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77回:高中数学教学常规及检查要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9:01:01

高中数学教学常规及检查要求

 

(一)计划

1.高一年级要在开学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并做到计划上墙。

2.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熟悉教学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优质高效。

(二)备课

1.集体备课

(1)积极实施“三步一导”的集体备课模式,即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顺序,并由主备教师上好先导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诊断检测题。

(2)落实好每天固定时间的说课制度。必须全员参与,务必先个人备课,对备课质量要精益求精,大到每节课学习哪些知识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小到上课提问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层面的学生,某个知识点应该怎样进行处理,点拨这个知识点举哪些例子,选用哪些题目加以巩固等。

2.个人备课

(1)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

(2)青年教师必须写出详实的教案(详案不等于教学实录,要避免书写量过大的问题,突出强调实用性,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要避免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罗列过多、过细、过繁的现象,突出教学设计、学法指导、教后反思;要避免学法设计浅层化、简单化,注重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坚决摒弃照抄教参教案的做法)。其他教师备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案头式、卡片式、旧案新备式等。所有教案都要把重点放在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重点的落实、疑难点的突破点拨上,重在设计教法,指导学法。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之中,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性化。

(3)倡导有条件的学校采用电子备课,编写电子教案。

(三)上课

1.认真研究并贯彻落实市高中数学“三五四”教学策略中关于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和讲评课的要求,其中对新授课给出了三种基本模式,高一教学主要是新授课,要认真研究、实践、运用。 

讲练式: 

创设情境

归纳应用

巩固深化

引导探究

导学式: 

展示交流

自学感知

巩固应用

目标引导

学导式: 

展示

自学

归纳

巩固

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

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不讲”、“三必讲”、“三个到位”。“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三个到位”——训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确保每一节课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施教要规范。

每节课有问题,有主题。教学活动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教师要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运用,板书规范,做好规范性示范作用,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学习行为,减少无谓的失分,把学生因粗心、潦草、不规范等造成的失误降到最低。

4.力戒把课堂上应该完成的任务放到课下。

5.做好教学主要环节的细化工作

⑴教学内容精细化 ①内容要全面;②目标要求恰当,符合课标、考纲;③起点定位要准确;④课堂教学容量要适中;⑤难易要适度;⑥快慢要适宜。

⑵教学过程精细化 教师要有:①环节意识(课堂教学环节要简捷);②责任意识(不同环节完成不同任务);③时效意识(克服总体时间不够,局部浪费严重的现象)。

⑶教学方式精细化 依托学案,优化学案导学模式。对学案要做到前置使用、全面使用、全程使用和优化使用。

⑷课堂学习管理精细化 关注学生学习:①教师要缩小权力,扩大责任。导学、助学、督学、评学、同学。要离开课本,离开讲台。②学生要主动学习,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悠闲学习、机械记忆。

(四)作业

1.要坚决落实“四要四不要”。

“四要”是作业要精,质量要高,规范要严,批改要快。作业的选用上,以教材习题、市编学案为主,不准未加筛选就布置作业,不准课内缺陷课外加大作业量,不准只布置不检查不批改,不准没有书面作业。同时要注意“四度”(练思维、练速度、练规范、练准确),“四结合”(书写规范要求与速度结合、展览与评优结合、抽查与普查结合、情况反馈与总结结合)。所有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再布置。

2.“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到“三突出”、“三禁止”。

“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性(教学的重点、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性(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考点、学生学习的弱点)和开放性(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三禁止”即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低水平重复的题目和偏难怪的题目,确保练的质量。

3.作业抽批既重量更要重质。

课前抽批和课后收批的作业数量每次不能低于全班人数的1/4(高三年级不能低于全班人数的1/5),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面批。批改时一定要划出问题点,要经常给出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及时分析错因,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

4.教师要有详实的作业批改记录。

(五)检测

通过各类检测,可促使学生复习、快速掌握知识。教师既要学会精选试题,也要学会命制试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命制试题时要注意:命题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应用于社会实践;命题标准要尽可能涵盖“三维目标”的要求;命题设计要尽可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要求如下:

1.组题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顺序。

 2.难易要适度,建议命题时难易度比例为3:6:1或3:5:2。试题一定要注重基础,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要避免选题偏难、跨度偏大、内容超前。

3.试题考查点分布要合理,试题的覆盖面要广。要考虑适度向前面已学过的内容渗透综合,以实现循环复习、训练,滚动提高。

4.题量要适中,题型要与学业水平测试保持一致,不要出现双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第Ⅰ卷和第Ⅱ卷题量和分值都要合理。

5.诊断检测题与补偿训练题的命制要同步进行。补偿训练题来源于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易错题,诊断检测后再练,让每个学生不留知识死角。

  6.批改要及时、细致,要全批全改,并尽可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点学生的试卷最好能有适当的激励性评语,与学生作无声的交流,或加强面批。

7.要有诊断分析和纠错信息的了解与反馈。讲评决不是单纯的“对答案”,它不仅仅是“我讲你听”,而是纠错补弱、提升能力的过程。因此,明确“讲”与“听”的目标是讲评能否优质、高效的关键。讲评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并初步分析学生的答题思路和错题原因,从而确定讲解和矫正的目标;学生则要分析自己的答题情况,错题原因,确定“听”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可以把学生的错因归纳为:①基础知识不牢,术语运用不准确;②提取信息能力欠缺;③知识迁移能力不足;④空间定位能力弱;⑤动手操作能力不强;⑥审题不细、精心大意;⑦书写潦草、语言不规范等。

8.讲评要体现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和时效性(快批快讲,迅速及时)。

9.既要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更要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和补偿功能。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学出信心,考出信心。不仅要做到“错题重做,空题补做”,还要进行“规范答题,补偿训练”,通过考试和讲评,达到“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最终实现既要“温故”,更要“知新”。

10.讲评课要切实解决学生“低头听课”的问题,积极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学生眼高手低、浮躁的缺陷。

(六)听课

1.要有听课活动计划和教师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要能体现先导课情况。

2.备课组至少每周安排一次全员参与的听评课活动,所有听课教师逐一进行评课。

3.既看听课数量,更看听课效果。重在听课时听课后的感悟、启发、收获、反思。

(七)辅导

1.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加深知识面,发展特长。

2.不仅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难,还要教给学习方法。

  3.工作中要体现“六个多一点”,即备课时多思考一点,课堂上多提问一点,习题设计多兼顾一点,作业批改多细致一点,辅导时多照顾一点,谈话交心多一点。

(八)反思

1.所有教师都要及时反思每一节课,反思哪个地方处理不够理想,应该怎样进行补偿;哪个地方浪费了时间,做了无用功,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确保高效利用每一分钟,每节课都是大容量、高效益。

2.各备课组要分别在各类阶段性诊断检测结束后,从成功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等方面对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反思。

                                       河东教研室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