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 crush animals:中国编辑(悟性修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43:46
  • 编辑素质与悟性修养
  • 作者:郑一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2 更新时间:2010-4-9

  • 一、了解悟性以及悟性与编辑工作的关系

      关于悟性,《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辞海》认为悟性亦称“知性”,是划分认识能力或认识能力发展阶段的用语,一般是指理解的性能,包括规定、判断、分析、推论、区别、比较等认识的性能或求知的能力在内。知性也即是“理智”“理解力”等。

      编辑的悟性,是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对出版工作(包含编辑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理解能力,是编辑对自己工作认识比较深入、自觉的阶段,表现在对编辑创造力的理解与自觉的运用。如对出版形势的审时度势,对应对策略的深入思考;对编辑行为有较好的职业敏感,构思策划能先人一步,有创造的直觉、灵感;对编辑核心竞争力(较好的作者人脉关系,选题创意的自觉构思、策划,优质书稿的准确判断、选择,书稿质量提升的措施有力、到位,产品营销,资金、市场的经营全方位运作)有自觉的提升;善于开拓创新,善于规避风险,有突出的编辑成果与市场业绩;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与出版追求,用智慧来从事编辑工作。

      编辑的悟性来自编辑工作的大量实践,来自编辑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更来自善于学习与思考,运用科学思维的各种方法,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打开编辑工作的新局面。

      一般谈到悟性,以往多体现在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上,现在很多研究思维科学的人,也认为谈科学思维、科学发明,离不开悟性。他们共同的认识是:要创新,离不开科学思维,也离不开悟性修养。其实编辑工作与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有相通之处,都是一种创造、创新,都要不断探求新的知识、新的表现形式;都要不断破解难题,寻求解题方法;都要发挥从业者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潜能,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悟性。

      从编辑业务知识构成看,提高悟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编辑业务知识构成,传统的分析,既有书本知识,也有实践知识。书本知识是指学习编辑专业的人,通过学校教育,通过看书学习,了解编辑业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而实践知识,是指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编辑技能、经验。一般地说,实践知识,即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实际技能、经验等知识,具有独特性,难以用语言文字说明,是师傅“做给你看”,主要靠徒弟自己“体验感悟”。学习技能的有效方法,也往往是通过师傅带徒弟,通过实际工作来积累经验。要真正掌握一门知识,既需要掌握文本的、编码的、固化的知识,更要掌握实际工作中体验的、技能的、灵活的知识,有机地将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编辑业务的实践性,运用性,灵活性很强。学习编辑业务自然可以从学习文本的、规范的、程序化的编辑业务知识开始,但是编辑业务实践的丰富、多样、个性化、创新性,又要求从业者必须有实践经验,掌握实际工作的技能。所以出版部门多年来也采用老编辑带新编辑的方法,带领新从业者逐步入门。这里就非常需要培养新编辑对业务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即提高他们的编辑悟性。

      二、提高悟性是为了编辑创新

      一些研究中国书画创作的专家在总结自己学习书画、自成一家的经验时,提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实境、悟境、灵境。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总结自己学习书法时,也是走过由低到高三个阶段:一是临摹,临摹古人的作品,力求形似;二是妙悟,即反复多看古人的名作,用心去感触古人名作的精髓与神韵,追求古人书写之神气;三是自创,不满足于做古人的仰视者、崇拜者,而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创作忌雷同重复,所以继承传统,寻求超越,提高悟性,以达灵境,是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

      从普通编辑成长为编辑行家,也要经过由实境、悟境到妙境的过程。

      实境,是指一位新编辑刚刚入门,老编辑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处于“照猫画虎”的阶段。

      悟境,是指工作多年的编辑,不仅能独立完成编辑任务,而且逐步积累了经验,逐步认识了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也有了工作的自主性、创造性。不仅在工作中做出实绩,也开始有心得发表,有了自己特殊的领悟。

      灵境,是指从事编辑工作,对这项工作挚爱的人,不仅对编辑工作规律有了通透的认识,还能学习世界各国的经验,与时俱进,关注编辑工作研究的发展、前沿。在编辑活动中形成特殊的风格。指导完成一系列重大编辑创新工作,著书立说,卓有创见。自己也成为学问家、编辑家,甚至成为大家,在把握出版规律上达到一种真正“自由”的境界。

      提高悟性有什么具体作用呢?

