西平昌"。《续汉书·郡国志》另有一平昌,属北海国,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

  北宜春 原为西汉汝南郡之宜春县,东汉始加"北"字,仍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南。《水经·汝水注》:"豫章有宜春,故加'北'矣"。《后汉书》卷一0下《安思阎皇后传》:"以后父侍中畅为长水校尉,封北宜春侯",章怀太子李贤注:"北宜春县属汝南郡,以豫章有宜春,故此加'北'"。《续汉书·郡国志》豫章郡 之宜春县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市。

  同时,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六月又省并了四百余县 。所以,东汉一代重复地名较少,见于《续汉书·郡国志》的仅有11对而已 。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曹丕称帝到隋文帝灭陈为止,历时370年,大小政权走马灯似地先后换了33个,其中只有公元280年至316年短暂的西晋统一局面,其余均为分裂时期。

  西晋统一全国后,曾对一些重复的县名进行过整顿。例如,当时司州广平郡有武安县(治所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太康元年(280年)遂改广州郁林郡之武安县为武熙县(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北)、改交州交趾郡之武安县为南定县(治所在今越南南定省省会南定市东南)。然而,史书并无更改重复县名的完整记录:专记有晋一代政区沿革的《晋书·地理志》,只是一份再也简单不过的地名表;《宋书·州郡志》对西晋更改县名的记录稍显完整,但也没有甲县与乙县重名哪怕仅一处的记载;整部《元和郡县志》也只有两处因同名而改名的记录,卷二六信安县:"汉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置新安县,属会稽郡,晋太康元年以弘农有新安,故改名信安";同书同卷唐兴县:"三国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太平寰宇记》也仅有一处记载,卷九四武康县:"吴分余不为永安,晋以平阳已有永安,改为武康"。《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这三处宝贵的记载提示后人晋武帝太康元年更改的县名有相当一部分应是因重名而更改。笔者遂据上述三部地理志书,对太康元年更改的重复地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治所今地参考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

  资料来源:《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

  注1:该县原名,《宋书·州郡志》作"安南",《 元和郡县志》卷二八、《太平寰宇记》卷一0八作"南安"。今按:太康元年时荆州南平郡

  有安南县(治今湖南华容县),益州犍为郡有南安县(治今四川乐山市)。故无论原名安南或南安,均须因重名而更改。

  注2:该县原名,《元和郡县志》作"新都",《宋书·州郡志》、《太平寰宇记》卷一0八作"阳都"。今按:太康元年时益州新都国有新都县

  (今四川新都县)、徐州琅邪国有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故无论原名新都或阳都,均须因重名而更改。

  由表3-1可知,仅太康元年更改的重复县名即达43处。奇怪的是,作为正史的《晋书·武帝纪》无一语及之,《资治通鉴·晋纪》也没提到此事。更令人惊奇的是,这43处更改的县名,除豫州汝南国之南安阳一县位处淮河北滨之外,其余42处全部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中以在今江西省境内者最多,达13处,其余依次是:浙江8处,广西6处,四川、湖北、湖南各3处,广东、江苏、陕西、重庆、云南及境外(今越南)各有1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太康元年更改重复县名的原则是以北方县名为标准参照物,对原东吴、蜀汉境内与北方重名的县名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改。这分明表示出中原统治者对南方的地理歧视。

  除表中所列之外,尚有五处太康元年以后更改的重复县名。如扬州丹阳郡之临江县和梁州汉中郡之南乡县,太康二年(281年)时因与梁州巴郡之临江县、荆州南乡郡之南乡县重名而分别改名为江宁县(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和西乡县(今陕西西乡县南)。太康四年时(283年),因扬州永嘉郡之始阳县与广州始安郡之始阳县重名,前者被改为横阳县(今浙江平阳县)。另外,荆州上庸郡之建始县因与本州建平郡之建始县重名而改为微阳(今湖北竹山县西)、扬州晋安郡之东安县因与徐州琅邪国之东安县重名而改为晋安(今福建泉州市西北),史书俱载为晋武帝时,但无具体年代。此五例更改的重复县名,亦俱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所以非但不影响上述推论,而且更能证明这种推论的合理性,说明晋武帝统一天下后一直贯穿了这样更改重复县名的原则。

  由表3-1还可以看出,太康元年更改重复县名已不以加方位字或对称字为重点了(43处改名中仅有3处这样做了),重名即改为它名,这样做的后遗症更少。这种做法在后代比同级同名地名排斥原则应用得更为广泛、普及和成熟。

  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还可以从中观察到一些不见于历史记载的现象。例如,梁州巴东郡之永安县于太康元年改名鱼复(治所在今重庆直辖市奉节县东)的原因,关涉此县沿革的地理志书,如《华阳国志》卷一、《宋书·州郡志三》、《水经·江水注一》、《晋书·地理志上》、《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大明一统志》卷七0、正德《夔州府志》卷一、《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九七、光绪《奉节县志》卷二、龚煦春著《四川郡县志》卷二及新编《奉节县志》(1995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等,均无任何说明。由表3-1可知,此永安县县名因与司州平阳郡之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重名,故太康元年必须改名。此可补史传之阙。又如,太康元年扬州吴兴郡之临水县改名临安(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市北),从正史地理志、总志到方志 ,均不载改名原由。从表3-1可知,该临水县名因与司州广平郡之临水县(治所在今河北磁县)重名,故太康元年须改名。此亦可补史志之阙。再如,太康元年扬州豫章郡之富城县改名丰城(治所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南)的原因,有关丰城县建置沿革的史籍如《宋书·州郡志二》、《元和郡县志》卷二八、《太平寰宇记》卷一0六、《舆地纪胜》卷二六、《大明一统志》卷四九、万历《南昌府志》卷二、《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0八、同治《南昌府志》卷一、光绪《江西通志》卷二、道光与同治两种《丰城县志》及新编《丰城县志》(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均未作任何说明。从表3-1可知,此县太康元年时因与兖州东平国之富城县(今山东东平县东北)重名而改名。 这个现象也不见于历史记载。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荆州宜都郡之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东)、扬州东阳郡之遂昌县(今浙江遂昌县)、扬州庐陵郡之南康县(今江西南康县)、广州郁林郡之郁平县(今广西贵港市)等县中,恕不一一考辨。

