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量不加价多久能退订: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作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7:10
文章类型:县志编纂专栏 文章加入时间:2011年9月23日19:42
(晋中市史志院副院长  李新文)
一、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的概念)
“方”者地方也,“志”者记述也。“方志”者地方之记述也。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
二、地方志的性质、功能、特点。
1、性质:资料性著述。
2、内容:包括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既反映历史发展,又呈现现实状况。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灾异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被称为“一方之百科全书”。
3、取材范围: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如《祁县志》即记祁县现行区划范围的事情。驻在祁县的国家、省、市管单位,行政上虽不属祁县管理,但处在祁县地域,应在记述范围。
4、功能(作用):古称“存史、资治、教化”,今引伸为“存史、资政、育人”。
“存史”就是记载当地历史并传之后世;“资治”就是帮助当政者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并以次作为主政的历史借鉴和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因为自从隋朝实行地方官吏回避制度后,一直到明清都是不让当地人在当地做官。地方官到一地任职,必定要翻阅地方志了解当地情况;“教化”即教育,就是通过阅读地方志,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爱国、爱乡的教育。
今天,又有学者提出了“交流”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要实行经济全球化,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从地方上来说,要加强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扩大交流,要走出去。地区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志书可以让外地人全方位地认识本地、了解本地,提高知名度。所以,志书的功能今天越来越多样化。有关志书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中所起的作用的例子已经很多。
5、记事时限:即志书的时间界限。如这次《祁县志》就是从1978年1月1日记起,到2010年12月31日结束,不能超越时限。
6、目的: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即通过记载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变化,反映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当今状况,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服务。
历史变迁:写清某一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起伏,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轨迹。
当今状况:各项事物在志书下限,如祁县2010年底呈现的状况。
例如:记祁县1978年起的行政区划变化,必须反映1978年时实行的是社队制,有多少个公社多少个大队,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到1984年改乡镇村制,有多少乡镇多少个行政村多少个自然村,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特别是2001—2002年的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重大变化情况,移民并村后,行政村、自然村的变化情况以及隶属关系等;最后交代清楚到2010年底的乡镇村变化情况。
7、六个特性:具有时代的鲜明性(思想性)、编纂的科学性、使用的资料性、明确的区域性、内容的广泛性、编纂的连续性。
①时代的鲜明性(即思想性):它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志书,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封建社会的志书充斥着大量的封建糟粕,比如宣扬封建迷信、倡导封建礼教,大量记载节妇烈女,就是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维持封建秩序,让人们服服贴贴地忍受统治者的统治。新方志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摒弃封建糟粕,实事求是地记载历史,为各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编纂的科学性:方志属科学的资料著述,既不能凭空想像,胡编乱造,也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堆砌资料,而应该立足实际,科学分析、辨别、考证、利用资料,然后进行科学编纂。
其科学性体现在:第一,地方志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写作文体和要求。比如,横排竖写,述而不论,生不立传等等;第二,以基本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经过科学的编排。比如,要设计体例,安排结构,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逻辑关系,避免重复交叉等等;第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从地方志的鼻祖形成于战国初期的《禹贡》(公元前220年以前)一直到现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只记地理、物产、风俗,到宋朝增加了历史、人物、艺文,代表作有《太平寰宇记》,再到清朝逐步完善成为“一方之全史”,形成了一套方志理论体系。第四,方志属社会科学范畴,是一门学科,叫方志学。与史学相近,称“一方之全史”,即一地之历史。但有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志是史的基础,史是志的总结与升华,志为史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二是,史以历史分期,记述不同时期如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化,以总结经验教训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志则以事物分类,如分成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文等若干类,再在某一大类下分若干小类,直至类目比较单一时再按时间顺序记述。三是,记述内容不同,史书主要记述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等内容,地方志除了记述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之外,还要反映自然变化的情况,包括天文、地理、气象、灾异等内容。
