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禾堂菜单图片:“爱”是习得的(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2:46

记得第一次看《爱的教育》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动于书中透着的一种天真、纯洁和美好。这是一本让人一读便爱不释手的佳作。故事里描写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勇敢的和宽容的。当时,我尤其羡慕小主人公安利柯能够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来自别人的爱;学习着对他人的爱;领悟着人性的爱。捧着这本书就像捧着一杯热咖啡,字里行间飘逸出一丝一缕的香气,从指尖一直暖到心间。当时,我很羡慕小安利柯,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区中,人们之间的彼此关怀和交流都是正向的积极的。

重读这本经典,我尝试着从理性学习的角度来阅读。

就人的需要来说,爱是本能。当人满足了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后,便会滋生出对爱的需求。人们渴望爱,可是人心的复杂却衍生出羡慕和妒忌,另人吝啬于付出爱。现代人正是缺少这样一种相互联系的粘合剂而变得疏离,使这本书中描述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向关怀尤其的突出醒目和令人称羡。

《爱的教育》诉说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爱,而是告诉每一个人要如何表达爱,如何实践爱,就是眼里心中装有他人。

列维关于爱的需要的实验揭示了生命早期满足于性格形成之间完整的联系。健康成年人的许多典型品质是同年爱的需要满足的积极后果。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爱,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蕴藏在人体内的巨大的能量。如果说皮肤是保护人的身体,那么,爱是造物主给人类保护内心的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忘记的是将这股能量如何发挥出来,投射到什么方向。向外投射便为与人为善,向内则为自私利己。时常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和宽容,那么孩子就会成长为对他人宽容的人,时常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排斥和孤立的孩子,也将学会狭隘和尖锐。

人不是一生下来便懂得使用这股能量的,后天的模仿是最快的学 习方式。由于幼儿时期生命极其地脆弱,需要将能量大部分地向内投射以保护自己。随着生理健康地成长,这股能量就应逐渐转向外部。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也是一个学习如何目中有他人的过程。.

书中有好几处描写“目中有他人”的故事,譬如,在同学的母亲过世那段日子,来接安利柯回家的母亲不再让安利柯投入自己怀中;又譬如,母亲去畸形儿学院将安利柯留在门外。母亲用最细微的方法教育孩子无论何时,走到哪里都能够想着他人的感受,哪怕是陌生人。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让学生学习能量的正确的投射呢?从自身开始。教师首先要放下内心的包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我们每位教师用自己的爱编织成一张网,让学生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感觉到爱的包围,那么学生也就能放下戒心,不需要牢牢守住能量来自我保护,可以更多地向外投射来爱护其他人。

本书有两篇描写老师的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中一篇,是安利柯和父亲去探望病中的先生。先生病得相当严重,呼吸急促,神情痛苦。先生见到安利柯来探病非常高兴,他担心自己的病情无法好转,还念念不忘叮嘱安利柯要好好学习算术。先生家里的墙上挂着都是学生的照片,他生活的全部就是这些可爱的孩子,生命终结时也要与他们相伴。这样一位不求回报辛勤耕耘的老先生,哪个孩子会感受不到爱呢?

还有一篇,安利柯父亲与以前的先生在路上不期而遇,先生对安利柯父亲小时候点点滴滴的事情都记忆如新,还拿出了作为纪念的批改过的作业。勤劳六十年,“粗糙的墙壁,粗制的卧榻,,些许面包,窗间搁着小小的油壶”的生活是简陋的,“每个学生的成绩各取一纸”的留念是富足的。所以,父亲深爱着先生,也将这样的爱教会了小安利柯。

这是教师最质朴的原型,也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教师人生的丰富不在可见的外在物质,而在于内心充实的爱,在于生活里点点滴滴的感动人心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