      一是可以帮助自己认识出版工作规律,在行动上方向明确,目标坚定,有更多行动的自由。目前中国出版业正处在大变革中,体制变化、企业化运作,使一部分出版人迷失了方向与目标。一些老出版家明确指出:出版行为,经济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只有对出版行为、编辑工作有通透的认识,工作上方向才清,目标才明,行动上不会摇摆、失误,才会成功。

      二是可以开发编辑智慧,为破解工作难题找到方法。近些年来,由于出版工作客观环境的变化,许多人都感到出版工作越来越难做。不仅国内如此,国际上也不乏此种反映。前些年日本出版过一本《出版大崩溃》的书,讲述了在困境下,日本同行面临的问题与无奈。但是日本的同行并未退缩,仍在奋力开拓,突出重围的案例层出不穷。近年日本又出版了一本《出版大冒险》的书,介绍了一些日本中小出版社,打开思路,调整方向,杀出生路的经验,体现了出版人以自己的智慧,为出版的生存、发展找到了目标、路径、方法,获得了新的成功。

      三是可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打开编辑创造之门。提高编辑悟性,就是要努力学会以创新思维解决编辑工作中的难题。一般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往往是根据常规的思路,按照已往的经验来寻找对策。但是任何一项工作,要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就要突破思维定势,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变单一线性思维为多种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的编辑悟性,会使我们在编辑创新上有一种自觉。

      三、提高编辑悟性,要着重提高想象力、判断力、构思力、亲和力

      结合编辑工作实际提高编辑悟性,要培养、训练、提高以下几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编辑想象力

      想象力,《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有以下特点:一是可以使人们的思维超越现实的时间限制,向未来延伸;二是可以使人们的思维超越现实空间的限制,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结起来;三是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一个非常纯化的环境条件,从而使事物呈现出在通常环境条件下不可能呈现的性质。

      编辑的产品是书,发挥想象力对做好编辑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书一般可分为虚构类与非虚构类。虚构类的文学作品,离开了作者和编辑的想象力是寸步难行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作家根据自然中的猴子形象,结合人间的喜怒哀乐,想象出来的一个能上天入地,嫉恶如仇,有七十二变的拟人化的神猴,是靠文学想象力虚构出来的文学形象。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作家、编辑的想象力的运用,发挥。《编辑人的世界》一书谈到审稿时,曾举出美国的文学编辑是如何“发挥绝佳的想象力,构想出许多可能的戏剧化情节”帮助作者创作成功的。关于非虚构的作品,编辑的想象力是否还有用武之地呢?非虚构类的作品,如知识读物,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但如何向读者介绍这些知识,采用什么样的题目,如何结构、分类介绍,编辑仍然有充分的想象余地。比如向儿童介绍百科知识,既可以按知识分类,按条目解释,也可先向儿童征集问题,再请专家答复,后一种方式,即是编辑想象力的充分运用,效果也好得多。

      从事出版、编辑工作,从出版社经营目标的确定,发展思路的选择,出书方针的制定,工程项目的决策,选题策划的构想,书稿的选择判断,书稿的修改加工,产品的营销宣传,读者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发挥出版人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目前出版产业化、大型化的趋势中,中小型出版社如何做特、做优,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出版大冒险》(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6月版)一书介绍了日本13家中小出版社产生利润的机制与结构,无一不是独辟蹊径的结果。迷踪出版社专做“指南书”的文章,在东京、大阪等几十个都道府县推出几十个版本的《孩子游玩场所的指南》。航海者·日本出版社咬定电子书不放松,推出《CD-ROM版新潮文库100册》。密涅瓦书房在专业书、学术书领域独辟蹊径,年年都有获奖。求龙堂以翻译书带美术书《第十二个天使》《东山魁夷全集》而重开生路……这些自创产品、特色产品的推出,与出版人出色的想象力分不开。

      编辑人、出版人发挥想象力,自然不是胡思乱想。一切想象还是来自工作人员的专业修养,业务能力,信息收集。经过头脑的分析、思考,形成新的结论、方法、对策、创意。想象力的运用,也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一切结论、方法、对策、创意是否正确,是否成功,也要接受实际工作的检验。

      2.编辑判断力

      众所周知,编辑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选择判断书稿。选择来自判断,判断正确与否,判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编辑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编辑误判的事例屡见不鲜,明明是好书稿,却被编辑拒之门外;明明是平庸书稿,编辑却为其大开出版之门。

