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官方博彩公司顶级:日本土壤处理剂的开发现状及普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45:42
土壤熏蒸剂溴甲烷除对几乎所有的土壤病害、线虫、土壤害虫有较高的防效外,对杂草也有相当的效果,并已使用了很长的时问。但自1992年在蒙特利尔协议上,溴甲烷被指定为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后,要求缔约国逐年削减使用,直至最后禁用。 为此,日本也积极开展取代溴甲烷的有关研究、开发工作。作为溴甲烷的取代药剂,虽早已有之,但在适用作物及使用方法上受到一定限制,为此对这些药剂的适用作物及使用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以期能全面取代溴甲烷。经日本农业部、有关生产企业及试验研究机构历经10年的努力,终于作为溴甲烷的替代品获得了登记。 试验表明,对于很多土壤病害、线虫等,即使不使用溴甲烷也能得到有效地防治。但对于黄瓜、西瓜等黄瓜绿斑花叶病(CGMMV)、甜瓜花叶病、辣椒花叶病(PMMV)等病毒病,以及姜的根茎腐败病、栗实象甲等,这些替代方法则尚难以有效控制,还不得不使用溴甲烷。对此,目前还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用途,申请生产与使用溴甲烷。 (表1)为日本2004年10月20日获得重新登记的溴甲烷使用情况,而以前登记的则于2004年12月27日失效(表2)。这些生产的溴甲烷只能用于防治不可缺少用途所确认的作物病虫害,一律不准作为其他用途。2006年日本获准使用的溴甲烷为741.4t。即便是这些因不可缺少而获准使用的溴甲烷,仍应努力设法尽早予以取代。不可缺少的用途仅为暂时性的特例,故必须开发新的方法和药剂替代溴甲烷的使用。 1.溴甲烷替代剂的开发现状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植物保护协会在试验中所获得的溴甲烷替代剂的开发状况。自1995年起,日本植物保护协会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增加了土壤病害、线虫等防治试验,协会所属会员也积极参加。(图1)为不同年份有关溴甲烷替代剂的药效及药害试验件数和各种作物的病虫害数。这些供试作物以番茄、黄瓜、甜瓜、萝卜等为主,防治对象则以线虫为压倒多数。作为溴甲烷替代剂有氯化苦、甲基异硫氰酸酯(MITC)、杀线虫剂滴一滴合剂、二氯异丙醚(DCIP)等熏蒸剂。而非熏蒸型的杀线虫剂主要为吡唑硫磷、噻唑磷、硫线磷、丁硫克百威、杀线威等。 再有,有关登记情况的发展,以氯化苦熏蒸剂(99.5%)和安百亩钠盐为例,虽然1995年、1996年分别为36种作物、17种病虫害和14种作物6种病虫害,至2006年分别扩大至63种作物40种病虫害及39种作物27种病虫害(表3)。(表4)则为主要替代剂目前的登记状况。由表可见,前述(表2)中溴甲烷登记的应用作物,几乎均在(表4)中收集。 1.1具已知成分的溴甲烷替代剂 将这些替代剂与溴甲烷进行比较时,由于气化温度提高,因此在塞冷冬季处理就比较困难,其效果及气体的除去会受土壤含水量所左右,且不同剂型对于防效也有影响。此外,在药剂处理时,也较耗费工夫,故在施用时也较麻烦。 为此,在试图扩大现有制剂使用对象时,亦应积极开发以减轻操作负担及确保效果的应用方法。另外,也应从剂型上予以考虑,努力开发使用方便的新制剂或开发可弥补单剂不足的新的混剂。对此,以下就对具这些特点的制剂及使用方法进行阐述。 1.1.1氯化苦制剂: (1)氯化苦熏蒸剂:在氯化苦制剂中有含99.5%有效成分的及含80%的制剂,它们分别于1948年及1962年登记。此两药剂所登记的作物及防治对象仅稍有差异,因而在实际应用时常发生混乱,故必须进行统一。氯化苦制剂是替代溴甲烷的主要药剂,其适用作物甚广且效果亦佳。在土壤处理时,由于此类药剂有一定的挥发性,故在操作时会产生刺激嗅味。此时,若操作不当,使有效成分暴露于外,则会造成危害。为解决此问题,除开发灌注于土壤的制剂外,也开发了能覆盖聚乙烯膜的土壤消毒器械。另外,以前开发的处理器械,由于在药剂注入口处常会产生泄漏,故希望能开发可防止泄漏装置的器械,以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改善操作环境。 (2)氯化苦片剂:此系将氯化苦用特殊方法加工成固体片状,再用能高度隔绝气体的膜进行真空包装。在日本该制剂于1987年获得登记。由于该制剂在操作中药剂很少泄漏,因此亦能十分方便地在设施栽培中使用。虽然该片剂以每30×30 cm使用1片的剂量登记田问使用,但人们还开发了一种用轮转器械进行混和、复盖的使用方法。尽管此方法目前仅限于生姜、番茄、樱桃番茄、菠菜、草莓、西瓜、蓑荷、菲菜、甜瓜、辣椒、菊等作物上应用,但人们仍在不断试验,以推广到更多作物上使用。 (3)氯化苦药带:此药带系将氯化苦吸附于土壤中易分解的物质上,再封入与气体隔绝性能好的水溶性带状薄膜内即成。与上述制剂一样,该制剂使用时刺激气味小,操作方便,效率亦高。具体使用方法为:在土壤翻耕整地后,于每间隔90 CITI、深约15cm的沟内施放一条药带,随即复土,再用聚乙烯膜或维尼龙膜复盖即可。该制剂于1996年试验,1999年获登记。 (4)氯化苦乳油:将氯化苦与乳化剂等加工成乳油,随后,在田畦中设置灌水管道并用聚乙烯膜复盖,然后用液肥混合器以水边稀释边将药剂注入管道进行施用。此法于2001年经日本植物保护协会进行试验及应用,于2004年获得登记。由于此法系在复盖的设施中使用,故有效成分很少泄漏。虽然目前仅在番茄、甜瓜、草莓、茄子、辣椒、菠菜、西瓜、菊等作物上应用,但不久将会扩大使用范围。 1.1.2甲基硫代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主要有甲基异硫氰酸酯、安百亩、棉隆等。它们均可在土壤中发生变化,释出甲基异硫氰酸酯,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1)安百亩钠盐液剂:该药剂为黄色透明液,最早由Buckman实验室所开发,在1993年获得登记。此药剂能用水进行稀释,使用方便,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在登记的适用表中,对适用情况稍缺乏统一性。对此,日本在2006年7月对此进行整理,并对现场使用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就原药灌注而言,原先为“翻耕整地后,间隔30cm开挖耙条状深约15cm的穴沟,然后灌注入定量的药液,并立即复土、镇压”。修改后则为:“将定量的药液灌注于15cm深处,并立即复土镇压”。这样比穴沟灌注的方法效果更佳,并更适于用拖拉机进行牵引式的条状注入处理。安百亩钠盐液剂除可用原药灌注外,还可用水稀释,此可利用灌水管道进行喷洒或灌注。目前,此使用方法已获登记,这样在使用上有更多选择,但也不能完全适用登记中所有作物,故亦应引起注意。 (2)安百亩:此药剂系由日本东京有机化学工业所开发,为黄色透明液,早在1957年已取得登记。在很多作物上以原液进行灌注处理或稀释后进行土壤表面喷洒处理。另外,经初步试验,该药剂可作为熏蒸剂,系通过铺设于田畦中灌水管道的液肥混合器,用水边稀释边注入的方法使用。此法已于2000年进行了登记。其适用于菠菜、西瓜、黄瓜、草莓、番茄等作物的土壤病害和根结线虫。 (3)棉隆微粒剂:该药剂最早由斯坦福化学公司开发。其与土壤混合后可慢慢气化,产生甲基异硫氰酸酯,故不会有强烈的刺激气体,操作也较方便。通常,将此药剂与土壤均匀混和后,再盖上塑料薄膜即可。目前登记的使用方法,视作物而有所不同,较为烦琐。为此,生产企业与登记机构之问正在协商进行修改以更便于理解。 (4)甲基异硫氰酸酯油剂:日本盐野义公司生产的本剂系于1982年获得登记。其可在土壤中采取点灌处理,适用于20种作物防治线虫及枯萎病。 1.1.3 杀线虫剂: (1)滴一滴合剂:其系二氯丙烯与二氯丙烷的混剂。该药剂最早由壳牌公司开发,自作为杀线虫剂后成为了线虫防治中不可缺少的药剂之一。在线虫防治中,可在种植前进行土壤灌注。除线虫外,本剂也可用于防治金龟子类等地下害虫,及马铃薯青枯病、疮痂病等,已在很多作物获得登记。 (2)二氯异丙醚(DCIP)粒剂:该30%的颗粒剂为日本昭和电工公司所生产,并于1965年获登记。其适用于众多作物防治根结线虫和根腐线虫,且对其他土壤害虫有效,还可作为野鼠、鼹鼠的忌避剂。该药剂的乳油可以灌注或注入处理,而粒剂则可混和、撒施,它们在栽植前夕或生长期处理。 (3)杀线威(oxamyl):此药剂系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1981年登记。开始以l%粒剂广泛使用,因经口毒性较高,后改为0.8%安全l生相对高的制剂。该药剂在土壤中直接的杀线虫效果并不太高,但一旦被植物吸收后,即呈现较高 的防治效果。另外,该药剂不仅对土壤线虫有效,对地面部分害虫蚜虫、蓟马亦有效。 (4)噻唑磷(fosthiazate):该药剂为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有机磷类化合物,1992年登记。剂型为颗粒剂及液剂。其与其他熏蒸剂不同,不仅触杀效果好,对各种线虫有较高活性,而且被根部吸收后对地面部分害虫如蚜虫、蓟马等也有活性。该剂在开发初期只在播种或移栽前使用粒剂,现开发了用土壤灌注法在生长期亦可使用的液剂,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 (5)吡唑硫磷(pyraclofos):该药剂系日本武田药品公司开发的有机磷类化合物,于1989年登记。