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d-513磁力 下载:好新闻的六大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22:39
好新闻的六大标准   新华网甘肃频道( 12-04 08:28:10) 来源:大旗网

    好新闻作品的标准应该是: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情感。

    首先,好新闻的选题应该是能引起读者的兴奋,这或许是一篇时效性强的故事,或许是与当前人们谈论的话题相关,或许是与当前的新闻热点相关。但是,《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0日《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记者 狄多华)不是当前的新闻热点或热门话题。那么,这篇稿件靠什么抓住读者呢?它的新闻点在哪里?

    我们一块来分析一下《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篇报道充分运用了新闻学的那些最基本的原理和采访写作方法:

    一. 好的新闻通常是一个有悬念的故事,故事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故事的人物头上还高悬着一把剑,这把剑随时会降临到这个人的头上。《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题目已经把这把剑明确地指出来,吸引读者去看导语。

    二. 《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新闻的叙述是人物中心和情节中心,而不是问题中心,给所报道的问题戴上一张人的面孔。如果是人物中心,作品的开头应该是一段有趣的人物故事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这样开头的:

    甘肃省民勤县二年级女生谢小田,每天上学前有一件事是必做的,那便是从自家的水缸里舀水灌满手中的小塑料壶,提到学校将它倒入老师的水缸,供老师食用和学校其他急需用水。水是爹妈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的,因为不苦,所以叫甜水。

    三. 有人把故事比作箭、导语比作弓,导语是把故事沿着一条上升的轨道射向故事的高潮。《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作者利用戏剧化的紧张气氛、戏剧化情节、细节和事件构筑稿件,从导语开始把读者一步步吸引到故事的高潮:

    作为西渠镇致祥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全校52名同学人人备有一个小塑料壶,做着和谢小田一样的“功课”。校长王雄武叹道:缺水啊!老师无处取水,又要生活,只好靠学生。在这里,往教室地上撒点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在民勤,西渠镇还不是最缺水的地方。从此往东往北,进入靠近内蒙古地界的中渠乡,你会看到大批枯死的树木、搁荒的土地、废弃的院落。发酥返碱的土地毫无遮拦地暴晒在太阳底下,折射着刺眼的白光。一脚踩下去,满是冒着白烟的干土。荒地上惟一可以生长的碱柴,枯黄衰败,没有一丁点儿绿色。

    同行司机师傅刚刚进入知天命之年,就已目睹了这里从良田到荒漠的变迁。他说,这里原是民勤有名的青土湖,曾经芦苇摇曳、野鸭成群。自己年轻的时候来这里,仍可看到茂密的树木、成群的野鸽、奔跑的兔子,带个铁锹在身边,用不了多久,就会挖出捧之能喝的甜水。可如今,300米以下也难见可以饮用的“甜水”了。

    站在原中渠乡字云十三社废弃的村落间,闻不见一声鸡鸣,听不到一声羊叫,整个村庄了无一人。民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阎德伦是见证人:3年前他第一次来这里时,还有十几口人,去年第二次来时,剩下六七口人,今天第三次来,已是人去屋空。他感叹说,最终消亡的字云十三社,是民勤生态恶化的活化石,但绝不是惟一的化石。

    走进另一村落,我们看到不忍看到的又一幕:60岁的老光棍和几只羊同居一屋,炕上除了一床被褥、一点粮食,21个罐头瓶是他全部的家当。和丁老汉一样一辈子没有讨到老婆的,全村老老少少有9人。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是:村里来一落难寡妇,9个光棍都想要,但都有心无力。寡妇最终离去。

    村里的姑娘大多远走他乡。记者到村里的当天,有人家正在嫁姑娘。新娘要去的地方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父母满心喜悦。

    在煌辉村的残垣断壁上,有这样一首打油诗:碱大水苦尘土扬,沙进人退耕地亡。强男倩女早走光,妇幼老弱别农庄。

    …… ……

    民勤以治沙闻名于世。一代代国人从中学课本里认识了民勤这个西北小县,感佩民勤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壮举。可如今,因为缺水,民勤绿洲沙漠化加剧,不少沙丘重新复活,“沙进人退”的悲剧又开始上演。

