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到底讲了什么: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人类历史上大小战争的主要动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11:59
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人类历史上大小战争的主要动因<2057>字节
顶山人2005-9-4 23:06:23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历史钩沉业主论坛sqxc.nanjing.soufun.com
第一节 绪 言
美国民间著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研究报告《全球预警》中指出,“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获取和控制自然资源(土地、水、能源和矿产)的战争,一直是国际紧张和武装冲突的根源。”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卫道士们,在20 世纪的不同时代里反复声称:谁掌握了资源,谁就能控制世界。
确实,自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大部分与侵占和掠夺资源有直接关系。从14 ~15 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开始,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人和封建主急于探求通往东方的道路,主要目的是寻求贵金属黄金和白银。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欧洲人绕非洲到印度航行的成功(即“新航路的发现“),横渡大西洋抵达南美大陆的一些海岸(即“新大陆的发现“)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等几大历史事件,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这是资本主义兴起,以武力夺取贵金属进行原始积累的时期,拉开了全球矿产资源大掠夺的序幕。
对此,恩格斯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恩格斯指出:葡萄牙人在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一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 卷第450页)。
欧洲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进行血腥掠夺,把巨额财富运到欧洲,化为资本。欧洲的资本主义就是随着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
300 年间,西班牙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黄金250 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18 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从巴西掠夺走价值约十亿美元的黄金、白银和金刚石。英国1757 ~1815 年侵占印度的58 年中,从印度掠走10 亿金磅的金、银、珠宝等财富。
17 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8 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兴起,欧洲几个主要国家也逐渐变为工业国。欧洲殖民国家对外掠夺的主要对象,由产业革命前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转变为抢夺矿物原料为主要内容。殖民帝国在掠夺世界领土和资源方面展开了竞赛,殖民帝国对殖民地国家的战争以及为争夺殖民地彼此之间的战争,以暴力方式对全球资源进行瓜分。
到20 世纪初期,世界领土已被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地球上几乎不再有“无主之地“,西方大国无论谁想再迈出一步,就会踏上别人的势力范围。后起的帝国主义要向外扩张领土,掠夺资源,就必须重新瓜分世界。大国之间重新分配势力范围,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于是策动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导致全球1 亿多人口的死亡。两次大战,虽有其政治和战略目标,但抢夺矿产资源是重要目标之一。
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是在赤裸裸地“争夺生存空间“、夺取资源的旗帜下进行的话,那么战后大量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矿产资源争夺往往与领土争端、维护人权以及民族、宗教、政治、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发生的。民族主义国家之间一些长期的局部战争往往是大国在背后作怪。也有一些是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失去自控力酿成的资源战争和武装冲突。
80 年代打了8 年的两伊(伊拉克和伊朗)战争本质是为了石油。这两个石油输出国中,一开始,伊朗实力相对较强,它拥有波斯湾上的哈克尔岛,该岛不仅是伊朗原油的输出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港之一。拥有该岛的伊朗,基本上控制了海湾石油的出口。而伊拉克石油输出要借助这一通道就受到伊朗的很大限制。伊拉克决定以战争方式打通向海外的石油输出通道,侵占了哈尔克油港。结果伊朗就像伊拉克开始那样,外运原油量大大降低,过去相对伊拉克的优势就丧失了。两伊战争是因资源问题失去自控力而爆发战争的典型实例之一。
两个发展中国家不采用和平方式而试图诉诸武力解决资源争端的实例还有不少。例如,1964 年,在非洲摩洛哥以南的西撒哈拉发现了一个特大型含铀磷块岩矿床,探明储量超过16 亿吨,品位很富,磷矿品位(五氧二化磷)大于31%的储量占一半以上。有人认为,在这个面积约10.3 万平方英里的地区的大磷矿可称得上是“非洲的科威特“,如磷矿开发,加上海岸区渔业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16000 美元。这就导致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支持的称为“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阵线“之间的武装冲突。
除两次世界大战以外,以矿产资源为直接目标的局部战争的典型实例还有:1870 ~1945 年间,德国和法国争夺阿尔萨斯-洛林铁矿的长期战争;1878 ~1883 年间,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战争“,智利为抢夺硝酸盐矿产而对秘鲁和玻利维亚挑起战争。1990 年8 月,伊拉克为侵占科威特的石油资源,借口领土争端,突然出兵占领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1991 年1 ~2 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下面我们将对两次世界大战和上述几个局部战争进行简要分析。人们将会清楚地看到,矿物原料来源既是引发战争的动因,同时,资源的供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
 
表扬(1个银币) 批评(1个银币)
表扬:(0)
批评:(0)
版主工具箱 [转移 删除 置顶 精华]
顶山人

性 别:男
门 派:浪迹天涯 四海为家
论坛等级:超级元老
财富等级:家境小康
财 宝 箱:
悄悄话用户信息个人专辑引用回复回复话题 2楼2005-9-4 23:08:01
Re: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人类历史上大小战争的主要动因<3552>字节
顶山人2005-9-4 23:08:01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历史钩沉业主论坛sqxc.nanjing.soufun.com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矿产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是一场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这次大战将30 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冲突,伤亡3000 万人,造成经济损失2700 亿美元,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场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大战,有政治和军事上的战略意图,更有经济上的意图。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家掠夺广大弱小国家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的非正义战争。