  西晋以外的动荡年代,也进行过一些有限的避免地名重复的工作。八王之乱以后,中原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世家大族和平民百姓为了逃避战争灾难,纷纷以宗族为单位成千上万地移徙南方(主要是长江下游、中游两岸地区),东晋、南朝政府就按他们原籍的政区名称建立州、郡、县来管理他们。这种因甲地沦陷,从甲地流徙到乙地居住并在乙地复置甲地的州、郡、县,就叫侨州、侨郡、侨县。由于侨州郡县"皆取旧攘之名" ,原州郡县在侨置时并不限于一处,所以侨名与原名一开始即存在重名问题,区别的办法是加方位字,如加"东"、"西"者有东、西河阳郡,东、西京兆郡,东、西苞信县,东、西古复县,东宕渠郡,西汝阴郡等;至于加"南"字则是宋永初元年(420年)八月以后才有的 ,却是政区地名中加方位字最多的,州有南徐、南兖、南豫、南荆等,郡有南鲁、南沛、南东海、南琅邪、南兰陵、南彭城、南东莞、南清河、南高平、南济阴、南濮阳、南泰山、南河东、南汝南、南天水、南汉中、南晋寿、南义阳、南宕渠、南新蔡、南平昌、南阴平等 。

  南朝如此,北朝也一样。仅对称的地名,北魏有南、北渑池县,西魏有南、北秦州,灭北齐后的北周有东、西楚州、南、北陈郡等。公元580年时,北方三名以上重名的州、郡、县即有37组,两名重名者多如牛毛。

  尽管地名加上了方位字,南北朝政区地名的"虚号相假"、"空张郡目"状况 ,仍未得到彻底的改观,"侨置夸诞,亦可笑矣" 。直到隋开皇初年平陈后,大规模的侨州郡县结束,这种混乱状况才烟消云散。

  第三节 隋唐时期

  隋文帝杨坚一统宇内,在开皇三年废天下诸郡之后十五年即开皇十八年(598年),更改了一百四十多处县名,主要是改掉带有前代名字的县名(如晋兴、宋广、齐昌、梁乐、魏安、东燕之类)和更改重复县名。关于更改重名,整部《隋书·地理志》仅有一处提到,梁郡考城县下云:"后齐为城安县,开皇十八年以重名,改曰考城" 。《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七废殷城县条也提到隋文帝更改重名一事。这两条记载提示我们开皇十八年更改的县名有相当一部分应是改掉重名。今笔者根据《隋书·地理志》,参考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进行了仔细的爬梳钩沉,整理出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的详细情况,列表如下:

  表3-2 隋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一览表

  原名 始置或复置年代 改名 隶 属 治所今地

  广阳 南朝梁 汶山 汶山郡 四川茂县西北

  北魏 ○ 京兆郡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北

  广 武 西汉 雁门 雁门郡 山西代县

  北魏 丰林 延安郡 陕西延安市东北

  开皇四年 ○ 荥阳郡 河南郑州市西北

  义乡 南朝梁 桐柏 淮安郡 河南桐柏县东

  西魏 ○ 延安郡 陕西延长县西南

  开皇十一年 望江 同安郡 安徽望江县

  义宁 南朝宋 ○ 南海郡 广东开平市西北

  北魏 和川  上党郡 山西安泽县北

  义兴 南朝梁 纯义 汝南郡 河南信阳市北

  开皇九年 ○ 毗陵郡 江苏宜兴市

  义阳 南朝梁 恩阳 清化郡 四川巴中市西南

  开皇三年 ○ 义阳郡 河南信阳市西北

  义城 东晋 谷城 襄阳郡 湖北谷城县

  西魏 ○ 义城郡 四川广元市东南

  文安 西汉西魏 ○延川 河间郡延安郡 河北文安县东北陕西延川县西南

  太平 北周西魏 ○咸宁县 绛 郡延安郡 山西襄汾县西北陕西宜川县东南

  长宁 东晋 长林 南 郡 湖北荆门市西北

  东魏 ○ 马邑郡 山西神池县

  长乐 北齐 会城 齐 郡 山东高青县东南

  开皇六年 ○ 信都郡 河北冀州市

  开皇十年 尧城 魏 郡 河南安阳市东

  永宁 北齐 沁水 长平郡 山西沁水县

  北魏 清苑 河间郡 河北保定市

  北周开皇中 盛山 ○ 巴东郡河间郡 重庆直辖市开县南河北任丘市境内

  永安 北魏   临汾郡

  霍邑   山西霍州市

  北魏 ○ 西河郡 山西灵石县东

  永阳 南朝梁 应山 安陆郡 湖北广水市

  隋平陈时 ○ 零陵郡 湖南道县西北

  开皇十年 涞水 上谷郡  河北涞水县

  永康 三国吴 ○ 东阳郡 浙江永康市

  南朝梁 永穆 清化郡 四川达县西北

  北周 隆康 资阳郡 四川安岳县东南

  东阳 开皇六年 漳南 清河郡 山东武城县东北

  开皇十二年 金华 东阳郡 浙江金华市

   ○ ? ?

