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供电不足的迹象:细讲《论语》菁华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9:57:34

概要

1、《论语》这部书是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讲学的语录,所说的内容注重在修身、修心、学道,是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
2、赵普对皇帝宋太宗赵光义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学而第一

1、朱熹《论语集注》:“此(《学而》)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2、《四书》,学《大学》是定其规模;学《论语》是立其根基,立其根本;学《孟子》是观其发越,看怎么样发挥;学《中庸》是求古人之微妙处。所以《论语》是奠定圣学的根本,而“学而”篇又是根本的根本。
3、人生来就必须要求学,因此《论语》首篇首句就用“学而”,“学而时习”,这是说明学的重要,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4、这个学意思是什么?就是觉悟,学了就觉悟了,学然后知不足。什么叫觉悟?知道自己不足,这是觉悟。《论语》二十篇以“学而”篇为首,这个意思非常深远。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涵盖全篇的宗旨。孔夫子是圣人,圣人之道,这一句话可以说就概括了。孔夫子之道,是以“学”字为宗,以“习”字为趣,以“时”字为枢机,以“说”字为受用。
6、学的最重要的态度,一个是谦卑,一个是诚敬。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没有不成功的。凡是学得不成功的,一般是不谦卑,没有诚敬心。
7、真正依教奉行,努力去修学,我们就会学有心得。这个心得是什么?真正体验、证明了圣人所说的教诲,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才能去教人,才能为人师。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夫子讲,这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不是心性体验得到的学问,不是实学。
8、孔老夫子讲自己是“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古代的圣人,夫子是转述、汇集了圣人的意思,叫集大成。宪章是典籍,典章制度,把文王、武王所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整理,所以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他能够垂训后世,不是他自己的知见,都是圣人的知见。
9、儒学和学儒。只在口头、文字上去学,没去用,那不是实学,美其名曰叫儒学。学孔老夫子、学孟老夫子,学得和圣人一样,这叫学儒。
10、我们能够学而时习,就无时不觉,无时不悦,真正喜悦,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自己不断地亲证,证明圣人所说的理论境界,是从这里得来的,与外面的物质条件好坏没有关系。
11、颜回是“不改其乐”,他乐得这样的环境,叫安贫乐道,心是安宁的,常处在喜悦中。正因为有这种喜悦,修学的人才能够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发奋去学习。12、学圣学贤,都必须经历信、解、行、证四个层次。首先我们要相信,相信圣道才能去学,如果不信,就是把自己自绝于圣人门外了。所以首先要对圣人有信心,对自己能成为圣人也要自信,才有学的动力,这是信。
13、信解行证,学是信解,时习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离圣道,我们就能得到悦,悦是证。所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信解行证这四个层次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提升、相互促进。
14、只要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放下十分,就有十分的受用。圣学是用来练的,无非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把贪瞋痴慢的烦恼放下,这就是格物。物一格,知就致了,意就诚了,心就正了,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15、《论语·学而》篇第二章讲到孝悌,这里讲忠信,孝悌忠信,八德的前四科,四个德目,这就是中国精神。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古圣先贤用最简单的话就概括了,孝悌忠信。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是中国五千年道统的精华结晶。
16、曾子传承了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孝悌忠信而已矣。夫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所总结、传承的还是古圣先贤之道。有了孝悌的精神,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能和谐;有了忠信的大道,民族就能振兴,国家就能强盛。
17、如果我们见到别人是圣人,就是以圣心看人,那自己也是圣人;我们看别人是小人,就是小人之心,以小人之心看君子,君子也都成为小人了,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8、《学而》第六章是我们常念的《弟子规》的总纲领。一部《弟子规》就是以《论语》的这句话贯穿下来,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根据夫子的这句话编写出来,教导童蒙、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学业道业的。
19、“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虽然不在了,难道就没有文了吗?传承圣人的道统,正所谓斯文在兹。文在哪儿?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担当起来,落实圣贤的教诲,文就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文不是简单的、表面的诗书六艺的文,是真正圣贤的道统。
20:朱熹夫子讲,“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不能离开群体,必定是在这五伦关系当中,学问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伦外的学问,所以五伦就是为学之本,能够“敦伦尽分”,这就是学问。
21、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庄重?“主忠信”就庄重,没有忠信,就没有庄重。所以学习要以忠信为主,自然就能庄重,我们的学业也就能坚固。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有威仪,就有实学。
22、在实际生活当中,不管对方建议的方式和心境如何,自己的心境是“贵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从真实心中去感恩,这一点非常可贵,是真正圣贤君子的风范。
23、人本来就可以做圣贤,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来可以做圣贤、大圣大贤。如果不立志做大圣大贤,甚而忍心把可以成圣贤的这个机会放弃掉,把与圣贤相同的本善本性埋没掉,那我们就是不自爱、不自重。所以立志做圣做贤,这叫自重,自然由内到外就有了庄重。人首先要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4、“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用诚敬的心来祭祀,表达对祖先、对父母的感恩怀念,这是不忘本,这是养我们厚道的存心。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怎么能忘记现前的父母?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孝心,它的结果就是“民德归厚”。所以有因才有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
25、子贡说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把圣人的德行威仪用这五德归纳出来,形象、圆满,让我们能在二千五百年以后,都能想象得出孔老夫子当年的形态容貌,生起效法之心。
26、孔老夫子讲的孝顺,不是只顺从父母的意思,而不管善恶,一味迁就顺从,这不是孝,那是陷父母于不义。《孝经》里专门 “谏诤章第十五”,说明这个道理。所以孝顺的“顺”不是顺父母之情,顺的是义,顺的是道德,顺的是纯善的本性,使父母也能回归纯善的本性,也能最终成圣成贤,这是大孝。
27、现在儒释道三家都缺乏有修、有学的弘法人才,我们非常希望,甚至祈祷,真正有圣贤出世,能够在现前的这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28、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从外来,本性本来具足,所以人们都会认同它。真正的有道之人,必定是见得本性,他与道合一了,所说的、所行的,无不符合道,这叫有修有证的人。
29、拜老师不一定要在一起。正如朱子,他私淑程子,也没见过程子,只是与程子的再传弟子,甚至三传弟子来学习,学习程子的著作,后人把他和程子合在一起,叫程朱理学,这是真正好学。
30、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绝不向外攀求。不会忧虑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君子所忧患的,是自己的德行学问不足。自己有道,有德行有学问,别人不知道,只是自己没有施展的机会,有才而不得用而已,这是天命,没有什么可值得忧虑的。
31、我们讲法要契理契机,理是圣贤道理,一定要符合,不能乱说;机是根机,要符合现前大众的根机。如果契理而不契机,大众不感兴趣,听了没有受用;契机不契理,有时听起来挺有意思,很符合大众口味,如果并不是正理,就更不妥了。所以讲圣贤道理,做到契理契机,要有智慧。
32、知人确实需要智慧。有的人很有经验,人生阅历丰富,他也有这种智慧,但是不圆满,真正有圆满的知人的智慧,需要自己的心很清净。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对名闻利养的追求,心就清净,头脑就清醒,就很容易感知对方。放下得愈多,我们的智慧就愈足。
33、圣贤之道有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学是信解,时习是行,“不亦说乎”是证,愈学愈欢喜、愈快乐。最后我们证得了大圣,我们的大乐就现前了。所以“学而篇”是纲领性的,以一概全。真正领会了“学而篇”这十六章,那我们成圣成贤没有问题。后面的十九篇是给我们更加详细地来说明,如何去成圣成贤。