许多评论家指出,各工业国之间争夺矿物原料来源的斗争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是引发世界战争的动因之一。交战双方在制订野心勃勃的战争计划时,都有明确的掠夺矿产资源的目标。
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费希尔证实,他的国家之所以决定发动战争,是因为德国强烈希望取得和欧洲邻国(英国和法国)同等的世界地位。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是,占有法国洛林丰富的铁矿,俄国乌克兰的铁矿、煤矿和锰矿,比利时、土耳其和非洲国家的其他资源,以建立一个可与主要对手相匹敌的有丰富原料的帝国。
法国战争的目的更为明确,即法国不甘心自己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去的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鲁尔煤矿产区。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还要继续抢占殖民地。沙皇俄国则企图夺取中国、波斯,并把侵略魔爪伸向东欧和巴尔干半岛。
众所周知,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70 年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第一位,生产的煤和铁远远超过法国、德国和美国三国生产的总和。到19 世纪中期,法国的工业生产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但到19 世纪末期,新兴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霸、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这些工业国家中,英国、法国和德国都缺乏现代工业必需的多样化的优质的矿产资源,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海外矿产资源。
当时,德国虽然是世界上产钾盐(肥料矿产)最多的国家,法国铝土矿(炼铝原料)占世界第一,但它们在其他矿产方面均不居主要地位。德国的铁矿石和铅的消费量有25%,铜的消费量有78%依赖进口。德国所需的钨来自英国控制下的缅甸。所需的铅、锌大部分来自英联邦成员澳大利亚。
英国在19 世纪是铁、铜、铅和锡的主要生产国,但到19 世纪末期,这些矿产产量已过高峰期而逐渐减少,以至到1913 年,英国进口的铁矿石已占国内产量的40%,而且其他矿物原料也更加依赖从殖民地进口。
铬、镍、钨等是军事工业特种钢的生产原料,英国和法国对这些原料的争夺均集中到少数几个原料生产国上。两国都拥有新喀里多尼亚和罗得西亚的铬铁矿, 都从政治上控制了加拿大萨德贝里和安大略省以及新喀里多尼亚的镍矿。
争夺原料来源的斗争,显然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在某种程度上,起了引发战争的作用。从战争的进程来看,对矿物原料的军事控制则影响到一次大战的结局。
这次大战,是人类社会上第一次大规模机械化战争。潜艇、坦克、战车和飞机消耗的是石油和钢铁,其他军事武器消耗的是各种矿产品。因此,战争开始后,交战双方迅速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进行“饥饿封锁“,削弱对方。德国没有制海权,就主要以潜艇作为攻击手段,破坏英国的海上供应线。在1917 年和1918 年初,德国的潜艇袭击,使英国商船队遭受了重大损失。1917 年初,德国潜艇对美国海运的攻击,使美国无法运进古巴的锰,也使俄国的锰无法供应西方国家。英国针锋相对,建立起发达的护航系统,对付德国潜艇战术,保证了矿物原料供应。在战争期间英国能得到印度的锰、罗得西亚和土耳其的铬铁矿、加拿大的镍和智利的硝酸盐原料。
同时,英国采用贸易管制制度,成功地切断了德国某些关键性原料的供应,使德国不能得到其长期供应国玻利维亚的锡、智利的铜、加拿大和新喀里尼亚的镍。迫使德国不得不以铝代锡,从焊料中回收锡,收集空罐头盒,甚至收集钟、铃和管风琴,以满足战时对锡的需求。还使德国不得不在钢铁生产中节约锰和利用本国低品位锰矿石,来保证生产优质钢对锰的紧急需要。还从空气中提氮,发展固氮工艺,以代替智利的硝酸盐原料。从邻国比利时和瑞士进口铅、锌和铝,以缓解这些原料的严重短缺。
应该指出,德国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时,对他们的军事工业依赖外国矿产供应,对战争期间供应容易受到切断这一点并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例如,德国主要从缅甸获得钨砂的供应,德国对钨砂进行处理和提炼出钨金属,再供应英国,但缅甸钨砂却是英国公司开采的。在战争期间,英国发展了自己的钨砂加工能力,并用海军封锁德国,就切断了德国的钨金属供应。又如,由于英国成功地切断了加拿大和新喀里多尼亚对德国的镍供应,使得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镍都是短缺的。1916 年,德国甚至派潜艇去美国购买锡和镍。加拿大知道后,非常气愤(在加拿大开采的镍矿石送到美国提炼镍),它强迫国际镍矿公司在加拿大另建一座冶炼厂。
一次大战留给各工业国家一个重要的启示。这就是,现代的机械化战争打的是钢铁和石油的消耗战,打的是矿产资源消耗战,如果自己国家没有充足的矿物原料保障,就容易遭受外来的攻击而被切断供应。因此,战胜的协约国也好,战败的同盟国也好,为解决矿物原料问题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战败后的德国丧失了1/8 的领土,3/4 以上的铁矿资源,80%以上的铁矿石生产量,1/3 以上的铜产量。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针对本国矿产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保障外国矿物原料来源的稳定性为主,开采本国贫矿和代用原料为辅的方针。例如,为减少对洛林铁矿的依赖,德国与瑞典和芬兰签订了购买低磷铁矿石的长期合同,与澳大利亚签订铜、铅、锌的合同。发展从空气中提取氮的哈伯工艺和氢化煤炭生产人造石油的工艺。研制镁、铝金属的代用品。在加强铜的再生利用的同时,政府资助矿业公司开发利用铜品位较低的曼斯菲尔德页岩铜矿。
法国的矿物原料也严重依赖进口。为预防可能再次丢失洛林铁矿,法国开发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低磷铁矿。还为美国的石油公司在欧洲大陆建立炼油厂,用以提炼从罗马尼亚和中东来的原油。
英国在一次大战后,纸面上拥有广大殖民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它很快发现竞争对手(如德国、美国等)早已钻进它的矿产仓库。为此英国自治领皇家委员会提出了20 年代的矿产资源政策建议:
第一,对帝国的矿产进行一次协调调查,以部分判断“是否存在汞、铂、硼砂和钾等可供开采的矿床,而这些矿产品目前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并且提出要给石油以特殊的注意;第二,该委员会断言,美国和苏联都有意保留部分油田作为海军的储备,因此英国也应划出一些石油贮藏区专供国防需要;第三,为鼓励国内采矿工业,建议政府采用补贴制度,政府按最低限价收购,优先购买帝国生产的原料;第四,在英国本土和英联邦国家建立冶炼厂,如锡等;第五,实行英联邦特惠制度,确保英国获得廉价原料,垄断殖民地市场(特惠制1932 年正式建立,1973 年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后,从1974 ~1977 年逐步取消)。
美国是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在一次大战中,由于战争采购引起对矿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价格上升,大大促进了矿业的兴旺。战时,美国提供了世界石油需求的65%,协约国石油供应的80%;美国还以本国铜矿山生产,供应了世界铜产量的60%。然而,许多学者指出,美国作为世界石油和铜的主要生产国,从战争订货中得到好处,但同时引起了国内矿产储量的迅速枯竭。例如,美国地质调查所估计,美国国内石油储量只能维持18 年。金属矿产也有类似问题。
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认为,美国已开始愈来愈依赖国外的矿物原料的供应。1921 年,包括美国矿业局局长贝恩和美国地质调查所所长史密斯在内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一份矿产资源政策报告。该报告提出:第一,矿产资源是“可消耗资产,其地理位置是大自然确定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资源。因此,矿产品的国际交换不可避免;第二,加强对海外落后地区的矿产勘查和开发,应该就地选矿、熔炼和制造;第三,进行矿产品的战略储备,锑4000 吨,满足美国6 个月之需;优质锰铁合金(含锰78%~82%)建立60 万吨战争应急储备。对铬铁矿,本国可保证12 年正常需要,还可扩大储量,所以美国不应实行进口保护。