  石城 西魏北魏 通川○ 通川郡雕阴郡 四川达州市陕西神木县南

  龙山 南朝梁、陈时 ○ 郁林郡 广西贵港市北

  开皇初 柳城 辽西郡 辽宁朝阳市

  龙城 南朝梁 ○ 始安郡 广西柳城县南

  隋初 彭泽 九江郡 江西彭泽县西

  开皇六年 临沛 彭城郡 安徽萧县西北

  平兴 西晋 ○ 信安郡 广东高要市东南

  开皇初 景谷 义城郡 四川青川县东北

  平昌 西汉 ○ 平原郡 山东商河县西北

  北魏 介休 西河郡 山西介休市

  平原 北魏 ○ 平原郡 山东平原县

  南朝宋 邹平 齐 郡 山东邹平县东北

  开皇十年 泷水 永熙郡 广东罗定市南

  归化 北周 楼山 龙泉郡 山西永和县西南

  隋平陈时 ○ 始安郡 广西昭平县北

  乐城 三国魏 广城 河间郡 河北献县西南

  南朝宋 ○ 信安郡 广东德庆县东

  安人 开皇十五年 宁人 永平郡 广西容县东北

  开皇十八年 ○ 交趾郡 越南安沛省安沛市

  安乡 北周 南浦 巴东郡 重庆万州区

  南朝梁或陈 ○ 澧阳郡 湖南安乡县西南

  安乐 南朝梁 ○ 始安郡 广西昭平县东北

  开皇中 沅江 巴陵郡 湖南沅江市

  安成 南朝梁 ○ 郁林郡 广西宾阳县东

  隋初 安复 庐陵郡 江西安福县

  安阳 北魏 砀山 梁 郡 安徽砀山县

  北魏 长川 陇西郡 甘肃秦安县东北

  开皇十年 ○ 魏 郡 河南安阳市

  安居 南朝梁 昭丘 南 郡 湖北当阳市东

  开皇十三年 ○ 资阳郡 四川遂宁市西南

  许昌 三国魏 ○ 颍川郡 河南许昌市东北

  南朝梁 清丘 汝阴郡 安徽阜阳市东南

  江阳 南朝梁 ○ 泸川郡  四川泸州市

  西魏 江津 巴 郡 重庆江津市东

  江夏 北魏 慈丘 淮安郡 河南泌阳县东北

  开皇九年 ○ 江夏郡 湖北武汉市武昌

  汝南 开皇初 辅城 襄城郡 河南郏县

  开皇十八年 ○ 襄城郡 河南宝丰县北

  兴安 西晋 桂岭  熙平郡 广西贺州市东北

  东晋 绵谷 义城郡 四川广元市

  ? ○ ? ?

  西安 西晋 光安 日南郡 越南河静省香山附近

  开皇四年 ○ 犍为郡 云南彝良县西北

  阳邑 北魏 太谷 太原郡 山西太谷县

  开皇十年 ○ 武安郡 河北武安市境内

  阳城 北魏 甲水 上党郡 山西武乡县西南

  北魏 ○ 河南郡 河南登封市东南

  陈留 南朝梁 颍阳 汝阴郡 安徽太和县北

  开皇六年 ○ 梁 郡 河南开封市东南

  武阳 南朝宋 颛臾 琅邪郡 山东平邑县

  北魏 吴房 汝南郡 河南遂平县

  北周 ○ 武阳郡 山东莘县西南

  武林 南朝宋 ○ 永平郡 广西平南县东南

  开皇六年 轮氏 河南郡 河南登封市

  武强 晋  ○ 信都郡 河北武强县西南

  南朝宋 长山 齐 郡 山东邹平县东

  宜阳 西晋 宜春 宜春郡 江西宜春市

  北周 ○ 河南郡 河南宜阳县西

  始兴 南朝梁 ○ 南海郡 广东始兴县

  西魏 青石 遂宁郡 重庆潼南县北

  始安 西汉 ○ 始安郡 广西桂林市

  南朝梁 賨城 宕渠郡 四川广安市东北

  建昌 东汉 ○ 豫章郡 江西永修县北

  西魏 长松 武都郡 甘肃文县西

  临汾 北魏 正平 绛 郡 山西新绛县

  开皇三年 ○ 临汾郡 山西临汾市

  临河 北齐 永和 龙泉郡 山西永和县西南

  开皇六年 ○ 汲 郡 河南浚县东北

  南安 三国吴 华容 巴陵郡 湖南华容 县

  南朝齐 黄冈 永安郡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

  开皇九年 ○ 建安郡 福建南安市东

  南阳 东魏 期城 襄城郡 河南郏县西北

  开皇初 ○ 南阳郡 河南南阳市

  信安 西晋 ○ 东阳郡 浙江衢州市

  南朝梁 麻城 永安郡 湖北麻城市东北

  高平 北魏 徐城 下邳郡 江苏盱眙县西北

  北魏 ○ 长平郡 山西高平县

  高城 东汉 盐山 渤海郡 河北盐山县东南

  北齐 稾城 赵 郡 河北藁城市

   ○ ? ?

  高唐 南朝宋 章丘 齐 郡 山东章丘市西北

  北魏 ○ 清河郡 山东高唐县

  高凉 南朝梁 ○ 高凉郡 广东阳江市西

  北魏 稷山 绛 郡 山西稷山县

  海宁 西晋 休宁 新安郡 安徽休宁县东北

  东晋 ○ 义安郡 广东惠来县西

  晋兴 东晋 宣化 郁林郡 广西南宁市南

  开皇十一年 ○ 桂阳郡 湖南资兴市南

  晋熙清江 南朝宋开皇三年 ?开皇初 太湖孝水 ○翼水 同安郡蜀 郡?汶山郡 安徽太湖县四川绵竹市?四川茂县西北

  开皇五年 ○ 清江郡 湖北恩施市

  淮阳 南朝梁 阳宁 始安郡 广西象州县西南

  北周 ○ 下邳郡 江苏淮阴市西

  黄县 秦 ○ 东莱郡 山东龙口市东

  开皇六年 蒙泽 济阴郡 山东定陶县一带

  富川 西汉 ○ 始安郡 广西钟山县

  开皇九年 永兴 江夏郡 湖北阳新县

  新丰 西汉 ○ 京兆郡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南朝齐 休吉 龙川郡 广东新丰县东北

  新昌 北魏 卢龙 北平郡 河北卢龙县

  北魏 遂城 上谷郡 河北徐水县西北

  隋初 清流 江都郡 安徽滁州市

  隋初 ○ 交趾郡 越南富寿省立石县

  新城 东汉 伊阙 河南郡 河南伊川县西南

  北魏 ○ 南阳郡 河南邓州市西北

  零陵 隋平陈时 ○ 零陵郡 湖南永州市

  开皇中 慈利 澧阳郡 湖南慈利县

  资料来源:《隋书·地理志》、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

  几项说明:

  1) 始置或复置年代:凡该县设置后至隋开皇十八年间未尝省废者,径书始置年代。如河南郡之新城县,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经东汉、三国魏、西晋、十六国、北朝至隋开皇十八年时,均有该县建置,未尝省废过,表中径书"西汉"。凡该县设置后至隋开皇十八年间中途有省废者,则书离开皇十八年最近一次的复置年代。如太原郡之阳邑县,西汉置,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景明三年(501年)复置,开皇十八年改名太谷,则表中填"北魏"。