      2007年7月20日《参考消息》刊登了一则《伯乐难寻》的报道,摘引自7月19日英国《泰晤士报》。

      目前,英国的一位失望的作家,证实了那些怀才不遇者一直担心的情况:如果出版商没有慧眼,纵然杰作也难以出版。

      这位名叫戴维·格拉斯曼的43岁作家,花了数月的时间给自己的新书《自由之塔》寻找出版商,却无果而终,这让他充满了挫折感。

      因而,他想检验一下如今的出版商是否具有慧眼,能发现真正优秀的作品。于是他将简·奥斯汀的三部著作(《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和《劝导》)的首章发给了18家出版商。他只对简·奥斯汀作品的标题和人物名字作了改动,并署了一个假名,然后坐等出版商的回音。

      结果,格拉斯曼收到了一沓拒绝信。企鹅图书有限公司在信中说,那些作品很创意,很有趣,但不太适合该公司出版。有意思的是,简·奥斯汀的这几部作品都是该公司出版过的。

      在18家出版商中,只有一家认出了这些作品出于简·奥斯汀之手。

      国内一些编辑审稿误判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不审型,对书稿不审、不看,只听别人汇报。权力型,谁权大谁说了算。上级主观武断,下级不敢坚持实事求是,据理申辩,看头儿眼色行事。偏爱型,自己喜欢哪一类书,就上哪一类,不考虑分工、性质、特色、品牌、市场。另类型,认为另类作品走俏,有市场,一心一意当另类作家、另类编辑。死板型,抱着老经验、老框框不放,不理解市场、读者的变化,以坚持原则自许。交际型,把手中的权力,看作交易的资本、交换的筹码。你帮我出书,我帮你办事,出书总在几个朋友圈子里打转。见钱眼开型,有钱、送钱来就出书,审不审无所谓……这些都是编辑误判的实际情况。

      造成编辑误判的原因很多,从客观上看,书稿是精神产品,本身具有个性化、多样、丰富、复杂的特点,书稿好不好,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判断起来,有难度。编辑对书稿前景的判断,又是一种预测性的判断,判断是否符合实际,还要等书出版后,投入市场,接受读者的检验。有的书如工具书、教材、专业书,读者数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有的书如大众读物,读者数量就很难预测。所以我们不能要求编辑对每本书都判断准确,判断八九不离十就很不错了。有时候编辑的判断也是一种模糊的判断、直觉的判断,不可能像医生那样,通过化验、透视、CT扫描等科技手段,来作出准确诊断。一本书到底行不行,还是要推到市场上,送到读者手中才知晓。所以,即使判断可用的书稿,起印数也不会很高。市场走得动,就加印,走不动,就不能加印。编辑的工作成绩,不能只看他是否看走眼了几本书,而要看他的整体命中率如何。

      从主观上说,判断书稿还取决于编辑对作品本身的感觉如何,即编辑读了书稿后感觉如何,书稿是否打动编辑。但是具体到每个编辑,经历、修养、学识、兴趣都不一样,各有所好,所以书稿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知识面宽一点,杂学多一点,判断力可能好一点,知识面过窄、过专,对出了这个知识圈的书稿判断就有困难。编辑判断书稿,必然要借助自己的经验。有经验自然比没经验好,但是经验也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式,成为一种框框、教条,妨碍你作出正确判断。编辑判断有时要借助市场调研,但这种调研费时费力,调研的结论也只是描述一种趋势,仅供参考。具体到每本书,判断时要搞调研,有的可行,有的也难。编辑判断书稿,有时要集思广益,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比如召开书稿论证会,但论证会上,隔行如隔山,种种意见,也只能择善而从,主意还得自己拿。再加上影响编辑判断还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上级领导的意见,外部投资者资金的吸引力,编辑、出版社关系网的种种要求,都会影响编辑对书稿的判断与决策。总之要客观、全面、准确的判断书稿不是很容易的事。

      从编辑判断力的角度看,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观察—提问—分析—决策。每一个环节都思考到位,判断就可能比较准确。

      观察:编辑的观察对象主要是书稿、作品。观察书稿就是要认真通读书稿,要尽可能与作品对话、交流。编辑应当深入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又要能跳出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观察要能抓住主流、抓住本质,能“越过缺点,看到优点”“发现书稿潜力”,能对有潜质的优秀作品产生共鸣。观察作品要既欣赏、又挑剔,为进一步完善作品出谋划策。观察作品还要评估其社会效益与市场前景。

      观察要深入,就要进行提问。围绕书稿进行全方位的提问。作品到底写得如何?有可能吸引哪一部分读者?书稿还需要如何完善?需要多大规模、什么方式的宣传?这本书的看点、卖点是什么?如何说服经销商接受这本书?如何拟出明确、响亮的宣传文稿?装帧设计方案如何考虑?定价策略?如何打动媒体关注这本书?如果书稿还不成熟,有没有修改提高的希望、方案?书稿存在的问题是全局性还是局部性的?谁来修改、完善?