    四.当我们的读者坐下来读我们的作品时,要让读者感觉到记者是一个值得他尊重的聪明人,因为读者愿意自己的大脑被娴熟老道的作者或记者所操纵。记者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权威来自作品中的细节的选择和运用。记者坐下来写作时,我们不是让读者去阅读你的故事,而是让读者去观看记者的故事、让读者感受记者的感觉、闻到记者闻过的气味,品尝记者吃过的饭菜。要让记者笔下的细节唤醒埋葬在读者心底的记忆、故事和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节是优秀作品的亮点,细节能把读者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同时,细节是作品的指纹,以区别你所写的人、故事与他人的故事或描写的事件之不同。西方写作经典《风格的要素》中是这样界定细节的:“最能唤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关注的是那些明确、具体、特定的细节” 《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使用的那些细节多半是令人震惊的事实,让观众产生情绪化反应的场面和引语:

    令人震惊的细节:

    甘肃省民勤县二年级女生谢小田,每天上学前有一件事是必做的,那便是从自家的水缸里舀水灌满手中的小塑料壶,提到学校将它倒入老师的水缸,供老师食用和学校其他急需用水。

    全校52名同学人人备有一个小塑料壶,做着和谢小田一样的“功课”。

    令人难忘的引语:

    校长王雄武叹道:缺水啊!老师无处取水,又要生活,只好靠学生。在这里,往教室地上撒点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缺点: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因为失去了现场感,并削弱了引语的力量)

    他(司机)说,这里原是民勤有名的青土湖,曾经芦苇摇曳、野鸭成群。自己年轻的时候来这里,仍可看到茂密的树木、成群的野鸽、奔跑的兔子,带个铁锹在身边,用不了多久,就会挖出捧之能喝的甜水。可如今,300米以下也难见可以饮用的“甜水”了。(缺点同上: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因为失去了现场感,并削弱了引语的力量)

    温家宝总理曾经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缺点同上: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因为失去了现场感,并削弱了引语的力量.惊叹号远远比不上引号的冲击力!)

    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来自采访过程中的观察、感觉、提问、笔记。优秀的记者总是警觉地睁着眼睛、竖着耳朵、深深地用鼻子吸气,像狗一样嗅着什么,让身心沉浸在人的五种感觉中。比如,走进一个人的家里,观察他或她听的歌曲、演奏的音乐、收看的电视节目、墙上贴的书画、书房里摆放的书籍、他(她)在家里的衣着,通过这些细节描写,都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和个性。读者会在你的笔下,看到她(他)、呼吸到她(他)、闻到她(他),甚至触摸到她(他)。我们在读《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篇报道的时候,我们好像在跟着记者的感官走进了这样一片荒漠:

    在民勤,西渠镇还不是最缺水的地方。从此往东往北,进入靠近内蒙古地界的中渠乡,你会看到大批枯死的树木、搁荒的土地、废弃的院落。发酥返碱的土地毫无遮拦地暴晒在太阳底下,折射着刺眼的白光。一脚踩下去,满是冒着白烟的干土。荒地上惟一可以生长的碱柴,枯黄衰败,没有一丁点儿绿色。

    站在原中渠乡字云十三社废弃的村落间,闻不见一声鸡鸣,听不到一声羊叫,整个村庄了无一人。

    走进另一村落,我们看到不忍看到的又一幕:60岁的老光棍和几只羊同居一屋,炕上除了一床被褥、一点粮食,21个罐头瓶是他全部的家当。和丁老汉一样一辈子没有讨到老婆的,全村老老少少有9人。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是:村里来一落难寡妇,9个光棍都想要,但都有心无力。寡妇最终离去。

    我们常常批评某个人的观点或文章,“见木不见林”。而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更多的毛病是“见林,不见木”。在新闻写作中,最好的细节应该是对一个人或一个事件得形象概括,即所谓“见木,方能看到林”。在《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篇报道中,相信记者用了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采集“木”的故事,并且用很大的篇幅报道这一棵棵“木”的故事,直到文章的后半部,当读者已经被这些故事深深地诱惑住了,记者才把“林”的全貌描绘出来:

    民勤以治沙闻名于世。一代代国人从中学课本里认识了民勤这个西北小县,感佩民勤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壮举。可如今,因为缺水,民勤绿洲沙漠化加剧,不少沙丘重新复活,“沙进人退”的悲剧又开始上演。

    风大、沙多、水少,致使绿洲沙生植物枯萎死亡。全县已有13.5万亩人工沙枣林枯萎和死亡,35万亩白刺、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50万亩耕地沙化,60万亩天然沙生灌草植被朝不保夕,108万亩柴湾沙化,成为绿洲中的荒漠。

    卫星遥感影像动态资料显示:民勤生态环境恶化演变,已经对兰州及甘肃中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绿洲不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南下,将会把千里河西走廊拦腰切断。

