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2宝宝技能:谈谈太原市和晋中市行政区划合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4:32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是中国北方一座久负盛名的城市。纵观太原2500年的城市发展史,建置曾设过太原郡、太原国、韩国、代国、并州、冀宁路、太原府、太原市等;其行政区划沿革与社会经济的兴衰有总是密切联系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区划广大,经济就发展,城市就兴旺发达;反之,军阀割据,异族侵扰之时,区划缩小,经济就落后,城市就衰败。如今已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时代,作为山西省省会太原,要率先发展,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带动全省大发展,但其区划却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现太原率先发展,区划调整,势在必行。 

  一、区划沿革的传承性 

  历史上的太原区划曾作过多次调整,仅以四个兴旺期为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山西境内置有5郡21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太原郡(山西中部)辖7县:晋阳、界休(介休)、邬(介休东北30里)兹氏(汾阳)离石、榆次、霍人(繁峙东),郡置设在晋阳。从此太原亦称晋阳了。前106年秦亡汉立,前140年汉武帝登基后,在全国首创13个州建置,称太原为并州,设太原郡,驻节晋阳,辖区包括晋阳(太原县)、繁峙、介休、榆次、平遥、汾阳、文水、祁、平定、原平、太谷、五台、代县等21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太原郡属并州有“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千八十八,县二十一”。那时的太原包括北至繁峙,南至 介休整个山西中部地区的太原盆地。当时,在山西境内有252万人,可见其中有近百分之30%的人口生活在太原境内,被称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这是太原历史上第一个兴旺时期。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605年晋王杨广弑父称帝,他把晋阳作为他的“龙兴”之地,对晋阳大加修建。唐朝建立以后,先置并州,隶属河东道,后改为太原府,治所仍为晋阳。据记载,当时的太原府,“领县十三,户十二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这13县包括太原、晋阳(太原县)太谷、祁、文水、榆次、盂、寿阳、乐平(昔阳)、广阳(平定)、清徐、交城、阳曲。这是太原历史上第二个兴盛时期。 

  公元979年宋毁晋阳,982年在唐明镇兴建太原城,到公元1023年宋仁宗时,对太原又进行了修建。知州陈尧佐在汾河东岸筑了长堤及“柳溪”、“锦锈岭”,修建了著名的晋祠圣母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太原的工商也逐步繁荣起来。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到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太原建制为大督府,辖十县2监:阳曲、太谷、榆次、寿阳、盂县、交城、文水、祁、清徐、平晋、大通监、永利监,有“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七百六十八”这是太原发展史上第三个兴旺盛时期。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把太原定为九边重镇之一,并在太原设置了山西中书行省后改为承宣布政司,掌管全省行政事务,后又改为太原府。明清时代,太原基 本上保持了这样的区划建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太原又逐渐成了我国北方商业都会。据明《太原府志》记载:在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20年)间,太原府,辖5州20县“有户一十二万一千零四十三,口九十万零四百五十”,其5州20县,包括平定州领乐平(昔阳)1县,忻州领定襄1县,代州领五台、繁峙、崞县3县,岢岚州领岚县、兴县2县,保德州,及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徐沟 、清源、交城、文水、寿阳、盂县、静乐、河曲等。这是太原历史上第四次兴盛时期。 

  在太原兴盛时期,其区划大都辖十至二十余县,包括现在晋中的全部,忻州、吕梁的一部分。而在太原历史上的衰落期,区划则紧缩在很小区域之内,如南北朝、五代、日伪、阎时代。1949年3月1日,为适应太原解放的需要,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太原市与晋中公署合并,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辖待解放的内、外八区和盂县、汾阳、榆次三专区19个县。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太原早期工业城市发展的需要,将三专区19县交省人民政府管辖。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于1972年又对太原区划作了调整,基本形成现在的格局,至今已整整30年了。 

  • 2005-3-20 00:19
  • 回复
  • 梦想阳光
  • 2位粉丝

8楼


  二、形势发展的启示性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为实施政治、军事、经济的领导和发展战略的需要,对其行政区划进行适时调整。这是古今中外的通例,也是十分必要的措施。以上略述太原区划之沿革,已作了充分证明。当今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盛世,优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为太原注入了亘古未有的勃勃生机。21世纪是区域经济时代,作为省会城市太原正是展翅腾飞之时,却囿于6988.35平方公里之狭小范围之内,政区、辖县、人口均处劣势,经济总量不大,缺少发展空间,严重制约发展。全省十一个地市,排排坐,吃果果,大家一般高。太原如何当得起龙头? 