该报告没有达到制订国家矿业政策的预期目的,这与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有很大关系,但这个政策研究报告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
-----------------------------
 
版主工具箱 [ 删除  精华]
顶山人

性 别:男
门 派:浪迹天涯 四海为家
论坛等级:超级元老
财富等级:家境小康
财 宝 箱:
悄悄话用户信息个人专辑引用回复回复话题 3楼2005-9-4 23:09:43
Re: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人类历史上大小战争的主要动因<9817>字节
顶山人2005-9-4 23:09:43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历史钩沉业主论坛sqxc.nanjing.soufun.com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矿产资源
1929 ~1933 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新的政治危机,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如临深渊,寻找出路。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政权,疯狂扩军备战,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激烈的斗争,从而形成了在欧洲和亚洲的两个战争策源地。
西方国家的决策人和学者为侵略战争政策辩护,极力鼓吹所谓地缘政治论(Geopolitics)。以豪斯霍夫为代表的德国法西斯理论家将地缘政治论发展为极其反动的侵略扩张理论。在德国,地缘政治既用来解释他们国家的失败,也用来绘制未来民族复仇的蓝图。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就是地缘政治论的翻版。这位法西斯战争狂人宣称,德国的政策是“夺取领土的政策“,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几个省,而是地缘政治范围;不是结盟,而是要附属国;不是改划一下边界,而是要重新安排整个地球上的国家;不是签署和平条约,而是宣判死刑。
日本在东方扮演的角色也不亚于德国。1927 年,以陆军大将田中义一为首的新内阁组成以后,就做起侵吞满蒙的迷梦。田中认为,日本要称霸世界,首先要解决资源问题,特别是煤、铁、钢。从美国和其他国家进口,一是路途遥远,要过许多关卡。一旦有一国发难,如英国利用其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在马六甲海峡阻扰,日本的日子就不好过。臭名昭著怠疤镏凶嗾邸叭范怂所谓“满蒙生命线”。“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蒙满,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划定“大东亚共荣圈”。日本这个“坚持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目标是使日本获得英国、荷兰和法国在远东领地的市场、石油和矿产。日本政府制定了“首先炮制满洲国,接着再相继炮制华北国、华中国、华南国、印度国、澳大利亚国和西伯利亚国,把这些国家作为日本这个东亚大帝国的行省的狂妄侵略方案,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地缘政治逻辑的反动本质。
1936 年,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德国和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以及一年后加入的意大利,组成了法西斯同盟,自称为“发展世界的轴心“(轴心国),并且挑起了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在40 多个国家的领土上进行,交战双方兵力达1.1 亿人,死亡5000 多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大战造成的巨大物资损失高达50000 亿美元。
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其侵略目的仍然是争领土,争资源。不论轴心国的决策者,还是同盟国的领导人,都清楚地看到,矿产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决定着综合国力和军事抗衡力量。
曾任美国航运和战争工业委员会的顾问与美国巴黎和谈代表团顾问的地质经济学家利思(1937 年)说过这样一句话:“谁掌握了资源,谁就能控制世界。”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轴心三国,抱怨老天爷对他们不公,只赋予了狭小的国土面积,矿产资源又极为贫乏。除德国有丰富煤矿资源外,轴心三国缺少能源,特别是石油,也缺少作为电气制造业支柱的铜和钢铁工业生产必需的重要原料。这三个国家又没有殖民地,面临人口高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矿产资源。他们认为世界不公平,对这些关键原料分配不合理。因为在1939 年时,美国和英国实际控制着世界全部矿物原料的3/4 以上,而轴心三国只控制11%,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他们不约而同采取侵略战争,进行领土扩张,保障足够的原料供给。
德国,对于一次大战的失败,协约国的经济封锁,催还巨额战争赔款,愤愤不平,决心复仇。对德国处于法国和苏联两大竞争对手之间,低人一等的国际地位不能容忍。希特勒野心勃勃,强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土地和生存空间中寻找出路,他宣布要建立日尔曼大帝国。他认为,只有占领苏联,日耳曼民族才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原料,能够满足德国贪婪的胃口。1936 年9 月他对记者说[43]:“如果我们能够占有乌拉尔无穷的原料宝藏和西伯利亚的森林,而且,乌克兰无际的麦田也展现在德国境内,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可以优游自得了。“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的
时候,希特勒再次提到他的这种狂妄企图:“在很大程度上说,没有一个国家能比欧洲更能自给自足。哪一个地区能供应乌克兰的优质铁矿?到哪里还能找到更多的镍、更多的煤、更多的锰和更多的钼?“希特勒进一步说,如果能把这块地方弄到手,“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包括棉花,我们将是世界上最能自给自足的国家。木材,我们将有的是;铁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锰矿,是世界上最大的;至于石油,我们简直可以在里面游泳。“希特勒为称霸欧洲,乃至完成整个世界霸业,在资源上做了精心的准备。
首先,希特勒在1936 年提出了一个四年经济计划,实际是战争准备和动员计划。他认为,新的战争将是一场激烈的短促的战争,而不会是像一次大战那样的消耗战,因此要大量囤积军火和物资。他提出:“凡是我们能用德国自己的技术,我们的化学及机械工业或采矿工业生产的物资,我们一定要在四年之内彻底摆脱对外国的依赖。“这一计划取得惊人的成功:铝产量三年内翻了一番;合成石油产量增加了一倍,并建立了足够6 个月的储备;钢产量在3 年内增长20%以上。然而,德国短期内这些努力并不能改变其矿物原料短缺的致命弱点,其2/3 的石油和铁矿石、1/4的
锌、1/2 的铅、95%以上的镍和99%的铝土矿(炼铝原料)都来自国外。
其次,对特定矿物原料的需要还直接决定了纳粹德国的军事战略。希特勒北侵和东进,主要考虑夺取北欧的铁和有色金属、苏联的石油和锰。很清楚,希特勒想首先通过兼并周边国家建立战争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
他认为,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西班牙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个国家的铁、铜、锰、钨、铅、银、汞和钾盐等军工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原料,对希特勒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希特勒向叛军送去各种武器、专家、还有部队。并成立“W “特别司令部和“北海“海上集群。仅在西班牙内战头两年内希特勒就向西班牙派去650 架飞机、200 辆坦克、700 门火炮。希特勒支持法西斯头子佛朗哥上了台,从而使西班牙以及西属摩洛哥的铁矿几乎成了德国的专门矿山。
