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z 266磁力中文字幕:潍坊状元谱(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7:07

潍坊状元谱(一)

(2008-03-11 21:49:24)  

潍坊状元谱

潍坊状元(一)---苏德祥(祖籍高密,家居青州)

潍坊状元(二)---王曾(青州)

潍坊状元(三)---张唐卿(青州)

潍坊状元(四)---张起岩(祖籍章丘,家居安丘)

潍坊状元(五)---普颜不花(青州)

潍坊状元(六)---马愉(临朐)

潍坊状元(七)---赵秉忠(青州)

潍坊状元(八)---武状元丁殿宁(青州)

潍坊状元(九)---曹鸿勋(潍城)

潍坊状元(十)---王寿彭(潍城)

潍坊状元(十一)---武状元宋占魁(昌邑)

潍坊状元(十二)---胡砺 (祖籍诸城,河北武安人,有点牵强)

 

                     潍坊状元(一)---苏德祥

苏德祥,原籍高密,家居青州,生卒年不详。北宋乾德元年(963年)癸亥科状元。

苏德祥的祖父苏仲容,精于儒经,当时颇有声誉。父苏禹硅,性谦和,虚襟接物,承继父业,颇通儒学。

天福十二年(947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拜苏禹硅为丞相。后周王朝建立后,苏禹硅仍为权臣,封莒国公。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初一,与客人宴饮,暴病身亡,时年四十有二。苏德祥自幼承继家教,钻研学问。宋朝建立后,为了网罗士人,选拔人才,连年开科取士。乾德元年(963年),第四次开科,考官系枢密直学士薛居正。苏德祥应进士第,在所取8人中得中榜首,状元及第,夺得宋朝第四位状元的桂冠。

大魁天下后,苏德祥衣锦还乡,时任平卢节度使、青州知州的郭崇,曾与苏德祥之父在后周同朝为官,所以,设宴庆贺新科状元。宴席上,伶人歌舞,郭崇命伶人献辞:“昔年随侍,尝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状元先辈。”

新科进士授官,苏德祥入仕,累官至右补阙。右补阙是寄禄官,仅代表品秩,位次后行员外郎,高于左右拾遗。苏德祥精通儒学,且工于诗文,但流传下来的极少。

《宋诗纪事》卷3载有苏德祥《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一诗。诗云:

“学就书闻在道林,几年辛苦用身心。

九霄雨露酬知早,百首风骚立意深。

青白野云闲里卧,古今碑碣醉中寻。

因何负此多般艺,可惜教师鬓雪侵。”

此外,还有《大宋新修后汉光武皇帝庙朝碑铭》、《新修江渎庙碑》等传世。

潍坊状元(二)---王曾

王曾(978-1038)辽孝先,青州郑母镇人。父名兼,母张氏,8岁时丧父母,寄养于叔父完元家,叔父爱逾亲生,曾事叔如父,就学于里人张震,研习经史。他聪慧好学,少年时文才已名满张里。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春,24岁的王曾在故乡青州参加了“发解试”,高中榜首,夺得了“解元”。

当年秋,他又赴京城开封参加礼部的省试,他以《有教无类赋》名冠群士,一举夺魁,成为“会元”。翌年 (1002年)三月,参加殿试,考题是《有物混成赋》,王曾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气势恢宏,志趣不凡,赢得了阅卷官的青睐,杨忆阅后抚掌叹曰:“真乃王佐之器也!”宋真宗钦点王曾为状元。

历史上所谓“连中三元”,即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会试中第一名“会元”,殿试中第一名“状元”。

连中三元者甚少,现知历代状元中,共有十四名“三元状元”,王曾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名“三元状元”。

政绩卓著

王曾中了状元后,翰林学士刘子仪跟他开玩笑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穿不尽。”他正声作答:“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足见其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在有为于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之私利。王曾高中状元,并没有得意忘形,他把金榜题名看得很轻,谦逊自持,《宋历科状元录》卷二载,他中状元后,给叔父写了一信,对叔父说:“曾今日殿前唱名,遂忝第一,皆先世积德、大人教训所致。然此亦是世间有底事,人人不须过喜。”