③使用的资料性:地方志是地方上的工具书,便于查稽考核,以资料取胜,要求详尽(横不缺项),即地方上有什么事物就要写什么;详细(纵不断线),即写清事物的发展轨迹;翔实(实事求是、依实记实、不弄虚作假),即事物是什么样就如实记述。
④明确的区域性:也叫地域性。即以一定行政区域,而不是自然区域为记事范围。绝不“越境而书”。如《祁县志》,就是祁县现在行政区范围的志书。(志书也有以自然区域划范围的,但那是指专志,如山志、水志等)
⑤内容的广泛性:即综合性。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生产斗争到科学实验,都可以在志书中记载。比如自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植物动物、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文等),从历史到现状,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⑥编纂的连续性: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连续不断纂修,过几十年,就修一次,以前历朝历代都是这样。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今年的7月《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规定:“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地方志编纂进入依法修志的时代,周期为20年左右。
三、地方志的基本编写原则。
1、遵守疆界,不越境而书。记现祁县行政区范围内的事情,超出界限的不记。如果有些事情或所记载资料有外地的成分,一定要在括号内说明。
2、横排门类,纵向记述。即横排竖写。(事以类分,类为一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
①横排:依科学分类结合当代社会分工,分别门类,作为一志(编)立项记述。
例:建置,自然,人口,农业,工业……
一志之下又有横排,叫小横排。一般为章。章下还可以再横排,依次分节、目、子目等。一般为五层,即编或卷、章、节、目、子目。关系是同一层次为平行关系,如一志之下,编(卷)与编(卷)之间;一编之下,章与章之间;一章之下,节与节之间等。不同层次为上下领属关系。如一志之下,卷、章、节、目、子目等,属于层层领属,上下相辖。
例:自然编下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章,关系是平行的;
气候章下可分为:气候要素、气候特征等节;
气候要素节下又分为:日照、辐射、降水、温度等目;
目下还可以分子目。
②竖写:在写作目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记述,以反映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3、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横排,设立纲目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不能有重大遗漏;竖写,一定要顺着事物发展的主线记述,不能有断链。
4、以类系事,事以类从。同一类事物要在一个地方集中记述,不能出现重复记述、交叉记述的情况。如:有些志书设立改革篇,在改革篇中有教育改革,而在教育篇中又记述教育改革的内容,这就造成了重复。
5、以事系人,生不列传。
①以事系人,是指各分志在记述事物发展变化时,结合写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的活动。也就是在记事时,把与此关联的人物顺便记下来。但必须是值得记入志书的人物,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志书的价值。在选人记人时,眼睛要向下看,尤其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更应该记,绝不能以官职论英雄,切忌“某某领导亲自干什么事”等言语。
“以事系人”需掌握以下要点:
第一,只写所“系”的人同本节、目所记的事密切相关的活动,关系不大的不记,更不能离开所记的事去介绍人物生平,或全面介绍人物一生的活动和事迹。
第二,主要是记述人民群众特别是先进人物如何促进事业的发展,必要时也可记述反面人物阻碍事业发展的活动等劣迹。
第三,“系人”不受籍贯、年龄、职务和社会地位的限制,根据客观实际和反映事业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定;所“系”的人可能已去世,也可能还健在,与人物“生不立传”不同;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或一个集体,还可综记一类人的共性活动而不具列姓名。
第四,“以事系人”的基本写法是把人物及其事迹和事业的发展变化揉合在一起写,既能表现人物更能反映事业,使读者感到二者密不可分,十分得体。例如,记载农村经济改革在当地开展情况时,自然地结合写出经济改革带头人及其有关事迹;记载当地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时,自然地结合写出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其有关事迹。“以事系人”的方法很多,例如:“系”开创者,反映事业兴起;“系”贡献突出者,反映事业进步;“系”代表人物,反映事业或事件状况;“系”行业名人,反映本业水平等。
事与人的关系,如祁县卫生----渠毓蕴,祁县体育----成锡贵、葛卫东,祁县武术——马二牛、岳蕴中、王映海等,祁县畜牧业——杨春,祁县农业——刘玉成,书法----田树苌等。
②生不列传。传,即人物传。指专门记述人物的部类。对已故重要人物,能盖棺定论者,集中立传记述。立传人物,必须是在志书时限内已经去世的,否则不能立传。不足以立传的非重点已故人物和仍健在的重要人物,采取简要介绍和“以事系人”的办法记述。
6.述而不论,寓论于述。
对事物的发展,只作过程记述,不作好坏评论。但也并不是没有观点,而是要把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评论的语言)通过史实记述反出来。
比如:记述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说其有好有坏,而要通过事实来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形势下,榆次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到1990年,企业数达3000个,总产值达3000万元,创利税500万元,吸纳劳动力占农村劳力数的30%,农民平均年增收800元。90年代后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乡镇企业因设备差、技术落后、对环境破坏严重等原因逐步进行了关、停、并、转,到2000年减少到1000个。其对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后果日益显现出来,年降雨量减少20%,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0米,塌陷、滑坡、裂缝等地质灾害比80年代年均多发生50起。
7、详今略古。对当今的事物要详细记述,对古代的事物要简略记述。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的“时近则迹真、地近则宜核”,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意思是离事情发生的时间越近,记述越是真实,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越近,越容易核实。
8、详独略同,详记本地独有的,简记本地与外地共有的。主要是突出地方特点,体现地方性。如祁县的酿酒业、旅游业、林果业、玻璃器皿、设施蔬菜、工业园建设等,都是本地突出的事物,在编立篇目时可以升格,加以突出、详记。
四、地方志有哪些体裁?