为政第二

1、真正要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提倡敬老爱幼,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社会和谐并不难达到。所以孔子用北辰来比喻领导,“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者行善、修德,大众就跟着行善、修德,社会自然和谐。
2、“思无邪”是《诗经》的宗要,宗旨和纲要,其实“思无邪”又何尝不是千经万论的宗要?圣人的千言万语,归纳起来不都是讲“思无邪”三个字吗?这叫圆解,都通达了。但是真正的圆解是落实,明白了却没去做,我们没干,就是没修。所以圣人的学问注重在落实,要真正变成自己的心行。
3、治国的人,不可以只抓住枝末。什么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应当深探其本,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礼。国家领导人现在提倡以德治国,这是抓住了根本。怎么样才能真正以德治国?必须要恢复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回归到这里来。
4、文王、武王用政和刑,实际上是辅助德礼的,还是以德和礼来治国。德和礼是从格物、致知、诚意这种修身中得到的,也就是我们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需要不断地集合正义的行为,才能成圣。孟子说“集义所生”,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的。义袭而取,“袭”是偶然做一点,偶然做一点正义的行为,就侥幸取得,那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气。
5、孔子自述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学习、成就的过程,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一生在学圣人的这个过程,成圣的阶梯就是学习,“是千古作圣妙诀”。孔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一个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地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
6、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障碍。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
7、假如我们有一丝毫的缺陷,没有圆满,还是对不起父母,还是让父母忧虑,还是不孝。孝道还是不圆满。什么时候孝道圆满了?儒家说的成大圣了,这个大圣的地位、境界才是孝道的圆满。
8、孝重在心地,这是讲存心,有这个心必有其事。事上讲,是无量无边,在不同的情况、条件下,都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同一个心体。所以学圣贤,不是在事相上学,关键学圣贤的存心。
9、《弟子规》是儒家的根。四书、五经、十三经,就在《弟子规》上落实。《论语》,是教我们存心,存孝心,把孝心落实,《弟子规》教我们具体落实。看我们有没有孝心,是否礼敬,就拿《弟子规》做标准所以《弟子规》是入圣的第一阶梯,是基础。
10、颜回说,他一生去追求老师的那个境界,都达不到。可见得在他心目中对老师的景仰。尊师的人必定重道,重道的人才会尊师。古德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颜回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因为他真正尊师重道,所以他是诸弟子中真正得孔子心传的。
11、老师讲的,颜回完全接受,像愚人一样,愚人是他真正老实听话,很老实。他退居跟同学交往,处世待人接物,日用平常,动静语默之间,全都把孔子的教诲落实了,这是发明孔子之道。颜回用得非常自然,并没有造作,为什么?他完全消化吸收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2、孔老夫子暗暗地观察自己的学生,看他跟人接见的时候、问答的时候有什么表相,就能够看出他的心地。颜子表里如一,所以孔子非常赞叹他,能完全落实孔子之道的,唯有他一人而已。
13、什么人有资格称为老师?通了自性了,开悟了,明明德了,他已经完成大学之道,这个人是圣人,他才能堪称人师。没达到这一点,都是学生,都是圣贤的弟子。
14、我们学习圣贤的典籍,边学边做,学有新得,跟人分享,勉强称为人师。如果没有去力行,就不能叫人师,有一句好听的话,叫经师,能够讲解圣贤经典,讲解的也没错,我们可以写论文、写书,能被评上教授,这是经师。古人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要做人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学问要能堪称人师,必须力行,那样我们才能真正作为世间人的榜样、模范。
15、心性起作用是性德,性德的流露是纯善,我们真正能够证入心性,圆解心性的道理,开发自性的性德,那么一切恶都永断,一切善都无穷尽地相续,蕅益大师说,这叫知新。16、