    如果一开始,用这些“林“的画面开头,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新闻作品的权威在于真实,真实来自细节。这些细节就是那一棵棵树木。运用细节的目的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是为故事的主题服务,为了使读者对这片林看得更清晰。同样是在2003年5月,《中青报》刊登了另一篇直接发自罗布泊的报道,由于缺乏“木”,读者连“林”也看不见了:

    《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7日 《喻名德:核环境科学探路人》:

    罗布泊,骄阳似火。一支身着厚重防化服的科研小分队在这片沉寂的戈壁大漠上蠕动。他们担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对千里罗布泊进行放射性污染勘察。率领这支小分队的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他叫喻名德,是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对老人没有沙漠工作的细节描写和悬念故事,不感人

    1964年,从哈军工毕业的喻名德带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向往,与一批赤诚报国的教授、大学生告别校园,来到位于祖国大西北的某国防科研试验基地,投身国防科研事业。(这一段读起来空,因为缺乏细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政府决定对西北罗布泊地区的放射性污染进行治理。搞了几十年国防科研试验技术研究的喻名德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科研领域——核环境科学研究。(回避大家都知道的最重要的细节:罗布泊是中国核武器试验场,回避重要事实是疏远读者和对读者的不信任

    “开展核环境科学研究是国际相关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领域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科学研究的前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使喻名德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于1995年受命担任基地核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组组长,率领核环境科学调研组,往来奔波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的考察调研,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深入分析阵内外放射性污染环境治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建立我国核环境科学学科体系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空洞的引语和抽象地概括,完全失去了感染力)。

    为取得科研试验现场第一手的实测数据资料,2000年4月,喻名德毅然决定率领科研小组深入戈壁腹地进行实地考察。(为什么“毅然决定”? 想必一定有一个动人的细节和故事?为什么记者没有写这个故事. 喻名德当时说了句什么样的感人的话?)

    穿防化服对喻名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30多年前,喻名德和另一位同事穿上橡胶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背上氧气瓶,冒着生命危险回收试验区内的测量仪器设备,成为勇闯放射性污染区的第一批科技人员。(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记者没有提供当时的细节,读者读起来索然无味。)

    而这一次考察却显得更为艰苦。该地区地域广阔,地理环境极为复杂。每天,喻名德要率领科研小组穿着防化服,在没有路的戈壁滩上跋涉一二百公里,一个试验点一个试验点地勘察。在放射性沾染的环境里工作,每天必须洗浴,淋浴车水量有限,为节约用水,喻名德与所有年轻人一起挤在车内,一声“开始”,十分钟洗完。 (这是个好细节,应该在深入细致描写,用在导语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勘察,喻名德率领的科研小组探明了罗布泊地区核环境的基本情况,制作了我国第一个详细的放射性污染分布图,为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什么样的贡献?如何重要?”罗布泊是野鸭回来了?还是可以在里面放牧了?需要细节描写)

    通过几年核环境科学技术及放射性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的潜心研究,喻名德提出了开拓我国核环境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系列理论构想,并在我国放射性污染环境治理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环境科学体系,开拓了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系列理论构想、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核环境科学体系、开了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全部是新闻写作忌讳使用的行话、套话、专业性概括语言。在这些话语中,看不见记者的任何现场采访,好像记者是从专家评审会上抄录下来的语言)

    前不久,在喻名德等人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完成的我国最大的罗布泊钾盐矿区和“西气东输”工程部分地段环境调查成果,通过了国内专家评审。这表明,曾被视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中的矿藏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它标志着我国放射性污染环境治理研究取得开拓性进展。(最后一段也是令人读者失望的,作者近乎明确告诉读者他是在使用“国内专家评审“的语言。这里不仅仅是记者的问题,编辑在编发时,应该不断地就这些细节问题,与记者联系,督促他去现场采访)。

    在电子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 在第二天的报纸没有上摊之前, 广播电视已经通过概括性的报道无数次地报道了这一事件, 受众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已经饱和. 报纸怎么办? 报纸要想办法,用记者千辛万苦采集到的动人细节, 制造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包装重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因此,印刷媒体记者在写导语的时候,应考虑故事和人物的细节描写。对于文字记者来说,是把生命带给印刷媒体,让白纸黑字透露出生命的信息。

    附:

    《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0日《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记者 狄多华):

    甘肃省民勤县二年级女生谢小田,每天上学前有一件事是必做的,那便是从自家的水缸里舀水灌满手中的小塑料壶,提到学校将它倒入老师的水缸,供老师食用和学校其他急需用水。水是爹妈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的,因为不苦,所以叫甜水。