据《宋稗类钞》记载,王曾中状元后,荣归故里省亲,青州知州李继昌闻讯,命父老乡亲载歌载舞地去郊外迎接,自己待门司报告后出衙相迎。王曾得知后,便换了衣服,改了姓名,骑着一头小毛驴从另一个城门进了城。他谒见李知州时,李继昌甚感惊讶,问道:“闻君来,已遣人奉迓。门司未报君至,何为抵此?”王曾说:“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致迓?是重其过也。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李继昌叹曰:“君真所谓状元矣。”王曾认为让父老乡亲和地方官迎接自己是一种犯罪行为,可见他的谦虚,也是对父老乡亲和郡守的尊重。

王曾中状元后,被授予将作监丞、济州(今山东巨野)通判,开始了为官生涯。他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作为,宋廷对其政绩和能力甚为满意,因此,他步步高升,直至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正直敢谏。王曾在济州三年任满,回京职考,宰相寇准因其文名召见了他,并且破例让他在宰相办公的政事堂考试。考试成绩颇佳,寇准奏请宋真宗擢升王曾,遂任命他为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参与删定《景德农田敕》。景德四年(1007年),王曾升任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后又兼史馆修撰,赐三品服。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为了掩盖城下之盟的耻辱,粉饰太平,大搞迎天书、行封禅等迷信活动,一时各种祥瑞之事纷至沓来。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王曾陪宋真宗东封泰山,当真宗跟他谈起这些事时,王曾指出,这虽是国家承平安定带来的,但希望陛下能够推辞而不居,将来若有灾难变异,也可免遭物议。当宋真宗大兴土木,修建玉清昭应宫以供奉王钦若等假造的天书时,群臣无敢言者,唯独王曾上书,力除五害以示讽谏。

公正判案

王曾任右正言时,敢于直言,宋真宗感到他正直且能明断是非,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八月特命他以知制诰判大理寺,并允许他自己挑选僚属。这年十月,他奉诏为辽主生辰使,出使辽国,在辽比射技时,他一箭中的而服众,不辱使命,从辽返回后,改知审刑院,负责大理寺审理的案件。在职期间,对审判有所建树,断案公平,结案准快,受帝嘉许。按惯例,违背诏命判徒刑2年,王曾奏请须是亲自接受诏命而违犯的才予以惩罚。恰好有人违背了诏命,王曾只按过失罪论处。宋真宗问他:“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大家都是过失,就不存在违背诏命之罪了。”王曾解释道:“天下至广,岂能人人都知晓诏命?如陛下所说,也就不存在过失问题了。”宋真宗觉得有理,便按王曾所言,修改了律条。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闰六月,王曾奉诏与刑部尚书冯拯详定茶法。因在刑法、税法上颇有成绩,大中祥符九年九月,39岁的王曾便以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当上了副相。

破除迷信

王曾40岁时,又以给事中参知政事。但是年他因二件事被罢免了副相,一是皇帝命他为会灵观使,他见宰相王钦若对此职甚感兴趣,遂坚辞不受,让给了王钦若,惹得皇帝不高兴。二是他买了贺皇后家的旧宅子,未等她家搬走,就令人抬土堆于门外以备修葺房屋,贺皇后因此恼怒,到皇帝面前告了一状,王曾遂罢去副相。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王曾罢副相出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续资治通鉴》卷34记载,这年6月,京师谣传有妖夜人家中食人,民聚族环坐达旦叫噪,军营中尤甚。王曾不信邪,令应天府夜开里门,敢倡言妖者即捕之,谣言才被制止。

安邦定国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八月,王曾被召回京师,重为副相。冬,领衔编《御集》,成300卷。 