志书的体裁: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体。
述:即综述或概述、总述和分述。是整部志书或分志、一章一节等的总概括,置于所概述内容的前部,起总纲的作用。
记:大事记或大事年表。一般设在志书的前部,置概述之后,与概述互为经纬,一横一竖,起提纲挈领、勾勒重点、引领读者的作用。
志:即著述部分。用于各分志,是志书的主体部分。
传:即人物传记,专门用于写人物。一般设在志书后部,集中记载当地人文,是反映一个地方重要人物和文化积淀的主要内容,也是读者最关心和感兴趣的部分。
图:即各种地图、图像、照片等。
表:即用文字、数字表述的各种一览表和统计表。。
录:即附录或丛录,用以辑存地方珍贵史料。即志书未记又弃之可惜的资料。收录原件、原文、名录等。
①述(概述)与记(大事记)的关系:为一志之纲,互为经纬,述为横,记为纵。
述分大、小概述。一书之前的叫总概述(大概述),篇、章、节下的叫分述(小概述)。总概述必须有,分概述依情况而定。如果事情比较单一,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则不必设概述,比如“建置区划卷”,各章节都很完整地反映了各自的内容,互不牵扯,则没必要再组合起来概括记述。如果事情比较复杂,每个章节之间既独立,又联系,不设概述,难以反映事物的整体,则应加概述。比如“文物”编,一般分历史文物、馆藏文物、革命文物、文物管理保护五类,如各自为政,不加概述,就不能说明一县文物的总体情况。
②表格与文字的关系。以文字为主,表是文字的补充。因表具有形象、直观、系统、清晰、信息量大、所占篇幅小的特点,在新志中广泛采用。文字勾勒框架,起骨架的作用,表格详细反映细节,是血肉,起补充作用,以此构成丰满的整体。比如粮食生产与粮食产量表,财政收入与财政收入表等。不能以表代文,有些也不能有表无文。
五、志书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地方志采用什么文体?
1997年颁布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指出:“地方志的文体,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这个规定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要求新编地方志必须使用现代语体文,而不使用文言文。现代语体文是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写成文章,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容易普及等优点。其二,要求新编地方志必须使用现代规范语体文。语体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比口头语言更精确,更条理化,更有逻辑性。其三,叙而不论,寓观点于材料的叙述之中,即编者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褒或贬,都用史实表明,编者不另发议论,不用讲道理来表明。
(二)如何运用这些文体?
1、依时顺序。因立目已比较单一,所以必须按时间顺序由先往后记述,既要记清历史轨迹,又要反映当今现状。
如:晋中地方志编纂:“1980年国家号召修志,晋中开始工作。至1989~1996年为成书出成果阶段,共出版7部县志。还有5个县因领导重视不够,编写力量薄弱,部门配合较差,工作比较缓慢。1997年全省要求在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出齐,并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各地加大了工作力度,1999年全部完成。2002年全省统一规划,部署二轮修志,各地又陆续开展工作。到2011年,已有10个县铺开工作,其他县正在准备。进度最快的《晋中市志》已出版,《和顺县志》、《寿阳县志》完成初稿,祁县动员开始工作。”这样,兴衰起伏,错落有致,前后情况,一目了然。
写作中,忌倒叙、插叙、补叙。但时间比较可以往前推。
如: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1000万吨,是1980年的250万吨的4倍。
2、跳跃式。从事物的发端记起,选择发展变化较大的年份阶段,用跳跃式的方法垂直记述,直至志书下限。避免逐年记述形成流水帐,写成年鉴,但也不能跳跃跨度太大,反映不出轨迹。
如:《晋中市志》记载建国后人口变化。分四个阶段:1949~1958年为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期,写清增长人数、出生率、死亡率,由此看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高出生,较低死亡,高增长;1959~1961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人口降下来了。出生、死亡,出生率、死亡率各是多少。出生率比上一个时期低多少,死亡率比上一时期高多少,特点是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1962年国民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又开始强劲增长,特别是“文革”期间计划生育失控,形成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直到1972年重提计划生育才逐步减低,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1991年后,计划生育政策深入贯彻,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老龄人口增多,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样记述条理清楚,要点突出,特点明显,赏心悦目。中间还有比较,有人口增长的最多、最少年份。