    作为西渠镇致祥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全校52名同学人人备有一个小塑料壶,做着和谢小田一样的“功课”。校长王雄武叹道:缺水啊!老师无处取水,又要生活,只好靠学生。在这里,往教室地上撒点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在民勤,西渠镇还不是最缺水的地方。从此往东往北,进入靠近内蒙古地界的中渠乡,你会看到大批枯死的树木、搁荒的土地、废弃的院落。发酥返碱的土地毫无遮拦地暴晒在太阳底下,折射着刺眼的白光。一脚踩下去,满是冒着白烟的干土。荒地上惟一可以生长的碱柴,枯黄衰败,没有一丁点儿绿色。

    同行司机师傅刚刚进入知天命之年,就已目睹了这里从良田到荒漠的变迁。他说,这里原是民勤有名的青土湖,曾经芦苇摇曳、野鸭成群。自己年轻的时候来这里,仍可看到茂密的树木、成群的野鸽、奔跑的兔子,带个铁锹在身边,用不了多久,就会挖出捧之能喝的甜水。可如今,300米以下也难见可以饮用的“甜水”了。

    站在原中渠乡字云十三社废弃的村落间,闻不见一声鸡鸣,听不到一声羊叫,整个村庄了无一人。民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阎德伦是见证人:3年前他第一次来这里时,还有十几口人,去年第二次来时,剩下六七口人,今天第三次来,已是人去屋空。他感叹说,最终消亡的字云十三社,是民勤生态恶化的活化石,但绝不是惟一的化石。

    走进另一村落,我们看到不忍看到的又一幕:60岁的老光棍和几只羊同居一屋,炕上除了一床被褥、一点粮食,21个罐头瓶是他全部的家当。和丁老汉一样一辈子没有讨到老婆的,全村老老少少有9人。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是:村里来一落难寡妇,9个光棍都想要,但都有心无力。寡妇最终离去。

    村里的姑娘大多远走他乡。记者到村里的当天,有人家正在嫁姑娘。新娘要去的地方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父母满心喜悦。

    在煌辉村的残垣断壁上,有这样一首打油诗:碱大水苦尘土扬,沙进人退耕地亡。强男倩女早走光,妇幼老弱别农庄。

    自1985年以来,中渠乡累计外流人员4600人。2003年前4个月就走了120人。

    民勤县政府提供的数字是:近10年来,民勤县共向外移民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十四分之一。这还不算个人自发外流的。

    民勤以治沙闻名于世。一代代国人从中学课本里认识了民勤这个西北小县,感佩民勤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壮举。可如今,因为缺水,民勤绿洲沙漠化加剧,不少沙丘重新复活,“沙进人退”的悲剧又开始上演。5个乡镇共8万人的湖区,弃耕土地已有30万亩。

    依据民勤县农林部门的报告:民勤县沙漠化土地已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4%,高达2280万亩,其中仅沙漠面积就有1279万亩。在绿洲外围,69个风沙口正日夜不停地进犯,流沙平均每年以3至5米的速度向绿洲腹地逼进。 

    4月28日,记者赶往民勤的路上,好好的天气突然起了沙尘,100米外模糊一片。下车拍张照片,前后不到5分钟,已是浑身砂土,满嘴的沙子。这样的天气在民勤已是司空见惯。

    风大、沙多、水少,致使绿洲沙生植物枯萎死亡。全县已有13.5万亩人工沙枣林枯萎和死亡,35万亩白刺、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50万亩耕地沙化,60万亩天然沙生灌草植被朝不保夕,108万亩柴湾沙化,成为绿洲中的荒漠。

    民勤绿洲危在旦夕!

    温家宝总理曾经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国家林业局专家指出:“民勤不只是民勤的民勤,也不只是中国的民勤,而是世界的民勤。”

    卫星遥感影像动态资料显示:民勤生态环境恶化演变,已经对兰州及甘肃中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绿洲不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南下,将会把千里河西走廊拦腰切断。

    中共武威市委副书记苏振祥坦言:“如果两大沙漠合拢,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他建议,用市场的手段来调解上下游的用水问题。调高水价,促使上游节约用水。同时,民勤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减少大水漫灌,走节水型农业的路子。

    他呼吁国家充分考虑民勤特殊的生态地位,让民勤绿洲休养生息。

    和许多人主张调水、移民的观点截然不同,著名治沙专家杨根生研究员认为,民勤的生态恶化与大量开荒有直接关系。既不用调水,也不用移民,只需每人经营好1亩水浇地,之后大力发展畜牧业。民勤也可以种草,坚决执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把有限的投资用在养殖业规模化以及农业规模化生产上,既可以改善生态,又能解决农民的致富问题。 (来源:清华传播研究中心 作者:李希光)

舒伯特-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