      即使是一本国外畅销书,要引进中国,也要进行提问,权衡利弊。《哈利·波特》是一本知名的畅销书,几经争取版权落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但是为了在中国营销成功,人文社策划班子还是反复提问:

      ①巫师、魔法、悬疑、幻想是西方儿童文学的传统,中国的孩子、家长习惯上接受的是知识性、学习性的读物,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哈利·波特》会不会在中国“水土不服”?不受欢迎?

      ②不少国外畅销书引进中国后因译文缺陷,导致无人喝彩而无声无息,《哈利·波特》如何跨越语言障碍?

      ③《哈利·波特》在日本等亚洲国家,销售远不如欧美红火,原因是什么?

      ④国内现有的促销手段,远不及欧美成熟,如何让中国的小读者着迷《哈利·波特》?

      ⑤可能出现大量盗版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应对?

      正是深入的提问、思考,使人文社想出了针对性的对策:请高手翻译,制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促销方案:搞单品种书全国订货会;利用五大媒体进行有梯次宣传;制作特殊宣传品配合图书宣传……终于让《哈利·波特》在中国大受欢迎。

      分析:是在提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利弊,为决策提供方案、依据。

      决策:围绕书稿的取舍,运作、制作、销售制定行动方案。

      观察、提问、分析、决策,基本上是运用逻辑思维来作判断,有时也有依靠编辑直觉、经验作判断的。

      直觉,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为依据的”。

      具体来说直觉有以下几个特点:直觉是对问题内在规律(即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这种理解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它是经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突然达到理性与感性产生共鸣时,而表现为豁然贯通的一种顿悟式的理解。有灵感时,一定会有直觉顿悟,直觉却不一定出现在灵感中。

      编辑用直觉判断书稿是很自然的事,特别是经验丰富悟性较高的编辑,往往凭自己的直觉就可以作出判断。直觉本身就是一种发现的意识、捕捉的意识,对编辑敏锐地判断书稿是非常有用的。编辑培养自己的直觉,有以下几种可供参考的方法:

      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不相信直觉的人,即使产生了直觉,也会由于不敢相信而泯灭了直觉中渗出的可贵信息。

      ②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反复思考,快速思考,灵感、直觉、顿悟才会出现。

      ③多思多想,形成高品质的思维能力。进行编辑工作,要多思多想,每作一决策,事后成功还是不成功,都要思考总结,学习一些思维科学的原理,并运用到编辑工作之中,多思、多想才能有直觉、悟性的产生。

      ④多积累经验与相关知识。经验、知识、直觉是互通的。

      综上所述,我对编辑提高判断力作了以下十点概括:审时度势,客观判断;积累杂学,文化眼光;把握趋势,力求创新;了解作者,心中有数;体察读者,换位思量;善提问题,反复考量;把握本质,看到潜力;积累经验,相信直觉;对话作者,沟通心灵;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3.编辑构思力

      构思力,原指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从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一直到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在叙事性作品中还要考虑人物活动与事件进展的场景等。构思决定于创作者的知、情、理、意等心理要素汇合成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构思力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即是作者对未来作品的设计能力。

      编辑构思,是编辑对图书的预先设计。编辑构思力,则是编辑对未来要出的书进行预先设计的能力。

      编辑构思与作者构思有相同之处:都是对一个未来作品的预先设计。但编辑构思又有自身独特之处:作者的写作构思一般只是针对具体的一本书的创作构思;编辑构思除了针对具体一本书,也包括对一套书、一类书以及年度出书与长远出书的宏观构思、多层次构思。编辑构思从时间上说有主动构思、被动构思与平行构思。主动构思是早于作者创作的编辑构思,即编辑主动策划选题,然后按策划方案向适当的作者组稿,按预定的方案审稿、编稿。被动构思是指作者主动投交作品,编辑认为适合本社出书方针、范围,纳入出版计划后根据书稿情况与本社要求进行的编辑构思。平行构思则多见于文学创作。文学编辑组稿一般无固定的选题目标,在与作家交往过程中,得知作家有一创作构想即可进入编辑构思,与作者同步讨论作品的主题、故事、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帮助作者进入创作。较早研究编辑构思的是徐柏容先生,他在与阙道隆、林穗芳合著的《书籍编辑学概论》中写有“编辑构思”一章。他指出:编辑构思具体到一本书,主要是“编辑主旨、编辑方法、针对的对象、要起什么作用以及由这些决定的书的总体结构和以何种物态形式面对读者等等的构思”。