3、记述体。即志体,“据事直书”,以史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平铺直叙。忌假、大、空、套话。不能写成领导讲话、总结汇报、通讯报道等套用的公文体。
4、进行式。即行文中的语法时态要用进行式,表示进行中的动作状态,不用过去式、未来式。所述事物就如同作者亲眼目睹记在心里一样。所以,文中不能使用“从前、曾经、想当年、当初、当时、原来、后来、相传、大约、可能、预计、即将”等回忆和预测性的不确定词语。
例如:《教育志》记载教育制度的变化
明清两代,儿童读书求知以一家一族聘请先生授课为主,常见的形式有家塾、族塾、村塾和先生自行设馆授徒的馆塾4种,统称私塾,俗称书房。清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902~1903),清政府连续制定《钦定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始正式废科举,兴学堂,晋中各州县所有的忆院全部改建高等小学堂,城乡成立初等小学堂。1912年,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级小学堂,初等小学堂改称初级小学堂。1915年,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两级小学又改称国民高级小学校和国民初级小学校。1918年,阎锡山在全省推行“村本政治”,大力提倡“六政三事”,晋中各县小学猛增,又开始出现冠以县名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县立国民高级小学校和冠以街名、村名的初级小学校。
5、不加褒贬。即作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平铺直叙,依实记述,不把个人的观点、情绪、喜好强加于志书。事物或者人物的好坏善恶要用事实来说明,主观上不议论、不评价,寓议于记述之中。作者对事物本身不下断语,而是透过史料来反映事物的是非得失,人物的善恶好坏。
在用词中,要尽量用中性词,而不用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褒贬词。比如:中共——我党,罪犯——坏人、坏蛋。
6、不过份修辞。不用比喻、拟人、夸张、形容等修辞手法,语言应是平实记述,用语体文、记述体、陈述句,由时间状语开头,直书其事。
如:2011年祁县铺开第二轮修志工作。7月10日,祁县县委、县政府召开党政联系会议,研究《祁县志》的编修问题,决定启动编纂工作。8月16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县区志篇目研讨会,邀请省、市专家20人参加,使篇目更加科学完善。准备工作完成后,9月14日,举行修志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领导某某、某某(不加“亲自”二字)参加,市史志院领导某某应邀出席,县直120个单位、驻县的10个单位共200人参加,县志编纂工作正式开始。
但有些篇章可适当灵活,如“文化”中记述某种文艺表演形式、旅游中介绍旅游景点等,如果不适当加以描绘,就不能准确、生动地将其展现给读者,反而使这些本来很美好的东西显得黯然失色。
例如:九曲黄河阵——清代,在县境内较大村庄流行。形式为在一亩见方的平地上栽扎纵横各19行共361根木桩,桩与桩之间按阵图界道,形成九大曲,百余个弯道。每桩顶上放置红或黄、绿灯一盏。元宵节之夜,全村男女人人手提灯笼,在铁炮和吹打乐声中跟随社火入阵游行。远望宛若群星落地,又似滔滔黄河,蜿蜒曲折,十分壮观。
舞龙灯——……龙灯在大鼓、铙钹等打击乐的伴奏声中起舞,前有一人持红绣球引逗龙身追捕,时高时低,似腾云架雾,若击水破浪,舞姿矫健,扣人心弦。
千亩灵泉——为古辽阳八景之一。……进入洞内,水气迷漫,凝霾蒸腾,空气窒息,火烛难举,阴森恐怖,莫敢穷其底。
萁山——……顶部浑圆,山腰绝壁千仞,山脚如裙曳地,整座山峰如塔似坛,山上山下树木参天,灌木丛生。
6、巧妙铺垫。地方志要求抓要点、记大事。但某些事物可能在某一段限内变化不大,无事可记。这样在前后两个年份之间就会间隔太长,不利于表述事物发展的轨迹。因此,记述中需要根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选择中间年份用过渡性的语言作适当铺垫,即将前后间隔较长的事物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例如:1950年,全区农村成立民校,主要是通过扫盲运动,让农民在文化方面也获得翻身。至1953年,全区脱盲人数占到35%。1956年后几乎停止。“文化大革命”中时抓时停。到1980年,扫盲工作再次掀起高潮。
六、为什么说地方志不是教科书、论著、宣传手册、报告文学、总结、历史书?