1022年,宋真宗病重时,太子赵祯才13岁,宰相丁谓欲让刘太后听朝,好由自己摆布。王曾看穿了这一点,对枢密副使钱惟演讲:“太子幼,非中宫不能立,中宫非倚太子则人心亦不附。后若加恩太子则太子安,太子安则刘氏安矣。”及是年二月真宗病卒,王曾奉遗诏人殿庐草制,王曾起草遗诏云:“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丁谓一听是“权”处军国事,不过是临时让刘太后辅太子听政,便要去掉“权”字,变为太后永远辅太子听政。王曾凛然答道:“皇帝冲年,太后临朝,斯已国家否运,称‘权’犹足示后。且增减制书有法,表则之地,先欲乱之邪?”丁谓见王曾如此坚决,也只好保留“权”字,为以后宋仁宗真正掌朝打下了基础。丁谓的阴谋被王曾挫败之后,又在听政的方式上大做文章,想让刘太后与帝不同时听政,便勾结内押班雷允恭,密请太后降手书云:“帝朔望见群臣,大事见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则令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王曾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宫异处而醒归宦官,祸端兆矣!”他主张按东汉故事,太后与帝5日一御承明殿,太后坐帝后,垂帘听政。是时,雷允恭恃势专恣,丁谓权倾内外,众莫敢抗,独王曾正色立朝,时倚为重。那时京城中流传着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要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眼中丁”即指丁谓,“寇老”是指已被丁谓排挤出朝的前相寇准。丁谓“权势震主”,刘太后颇有不满之意,又擅移宋真宗陵穴,王曾抓住时机,向太后和仁宗皇帝奏道:“丁谓包藏祸心,令允恭移皇堂于绝地。”太后大怒,遂诛雷允恭,把丁谓贬往岭南。刘太后虽然不满王曾草诏让自己“权”理军国事,但从真宗驾崩后半年的时间内观察到,王曾是能稳定大局、朝廷可倚重的人物,遂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任正相。王曾成了宋代继吕蒙正、李迪之后的第三位状元宰相。

执政为国

王曾为相后,处事稳重,奏言国家利害之事,都详审明晰而又合情合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盛衰皇帝是关键,宋仁宗年幼,应多方学习,积累治国经验,于是选名儒冯元等为帝师,劝讲于崇政殿。他在推行国家制度、政策时,以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为重。陕西转运使设置醋务,由官府垄断其利,并上书请求推行其法于天下,王曾认为这是与民争利,遂奏请罢之。他还详定了新茶法,博易新法等,为国家的税收做出了贡献。王曾还能及时纠正皇帝一些错误做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5记载,1027年12月,供奉官从质为其兄割股肉疗病,帝称其孝,欲升其官,王曾劝道:“此闾巷细民之所为,若奖及宗室,则恐浸以成俗而不可禁。”宋仁宗听了他的劝告,只赐给从质绢百疋。这样,民间割股疗病的陋俗才未蔓延开来。一次,宋仁宗对王曾说,近来臣僚上疏大多邀功请赏,王曾回答:只要陛下贬抑钻营的小人,推重恬淡的贤士,便可使其难以谋私而易于罢退。王曾为政,坚持俭约原则。 1026年4月,当太平兴国真君观神像金冠被盗后,他支持以铜易金的意见,重新做了铜冠。这年6月,皇帝要两川所进锦绮之类改为织绢,王曾十分欣喜地对皇帝说:“锦绮纂组,有害无益,臣约一锦之费,可为绢数匹,陛下崇俭节费,以惠远人,臣等敢不奉诏。”原来,温、鼎、广等州岁贡柑朝廷,路途遥远,劳民伤财,1028年5月,王曾建议皇帝下诏罢贡柑,宋仁宗采纳了王曾的意见,罢去贡柑。

王曾为了省财养民,连自己的乌纱帽都不顾。 1029年6月,玉清昭应宫被雷火烧之殆尽,太后要重新修建,他明知忤太后意有罢相危险,但依然坚持现有宫殿甚多,不必再劳民伤财地重建玉清昭应宫,结果丢了相位。在外交方面,王曾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出使契丹时,契丹馆使邢祥颇肆谈辩,夸耀他国中有赐铁券者,如何如何。王曾告诉他: “铁券者,勋臣有功高不赏之惧,赐以安反侧耳,何为辄及亲贤!”一句话使邢祥不复夸耀了。

为国选才 

王曾为政,十分重视爱护人才、选拔重用人才。一是发现人才就推荐,不计其地位高低。1014年2月,他跟随宋真宗巡视豪州,发现雍丘隐士邢谆很有学问,将其推荐给皇帝,但邢谆誓不为官,只好作罢。