      编辑构思力主要的着力点是要解决一本书或一套书的创意构想,如何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也要按照本社的出书方针、出书范围、读者定位,引导、帮助作者适应特定的写作要求。编辑构思的基础、前提是对出版资源信息的充分收集与分析研究:包括作者资源、书稿资源、市场动态,然后形成编辑意图。这种编辑意图是将创作资源与读者需要及市场动向汇整后构思出来的。比如考虑这一选题有没有人写过?什么人写最合适?怎么写才会吸引特定的读者等等。

      编辑构思实际上是将一个创意具体化的构思。出书的创意一般可以理解为预想要出的这本书的看点和卖点。看点是指这本书有新的或可以吸引读者的内容,卖点是这本书有一定的目标市场。在考虑创新和看点时,要确定这个创意是否可以扩展成一本图书,而不是只能写成一篇文章,毕竟图书要求内容更系统、有深度和丰富的内涵。在考虑市场或卖点时,必须思考是否有人会买这本书,乐于读这本书。还必须到市场上调查是否已有同类书,你的图书是否能以独特的视角填补此类市场的某些空白,即了解某一类图书的市场饱和度。编辑构思的具体化就是要写出一本书的策划方案与编辑方案。

      编辑构思的另一个作用即是要解决作者与编辑的互动,发挥在一本书创作、写作过程中作者与编辑两方面的积极性,并规范作者与编者的行为要求。作者与编辑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出一本受读者欢迎的图书。这样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语言风格,既要靠作者认真写作,也要靠编辑审视与修正。有一个好的编辑方案,明确了一本书的主旨、内容、特点、写作要求、体例等,则有利于作者与编辑互动,避免交稿后大返工。

      编辑构思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即是解决出书的系统化、有序化、合理化、规范化。如前所述编辑构思与创作构思不同在于其有宏观和多层次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作者构思往往只针对一本书,写完了一本,才会去构思另一本。而编辑则不同,既要构思一本书的编辑方案,还要构思一套书、一类书和长远出书的方案。在考虑一套书、一类书或长远出书方案时,就更要构思出书的系统化、有序化、合理化、规范化。这可以产生“系统效应”。

      4.编辑亲和力

      亲和力,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引用到人际关系上是指人与人交往时谦虚友善的状态。亲和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作为编辑,只有具备亲和力,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交上朋友,当好伯乐,发现人才,推出好的作品。日本讲谈社的学术局长、学艺局长、顾问鹫尾贤也在《编辑力》一书中专门研究了编辑的人际交往。他非常强调编辑要建立自己的人脉。他说:“编辑就像硬盘,如何拥有丰富的优秀软件,决定一个编辑的价值。因为编辑都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如果只合作一次就放弃作者这种超优的软件,不是很可惜吗?编辑必须拥有许多在关键时刻可以变成重要软件的作者人脉。”这是对编辑亲和力的很好阐释。编辑亲和力即是编辑建立作者人脉的能力。

      编辑亲和力的构成,可以分四个方面:一是“识”,即要善于识别作者,从众多作者中认识人才,发掘优秀作者,从众多作品中识别优秀作品。二是“交”,能以文会友,与作者交成朋友。要能成为特定文化圈中的平等成员,可以和作者平等的交流沟通。对不同的作者: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不知名的、著名的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当好参谋,给予帮助。三是“诚”,编辑与作者交朋友要以诚信交人,以优质的工作取信于人。四是“勤”,编辑与作者的联系,不能是出完一本书就中断了联系。对基本作者、重要作者要保持经常联系,并尽可能联系更多的作者,请他们为编辑部出点子,当好编辑部的“智库”。

      总之,提高编辑的悟性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既要从理论上学习:学点哲学,学点思维科学,甚至学点兵法、谋略;也要从实践中学习:做一本书,就总结一次,打一仗,进一步;还要善于向同行学习,向朋友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艺无止境,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