地方志不是教科书,不必讲定义、概念,作一些不必要的解释。有的志书写人口章,讲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计划生育的意义一二三四条,这些完全没有必要。
地方志不是宣传手册,不宜发出号召,什么“向四化目标奋勇前进!”“×××同志永远活在本县人民心中”等等。
地方志不同于报告文学,不能加枝添叶,进行描写。有的地方写人物传,写某人“圆圆的脸,白白的肤色,容貌端正清秀,英武气概溢于眉宇之间”等等,这种写法不象志书,倒有点像相书。
地方志不同于十年总结。不能列举几条成绩,讲几个存在的问题,总结几条经验、教训。
地方志也不同于写史,但与史比较接近。就其共同点来说,都是要以资料为基础,但也有不同。史重分期,并有结论,如《联共党史》等,写了“简短的结论”,并有“结束语”,志书则不必写这些,它没有明确的结论,而是通过纲目的安排,彰明因果,反映规律。
七、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实事求是与符合政策的关系。
地方志是地方实录,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但不能没有政治观点、思想性。资料要鉴别取舍,结构要科学安排。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要与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所记事物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必须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全面----地方百科全书。重点----时代特点、地方特点、行业特点。
所谓时代特点就是前代所没有的,当代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事物。新编方志如何体现时代特点?概括地说,从编纂指导思想的确定、基本纲目的设定到资料搜集、文字表述都必须体现出当代的风貌。就志书的内容而言,应当突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突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等。
二轮修志尤其应该突出改革开放的特点,上次修志处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改革开放的成果尚未凸显,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非常浓厚,志书中改革开放的特点也不甚明显。经过30年改革开放,各地各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处在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期,应很好地加以记述。
所谓地方特点,就是本地独有或特别突出的事物及其特征。独有的如祁太秧歌、戴氏形意拳,突出的如祁县的酿酒、玻璃器皿、名人等。
方志如何突出地方特点?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立目升格法,为突出特点,在拟定纲目时,采用提级升格法,把具有特点的事物从它所属的事物中独立出来,单设分志或章节。一是“详独略同”法,在编写时,在有关分志或章节中浓墨重彩详细记载那些具有地方特点的事物。志书更多采用的是“详独略同”法。
一个地方特有的事物只是少数,大量的是共有事物,因此,志书各分志如何写好各地共有的事物,是记载和突出地方特点的关键。其方法是:第一,通过横向比较,找出共性中的个性,着力记述。第二,记述各地共有事物在本地是怎样发展的。第三,相同的内容略记或不记。第四,写具体事实,不用无具体内容的笼统记述。
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关系的方法是,在全面记述各项事物发展变化的历史的同时,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浓墨重彩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等时代特色和本地独有、突出的地方特点,以及某个行业呈现的与众不同的行业特点
八、方志资料的来源有哪些基本类别?
(一)方志资料来源的基本类别,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口头资料、实物资料三种。
1、文字资料。包括文献档案、统计资料和图书报刊等类。
⑴ 文献档案资料。档案馆以及各部门档案室储藏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政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档案,为我们编修县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些档案多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不仅史料丰富,而且相当全面,同时相对来说比较可靠,具有一定权威性,是编写区志的重要资料来源。
⑵ 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字和统计图表。它是由统计部门或企事业部门汇编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统计数字、图表是观察、研究社会或一个部门发展变迁的主要资料。
⑶ 图书报刊资料。图书报刊是编志所需资料的重要来源。旧志书、史书、年鉴、私人撰著、族谱、各种报纸杂志,都有对地方、自然和社会不同程度的记述,“群书采录”,从中可以汇集起丰富的资料。
⑷ 其它文字资料。诸如书信、日记、讲演稿、同乡同学录、帐簿、票据、合同、契约、厂(店)规、章程、广告、启示、声明等,都是修纂区志不可忽视的文字资料。
2、口头资料。从当事人或知情人那里搜集的回忆录、社会风俗、遗闻轶事、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民谣,以及实地调查的记录材料等。这部分多是新资料,因而值得编志者高度重视。
3、实物资料。包括古文化遗址、遗迹、古建筑、化石、碑刻、地图、书画、照片等。在这里,尤其要重视照片资料,它真实地反映实物的形象和当时当地的历史真实面貌,一张照片胜过若干文字,应注意收集。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1、查阅档案
2、走访调查
3、召开座谈会
4、平时积累
但都要经过严谨考辩,保证入志资料的准确性。
二○一一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