  2)表中"○"表示标准县名,开皇十八年不改,其它与此重名者须更改。

  3)表中"隶属"系指该县在《隋书·地理志》中所属之郡,非指开皇十八年时政区之隶属关系。

  4)延安郡太平改咸宁、巴东郡永宁改盛山、淮安郡义乡之改桐柏、清化郡义阳之改恩阳、齐郡高塘之改章丘,《隋书·地理志》原文本作"开

  皇中"、"开皇末"或开皇十六年改,然《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俱作开皇十八年改,今从后者。又,淮安郡江夏改慈丘、安陆郡永

  阳改应山、遂宁郡始兴改青石、汶山郡 广阳改汶山、延安郡文安改延川之年代,《隋书·地理志》俱无,今据《元和郡县志》卷二 一、

  二七、三二、三三、三六补入。另,巴陵郡之华容 县,原名南安,据杨守敬、施和金考证:《隋书·地理志》作"安南"系倒误。

  5)表中四处"?"系尚未发现之内容。

  由表3-2可知,开皇十八年更改了八十四个地名用字完全相同的重复县名。这样更改重复县名,规模是空前的,覆盖地区是广大的,在整个中国地名发展史上仅次于民国三年一月的更改重复县名之举。从中还可知,该年更改重复县名也不以加方位字、对称字为重点,而是一有重名即将其改名,很少保留与原县名有关的成份。

  从这份表格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不见记载的历史现象。例如,今山西沁水县和河北清苑县,北周、隋初时均名"永宁县",开皇十八年才改成今名,为什么要改?记载此二县建置沿革的志书,如《通典》卷一七八~一七九、《元和郡县志》卷一五、《太平寰宇记》卷四四和卷六八、《大明一统志》卷二和卷四四、《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二和卷一四五、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宣统《畿辅通志》卷一六、直到新编《沁水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和新编《清苑县志》(新华出版社1991年出版),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由表3-2可知,此二永宁县与开皇中置于今河北任丘市境内之永宁县重名,故须改名。此可补史志之阙。又如,今湖北南漳县原名思安,为什么开皇十八年要改名?记载此县沿革的志书如卷《通典》卷一七七、《元和郡县志》卷二一、《太平寰宇记》一四五、《大明一统志》卷六0、《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四六、光绪《襄阳府志》卷一、民国《南漳县志》直到新编《南漳县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出版),对此均无一辞。由表3-2可知,此思安县因与治所在今甘肃徽县东南之思安县重名,故改名。这也不见于历代史志记载。再如,今越南河静省香山一带,西晋以来置有"西安县",开皇十八年为什么要改成光安县?《安南志略》卷一、《大南一统志》卷一三、陶维英著《越南历代疆域》等均无解释。从表3-2可知,此西安县因与置于开皇四年、治所在今云南彝良县西北之西安县 重名,故应改名。此可补越南历代政区沿革之阙。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上谷郡涞水县(原名永阳、今河北涞水县)、北平郡卢龙县(原名新昌、今河北卢龙县)、太原郡太谷县(原名阳邑、今山西太谷县)、绛郡稷山县(原名高凉、今山西稷山县)、梁郡砀山县(原名安阳、今安徽砀山县)、襄阳郡谷城县(原名义城、今湖北谷城县)、巴陵郡沅江县(原名安乐、今湖南沅江市)、澧阳郡慈利县(原名零陵、今湖南慈利县)、巴郡江津县(原名江阳、今重庆直辖市江津市东)等县中 ,恕不一一具体辨析。

  从表3-2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上中国统一王朝的疆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改重复县名时既会因与北方重名而更改南方县名,也会因与东部重名而更改西部县名,反之亦然。前者如永熙郡之平原县(今广东罗定市南),因与齐郡平原县(今山东邹平县东北)、平原郡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重名而改名为泷水县;后者如清化郡之永康县(今四川达县西北)、资阳郡之永康县(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因与东阳郡之永康县(今浙江永康市)同名,前两个永康县分别改为永穆县和隆康县。交趾郡之新昌、安人二县今在越南境内,但在距今1400多年前属隋朝版图,当时因与这二县重名而改北平郡之新昌为卢龙(今河北卢龙县)、改上谷郡之新昌为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北)、改江都郡之新昌为清流(今安徽滁州市)、改永平郡之安人为宁人(今广西容县东北)。今越南境内原日南郡西安县之改名光安县,也与犍为郡之有西安县有关,已见上文。同样道理,前述西晋太康元年之改重复县名和下文将要述及的唐天宝元年更改天下重复县名,也均能说明统一王朝版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的同时,也更改了少量用字相近、读音相同的县名。例如,梁郡有睢阳县、襄城郡有雉阳县,睢、雉形近,遂改前者为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南)、后者为湛水(今河南宝丰县东南)。又如,齐郡之高唐县与同安郡之高塘县字形相近、读音相同,遂改高唐为章丘(今山东章丘市西北)、高塘为宿松(今安徽宿松县)。再如,梁郡之城安县与魏郡之成安县(今河北成安县)也是字形相近、读音相同,于是改城安为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东北旧考城)。总的看来,这类改名不是很多。

  唐代更改重复地名,主要集中在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当时出现了"开天盛世"局面,国力极盛,政府有能力组织并完成更改地名用字相重、相近、相似和读音相同的工作。概而言之,唐代进行的地名"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开元十三年的更改州名和天宝元年的更改重复县名两方面内容。

  据《元和郡县志》卷三邠州载:"开元十三年,以豳、幽字相涉,诏曰:'鱼'、鲁变文,荆、并误 听,欲求辨惑,必也正名,改为'邠'字"。最后一句"改为'邠'字",《唐会要》卷七0作"改'豳 '字为'邠'",具体日期作该年二月二十二日。邠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诏书指出更名的原因是"豳"、"幽"字相涉,即字形相近,目的是"欲求辨惑,必也正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正式提出地名整理原则的诏书。