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和颗粒剂,其中粒剂用于防治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等土壤害物,其他则用于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害虫及螨类。 (6)硫线磷(cadusafos):此药剂为FMC公司开发的有机磷类化合物。其将原药用树脂包埋制成微胶囊剂以降低毒性,可用于防治线虫,于2000年获得登记。与其他有机磷杀虫剂一样,该药剂通过接触,作用于神经系统而致效。其不仅对根结线虫、根腐线虫有效,而且能有效地防治金龟子幼虫等土壤害虫。 1.1.4混剂: 目前日本市场上供应的以氯化苦与杀线虫剂进行配制为主。减少氯化苦含量意欲减少刺激臭味,以能在设施栽培中方便使用,从而提高操作效率。这些混剂还具有同时防治线虫和土传病害的优点。按不同比例可加工成多种制剂。 (1)氯化苦与滴.滴混剂:日本三井东压公司将40%氯化苦与52%1,3一二氯丙烯混和,美国陶氏公司则以35%氯化苦和60%的滴一滴混和。它们分别于1998年、2000年经日本植物保护协会试验,于1999年12月和2000年1月获得登记。现已经在30种以上作物中应用,以土壤注入方法处理。 (2)氯化苦与二氯异丙醚混剂:有由日本三光化学公司开发的25%氯化苦和70%二氯异丙醚配制的油剂,以及60%氯化苦和20%二氯异丙醚配制的油剂,它们分别于1988年7月和1997年3月登记。后者于1995年经日本植物保护协会试验,目前在10余种作物上采用土壤注入法应用。 (3)甲基异硫氰酸酯与滴。滴混剂:此混剂于1976年登记,用于20余种作物,采取土壤注入处理防治线虫和黄萎病。 1.2 目前正在开发中的新化合物及制剂 作为溴甲烷的替代剂,曾试行过几种新化合物及制剂,但在1995年后,除了硫线磷外则无新登记的化合物。目前,碘甲烷作为唯一的熏蒸剂有效成分正在进行登记中。 (1)碘甲烷液剂:该剂为阿里斯达生命科技公司所开发,代号为TMZ-9911。自2001年起委托日本植物保护协会进行试验。碘甲烷系将溴甲烷中的溴由碘所取代,特性与溴甲烷相似。在使用时与溴甲烷一样,在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田块中,将封贮于具开孔穴的贮罐中的药剂使之慢慢泄出,从而发挥其熏蒸作用。由于碘甲烷的沸点为42.0℃,高于溴甲烷(3.6℃),故在低温条件下挥发扩散不及溴甲烷,因而宜在温度较高的晴日晌午处理为宜。经试验表明,每1000m2用20~30kg进行处理,对番茄、甜瓜等作物的土传病害、线虫等均有实用的防效。另外,在试验中发现,该药剂对部分移栽作物(茄子、辣椒等)会产生药害。此药剂于2004年11月作为检疫专用熏蒸剂获得登记,而作为土壤熏蒸剂则在2006年1月申请登记的。目前正在进行较低药量的防治效果试验。 (2)碘甲烷乳油:碘甲烷乳油(代号ALZ-0641)亦可置于上述液肥混合器中使用。使用时以每1000m214~22L药剂,加4000L稀释后,利用灌水管道等喷洒即可。用水稀释后虽能增加喷洒宽幅,而碘甲烷扩散性稍差,现据说已有提高扩散的方法,但尚未见报道。此药剂由阿里斯达生命科技公司与大琢化学公司共同开发,2006年起在番茄、甜瓜上应 用试验,防治土传病害和线虫。 2.有关溴甲烷替代剂的普及 (表5)列出了1990年~2005年日本溴甲烷及其替代品的销售量。由表可见15年来溴甲烷替代剂的普及情况。 如表所示,15年来溴甲烷的用量逐年减少,而氯化苦、甲基异硫氰酸酯等熏蒸剂的用量则呈增长趋势。表中甲基异硫氰酸酯类中还包括了安百亩、安百亩钠盐、棉隆等,其中棉隆的增长最快。此外,表中杀线虫粒剂包括杀线威颗粒剂、噻唑磷颗粒剂及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等。其中以噻唑磷颗粒剂的用量最大。而滴.滴混剂与二氯异丙醚的用量有减少趋向。但总的来讲,溴甲烷替代剂的用量在不断增长。 *日本植保协会《农药要览》(2006) 3.结 语 为尽早替代溴甲烷,日本农药科技人员不断开发新的药剂,同时在已有药剂中开发了简易可行的使用方法。然而,对这些新药剂(新型)和使用方法也必须严遵操作,不然也难以发挥其优越性。例如,对于氯化苦熏蒸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应尽量避免在地温较低时使用;在民宅周围使用时,为防 止气体泄出造成危害,必须用塑料薄膜予以覆盖;在施药前应去除作物残根残茬。此外,应按推荐要求使用,以确保药效、避免药害。 尽管这些替代剂与溴甲烷一样,均为防治土壤病虫害,其使用技术也有雷同性,但仍应根据栽培体系、栽培作物不同而异。当然,目前有些替代剂成本较高,也会影响用户收人,这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世界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