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隆水若寒剧照:背诵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35:57
按:古之读书人多会背诵,经史子集,无不通晓,信手拈来,洒脱自如。其记忆如电脑,过目不忘,若有神助。反观当今,学子畏背诵甚于虎,名家经典,或极少读,或读而速忘,胸无点墨,空空如也。或言今人不若古人聪明,此悖谬之论,不必驳斥。其中秘密何在?偶悟得之。取证互联网,相映益彰。汇聚于下,知者取之。

三遍背书法(2006-09-22 22:56:58)
读南方先生《诗词的三遍背诵法》,想到我也有三遍背书法。可以背诵任何作品。
那是读第一遍把字音搞定,读第二遍把语气把准。第三遍开始背诵。背一遍后,检查误处一次。然后再背。如此重复背诵,直到滚瓜烂熟。
背书就是背书,会背书,哪怕不懂也背会。每天,一小时能背1000字。一年能背100万字。
不要说意义,不要说理解,不要说欣赏,不要说任何别的,先背熟再说。
背会了还不完,走路时、睡觉前可以背书。开会时、无聊处可以背书。背书就是背书。把背书当日课,大脑不会退化,而且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魔术三步全息记忆法——记一遍胜过记五遍!
魔术英语曾调研发现,很少有人了解“全息记忆法”这一概念,但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大家常常会无意识地用到这一方法。例如:当拿着词汇手册记忆完某一页单词时,我们会用手(或卡片)遮住单词的注释,努力回忆单词的意思。——其实这就是全息记忆法在学习中的应用之一,也是对全息记忆法最简单最生动的一种解释。
相比其它记忆方法,全息记忆法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 由于需要记忆者“努力回忆”,该记忆法可充分调动记忆者的积极性、提高思维活跃程度;2. 在“努力回忆”的过程中,头脑中的印象更容易由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使记忆内容深深地留在脑海之中。
魔术英语独创的三步全息记忆法是在全息记忆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并细分、优化各个词汇记忆步骤而总结形成的,是一套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
三步全息记忆法将词汇的记忆过程分为全息预习、记忆、全息复习三个步骤,创造了完整的全息记忆环境,克服了词汇记忆过程中的低效重复、“假记”、盲目复习等现象;它融合全息记忆法、筛选记忆法、魔术链接记忆法、黄金序列记忆法、抗遗忘循环记忆法等五种记忆法于一体,是一套“五合一”的复合式记忆法,克服了单一记忆法的局限性,可以达到“记一遍胜过记五遍”的神奇效果。
为了更简单明了的指导大家运用好三步全息记忆法,编者编写了一首运用口诀如下:
三步全息记忆法运用口诀
第一步:筛选记忆目标,复写复习目标;
第二步:读音析形记义,理解魔术链接;
第三步:全息冥想复习,形成长期记忆。

321快速背诵法
这是经过许多学生和家长实践后都说非常不错的背诵方法。要知道“任何语言或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丰厚的原始积累,”把这个方法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具体方法:
一篇文章读三遍就开始尝试背诵,不会就快速看一下书,接着向下背。整个背完后;
再认真读两遍背诵一遍;
最后认真读一遍背诵一遍。
这就是被单浩老师班上的学生推崇备至的“321快速背诵法”。
如整个过程结束后仍不会背,可重复进行一次,效果十分显著。
相关文章:    背诵之妙 ——写给我的孩子们
看到你们用321快速背诵法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将全部课文会背,真是令人兴奋。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全班无一人掉队的奇迹,你们更打破了一个记录,一个上学期由你们自己创造的记录。可你们竟然还是不满足,总是固执地认为“单老师比自己背得更快一定有更加绝妙的方法”。我的令人讨厌的小家伙们啊,难道你们非要将我彻底打败才甘心吗?难道你们不想让你们的老师在大家面前多一些炫耀的资本吗?实话告诉你们吧,我之所以有时候比大家背得更快并没有任何特殊的高招,秘诀还是“321”。这样的回答当然不能令你们这些刁钻的小滑头们满意,那么好吧,现在老师就将自己背诵的真实过程告诉你们。毕竟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方法是固定的,每个人运用起来却各有独到的心得。你们一拿到文章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按照读三背一、读二背一、读一背一的方法读,生怕浪费时间,是这样吧?我却不然。每次我都是先将文章默读一遍,快速理清文章的大意和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后才开始读。先说说读三背一,我读第一遍速度很慢。主要任务是找到文章中最重要的词句,什么样的词句重要呢?各段的开头,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各句之间的转折词,关联词等。说这些词句重要并不是他们的含义有多么深远,而是这些词句往往比较醒目,可以作为记忆的方向标帮助我们串联全文。读第二遍时速度更慢,因为我不但要留意文中的“方向标”,还要将文章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而又连贯的画面,有声有色,就和演电影差不多。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一招,经常进行这样的锻炼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同时更是牢固记忆的绝招。然后是读第三遍,这一遍就是按照以上两遍的要点用朗诵的速度认真读。我不主张同学们像打机关枪似的呜哩哇啦读那么快,那样是死记硬背,实在不怎么高明。虽然你们这些小鬼现在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但如果采用方向标和想象法将使你们更加如虎添翼,你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接下来的读二背一和读一背一,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边记方向标边在脑子里演电影,说不定一个“321”流程没结束你就将文章背得溜溜熟呢!因为你们这些小家伙个个都猴精猴精的,经常有让老师目瞪口呆的精彩表现。最后还要将压箱底的货抖搂给大家,谁让你们那么讨老师喜欢呢!要想快速将课文会背,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白专心比方法更重要。说白了就是要专心,百分之二百的专心,一旦开始背诵就全神贯注,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章上,眼睛就像挖掘机、像吸字器,将每一个字都狠很地挖进、吸进去,脑子呢,也要变成打字机,将眼睛挖掘到的字飞快地在屏幕上打出来,当然手也不能闲着,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或文章的节奏在大腿上“狠狠”地打拍子。