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凤凰女演员:董必武为摄影记者题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7:44
董必武为摄影记者题诗2011-06-09 11:03:15 来源:新华网

  随着这篇文章刊发的这两件诗词书法珍品,是老一代革命家董必武同志的手迹。1963年的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到宁夏视察工作,当时由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王新著和宁夏日报社记者石观达担任摄影报道任务。正是这次机缘,他们有幸分别得到董老亲笔题赠的诗词。

  王新著和石观达都是资深的新闻摄影工作者。王新著1947年参加革命,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调新华社宁夏分社任摄影组组长,1979年调往新华社山东分社。石观达1949年参加工作,1961年任宁夏日报社摄影组组长,后任宁夏画报社副主编。上世纪70年代,我到新华社宁夏分社当记者以后,多次听到他们讲过董老为他们题诗的佳话。

  据这两位老记者讲述,董老那次视察宁夏,他们随行拍摄了许多照片,从中选出的照片董老都很满意。就在董老回京后不久,他们即收到了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两个崭新的32开笔记本,董老用毛笔分别在上面为他们每人题赠了一首诗。

  王新著回忆说,那次随董老采访中,有天在住地董老夫人对我们两个摄影记者说,董老正在房间为宁夏题词,你们可以进去拍些照片。我们走进房间,就见董老正在伏案用毛笔书写,就急忙一人打灯一人拍照,二人轮换进行。只是闪光灯一亮很刺眼,对董老写字有影响,我们心里很过意不去而董老却并不介意。我们又把董老已写好的题词一一翻拍下来。工作结束后,董老夫人把我们叫到一边,问我们带本子没有,说让董老给你们也题个字。我们喜出望外,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采访本,一看皱巴巴的,咋好意思让董老在这上面题字,一时面面相覷。见这情形,董老夫人很会做工作,安慰我们别着急,她说“要不这样吧,等董老回北京写好给你们寄来。”

  石观达清楚地记得,董老离开宁夏的前一天,曾亲切询问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董老问:“听你口音好像是南方人吧,在宁夏生活习惯不习惯?”“你们的同事中外地人多吗?”“你们经常下乡采访吗?”面对董老这位宽厚长者,石观达无拘无束地一一作了回答。令石观达最难忘的是,第二天送行时,要上车了,董老忽然向餐厅走去,众人不解地跟上。到了餐厅,董老与每位厨师和服务员握手告别,连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谢谢大家!”在场的人无不感动。石观达懊悔自己没带相机,未能把这感人情景拍下来,但这一幕却永远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董老离开宁夏,1963年10月13日《宁夏日报》即刊登《董老在宁夏》的摄影画刊,发表了两位摄影记者报道董老视察宁夏农村和青铜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与回汉各族干部群众在一起的图片。两位摄影记者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但董老与他们的这次交往并未结束。董老回京不久,二人即收到董老题赠的诗词手迹,他们感念董老对普通记者的如此关切,一直当宝贝珍藏。

  直到1991年,石观达的一本画册上登出了董老的手迹,我们才得以领略到董老题赠石观达的这首关于摄影艺术的四言诗:鉴貌辨色,摄影传神。妙机其微,与物争新。只是王新著的那份珍藏未曾示人,董老题赠他的诗词则不明其详。就在前不久,王新著同志从济南来信,畅叙在宁夏工作的美好记忆,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跟随董老采访的经过,并嘱我帮助查找《宁夏日报》当时刊登董老视察宁夏的文字报道,说他准备在建党90周年之际,撰写跟随董老采访的回忆文章。令人高兴的是,王新著同志还随信寄来了董老题赠他的诗词的影印件,同是一首关于摄影艺术的四言诗:

  静中见动,由实务虚。

  意在机先,神应手摅。

  董必武同志是德高望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诗词和书法大家,能够同时为两位摄影记者题赠吟咏摄影艺术的诗词,且各有所抒并相得益彰,实属难得,十分宝贵,的确是宁夏摄影界一段极不寻常的史话。这其中,董老深邃的诗意书韵,自当有诗家和书家们加以深入研究。

  图1:董必武手迹(石观达提供)

  图2:董必武手迹(王新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