德国1938 年吞并奥地利和1939 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就控制了那里的铁矿、菱镁矿、褐煤和木材。1940 年4 月,希特勒向北进攻丹麦和挪威,更具有特定的矿物原料目的。
希特勒侵占波兰以后,1939 年10 月准备进攻西欧。这时海军司令雷德尔提出的夺取挪威的建议引起希特勒的注意。雷德尔说:“德国的军工生产要生存,离不了瑞典格里维尔的铁矿石。在天气好的时候,这些铁矿石可以由瑞典的吕勒奥港的尼亚水湾运到德国。但是一到冬天,这两个港结上了冰,铁矿石的运输就只能先从铁路运输到挪威的纳尔维克,然后再用船沿挪威的海岸运到德国。““如果挪威海岸受到威胁,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就危险了。”
纳粹德国为了保卫这一供应德国51%的铁矿来源,成功地发动了这一攻势。1940 年4 月开始入侵挪威。到6 月赶走了英、法军队,挪威沦陷。
英、法虽不愿意为挪威而战,但希特勒的野心已不容许英、法旁观。原因之一是,如果德国在挪威得手,德国就可畅通无阻地从瑞典获得也对法国军工工业极为重要的铁矿石。英、法对德宣战以后,两国都希望切断德国的铁矿石供应线。英国经过一段犹豫之后,于1940 年4 月8 日才下决心派军队去挪威,以“切断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命脉“,但德国已抢得先机,挪威的主要港口和机场已沦落在德国人手中。英军指挥部决定,首先要夺回德国运输瑞典铁矿石的重要铁路运转站纳尔维克。4 月13 日英军全歼纳尔维克港德军舰只。但由于英军指挥官谨小慎微,没有直接进驻
纳尔维克港,却是在该港以北30 公里的哈尔斯塔登陆,失去了占领纳尔维克的极好机会。
4 月底,纳尔维克的争夺进入紧张激烈时刻。英国首相丘吉尔4 月20 日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夺占纳尔维克,将成为一个重大的不幸事件,因为德国将控制铁矿区。“5 月28 日,英、法联军终于将德军赶出纳尔维克。
纳尔维克的胜利本来可以使德国的铁矿石供应受到致命的威胁,但由于西欧战局告急,英、法自顾不暇,6 月8 日,盟军被迫放弃纳尔维克港,德国重新占据这一重要港口。
应该指出的是,希特勒虽然急于发动世界大战,但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侵略苏联,而向苏联提出了签定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苏联知道同德国的战争难以避免,但必须尽可能推迟战争,于1939 年8 月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和贸易协定。
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使英、法、美企图推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破产,为苏联赢得了加强战备的时间。这时,苏联虽然也看出了德国为战争进行矿物原料准备的企图,但还是在贸易上作了很大让步。贸易协定规定,德国在7 年内向苏联提供2 亿马克的贷款(年息5%);苏联向德国提供1.8 亿82马克的原料物资。如保证供应德国90 万吨石油,差不多等于德国战争需要的25%;10 万吨铬矿砂;同意供应铁矿石、废铁和生铁、铂、锰和木材。希特勒认为,与苏联签订条约,就夺去了西方国家手中的王牌, 如西方国家对德国封锁,就有苏联的供应。因此,有人说,至少在短期内,苏联变成了德国的一座原料仓库。当然这些贸易对希特勒只起了暂时的作用,但却为法西斯德国继续扩大侵略提供了不少的原料保证。
日本从明治到大正年间(1868 ~1912 年),曾经拥有自己一些矿产资源,也出口矿产品。其出口量中70%为初级产品,而且煤和铜是主要出口品。自一次大战以后,日本工业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矿产资源就成为制约因素。因此,从这一时期起,资源就成为日本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基础是:国力=军事力量=资源力量。日本政府提出了所谓资源富国主义。根据这种思想,日本采取了北进政策,侵略朝鲜半岛、中国,获取铁、煤和有色金属。采取南进政策,到东南亚主要搞石油资源,也就是通过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来取得资源。正如1936 年国际联盟大会讨论各国平等利用原料问题时,日本代表角藤说:“十分坦率地说,如果不对领土重新进行公平的分配,原料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幕府时期,日本政治家吉田松明就公开叫嚣要割据中国东北,劫掠台湾。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逼迫满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在一次大战期间,日本乘欧洲列强无力顾及亚洲事务之机,就开始了侵占殖民地的行动,目标首先是中国。它借口对德宣战,派遣军队在中国山东半岛登陆,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1915 年1 月,日本强迫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21 条“。基本目的是扩大侵略权益,取得对中国的经济和战略的控制。其主要内容中,包括了要求合办汉治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具体提到了华中的铁矿。要求中国允许日本在福建省投资修筑铁路及开采矿产的优先权。
中国的东北一直被视为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曾以“考察团“名义对中国东北秘密调查黄金资源,然后建立17 个采金企业,个营业所,进行有计划的掠夺。对东北的鞍山铁矿更是决心攫取之。
1931 年9 月18 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霸占了中国东北,制造了一个“满洲国“,把满洲国作为日本帝国整体的一部分。
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虽然宣告日本占领“满洲“是非法的,但是,它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不采取任何措施。
再看一下意大利。它是欧洲矿产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公开宣称,“对意大利种族来说,意大利在世界上进行扩张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他的目标,要建立一个“罗马帝国“,在非洲建立一个附属的殖民帝国。当他看到国际联盟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采取容忍态度,于是也明目张胆地于1935 年10 月对埃塞俄比亚(当时称阿比西尼亚)发动了全面战争。英国、法国和美国帝国主义对于意大利的侵略战争,又同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一样,采取了纵容政策。虽然不得不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并对它实行了经济制裁,但却不把最主要的物资石油等重要物资列入禁运范围之内。
在战云密布的30 年代,英国和美国采取了一些行动,以保卫两国控制世界矿物原料的局面。
当时,两国占世界工业产量的60%以上,而且在金融或主权上控制着世界矿产资源的75%以上。另一方面,依据一次大战的经验教训,军事部门开始进行矿物原料的储备。1934 年5 月,美国军事部门建议接受战略物资,以了结欧洲大国对战争债务的偿付。这些物资包括锰、铬、锡、钨、光学玻璃、镍、云母、锑和焦炭等。并且建议美国以剩余农产品,如棉花,去交换矿产品。
1936 年,美国立法机构已授权海军购买本部门将来可能需要的小量战略物资和稀有的重要作战物资,包括锡、锰、钨、光学玻璃和马尼拉麻等。但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战略储备始终持反对意见,因而美国并没有制订物资采购和储备计划。直到1940 年春天,德国进攻法国时,国会才通过一项法案,授权在未来4 年内,拨款1 亿美元进行战略储备。
当1941 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1942 年日本在太平洋对美国海军以致命打击以后,人们才清楚地看到矿产资源是这些战争行动的重要目标。
美国矿业局的分析报告指出,1939 年,轴心国只占世界陆在面积3%、人口10%和矿产资源5%。而两年的事态表明,它们已控制陆地面积13%、人口35%和矿产资源的1/3 。到1942 年初,它们对世界铁矿石产量的控制,已由1939 年的6%上升到46%,如果它们再向印度洋推进的话,很快就可能控制铁矿石产量的55%。同样,1939 年轴心国生产的石油不到世界产量1%,如加上合成石油和对东南亚的控制,就使这一数字增加到7%。如果它们再向小亚西亚和苏联的油田推进,它们就会控制石油产量的22%。轴心三国所控制的锰由2%提高到30%、铬从3%增加到30%,钨从6%上升到60%。如果向印度洋地区推进获得成功,轴心国将控制和封闭世界这些原料供应的2/3 以上。这时,美国人惊呼:这场冲突“本质上是一场争夺矿产的战争” !