第二,要有竞争和比赛之心。每次我背诵时都在心里想,这些小鬼个个脑子都那么聪明,我要想战胜他们必须使出全力。这样一想,我就会用竞争的心态来投入比赛,效率自然就上去了。第三,我从不给自己为难,将文章囫囵吞枣地整个背下来,而是按照庖丁解牛的方法将文章分成很多小段,先背第一段,再背第二段,然后将前两段背起来背诵,完成后背第三段,接着将二三连起来背,如此循环往复,看似麻烦,实则效果非凡,不信你们尽可一试。第四,永远以朗诵的要求来完成最后的效果呈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一次我给大家当堂背诵时都是像播音员朗诵诗文那样,按照文章的节奏慢慢进行,这样就避免了你们经常出现的明明会背可是由于太慌张而出现的张口结舌,结果越着急越想不起来,最后只得以失败告终。慢慢背不但能展视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自己高超的朗读水平,还能做到心平气和,边背诵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要知道画面永远比文字容易记忆得多。看完老师的介绍你们可能认为太麻烦了,还不如直接背诵的省事。老师告诉大家,磨刀不误砍柴功,一旦你们掌握了其中的奥妙,想背慢都不可能。好了,老师所有的绝招都教给大家了,明天就等着你们在我面前呈威风了,到时候可要手下留情哟!
一位小学教师骑车违章了,被警察带到警亭,罚抄交通规则30遍。老师不服,这位警察说道:“您真的不认识我了吗?我上小学时有一次违反纪律您罚我抄数学概念300遍,今天我也让您尝尝抄概念的感觉。”老师无言。作为对应试教育体制下陈旧教育方法的辛辣讽刺,这个笑话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姑且不论,但所反映出的教育问题却是实实在在、触目惊心的——将兴趣盎然的智力活动变成枯燥乏味的纯体力劳动,靠机械重复来提高学习成绩。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延伸的今天,这种严重违反基本教育规律做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摒弃。向笑果要效果、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如果我们还像话中那位老师那样工作,学生固然十分不满,就连很多家长也会起而攻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语文教学却仍然坚持让学生死记硬背,看似有些不合时宜,然而却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我总认为语文学习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概括起来不过多读多背多积累、多思多悟多运用而已,岂有它哉?因此每个学期初我总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将全册课文背得滚瓜烂熟,非但如此,还要安排时间请他们将之工工整整全部抄写下来。起初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感到不可思议,我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给他们将“死记硬背”的好处,恐怕自己的分量不够,还举了不好历史上哪些大学问家的例子,如抄写魏晋诗文笔记的鲁迅、将《史记》抄写三遍的苏东坡、年近六旬仍每日手不释卷读《汉书》的欧阳修、将《红楼梦》倒背如流的茅盾、将莎士比亚英文原著熟读成诵的辜鸿铭等等,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来说服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背诵和抄写的好处。要的同学说,既然背书那么重要,能不能只背不抄?我告诉他只背不抄容易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有先会背再抄写才能真正做到眼到受到耳到心到,才能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妙处。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后,我就开始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要求他们,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文的精华尽数吸收到自己的脑子里。当然我说死记硬背并不是一味打疲劳战,而是强调背诵时要不打折扣,将文章全部背熟。不仅如此,每年我们还要开展“一年读透一本书”的活动,精心挑选文质兼美的书籍全班共读,先略读后精读、先默读后朗读、先阅读后抄写,一年下来将一本书烂熟于心。这样做似乎费时费力笨到了极点,然而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他们从中所受的教益远非“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那么简单,书中精美的语言、巧妙的结构、高尚的思想都能在他们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并将长久地润泽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死记硬背的做法,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茅盾“三遍读书”记忆法
2004-2-8
茅盾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三遍读书法,就是在读文章时,至少要读三遍,采取粗精结合、学用结合的消化理解式阅读方式。
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篇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节段落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的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记忆它的精炼的字句。
第一遍:粗读。对一本新书,先大略地读一遍。粗读、全读、快读是第一遍的特点。
粗读时,对书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句子、不明白的文章段落,先不去仔细推敲和研究,只是简略的做个记号,等以后在处理。
全读,是把整个文章全部读完,让大脑留下个初步印象。
快读,就是迅速把整个文章读完。
第二遍:精读。在第一遍粗读之后,大脑中已经留下了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做精度。慢读、细读、深度是第二遍读书的特点。
慢读,就是要放慢读书的速度。
细读,就是对每个字要读准,每个词要理解,每句话要知其意。对存留疑点的地方,要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找工具书或向他人请教来彻底解决问题。就像老牛“反刍”那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深读,就是要深入到文章里面去,把文章的层次、结构、字里行间的意思、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作特点、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都读透。理解文章强调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