  《旧唐书·玄宗纪》:"开元十三年二月丙子,改豳州为邠州、 州为莫州、梁州为褒州、沅州为巫州、舞州为鹤州、泉州为福州,以避文相类及声相近者" 。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开元十三年二月乙卯朔,丙子为二十二日,与《唐会要》卷七0所载颁诏日期正合,则知该诏书内容还包括、梁、沅、舞、闽诸州的改名;改名的原因,据《新唐书·地理志》载:"豳"字类"幽"(幽州治今北京市),""、"鄭"文相类(鄭州治今河南郑州市),"梁"、"凉"声相近(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市),"沅"、"原"声相近(原州治今宁夏固原县),"舞"、"武"声相近(武州治今甘肃武都县)。可见,这次更改州名的原则是去掉文相类及声相近即地名用字相似、读音相近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唐代更改县级地名重名,初期已有之,如武德三年(620年)改石州太和县为临泉县,乃是当时吉州也领有太和县之故;贞观元年(627年)改汾州永安县为孝义县,乃是当时涪州也领有永安县之故。像这样零星地更改县名,唐史上是很常见的;而更改县名规模比较大的,则要数天宝元年(742年)了。《旧唐书·玄宗纪》载:天宝元年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此事不见《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记载,整部《太平寰宇记》也只有两处记录(分别见卷一0八信丰县、卷一四九桂溪县)。有关唐代政区沿革的地理志书,根本没有甲县与乙县重名的完整记载;经笔者查核地理文献,找出了天宝元年更改的地名用字完全相同的重复县名47个 、地名读音相同3个、以及重名而未改名的县名19个。

  资料来源:《元和郡县志》,《通典》卷一七三~一八四,《唐会要》卷七0~七一,新、旧《唐书·地理志》及《太平寰宇记》。

  经过这次更改重复县名,使同名县大大地减少了,故有人称为唐朝的地名标准化 。这样大规模地更改县名,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民国三年和隋开皇十八年之举,在地名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若从微处观察,我们仍可看出一些不见历史记载的现象。例如吴兴郡之德清县(今浙江德清县东老县城),本名临溪县,因濒临余不溪(今东苕溪)而得名 ,符合该县地理特征,为什么天宝元年非改名不可?从宋谈钥《嘉泰吴兴志》、明郝成性《嘉靖德清县志》到新版《德清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从表3-3罗列的现象可知,本年吴兴郡之临溪县与临邛郡之临溪县(治今四川邛崃市西南)重名,故吴兴郡之临溪县须改名。此可补史传之阙。又如会稽郡之萧山县(今浙江萧山市),本名永兴县,为什么天宝元年要改名?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张淏《宝庆会稽续志》、明万历、清康熙、乾隆、民国及新编《萧山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毛奇龄《萧山县志刊误》均无解释。从表3-3可知,天宝元年因会稽郡之永兴县与江夏郡之永兴县(治今湖北阳新县)重名,故改为萧山县,以山为名。此亦可补史之阙。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鄱阳郡之浮梁县(本名新昌、今江西浮梁县),清源郡之仙游县(本名清源、今福建仙游县),建安郡之浦城县(本名唐兴、今福建浦城县),桂阳郡之蓝山县(本名南平、今湖南蓝山县东北),衡阳郡之常宁县(本名新宁、今湖南常宁市),蕲春郡之蕲水县(本名兰溪、今湖北浠水县),巴西郡之罗江县(本名万安、今四川罗江县),遂宁郡之蓬溪县(本名唐兴、今四川蓬溪县),黔中郡之黔江县(本名石城、今重庆黔江县东南)等县中,恕不一一考辨。

  总之,隋、唐两代地名的"标准化"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开元十三年更改州名,原则上是取消文相类及声相近者;开皇十八年和天宝元年的大规模整顿县名行动,除了上述相同内容外,更主要地在于消弭县名的重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四节 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

  地名因重名、形近、音同而改名,符合地名标准化原则,但宋、元、明、清四朝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南宋学者洪迈曾经指出:"国朝之制,州名或同,则增一字以别之。若河北有雄州、恩州,故广东增'南'字;蜀有剑州,故福建者亦增'南'字,以至西和、西安州亦然。其声音颇同,患于舛误,则俗闻称呼,自加上、下、东、西为别,故称岳为上岳,鄂为下鄂;清州与青类,称为北清;郢州与颍类,称为西郢;融州与容类,称为西融者是也" 。这段文字有两层含义:前半段指同名州名前加"南"、"西"字以别之,南雄州、南恩州、南剑州治所分别在今广东南雄市、广东阳江市、福建南平市,西和州、西安州治所分别在今甘肃西和县、宁夏海原县;后半段指地名读音相同者可以加"上"、"下"、"东"、"西"字样以资区别,则以方位字区别重复地名的使用范围已扩大到了地名读音方面。但是,洪迈同时又指出:"若县邑则不问",即县名重复悉听其便;也就是说,宋代因重名而更改的县名很少,所以他接着又列举了十九组重复县名,在当时均未得到改名 。清人钱大昕于此之外又补列了十一组未见更改的宋代同名县名 。所以,宋代实际存在着30组重复县名。

  宋代县名重复而得不到更改的陋习,元、明、清三个统一王朝均加以承袭,所以见于文献的重复县名,元代有25组、明代有38组、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时有58组、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有60组、清末已多达63组!

  明清时期,对于重复县名也采取过少量措施。例如明初因凤阳、大理、吉安三府均有太和县,遂改吉安府之太和为泰和 ;因顺天府有永清县,改南安府之永清为上犹;因重庆府有长寿县,嘉靖十年(1531年)改承天府之长寿县为钟祥县 。清人俞正燮云:"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礼部以府、州、县同名者六十五处,奏请换印时冠 以省名铸给" 。据俞氏所列,当时府名同者一组、州名同者六组、四县同名二组、三县同名十组、二县同名四十六对(组),故礼部有此请求。但这些微弱的措施并未使县名重复的状况得到根本的改观。