为了保障足够的物资和原料来赢得这场战争。交战双方采取了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各种手段来保卫自己的原料供应,切断敌方的原料来源。
第一,同盟国实行经济战,切断德国的国外市场和矿物原料供应。他们认为,如果破坏了轴心国的进出口贸易,让它们得不到外国矿产资源,就能够削弱和瓦解德、日的战争经济。
1940 年,在英国经济作战部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中,有一种称为运照制度,或叫海军证书。货物在供应地装船前,要取得当地英国授权机构的证明,以免在运输途中遭英国海军拦截。
在外交上,英国设法与中立国家签订贸易协定,要求它们保证不把通过英国封锁的商品转口到德国去。
二次大战前期,美国的心态比较复杂。在一次大战中,美国宣布中立,隔岸观火,趁机大发战争财。只是到1917 年4 月美国才公开站到协约国一方。在二次大战爆发前夕,美国故伎重演,打出中立旗号,坐山观虎斗,使自己处于最主动的战略地位。实际上,却是私下纵容和支持轴心三国的侵略行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美国的军火和石油等战略物资,可以自由通过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经过德国转手给意大利。墨索里尼对此心知肚明,他对希特勒说,只要一项石油禁运就可以使他不得不在一周之内从埃塞俄比亚撤军。
美国还在中立旗号下支持日本的侵华战争。1937 年9 月,美国虽然表面上按中立法禁止用美国船只运送军火给日本,但却允许日本用自己的货船购买美国的战略物资。
1940 年1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际法》,作为一个经济战计划,授权总统禁止或限制军事装备和物资的出口,其中包括铝、锑、铬、工业金刚石、锰、镁、汞、钼、铂族金属、水晶、锡、钨等。然而,美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限制清单中不包括铜、镍、铅、锌、钴、废铁和各种石油产品。
在日本继续扩大侵略范围时,美国才于1940 年7 月开始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但这对日本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它可以用进口的其他品级的汽油裂化和精炼以后,仍可生产航空汽油。
1940 年9 月,美国对日本实行废钢铁禁运。直到1941 年7 月,日本侵入印度支那南部,美、英才对日本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整体禁运。到1941 年8 月,日本石油储备约940 万吨。当时,日本每月消耗45 万吨左右,只能维持两年。战略物资禁运,是日本发动珍珠港偷袭的导火索。
1941 年,美国开始限制中立贸易。要求拉美国家同意实行出口管制,限制一些战略物资出口。作为交换条件,美国答应在1 ~5 年的期限内,把拉美国家的出口价格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如美国与墨西哥和巴西签订合同,限制铝土矿、铬铁矿、工业金刚石、锰、云母、镍、水晶等12 种重要商品出口。美国对私人矿业公司施加压力,停止向轴心国供货,使日本得不到智利的铜、哥伦比亚的铂、墨西哥的铅、锌等。
经济战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成功地打乱了德国的直接贸易。在几个月内,使德国的进口下降了80%。在战争期间,使轴心国无法从西半球得到战略物资。
但由于英、美两国出自各自的利益,步调不一致,使得轴心国可以在美国进行采购而逃避英国的贸易管制。例如,日本能够从比属刚果运出53 万磅钴到美国,再从美国运到了日本。在通常情况下,这一数量足够日本消费一年。同样,日本设法从哥伦比亚购买钴、从加拿大购买钴和其他商品。德国从巴西购买金红石(钛原料),再从美国横渡太平洋,运到海参崴,最终运到德国。
德国还偷偷摸摸从葡萄牙运走了5555 吨钨砂和钨精矿。
第二,对战争物资运输线实行军事封锁和破坏。例如,德国的潜艇集中力量攻击西半球的货船,打击圭亚那铝土矿的输出,使美国吃了不少苦头。1942 年的一个时期内,美国与圭亚那之间的短途铝土矿货船被击沉96 艘。9 ~10 月的3 周内,德国潜艇击沉美国铝土矿货船15 艘,至少使美国减少到货7.5 万吨。导致美国缺乏炼铝原料,而推迟了战时的飞机生产计划。海上封锁还使美国没有锡的进口。
1943 ~1944 年,美、英开始利用空中力量,破坏德国的燃料供应,尤其是轰炸了罗马尼亚的油田。这对纳粹德国是一个重大打击。希特勒早在1941 年1 月曾对他的将军们说过,如果“俄国人能使罗马尼亚的油田化为灰烬…轴心国的生存就系于那些油田上。“到二次大战后期,希特勒的摩托化部队明显缺乏燃料油。
与此同时,美、英特务机构还进行破坏活动,破坏生产和运输设备。例如,为切断土耳其向德国供应军火工业必不可少的铬矿,采用了一系列公开的和隐蔽的手段。德国与土耳其在1941年1 月签定了一项协议,土耳其同意在两年内把全部铬矿卖给德国。到1942 年底合同到期后,德国又迫使土耳其每年供应9 万吨铬矿砂。英、美两国先发制人,采购了土耳其80 万吨铬矿砂。同时破坏土耳其向德国供货。有一次,200 多辆载铬矿砂货车开往德国,途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有时,特工人员向铬矿砂中掺劣质矿砂,降低其质量,使其不合规格。1943 年,德国协议规定的9 万吨铬,仅收到4.7 万吨,1944 年只收到2.6 万吨,不久,土耳其就全部停止供货了。
美、英还以调高对石油出口价格,威胁葡萄牙限制向德国的钨砂出口。1944 年6 月,葡萄牙政府被迫决定禁止钨砂对轴心国的出口。这对希特勒吹嘘的制造新型坦克的计划和其他武器制造无疑是釜底抽薪,使得纳粹的军工部长艾伯特·斯皮尔不得不于1943 年11 月向希特勒报告说,德国只有10.6 个月的钨砂储备、5.6 个月的铬储备。斯皮尔认为,铬的短缺更为危险。“在上述期限的3 个月以后,供应渠道的储备会全部用光,飞机、坦克、机动车辆、油罐车、潜艇以及各种大炮的制造不得不停下来。”
第三,战争爆发,促使各交战国政府深切地认识到矿物原料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决心大力开发本国矿产资源和开展国内找矿工作。
二次大战的爆发,使苏联认为,“原料是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资源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关键作用。苏联军事当局指出,二次大战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深谋远虑地对食品储备和国防需要的主要战略原料储备起了保障作用。因为1939年1 月至1941 年1 月,苏联的铁矿储备增加5 倍,铜2 倍,锌2倍以上。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也促使苏联把矿物原料政策和活动与国内经济计划、外交政策和战略考虑结合起来。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地质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战胜法西斯德国而寻找矿物原料。例如,二战爆发以后,德军迅速占领了北高加索地区和该区的迈科普油田,并向苏联当时主要的石油来源--巴库挺进。苏联还准备炸毁格罗兹尼油田。
这时苏联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将巴库油田区的人员和设施疏散并东迁至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1944 年发现杜马兹大油田(石油储量3 亿吨),这一重大突破,使伏尔加-乌拉88尔地区成为苏联著名的“第二巴库“油区。
战争没有发生在美国本土大陆。为了准备足够的原料,美国政府决定,把美国地质调查所和矿业局的全部人、财、物力,均转向为战时经济服务,开始在国内大力勘查新的高品位矿床,特别是战略和稀有的重要作战物资清单上的矿产。
他们研究了近900 个矿点,向实验室送去了2.2 万份样品进行化验。地质学家们认为,美国的云母、水晶、锑、铬铁矿、汞、银、钨、镍和锡等9 种矿产,虽然有些低品位矿床可能在极度短缺时提供一些战略物资,但几乎没有发现到可供正常情况下开采的矿床。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如对亚利桑那州图森北面的山塞缪尔铜矿勘查,探明铜矿石储量4.25 亿吨,含铜0.8%,还含有金、银、钼。在俄勒冈州的萨蒙附近,矿业局发现了较大规模的钴-铜矿体。根据调查结果,矿业公司在爱达荷州中部开采钨和锑,成为当时美国国内钨的主要来源和锑的最大来源。美国从1923年起,国内铝土矿生产不足以满足铝工业的需求,需要大量从苏里南和圭亚那进口。为了满足战时军用飞机对铝的大量需求,美国矿业局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一道在阿肯色州进行勘查,结果在早先小规模开采的地区发现了较大的铝土矿储量,结果使美国铝土矿产量由1940 年的44.6 万吨(占需求41%),急剧上升到1943 年的633.3 万吨(占需求80%)。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又积极推行一项紧急计划,开发国内矿山。美国出台“优惠价格政策“,以刺激国内矿山生产更多的铜、铅、锌。提出在2.5 年期间内,对超产部分,政府以优惠价格收购,即每磅铜在限价以上多付2.75 美分,铜每磅多付5美分。