 “君子不器”,君子不会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成德之士”就是君子,君子已经成就了德行学问,他能够“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也就是他证得体了,究竟地来讲,他已经证得自性,圆解开发,他证得了不变之体,就是心性。在任何的条件下、任何的环境中,都能够有妙用,这就是不变随缘,证得不变之体,就有随缘的妙用。他的才华、技艺无有穷尽,全是性德流露,这叫大用无方。
17、学贵力行,一定要力行,才叫做真实学问。力行是不论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而为。当然先得从小事做起,小事做不好,就想做大事,怎么可能做好。先从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些小事上,尽心尽力地去做,把诚敬心养成,然后用诚敬心去做大事,大事必定做得好。
18、君子之学,是通心性的学问。君子只是修身而已,身修圆满了,家、国、天下都和谐了。现在我们提倡和谐世界,从哪做起?从我做起,君子之学,但反求诸己。自己的身修好了,这是不器,就能有各种各样的才艺。才艺哪来的?都是从德而生成的。
19、证得一分圣人境界,就不是《礼记》所谓的“记问之学”,是自己自性流露出来的真实体验,别人听了之后能感动、感奋,能依教奉行。
20、《弟子规》讲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孟子?梁惠王上》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一切人看做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儿女,这种存心,是世间圣贤的存心,泛爱众。
21、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个圆,是他的知见圆了,他见了性了,他看一切法无非自性,心中没有异端,外面哪有异端?我们为什么看到有异端?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分别有执著,一落到分别执著,头绪一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2、孔子不是只教子路知识,是教他怎么样得到真知、得到智慧。这个智慧,是自性中本有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这叫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大学》讲的明德,必须要用真诚的心,不能够自欺欺人,用真诚才能够打开自性的宝藏,才能够让自性智慧流露出来。孔子教子路的是真智慧,圣人重在启发弟子的智慧,知识在其次。
23、正如古人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为什么行好事?因为这是符合性德的;为什么不问前程?因为我们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而生其心”,生什么心?乐善不倦的心,不住于利禄,而修天爵,这就是《金刚经》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儒家的一个说法。
24、君子的德像风一样,引导民众,确定社会的走向。除了政治的领导人能够确定社会走向以外,现在还有一种产业,也能确定社会走向,那就是传媒。媒体的工作者,他们也有带领社会的能力。如果媒体的内容都是正面的,都是善的,就能将社会引向和谐;如果媒体的内容不善,就能让社会民众变得不善。
25、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是屠刀?不是屠宰用的刀,屠刀是比喻,比喻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就成佛了。妄想分别执著就如屠刀一样,在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让我们得不到的受用。屠刀还有把刀,妄想分别执著,什么都没有,本来都没有,纯属虚妄。
26、从我自己做起,“全在自己”,没有外在的,全是自己分内事。从自己做起,我修好了,天下就修好了。圣人千言万语,反复强调说明的,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个身修好了,一切都好了。
27、如何帮助国家社会?能够行孝悌,就是帮助社会,就在构建和谐社会,就在共建和谐世界,就在为政,这是为政以德。我们的目的不一定是要从政、当官,可是,我们必须要有为天下国家而忧的意识,要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贤情怀,不知不觉的,我们也入了圣贤之域。
28、五伦不能变更,十义也不能变更。十义就在五伦关系中,是我们要承担的义务,应该扮演的角色。譬如父子关系,父慈子孝,慈和孝就是义务,我们必须要做的。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友弟恭,这些都是不能变更的。所以五伦十义这个根本超越时空,只要有人的地方,礼的根本必须要有,否则就成了乱世。
29、 “夫义妇听”,夫对妻要义,妻对夫才能听顺,妻子顺的不是丈夫这个人,是顺的义,如果夫不义,怎么能让妻子顺?
30、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常,是永恒的,所谓常德,不管是什么时候,古时候或者现在都必须遵守的,超越时间;中国要遵守,外国也要遵守,超越空间。如果不遵守五常德,天下就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