第三遍:消化。在第一遍粗读和精读的基础上,弄通整个作品的意思,反复琢磨,仔细推敲,边读边思索。对书中的语法用词,细细品味,消化理解。对书中的精辟之处,要牢牢记住,并为自己所用。
第三遍是消化读书的过程,就是从“情感上感动”到“理智上感动”的过程。矛盾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读了两三遍还觉得没有看透,直到看了五六遍。他认为只有这样看作品,才能看出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想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又是怎样形象的表现出来的,陪衬人物又是怎样不可缺少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识别书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激发自己思考想象的创造性,学用结合,增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观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茅盾的三遍读书法,就是强调对各类文章和书籍的阅读学习都必须理解和渗透,在此基础上消化记忆。这样不但能掌握知识的精髓,还能够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和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将会有很大收

钱钟书的读书法
新华网 ( 2004-03-10 10:18:51 )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文/杨绛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我曾想为他补裰破旧笔记,他却阻止了我。他说:“有些都没用了。”哪些没用了呢?对谁都没用了吗?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吗?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
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
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对我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
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石乞石乞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杨绛敬序二○○一年五月四日
(此文为《钱钟书手稿集》序,主标题为编者所加。《钱钟书手稿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苏东坡三抄《汉书》
于兆全
苏东坡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据传说能“过目成诵”。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东坡才出来见他。客人很不高兴。苏东坡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他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
苏东坡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写 3 遍了。第一遍每段抄了三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半信半疑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东坡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东坡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其实苏东坡不仅三抄《汉书》,其它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苏东坡称自己的这种读书方法叫“愚钝三法”。
那么他的学问就来自“愚钝三法”吗?不,他还辅之以别的方法的。他认为,读书、做学问,必须接触社会,大胆分析,研究问题,提出见解,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即使阅读、抄写,也应每一遍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书如苦茶应细品
中华五千年 2008年01月30日11:20 (来源:中华五千年)
我不谙茶道,只听善品茶的朋友讲过“—尝、二回、三品”的饮茶口诀和“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的茶道。原来,喝茶不同于喝汤,酸、甜、苦、辣、咸入口便知,它需要浅斟慢饮,反复品尝,才能品出个中滋味。品茶如此,读书何尝不是这样呢?
报载,有的“眼功盖世”的读书高手,十几分钟便能读完一部诗集,一两个小时便能读完几十万字的小说,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倘若口功也能如此厉害,入口便知书中滋味,那就更不得了了。但这种“快速阅读法”训练出来的“大侠”毕竟寥若晨星,因为书是需要慢慢品的。宋人朱熹最反对这种囫囵吞枣式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不按顺序杂乱地读书,就像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进了饭店,看到鱼肉糕饼乱七八糟地放在面前,伸手抓来便塞进口里,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虽然填饱了肚子,但却没有尝出菜的味道,根本不知道刚才吃的是什么东西。
......
明代学者张溥记忆力欠佳,为了将书中内容烂熟于心,每读完一篇文章就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边抄边默诵,连抄7遍,直到记牢为止,因而他的书斋取名为“七录斋”。近代作家林纾曾花8年的时间苦读《史记》,他的方法是,每读完一篇,就用白纸盖上,默默回想刚才读过的内容。如果想不全,就说明读得还不够,于是再读一遍,再默想。就这样,他对《史记》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后来林纾与他人合译了《茶花女》等著作,其流畅、通俗的翻译风格风靡一时。
“书如苦茶应细品,味在口中却入心。理有深浅需自悟,信到真时诚为金。”这首诗道出了读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