1942 年1 月,英国和美国成立了一个联合矿产委员会,促进在美国国内大力生产镍、钡、钨、锡板以及铬、云母和铜。
据后来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一时期的矿产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五年的动员和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生产煤超过30 亿吨,石油大于10 亿吨,铁矿石大于5 亿吨,铅矿石大于225 万吨,锌矿石大于350 万吨,铜矿石超过500 万吨,铝土矿矿石超过1400万吨,硫超过1700 万吨,盐大于6800 万吨,钾盐在300 万吨以上。
美国在二次大战中,成了名符其实的“兵工厂“,美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反而借战争刺激,使其经济迅速发展。但美国也很快发现,战争对世界自然财富的消耗令人胆颤心惊。战时,美国进口约60 种矿产品,其中27 种完全依靠进口。连相信美国自然资源丰富无穷的罗斯福总统也发出感叹:“资源保护是永久和平的一个基础,许多种自然资源被糟踏掉了。”
-----------------------------
 
版主工具箱 [ 删除  精华]
顶山人

性 别:男
门 派:浪迹天涯 四海为家
论坛等级:超级元老
财富等级:家境小康
财 宝 箱:
悄悄话用户信息个人专辑引用回复回复话题 4楼2005-9-4 23:11:42
1<7935>字节
顶山人2005-9-4 23:11:42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历史钩沉业主论坛sqxc.nanjing.soufun.com
第四节 争夺矿产资源的局部战争实例
一、海湾战争--石油资源的争夺战
1991 年发生的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性的现代化战争。战争时间虽短,但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高科技现代化的战争场面,更为重要的是使人们重新思考许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包括关于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的问题。
海湾危机的背景
中东地区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矿产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是石油资源,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65%。在当今世界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社会的“血液“,而海湾地区是当今最大的“血库“。谁控制了海湾地区,谁就能影响西欧、日本,以至于整个世界经济。
自1981 年建立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集团(所谓海湾6 国集团,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尔和阿联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竞争能力。据1991 年统计资料,这6 个国家拥有全球石油储量的46%,石油产量的17%,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份额的45%。毫不夸张地说,再没有其他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在国际矿产品供应上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实际上,自70 年代以来,海湾6 国一直掌握着原油市场的主动权,拥有很大的机动原油生产能力。通常估计,沙特阿拉伯大约拥有日产1000 万桶的生产能力,科威特和阿联酋则都在200万桶以上。为了保持油价稳定,一直限产。大量生产能力搁置使海湾国家有可能利用其机动生产能力影响国际市场。例如,1986年,为了反击一些产油国家不遵守限产协议,趁机抢占市场的行为,海湾国家突然增加产量,发动价格战,使每桶石油价格迅速下跌到10 美元以下,迫使其他产油国就范。又如,1990 年下半年,由于海湾危机,联合国对伊拉克和科威特禁运,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阿曼在几个月内把石油日产水平提高了350 万桶,使海湾危机期间,油价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都显示了海湾产油国家控制国际原油价格的强大实力。
海湾地区石油的90%以上出口给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工业国家。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海湾石油的供应息息相关。
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表明,西方发达国家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比例为:日本64%、法国35%、意大利32%、英国14%、美国21%、德国9%。国际能源组织中,有17 个西欧国家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占其总供应量的24%以上。在很大程度上讲,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海湾地区石油供应和油价波动有紧密关系。海湾危机也给西方国家石油供应造成直接威胁。据估算,每桶石油涨价10 美元,西欧经济的增长速度就将放慢0.5 个百分点。在海湾危机期间,美国一些报刊发出各种评论,认为海湾危机使美国成了“石油的人质“。如
果战争拖下去,美国这个“安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两亿辆汽车)“会因为没油而放慢速度,美国将可能被拖入衰退的深渊。
美、英等发达国家与海湾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关系也很密切。在二次大战前,英国几乎独占了海湾国家的石油业。战后,美国逐渐排挤了英国,成为海湾地区石油的最大掠夺者。几十年来,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中东石油的开采、加工和销售中榨取了惊人的巨额利润。例如,从战后到1972 年,英、美“科威特石油公司“垄断着科威特全部原油生产。据不完全统计,1946 ~1968 年的20 多年间,就攫取利润达88 亿美元。
为维护国家主权,保护石油资源利益,1960 年,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在内的主要产油国联合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逐步冲破了西方石油财团长期控制油价垄断市场的特权,大幅度提高了石油税率,并进而基本实现了石油业的国有化。
许多海湾国家与美、英等发达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其中与美国的关系尤为密切。以沙特为例,其武装部队90%以上的军火来自美国。据统计,到1982 年底,沙、美签订的各项军事合同总额超过500 亿美元。两伊战争爆发后,1984 年美国将400 枚毒刺导弹运抵沙特,加强其防务力量。在经济上,自30 年代起,沙特石油基本上由美国资本的阿美石油公司开采。1980 年,沙特接管了该公司。但沙特经济部门大多由美国公司承包,所需建设物资大部分从美国进口。双方每年都有高层军事、政治、经济界人士互访。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及战略利益将沙特与美国联系在
一起。
海湾危机直接起因于伊拉克垂涎科威特的石油财富,并取得石油海外运输通道。吞并科威特,是伊拉克长期以来的野心。萨达姆一再宣称,科威特是伊拉克领土的一部分,认为它有权吞并科威特。1961 年科威特宣布独立时,伊拉克不予承认,始终对科威特提出领土要求。