1028年12月,他发现范仲淹是个人才,便推荐范仲淹做了秘阁校理。二是为国荐才,不图报恩。他推荐人才,不是为了拉帮结伙,更不图报恩,他不让被推荐者知道是自己力荐的。《续资治通鉴》卷41记载,王曾“前后辅政十年,其所进退之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以问曾,其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当”’范仲淹十分敬佩王曾的这一崇高思想。三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在用人上,王曾不讲私情,不任人唯亲。他有一位很要好的朝士欲得齐州,找王曾走门子,王曾因齐州已有人选,就让他知庐州。这位朋友找他说:“齐州望地,卑于庐州,但于私便耳,相公不使一物失所,改易前命,当亦不难。”王曾极严肃地对友人说:“不使一物失所,惟是均平,若夺一与一,此一物不失所,彼一物必失所。”朋友只好惭愧而退。对亲者如此,对素不相识甚或彼此相悖者如何呢?只要王曾认为是人才,便举贤不避仇。吕夷简与他意见不一致,但推荐他做了副相。

吕夷简后来为首相时,极力排斥王曾。四是反对走后门,打关节,跑官要官。《渑水燕谈录》载,有人向王

   曾推荐张师德,说他博学有时望,可任知制诰,王曾以未识其人作答。推荐者让张师德去拜见王曾,张再三推辞,最后还是带着礼物去了,王曾拒而不见。中书省复议张师德事时,王曾指出:“张君器识德行,足以为此,但尚有请谒耳。”又考验了一年,王曾方命张师德为知制诰。王曾推荐苏惟甫后,一直未下任命书,苏实在等急了,一天竟跑到王曾家,问自己的任职情况,王曾避而不谈而言他,当苏回到住所时,任命书已先他而到,是王曾当日签发的。王曾遵守公事公办,不在私宅泄密办公事的精神,令人钦佩。

兴办州学 

王曾于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因玉清昭应宫事罢相之后,先后任青州知州、知天雄军、判河南府,1034年8月回京任副相,翌年11月被封为沂国公,1037年因与首相吕夷简不和,又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出任郓州通判。在其守三州之时,他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为学校不仅是培育人才的场所,也是教化社会风俗的阵地,因此,他每到一处做地方长官,便在那里兴办州学。他知青州时,一到任便办起州学,还请宋仁宗亲赐校名为“青州州学”。他划拨了30顷土地给学校,为学校盖了120间房子,每年拨给学校经费31万钱,请了许多著名学者做教授。 1031年3月,王曾又向皇帝求赐《九经》,宋仁宗御赐的《九经》很快送到了青州州学,师生欢欣鼓舞,感谢皇恩浩荡。自王曾所请之后,在北宋形成了制度,凡州郡立学者,皇帝皆赐《九经》。 1033年,王曾任河南府通判时,在河南建起了府学,深受当地民众称赞。 1037年,60岁的王曾到了郓州,建起了郓州州学,就是在病中,也不忘学校的建设。当时著名学者石介,在《题郓州学壁》一文中写道:“沂公(王曾)之贤,人不可及。初罢相,知青州,为青州立学。移魏(指河南府),为魏立学。再罢相知郓州,为郓立学。而罢相为三郡建三学。沂公之贤,人不可及!”王曾到郓州的第二年病逝于郓州,享年61岁。

王曾死后,赠侍中,谥“文正”,宋仁宗御笔篆书“旌贤之碑”,开创了宋代赐大臣碑篆之先河,又把王曾的老家改称为“旌贤乡”。宋仁宗死后,继立的宋英宗选配享宗庙之臣时,群臣中首推王曾。

诗文斐然 

王曾不仅政绩卓著,而且著述颇丰,诗文斐然。

他删定、校定、编纂过的书有《景德农田敕》5卷、祀汾阴仪注》、《异河形势图》、《十道图》、《圣政录》、《御集》300卷。

关于王曾的著述,富弼在《王文正公曾行状》中说:“公雅善属文,深茂典懿,有《两制杂著》50卷、《大任后集》7卷、《笔录遣逸》1卷上之,志在讽谏。有诏嘉奖,刻板均赐近位。”根据其他史料载,王曾的著作还有《上契丹事》1卷、《九域图》3卷。王曾的诗,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只搜集到7首、13句,虽然留传不多,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诗出口不凡、恢宏稳健的风格特点。《历代吟谱》载有王曾少年时作的《早梅》诗两句: “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和羹”常用作宰相的别称,作者以梅自喻,表达了要压倒群芳的雄心壮志。吕文穆读此诗后云:“此生次第安排作状元宰相矣。”后果然如此。