  因而,自宋代以后,历经元、明、清三朝,县名重复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例如太平县,唐代前期有三个,天宝元年将始宁郡之太平县更名为巴东县后,仍有两个太平县(分别属于绛郡、交趾郡,治所分别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城镇和越南河西省山西市),天宝中期于宣城郡新置太平县(治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后恢复到三个。五代时越南独立,但宋、元时期内地仍有两个太平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于台州府新置太平县(今浙江温岭市)后,重名的太平县又有三个;正德十五年(1515年)于夔州府析置太平县(今四川万源市)后则增加到四个。清朝全部承袭了这四个重名的太平县。民国元年(1912年)将长江下游河道沙洲中的太平厅改置为太平县(今江苏扬中市)后,太平县有五县重名。又如新城县,唐朝后期杭州、涿州各有一个(治所分别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新登镇和河北高碑店市),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在建昌军析置新城县(今江西黎川县)后增加到三个,元初于般阳府路析置新城县(治所在今山东桓台县西桓台城)后增加到四个。明、清二朝全部因袭了这四个重名的新城县。民国元年(1912年)在贵州西南部新置了新城县(今贵州兴仁县),民国二年(1913年)又将吉林省之原新城府改置为新城县(治今吉林扶余市),遂使同名的新城县在民国初年增加到六个。象这样,重复县名犹如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迨至民国初年"二县同名者七十四、三县同名者十有二、四县同名者四、五县同名者三、六县同名者一",总计"全国重复县名一百二十六处" ,因而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更改。

  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三十日,内务总长朱启钤向总统府提交了一份《拟改各省重复县名撮举理由分别说明请鉴核批示文》,列举了导致地名重名的四大弊端,并附有《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这个改革方案得到了大总统袁世凯的批准:"批据呈已悉,应如所拟办理" 。笔者据这份《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经整理后。

  资料来源:民国三年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连载于《政府公报》民国三年二月五日[628号]、

  二月六日[629号]、二月七日[630号]及二月八日[631号])。

  总计此次改掉的重复县名,广东、云南各13处,江西、贵州各10处,四川、奉天各9处,直隶8处,山西、甘肃各7处,江苏、广西各6处,浙江、湖南、山东、陕西各4处,湖北3处,黑龙江、吉林、安徽、新疆各2处,福建、河南各1处,总计127处,地域范围遍及了当时全国23个省中的22省(台湾省当时处于日本统治之下)。这是中国历史上更改重复地名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次改名的主要原则,"凡两县同名,存其先置,新名从同,仍还故称",即保留设置较为久远,政区较为稳定的县名,而改掉重名的其它县名,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经过这次改名,一千年以来陆续积存的重复县名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清洗。

  继民国三年一月份更改重复县名之后,又陆续更改了一些残留的和新产生的同名县名(主要是与省、道同名的县名),详细情况如下表3-5所列:

  表3-5 民国三年二月之后陆续更改的同名县名

  原名 改名 隶属 改名年、月 改名原由

  兰山 临沂 山东 1914.2 与甘肃兰山道重名

  承德 沈阳 奉天 1914.5 与直隶承德县重名

  长寿 同宾 吉林 1914.6 与四川长寿县重名

  永宁 洛宁 河南 1914.6 与四川永宁道重名

  安肃 徐水 直隶 1914.6 与甘肃安肃道重名

  庐陵 吉安 江西 1914.6 与本省庐陵道重名

  岳阳 安泽 山西 1914.6 与湖南岳阳县重名

  建昌 永修 江西 1914.6 与四川建昌道重名

  保定 新镇 直隶 1914.6 与本省保定道重名

  南宁 邕宁 广西 1914.6 与本省南宁道重名

  普洱 宁洱 云南 1914.6 与本省普洱道重名

  怀柔 瞻化 四川 1916.4 与京兆怀柔县重名

  金县 榆中 甘肃 1919.10 与奉天金县重名

  唐山 尧山 河北 1928.10 与本省滦县唐山镇重名

  永康 康县 甘肃 1929.4 与浙江永康县重名

  绥远 抚远 合江 1929.9 与绥远省省名重名

  吉林 永吉 吉林 1929.9 与吉林省省名重名

  广西 泸西 云南 1929.11 与广西省省名重名

  云南 祥云 云南 1929.11 与云南省省名重名

  贵阳 贵筑 贵州 1930.10 与贵阳市重名

  宁夏 贺兰 宁夏 1942.3 与宁夏省省名重名

  昆明 谷昌 云南 1945.1 与昆明市重名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印行)。

  民国年间大刀阔斧地整顿重复县名,使得在一个较长时期之内地名相对稳定,当时的地名学家金祖孟评价说:"从那时起,中国就不再有重复的县名","自从吉林县改名永吉县、宁夏县改名贺兰县以后,省名县名也不再有相同的情形。在名义上,我们的省县名称总算已经做到'一地一名'的地步" 。由此可见,民国年间、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更改重复县名之举,规模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大、涉及的方面比以往要多、程度也比以往更深,因而在中国地名学史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县级及其以上地名的重名问题,从此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应当附带说明一下,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1949、1950、1951年期间析置新县、新改县名而造成与全国其它县名重名的,总共有十来处,1958年之前全部及时地得到了更改。

  资料来源:史为乐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张在普编著《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87年出版)、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

  第五节 结语和启示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有六次大规模的更改重复地名行动,分别发生在秦及西汉初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东晋南北朝时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唐天宝元年(742年)和民国年间。

  从总体上看,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方位字、对称字以资区别,常用的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内"、"外"、"新"11个字。这种方式起源古老,秦汉及东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广泛运用,唐、宋时期使用顿然减少,元代以后县级及其以上地名重名的改名就不大使用这种方式了。另一种方式是以其中一个地名为参照物不动,其他重复地名改动一字或另起新名。这后一种方式起源稍晚,在加修饰字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时候显示出它的优势,以后在历代更改重复地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就县名用字完全重复而改来说,保留原名中一字与另起新名的例子,太康元年分别在33个和10个,开皇十八年分别为14个和75个,天宝元年分别为5个和42个,民国三年分别为29个和98个,可见重复县名改名时,另起新名的例子越到后来越占多数,保留原名中的一字的例子越来越少。这说明更改重复县名时,另起新名更具有生命力。

  地名重名的种类,有北方与北方的重名,有南方与南方的重名,也有东部与西部的重名,但更多的是北方与南方的重名 。今就北方与南方重名的县名而言,太康元年有37组42处,更改的全部是南方县名;开皇十八年有22组28处,更改南方县名13个,更改北方县名15个,南、北改名数相差不大,说明隋朝已没有歧视南方的社会心理了;但天宝元年有17组22处,更改南方县名多达17处,而改掉北方县名仅5个,似乎南方地名又成了牺牲品;民国三年有43组57处,更改南方县名29个、更改北方县名28个,南、北大体持平。这种更改重复县名地域分布的差异由南北悬殊、到南北不均衡、再趋向于南北大体持平的过程,也是一个南北政治地位由不平等趋向平等的过程,中间曾经有过反复。