海湾地区的伊拉克,不仅是中东地区的产油大国,而且是军事强国,尤其是它扩军备战,对周边国家,特别对伊朗和科威特构成了严重威胁。伊拉克梦寐以求建立世界石油大国,争当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伊拉克,人口不过1700 多万,面积43.8 万平方公里,却富有得天独厚的黑色金子--石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东、西、北三面山高路险,伊拉克惟一的出海口,便是其东南濒临的波斯湾,而那里的海岸线还不到60 公里,且其两个出海港法奥和乌姆卡斯尔又受到科威特的两个岛屿布比延岛、沃尔科岛的扼制。而且,伊拉克通往狭窄海岸的惟一出海水路--阿拉伯河的主权也处在与强邻伊朗的争执之中。
伊拉克地理区位的局限,使其石油变美元的通道处处受阻。伊拉克曾经多次要求租借科威特的布比延岛和沃尔科岛99 年,但均被科威特严正地加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只得耗费巨资修建陆上输油管道,借道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从地中海和红海长途输送其石油出口。
伊拉克的国民收入主要靠石油。其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占世界第二位。为了实现其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主义,伊拉克加紧扩军备战。在海湾战争以前用500 多亿美元建立了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进口原苏联等各国的导弹和积极发展化学武器。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矛盾和教派冲突,同时为抢占石油外输通道,于1980 年9 月至1988 年8 月进行了长达8 年的两伊战争。战后使其债台高筑。两伊战争之后,西方观察家估计其外债高达800 ~1000 亿美元。为了摆脱两伊战争以后经济和财政困难,伊拉克千方百计敲榨海湾富有的产油国家,尤其是与其相邻的弱小的科威特。
科威特是世界首富之一。它作为中东五大产油国之一,每年依靠石油出口为其带来的收入达80 多亿美元。而且它在国外还有1000 ~2000 亿美元的资产。它也是伊拉克欠下180 亿美元的大债主。科威特著名的布尔干大油田,石油储量接近100 亿吨,是世界第二大油田。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如意算盘,若能吞并科威特,不仅可赖掉旧债,还可获得全球的石油储量的20%,占据科威特现代化的石油设施和石油港口。从而改变伊拉克的经济状况,为称霸阿拉伯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伊拉克在经过长期酝酿,于1990 年8 月2 日10 万大军突然入侵和占领了科威特,震憾了整个世界。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之后,萨达姆就在一天之内改变了石油经济力量的对比,影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石油供应,影响到科威特在美国、英国等国的巨额投资。与此同时,只有一支不足7 万军队的沙特阿拉伯也危在旦夕。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分析认为,萨达姆可以轻而易举地以他的科威特的军队长驱直下,在3 天之内攻下275 英里之外的沙特首都利雅得。
海湾战争,争的是矿产资源(石油),打的也主要是矿产资源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军事行动,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世界各国同声谴责,并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希望伊、科两国和平解决争端。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为恐慌。美国从其美元、石油和霸权考虑,动员西方盟国一致行动。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大规模向中东和海湾地区集结军事力量。1990 年11 月20 日,联合国安理会以美、英、法等12 国赞成,也门、古巴反对和中国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第678 号决议(这也是海湾危机以来安理会通过的针对伊拉克的第12 个决议)。该决议虽然避免了“使用武力“的措辞,但“一切必要手段“的提法,实际上容许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以迫使其撤出科威特。僵持5 个多月的海湾危机终于因伊拉克拒不撤军而演变为海湾战争。
1991 年1 月17 日,当地凌晨2 时40 分,美国、英国、法国、科威特开始了攻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代号“沙漠风暴“。这场战争历时42 天,最后结局是美胜伊败。
关于海湾战争,分析家们已经作出各式各样的评论。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海湾战争实质上是一场石油战争,交战双方争的是矿产(石油)资源,打的也主要是矿产资源,如果没有矿产资源,一切无从谈起。
所谓争的是矿产资源,是因为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资源。海湾国家均以石油而生存和发展,石油就是美元。科威特依靠石油收入,1981 年人均收入高达2 万美元,居世界之首,超过了工业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伊拉克也是依靠石油美元,建立起100 多万人、配备有现代化武器、在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
据两国官方公布的材料,科威特石油储量为134.8 亿吨,伊拉克为142.8 亿吨。然而,科威特的石油实际储量远远大于公布的数字。科威特的石油勘探结果表明,全境至少有三个特大型含油构造,其油田与周边邻国的油田相通,整个油层构造呈锅状,科威特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锅底。伊拉克就利用尚未正式划定边界这件事大作文章,指责科威特在伊拉克领土上“偷采“石油,强烈要求科威特拿出24 亿美元来赔偿伊拉克的损失;宣布两国接壤的鲁迈拉油田,包括在科威特的部分均属伊拉克。
伊拉克还指责科威特为首恶,10 年来不断向世界市场大量倾销石油。伊拉克还计算出因石油产量过剩、油价下跌造成的损失,说阿拉伯国家共损失5000 亿美元,伊拉克就占890 亿美元。按伊拉克的如意算盘,如果吞并了科威特,伊拉克就可以重新分配中东的石油财富,夺得更多的石油利益,增强其作为石油大国的地位。
伊拉克的行径直接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主义的利益。若伊拉克在海湾地区,甚至在中东地区称霸,就等于卡住了
美国及西方经济的脖子,切断了它们的血管,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美国前总统布什说:“现在可能面对我国经济独立的重大威胁,必须出兵海湾,制止伊拉克的挑战行为。“国务卿贝克也说:“工业化世界的经济命脉是从海湾延伸出来的,我们不能允许像萨达姆这样的独裁者控制这条经济命脉。“显然,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成为科威特油田的主人以后,马上就控制了世界石油资源总量20%以上。如果再出兵占领石油储量占世界25%的沙特阿拉伯,那么,伊拉克就等于控制了海湾地区,控制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统治了中东。美国迅速出兵,就是为了保卫其海湾和中东
石油供应不被切断。
所谓打的是矿产资源,是因为消耗的物资,从燃料到现代化军事武器到高科技设备,都主要是矿产资源的产品。这次历时42 天的战争,双方动用兵力累计130 多万人(多国部队70 万人,伊拉克约62 万人)。消耗的首先是石油和钢铁。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打的是钢铁和石油的消耗战。伊拉克损失坦克3000 辆,火炮2100 多门,装甲车1800 多辆。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11 万架次,投掷炸弹总量超过美国侵越战争10 年的总投弹量。
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以来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武器,包括精确制导导弹、炸弹、地雷,性能优越的侦察器械,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等等。现代化程度再高,这些高技术产品,还是要由矿产品来制造的。例如,钴是军用飞机和导弹的关键材料。制造一部喷气发动机需要使用408 公斤钴,这是因为喷气发动机用的超耐热合金中含65%的钴。1990 年下半年海湾危机以后,矿产资源专家和军火商就估计到这次战争会使钴的需求增加,使钴身价倍增。果不其然,国际市场上出现钴的争购风。世界两大产钴国1988 年商定的钴出厂价为11 美元/磅,1991年1 月市场价上升到16.7 美元/磅,到年终高达35 美元/磅。