《渑水燕谈录》中载有王曾送李迪知兖州的四句诗:“锦标得隽曾相继,金鼎周元亦荐更。并土儿童君再见,令稽章绂我偏荣。”第一句咏的是两人先后中状元,王曾是咸平状元,李迪是景德状元。第二句是说两人先后在朝为官。第三句言李迪再知兖州。第四句说自己知青州,比李迪知青州更感荣耀,盖青州乃王曾故乡也。王曾身为大臣,自然也有奉命应制之作,对朝廷歌功颂德,如“欲谢君恩却无语,心前笑指赤灵符”之类。

王曾所著之书都已失传,仅《笔录》一卷传世,即富弼所说的《笔录遣逸》,清代纪昀将其收入四库全书时名为《王文正笔录》。该书凡33条,所记皆为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及宋仁宗时的朝廷旧闻,所言确凿有据,历来为史家所重视。最能显示王曾文采的是其所撰之赋。殿试时他作的《有教无类赋》全文已佚,只流传二句云:“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纤草何知,尚薰获而相假。”由于此句当时流传甚广,《归田录》载,有轻薄子拟作云:“相国寺前,熊翻筋斗;望春门外,驴舞柘枝。”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王曾状元卷《有物混成赋》全文保留下来了,这是他的成名之作,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如写混成之气道:“得我之小者,散而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汪洋恣肆,志趣不凡;如“倾毁何由,固秉执之在我;刚柔有体,将用舍以随时。”难怪当时名臣杨亿能将王曾的会元卷、状元卷背诵如流,引得寇准非要召见王曾不可。王曾全文流传下来的还有一篇《矮松赋》,颂的是青州矮松园(即松林书院,在今青州一中院内)的两棵卑枝四出、树干不直的矮松树。52岁的王曾罢相知青州后,离别了近30年后又故地重游,“囊之耆耋悉沦逝,童冠皆壮老,邑居风物触目皆变,惟彼珍树,依然故态。”他到青少年时读书的所在“矮松园”游览,见园里的两棵矮松依然如故,不仅感慨万端,遂挥豪写下了这篇感人的赋章,以状矮松之貌,抒沧桑之情,道“直末先伐”之理。细品此赋,有一点罢相后的苦愤之味。

潍坊状元(三)---张唐卿

张唐卿(?---1037年),宁希元,青州益都人。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甲戌科状元。

张唐卿少年时期就以学问品行而闻名。 17岁时,他去临淄拜见北宋名臣韩琦,韩琦见他举止文雅,彬彬有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又见他带来请教的几篇诗文,才气横溢,文思飞动,更是赞叹不已,大生爱意,认定他将来必会大有出息,遂与他结下了忘年之交。

 韩琦没有看错,景祜元年(1034年)三月,张唐卿果然技压群雄,一举夺魁,摘取状元的桂冠。这是宋仁宗亲政后所主持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德泽,宋仁宗对新科进士们的恩礼特别优厚。及第后,张唐卿授将作监丞,通判陕州(今河南陕县)。

张唐卿处事干练,对行政事务决断如流。有个百姓的生母改嫁后病死了,后来他的父亲也生病而亡,他为了让亲生父母能够相聚于九泉之下,便偷偷将母亲的尸骨挖掘出来与父亲合葬。在当时盗掘坟墓是违犯法律的,有关部门主张将这位百姓依法治罪。张唐卿说:“此人不过是只知有孝而不知有法罢了。”决定释放此人,只把案件奏报朝廷。在张唐卿看来,孝与法相比,在一定情况下,孝是首要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出名的大孝子。

张唐卿在陕州任职仅三年多,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刚刚在仕途上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父亲病故了。可怜张唐卿因孝出名也因孝而亡,在办理父亲丧事时,悲痛过度,吐血而死。噩耗传来,韩琦惋惜不已,含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潍坊状元(四)---张起岩

张起岩,字梦臣,祖籍山东章丘;其祖上因避金、宋战乱迁至山东禹城,起岩就出生在这里。张起岩在山东安丘任县尹时,又将家迁至安丘,期间,他参加元朝首届科举考试,成为元朝的第一名状元。