  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结果,应该说越到后代越有成效。太康元年43个重复县名的更改,有6个县名生存了一千七百多年之后,一直使用到今天,占14.0%;开皇十八年更改89个重复县名后,有31个县名存在一千四百年之后一直使用至今,占34.8%;天宝元年更改了的50个重复县名中,也有15个使用至今,占30.0%;民国三年一月改名的127个重复县名当中,有92个沿用至今,更占了72.4%。

  至于历代更改重复地名的内容,则包括了地名用字相同、相似、读音相同三个方面,不过历代均以更改地名用字相同为重点。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中,更改地名用字完全相同的有84个,占总数的94.4%,而更改地名用字相似、读音相同的仅有5个,仅占总数的5.6%。唐开元十三年更改的六个州名,则全属改掉文相类及声相近者。天宝元年已更改的重复县名中,更改地名用字完全相同的有47个,占总数的94.0%,更改地名读音相同、用字相近的仅有3个,只占总数的6.0%。民国三年一月更改的重复县名100%是改掉用字完全相同者。民国年间更改地名读音相同的仅有一例:1946年7月,在陕西省境内,因同官县与潼关县读音完全相同,将同官县改名为铜川县(今铜川市) 。

  由此可知,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以改掉地名中完全相同的用字为重点,这方面历代政府已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自1945年以后全国已没有县级及其以上地名用字完全相同的情形了。今天,吉林省名与该省境内的吉林市名称相同,江西的东乡县与甘肃的东乡族自治县名称虽非完全相同,但应属重名范围 ,以历史的经验而言,均宜改。国务院1986年1月23日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也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应重名"。

  必须指出的是,江苏南通县于1992年改设通州市后,造成了与北京市通县的重名,因为通县县城自金代以来一直称"通州",而且1997年通县撤县建区后,"通州市"与"通州区"已完全重名。本来,元、明、清以来南、北两通州并存,本是不合理现象,故俗称江苏通州为"南通州"。1912年因避免重名而正式改江苏通州为南通。这是顺应历史规律之举,是一个进步。可是近年造成的南、北通州重新重名,是恢复了历史上的不合理现象,是很不应该的,对政区地名作这样的改名可以说是失败的。

  相对来说 ,更改地名用字相近、读音相同两个方面,历代所做工作并不多,并且也很不够,所以至今仍留下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地名用字相近方面,例子不少。例如今河南省境内,同时存在着沁阳、泌阳两个县级地名,沁、泌二字仅一笔之差,极易混淆。据说在1929~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冯玉祥命令部下进驻沁阳,结果该部按时到达了泌阳,以致贻误战机。河南省境内,还既有郏县、又有陕县,"郏"、"陕"二字也易混。又如山西一省之内,古县、吉县并存,"古"、"吉"仅一笔之差,两地之间又仅隔一临汾市,也容易搞错。据《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册》,类似的情况还有:

  义县(辽宁县名)~文县(甘肃县名) ,义乌(浙江县名)~义马(河南市名) ,

  文安(河北县名)~六安(安徽市名) ,天水(甘肃市名)~文水(山西县名) ,

  方山(山西县名)~万山(贵州特区名) ,龙川(广东县名)~龙州(广西县名) ,

  永丰(江西县名)~永平(云南县名) ,永清(河北县名)~永靖(甘肃县名) ,

  平原(山东县名)~平泉(河北县名) ,兴文(四川县名)~兴义(贵州县名) ,

  兴山(湖北县名)~光山(河南县名) ,成安(河北县名)~武安(河北县名) ,

  庆云(河北县名)~庆元(浙江县名) ,安远(江西县名)~安达(黑龙江市名 ),

  安国(河北县名)~安图(吉林县名) ,汶川(四川县名)~汉川(湖北县名) ,

  阳原(河北县名)~阳泉(山西市名) ,托克逊(新疆县名)~托克托(内蒙古县名) ,

  盂县(山西县名)~孟县(河南县名) ,张家川(甘肃县名)~张家口(河北市名) ,

  临漳(河北县名)~临潭(甘肃县名) ,洛阳(河南市名)~略阳(陕西县名) ,

  南汇(上海县名)~南江(四川县名) ,宾县(黑龙江县名)~滨县(山东县名) ,

  和顺(山西县名)~和硕(新疆县名) ,泰安(山东市名)~秦安(甘肃县名) ,

  浦江(浙江县名)~蒲江(四川县名) ,浦城(福建县名)~蒲江(陕西县名) ,

  淳化(陕西县名)~敦化(吉林市名) ,威宁(贵州县名)~咸宁(湖北市名) ,

  黄陵(陕西县名)~黄陂(湖北县名) ,彬县(陕西县名)~郴县(湖南县名) ,

  清江(江西县名)~靖江(江苏县名) ,新平(云南县名)~新干(江西县名) ,

  镇平(河南县名)~镇坪(陕西县名) ,滕县(山东县名)~藤县(广西县名) ,

  青河(新疆县名)~清河(河北县名)~精河(新疆县名) ,

  清水(甘肃县名)~清河(河北县名)~清水河(内蒙古县名) 。

  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第十条指出:"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第十二条又指出:"凡不符合本规定第七、八、九、十条精神的,原则上应予更名"。此处所列38组形近地名,使用了字形容易混淆的字,不符合第十条之规定,故在适当时候均宜改名。

  当然,十多年来的政区变化,有五对形近地名因改名而消失,如"清江县"1988年改名樟树市后,不再与"靖江县"形近;又如滕县、孟县分别于1988年和1996年改为滕州市和孟州市,郴县、滨县则已撤销。但是,沁阳县于1989年改为县级的沁阳市后,专名部分"沁阳"并未改变,仍与"泌阳"二字形近;兴义县、义乌县、武安县、安国县、永城县、汉川县分别于1987年、1988年、1988年、1991年、1996年、1997年改为县级市后同样如此,黄陂县1998年改为武汉市"黄陂区"后也一样,地名用字形近的情况丝毫也没有改变。这些地名的改名,既有经验可资借鉴,也有教训值得吸取。如何做好这些形近易讹地名的改名,还有待于进一步认真、细致的研究。