二、法国和德国争夺阿尔萨斯-洛林的战争
法国和德国是邻国,在1870 年至二次大战的数十年中,存在着由矿产资源而引发的长期战争。
1870 年法国发动了普法战争,并很快宣告失败。战后不仅向德国付出50 亿法郎赔款,还割让了阿尔萨斯省全部和洛林省的相当大一部分领土,丧失了很大一部分铁矿。
一次大战中,德国侵占了洛林铁矿。战后,战败后的德国,根据1919 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的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 年。
1923 年1 月,法国和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德国的煤矿产区鲁尔。1924 年,协约国通过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德国赔款计划(所谓道威斯计划)以后,法国和比利时撤离驻军。
1940 ~1945 年,希特勒德国占领了法国,再次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二次大战以后,法国再次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取得萨尔产煤区的代管权。1959 年,萨尔地区才由原联邦德国收回。
两国数次对阿尔萨斯、洛林、鲁尔和萨尔地区的反复争夺,是政治和领土争夺,是对煤和铁资源的争夺。时任美国冶金采矿协会主席和《工程和采矿杂志》编辑(1914 ~1927 年)的斯珀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国和德国长期争夺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是“对欧洲最大的和世界上第二个最大的铁矿的争夺。这个铁矿曾使德国得以迅速发展并获得巨大的力量,现在这种财富和力量可能要转让给法国了。“他认为,应该把阿尔萨斯-洛林说成是“铁“的代名词。
阿尔萨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始终是法国最发达的农业区,也是法国农肥原料钾盐矿产区,钾盐储量0.5 亿吨。洛林是法国的铁矿产区。铁矿分布在南北长112 公里、东西宽19 公里的地带内,铁矿石储量约80 亿吨,占法国铁矿资源量4/5 以上。
矿层埋藏较浅(90 ~120 米),开采容易,只是有害元素磷的含量较高。自1881 年托马斯冶炼法和吉尔克里冶炼法发明以后,洛林铁矿得到了大力开发和工业利用。据统计,1945 ~1960 年间,洛林地区提供了法国3/4 的铁、2/3 的钢和35%的煤炭。
1870 ~1871 年普法战争的胜利,德国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德国工业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洛林铁矿与德国自己原有的鲁尔煤田相结合,使鲁尔地区成为强大的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区。该区工业产值曾占德国的40%,使德国钢产量从1870 年的14 万吨,到1913 年猛增至2050 万吨,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但德国人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后,又感到美中不足。因为他们很快发现,由于他们不了解铁矿分布的地质构造,结果已划定的国界并没有包括大部分铁矿床。事实上,法国在洛林地区的铁产量,由1881 年前最高年产量不到300 万吨,到1900 年增加到544.8 万吨。后来有人嘲笑德国人,说他们有一个很棒的国防部,却有一个极差的地质部门。所以德国人发誓要“纠正1871年的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德国在当地建设的52 个冶金企业和66 座炼铁厂。从而使法国炼铁生产能力提高70%,炼钢能力提高90%,洛林地区成为法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加上法国又取得了德国萨尔地区丰富煤田的开采,尤其是优质炼焦煤的开采,大大缓解了法国煤炭不足的问题。而且,德国付给法国的81.5 亿金马克的赔款,大多以抵折实物,尤以煤炭来偿还,对法国工业有利。
然而,法国更大的野心是想吞并德国鲁尔地区。鲁尔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鲁尔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地质储量2190 亿吨,其中经济可采储量220 亿吨,占全国90%。而且煤质好,其中炼焦煤占储量3/5 。所以,1923 年法国和比利时借口战争赔款问题而侵占了鲁尔煤矿区。鲁尔地区被占领以后,立即导致德国工商业混乱,物价飞涨,财政陷于破产,经济陷于混乱,并引发了革命危机,导致了工人武装起义。不过,法国人占领鲁尔,不仅没有捞到它想掠夺的大量煤炭资源,反而支付了巨额占领费用。1924 年,法国和比利时撤出了鲁尔。
法国和德国之间对阿尔萨斯和洛林之争,是铁矿资源。这并不是惟一的一个资源战争特例。与此相类似,德国和波兰对上西里西亚之争,也远远不只出于民族感情或领土冲突,而是涉及欧洲最大的煤田和巨大的铅矿、锌矿之争,只是争夺过程远没有德、法之争那样复杂而已。
三、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之间的硝石资源战争
硝石,也称钠硝石,即天然的硝酸盐。这种资源集中在智利,故也称智利硝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合成技术的发展,才打破智利硝石的垄断地位。
目前,智利差不多是世界惟一的拥有天然硝石的国家。其硝石矿储量约25 亿吨,开采品位(NaNO3)7%,资源量可达250 亿吨矿石。硝石中还含有溴和碘,碘的平均品位0.04%,储量约36.3万吨,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智利巨大的硝石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战争方式从秘鲁和玻利维亚手中夺得的。
18 世纪末期到19 世纪早期,在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中,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同其他许多国家一道,从西班牙、葡葡牙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的边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在大量发现硝石矿产之前,两国的边界问题并没有被人们真正关注过。而当时发现的巨大硝石矿床相当大部分在智利和玻利维亚境内,少部分在秘鲁境内。
硝石,在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曾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工业国用智利硝石作为制造烈性炸药、化工产品和肥料的原料。
智利为了独占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就想吞并邻国秘鲁和玻利维亚领土上的那一部分硝石资源。于是在1879 年4 月5日,智利同时向玻利维亚和秘鲁宣战,这就是拉丁美洲三国进行的“太平洋战争“。结果,智利取得战争胜利,并在1883 年签订了安孔(Ancon)条约。该条约规定,整个阿塔卡马沙漠划归智利,也就是说,玻利维亚和秘鲁所拥有的世界最大硝石矿产地的那一部分全部割让给智利。
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智利取得了全部的巨大硝石矿床。智利确实从硝石出口获得了巨大经济收入。1879 ~1889 年的10 年间,智利仅硝酸盐的出口税就超过5.57 亿美元,硝酸盐出口总值超过14 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极大的收入。
一次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工业国对智利的硝酸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当时,德国资本虽然掌握了智利硝酸盐生产能力的1/3 ,但德国对外国原料的所有权代替不了英国的海上实力,结果海上供应被切断,迫使德国科学家研究成功从空气中提取氮元素,用国内资源发展固氮工艺。一次大战以后,智利硝酸盐生产被美国资本所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