张起岩出身于官宦之家,其高祖张迪是当时山东割据势力之一的张荣的元帅右监军;曾祖张福为济南路军民镇抚兵钤辖;祖父张铎为东昌錄事判官;父亲张范是四川行省儒学副提举。

据史料记载,张起岩母亲丘氏在要分娩时,忽然见一条数丈长的蛇爬到了其床下,不一会就不见了,丘氏受惊生下了张起岩。张起岩从小便师从其父张范,20岁时,以察举任福山县学教谕(元朝在科举取仕制度恢复之前,官员的主要来源是阴叙和察举)。张起岩在福山任职期间,适值县官率人去捕蝗虫,将县里的政务交给张起岩代管,时间一长,由于张起岩言行果断公允深得民心,百姓都说:‘如果张教谕是我们真正的县尹,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后来,张起岩因政绩突出升迁为安丘县尹,举家迁至安丘。

元延祐乙卯年(1315年),元朝首次开科取仕,深通儒学的张起岩得中榜首,钦点状元,并授登州知事。但元仁宗十分垂爱这位与自己同日出生的状元,特旨将张起岩改为集贤修撰,转国子博士,后升任国子监丞,进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这时,张起岩的母亲去世,他回家为母守孝三年,期满后出任监察御史。当时,中书参政杨廷玉因有错被台臣纠劾,在朝堂上被奉旨逮捕,丞相倒刺沙痛恨台臣纠劾他的同伙,便诬蔑台臣欺君罔上,要求重新授杨廷玉官职。张起岩虽然新任台臣,但他不惧权高势大的倒刺沙,抗章奏道:“台臣按例纠劾百官,论列朝政,是他们的职责所在。现在他们奉行职责却被强加罪责,法纪被歪曲,正直的人不敢说话,忠良寒心,这是盛世所不该出现的。况且,世祖皇帝设立台阁,广开言路,维持治体,皇上即位后下诏沿续祖宗治体。现在台臣遭谴,公论被杜塞,何以维护祖宗治体?”张起岩三上奏章都没有报到仁宗手里。张起岩上朝时又与倒刺沙发生激烈廷争,终于使仁宗感悟。不久,张起岩升任中书右司员外郎,进左司郎中兼经筵官,并拜太子右赞善。期间,张起岩因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改任燕王府司马,升礼部尚书。

元文宗即位后,曾亲自巡视京郊,张起岩任大礼使,他安排的礼仪周密,仪仗威严,文宗非常高兴,事后赐给张起岩很多物品,改任张起岩参议中书省事。

元宁宗死后,燕南突起牢狱之灾,有一男子上报称部使中有人欲图谋不轨,经查证不实,但谎报者没有被治罪。主管法司的说:唐朝律法就有谎报者不被治罪的先例。张起岩对此不满,愤然对同列说:现在君主尚未即位,人情危疑,如果不杀此人,及早处理好这件事,以杜绝奸谋,恐怕有碍大计。元顺帝即位后,下令中书省铨选官员,张起岩推荐了一名儒士,右丞相不同意,起岩抬身而起,丞相认为起岩不顺从自己。但起岩不畏其权势,从不趋附。不久,张起岩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修前三朝实录,同时兼任经筵官。御使台上奏请求任命张起岩为浙西廉访使,顺帝不同意。不久,升张起岩为陕西行台侍御史,张起岩即将上任时,又被留任侍讲学士,后转任燕南廉访使。

张起岩任燕南廉访使期间,不畏艰险,打击豪强,百姓拍手称快。那时,真定一带百姓深受滹沱河水之害,苦不堪言。张起岩派人修堤筑坝,平息了水患,深得百姓拥戴。之后,张起岩升任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事。时,右丞相别里怯不花因台臣纠劾,被顺帝罢官,不久,别里怯不花再度为相,向顺帝谗言台臣是非,张起岩在上朝时与别里怯不花据理争执,听到的人都认为张起岩理直气壮。不久,张起岩升任御史中丞,他论事刚直,无所顾忌,常与上官不合。

元至正三年(1343年),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张起岩再次人翰林任总裁官之一。他熟悉金朝渊源典故、宋朝儒道学说源委,加上潜心研究,致使学问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官中凡有自以为是的,每当立言不,张起岩总是据理力争。三史修成,张起岩已是65岁的老人了,于是上书请求告老还乡,顺帝同意,授荣禄大夫。

史料记载,张起岩面如紫琼,美髯方颐,眉目清扬,是雅量君子。他临政决议,屹若泰山,如有不同意见,争论得面红耳赤也不计较,朝廷有时也怕他,知道的人都说他外和中刚,不受别人笼络,如同欧阳修,名闻四方。