  地名读音方面,问题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县级政区同音、同调、同省的地名有四起,即广西的融县与容县、湖北的英山县与应山县、河北的蓟县与冀县、云南的宜良县与彝良县。融县于1952年改名融安县后不再与容县同音,应山县于1988年改名广水市后也不再与英山县同音;蓟县于1973年划归天津直辖市后与冀县不再同属于同一省级政区,冀县于1993年改名冀州市后也不再与蓟县同音;惟宜良、彝良二县依然故我,如今仍并存于云南一省之内。

  虽然,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政区的变动,部分读音完全相同的地名已经消失 ,但河南辉县于1988年改为辉县市,后并未避免与甘肃徽县同音。在今天,甘肃有礼县、四川有理县、湖南有澧县、河北有蠡县,礼、理、澧、蠡四字均读作lǐ。又,今贵州有息烽县、辽宁有西丰县、甘肃有西峰市, 息烽、西丰、西峰的汉语拼音均写作Xīfēng 。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读音完全相同的地名还有:

  安西县(甘肃)与安溪县(福建),均读Anxī Xiàn;

  宾县(黑龙江)与彬 县(陕西),均读Bīn Xiàn;

  朝阳市(辽宁)与潮阳市(广东),均读Cháoyáng Shì;

  阜宁县(江苏)与富宁县(云南),均读Fùníng Xiàn;

  阜平县(河北)与富平县(陕西),均读Fùpíng Xiàn;

  阜阳市(安徽)与富阳市(浙江),均读Fùyáng Shì;

  衡山县(湖南)与横山县(陕西),均读Héngshān Xiàn;

  华 县(陕西) 与滑 县(河南), 均读Huà Xiàn;

  会东县(四川)与惠东县(广东),均读Huìdōng Xiàn ;

  吉安市(江西)与集安市(吉林),均读Jí'ān Shì;

  临西县(河北)与林西县(内蒙古),均读Línxī Xiàn;

  灵川县(广西)与陵川县(山西),均读Língchuān Xiàn ;

  泸西县(云南)与泸溪县(湖南),均读Lúxī Xiàn ;

  梅 县(广东)与眉 县(陕西),均读Méi Xiàn;

  平山县(河北)与屏山县(四川),均读Píngshān Xiàn;

  平南县(广西)与屏南县(福建),均读Píngnán Xiàn;

  青河县(新疆)与清河县(河北),均读Qīnghé Xiàn;

  淇 县(河南)与祁 县(山西),均读Qí Xiàn;

  渠 县(四川)与衢 县(浙江),均读Qú Xiàn;

  容 县(广西)与荣 县(四川),均读Róng Xiàn;

  涉 县(河北)与歙 县(安徽),均读Shè Xiàn;

  太和县(安徽)与泰和县(江西),均读Tàihé Xiàn;

  桃源县(湖南)与桃园县(台湾),均读Táoyuán Xiàn;

  天祝县(甘肃)与天柱县(贵州),均读Tiānzhù Xiàn ;

  微山县(山东)与巍山县(云南),均读Wēishān Xiàn;

  武义县(浙江)与武邑县(河北),均读Wǔyì Xiàn;

  乡城县(四川)与襄城县(河南),均读Xiāngchéng Xiàn;

  新河县(河北)与新和县(新疆),均读Xīnhé Xiàn ;

  延津县(河南)与盐津县(云南),均读Yánjīn Xiàn;

  盐山县(河北)与铅山县(江西),均读Yánshān Xiàn;

  宜良县(云南)与彝良县(云南),均读Yíliáng Xiàn;

  易 县(河北)与义 县(辽宁),均读Yì Xiàn;

  元阳县(云南)与原阳县(河南),均读Yuányáng Xiàn;

  越西县(四川)与岳西县(安徽),均读Yuèxī Xiàn;

  郧 县(湖北)与云 县(云南),均读Yún Xiàn;

  镇平县(河南)与镇坪县(陕西),均读Zhènpíng Xiàn;

  镇原县(甘肃)与镇沅县(云南),均读Zhènyuán Xiàn;

  读音相同但政区级别不同的地名有:

  常宁(湖南一市)与长宁(四川一县),均读Chángníng;

  贵阳(贵州一市)与桂阳(湖南一县),均读Guìyáng;

  淮安(江苏一市)与怀安(河北一县),均读 Huái'ān;

  鸡西(黑龙江一市)与绩溪(安徽一县),均读Jīxī;

  吉林( 省 名 )与 吉林( 市 名 ),均读 Jílín;

  兰溪(浙江一市)与兰西(黑龙江一县),均读Lánxī;

  陆丰(广东一市)与禄丰(云南一县),均读 Lùfēng ;

  廉江(广东一市)与连江(福建一县),均读 Liánjiāng;

  南平(福建一市)与南坪(四川一县),均读 Nánpíng;

  萍乡(江西一市)与平乡(河北一县),均读 Píngxiāng;

  潜江(湖北一市)与黔江(重庆一县),均读 Qiánjīang;

  泉州(福建一市)与全州(广西一县),均读 Quánzhōu;

  荣城(山东一市)与容城(河北一县),均读 Róngchéng;

  铜仁(贵州一市)与同仁(青海一县),均读 Tóngrén;

  益阳(湖南一市)与弋阳(江西一县),均读 Yìyáng;

  沅江(湖南一市)与元江(云南一县),均读 Yuánjiāng;

  运城(山西一市)与郓城(山东一县),均读 Yùnchéng ;

  中山(广东一市)与钟山(广西一县),均读 Zhōngshān ;

  保山(云南一市)与宝山(上海、双鸭山市辖区名),均读B?oshān ;

  忻州(山西一市)与新洲(武汉市辖区名),均读 Xīnzhōu 。

  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第八条指出:"全国县以上名称,避免用同音汉字命名地名";第十条指出:"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不用生辟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第十二条又规定:"凡不符合本规定第七、八、九、十条精神的,原则上应予更名"。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则指出:"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由此可见,此处所列39组81处地名读音完全相同(其中青河与清河、镇平与镇坪还是两对形近地名)和21组音同但政区级别不同的地名,并不完全符合《暂行规定》和《管理条例》,故在适当的时候均宜改名。对于这60组地名如何进行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既要考虑到历史的传统,也要顾及现状,所以今后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本章原发表于《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