  中国20世纪后20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五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厦漳泉、山东半岛)的发展史,没有这五大城市的群崛起,就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崛起,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现代化。随着沿海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完成,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任务将集中在中西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加快中西地区城市化进展速度。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地域宽广,可能会在近期内制约其城市化进程,而位于中西部结合带的山西省如能抓紧先机,率先走区域城市化道路,就能为发展全省经济创造有利条件。90年代末,黑龙江省果断地撤消与哈尔滨相邻的松花江地区,将该地区的所有县(市)划归哈尔滨市,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省会城市,为哈尔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石家庄市原辖10县(市区),地域面积3255平方公里,人口290万人,gdp113.29亿元;1993年地市合并后共辖23县(市区),地域面积15848平方公里,人口827.3万人,gdp282.5亿元;2000年人口增加到889.8万人,gdp增加到1001亿元。2002年,海口市区划调整,面积扩大了10倍。这些城市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扩大了城市规模,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解放以来,太原作为能源重化工和钢铁机械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东西面以煤炭产业为主,北面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十里钢城以及太行山、吕梁山延伸的交接地带,有石岭关与天门关一带紧锁,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限制了太原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发展的空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全市“十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新一轮的经济竞争已经开始。作为省城太原,要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拓展经济资源,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太原发展重心的出路在于向南扩大辖区范围,增加发展空间。 

  三、率先发展的紧迫性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信息产业时代,而且是区域经济、品牌时代。 

  实现太原率先发展,必须调整和恢复其历史上兴盛时代之传统区划,树立省会城市形象,提高山西品位。当今世界,谈到一个省区,一个国家,人们首先要看其省会,要看其首都,广东的广州市,浙江的杭州市,辽宁的沈阳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北京.....。许多大城市,从区划地域到经济总量都能代表一省一国的形象。而山西太原市的现状,面积不足70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三百多万。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433.6亿元,其总量及增速在全省各地市中的排位并无多大优势。作为省会太原很难取得领先地位,这对山西全省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只有调整太原区划,实施省城率先发展战略,才能促进全省经济大腾飞。拟将晋中、吕梁之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交城、文水、汾阳县划归太原。这样既可增加省城区域发展空间和综合经济实力,又解决了太原与晋中在发展空间上的矛盾,有利于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榆次、太谷、平遥、介休等山西中部城市群,充分发挥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辐射各地,带动全省经济大腾飞。 

  实现太原率先发展,必须下决心撤消晋中市。这不仅有利于精减机构,提高干部素质。减少一个地级设置,将其干部经过筛选,一部分合并充实到太原市及各地市领导班子,一部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而且,可使太原市区域增加到1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600万以上,国内生产总值800亿以上,大大提高经济总量,增加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作用。这样太原市享受副省级待遇问题也就好解决了;长期困扰太原人民主要领导调换频繁问题也有望解决了。党政一、二把手就可以相对稳定地安心政事,为省城人民多办些实事。 

  • 2005-3-20 00:19
  • 回复
  • 梦想阳光
  • 2位粉丝

9楼


  实现太原率先发展,必须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全省旅游经济大格局。山西历史悠久,文化沉积之深厚,旅游资源蕴量之丰富,堪称“超级博物馆”。山西境内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有35000多处,其中仅金辽以前的地面木结构古建筑就占全国的72%。形成以大太原为中心的旅游大格局,可以充分依托省城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以及宾馆、饭店之优势,以晋阳文化、晋商文化为拳头,进一步搞活中部,辐射全 省,带动大同、五台山、临汾、运城、晋城等五个旅游区,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五千年文化之优势,提高山西文化品位,促进全省经济大发展。 

  实现太原率先发展,必须树立全省一盘棋,太原兴则山西兴之理念。太原地处山西中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其传统地本包括晋中在内。古人云:“太原,原之大者”,即大平原的意思,指的就是晋中平原。太原就是晋 中,晋中就是太原盆地。即古云“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者。翻开《中国历史人名大辞典》:王维太原祁人、武则天并州文水人、罗贯中太原人……而现在,祁县、清徐却为一个罗贯中的籍贯而争论不休,此均由区划割裂所致。山西传统地名本无晋中一词。晋中设市,名不正言不顺,与地名志相悖。晋中与太原市,两地仅相距20公里,在全国实属少有。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省内有识者,就曾提出扩大太原区划之设想未能实施。现在应是从出发大局,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四、时代进步的必然性 

  调整太原区划,扩大省城地域,形成全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区 ,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这是省城人民关注的大事,也是振兴山西省经济的重大举措。人们欣喜地注意到:2002年5月,山西省委作出关于太原市与晋中市加强经济区域合作的指示。省委、省政府从大局出发,作出太原、晋中两市区域合作的部署,适应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一体的形势要求,是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太原、晋中包括吕梁地区的部分县要联合开发,共同发展,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全省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太原市与晋中市地域、经济合作调研座谈会”上,两市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太原市和晋中市在地域、经济等各方面有着诸多的联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晋中要充分利用省城太原的区位优势,创造条件,接受辐射,提高发展力。太原要率先发展,必须和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太原应该在全省做出贡献,在经济发展起到带动、辐射作用,构筑全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区。 

  “不破则不立”。打破现有体制,形成太原与晋中行政、经济统一体的新格局,是振兴山西经济的重大举措。建设大太原,赢得大发展,顺应形势,合乎民心,调整区划,势在必行。“坐而论道,不如笃行”。我相信,省城太原扩大行政区划、拓展发展空间、增加经济总量、提高城市品位,举起全省发展龙头之时,就是山西腾飞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