张起岩孝顺父母,常常从百里外背米侍奉父母,他还悉心抚养幼弟张如石,教授知识,关怀备至。他曾出钱为20余位亲族办理葬事,并购买田地送给他们的亲属。而每当得到俸禄和赏赐,总是与亲友宾朋共同享用,以至于他死后,廪无余粮,家无余财,两袖清风。

张起岩博学多才,擅长篆、隶,著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等著作。

元至正九年(1349年),张起岩致仕回乡后的第四年病逝于家乡,享年69岁,被追授“文穆”谥号。

潍坊状元(五)---普颜不花

普颜不花(?----1367年),又译巴布哈,字希古。蒙古人。元朝建立后,许多蒙古人内迁中原各地,普颜不花的先辈也来到青州居住,接受汉文化。普颜不花在青州长大,元至正五(1345年)乙酉科右榜状元。

普颜不花在童年时天资聪慧,超出儿辈,能默诵经文,考中了元代童子科,进入元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与其他国子生们学习蒙古字、汉文,四书五经等,同时也保持着蒙古的旧俗,骑马、射术也颇在行。普颜不花生活的时代是元朝末期,元顺帝即位初,权臣伯颜专权,伯颜专政自恣,肆行贪暴,是个顽固守旧的蒙古贵族。他曾对顺帝说:“陛下有太子,不要让他读汉人书。”适逢中书省官员建议废除科举,深得伯颜赞赏,他立即上奏皇帝,请求批准。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在伯颜的煽动下,元顺帝下诏停止科举取仕,又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这样元朝已开科八次的科举取士制度一度中断。直到至正元年(1341年),伯颜被除后才恢复了中断六年的科举制度,同时又大兴国子监,选名儒雅士传授儒学,因而普颜不花在国子监受到了封建正统教育。至正五年(1345年),普颜不花参加了元代第九次科举考试,荣登右榜榜首。

状元及第后,普颜不花授翰林修撰,调河南行省员外郎。至正十一年(1351年)迁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十六年(1356年),除江西廉访副使。至正十八年(1358年),普颜不花奉诏与治书侍御史李国凤共同经略江南,到达建宁(今福建省建宁县)和红巾军作战。至正十九年(1359年),普颜不花被朝廷召还,授山东宣慰使,再转知枢密院事、平章山东行省,守御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明军来攻,他捍城力战。城陷之后,平章政事保保向明军投降。明军主将素闻其贤,派人到官舍召他。他再三拒绝最后不屈而死。

任职江西,计退天完军

元后期,统治阶级进一步腐朽,对人民巧取豪夺。水灾、旱灾、蝗灾又不断发生,天灾人祸全部落到人民头上,各地人民起义斗争此起彼伏。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罗田布商徐寿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率众起义,并被推为领袖。起义军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十月,攻占蕲水(今湖北浠水)并以此为都城,建立了政权,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意在压倒“大元”,徐寿辉的天完军与北方刘福通的红巾军遥相呼应。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徐寿辉在攻克黄州路(今湖北黄冈)后,兵分两路进攻元军,一路沿长江西上,连克汉阳、武昌,占领江陵、沔阳等地,另一路南下直逼江西,沿路州县官员闻风皆逃,当时有民谣:“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中无一人,红巾府上坐。”元政府大为震惊,命江西行省派兵围剿。江西行省平章政事道童是个文臣,对军事一窍不通,面对军务,仓惶无措。这时普颜不花在江西行省任左右司郎中,他为道童献计道:“现在城中防守不善,如果贼寇攻城,很有可能失守,形势危急,必须找一个懂得军事的人来指挥作战。我知道有一位左丞叫章伯颜,现在在抚州(今江西临川)做官,他熟知军务,我们现在来不及向朝廷请示调他,但我们可以请他来,向他陈述省城困状,使他暂时署我省左丞,专门负责指挥调派军队。只有这样才能缓和局势,变守为攻。”道童忙派人请章伯颜。章伯颜认为这正是他报国的好机会,于是欣然而至,普颜不花与他详细设计防御徐寿辉的天完军。

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徐寿辉的天完军已兵临江西重镇江州(今江西九江)城下,平章政事秃坚里不花仓惶逃回行省驻地龙兴(今南昌)。行省又派普颜不花前往江州救援,当时江州正在酣战,江州总管李黼(泰定四年左榜进士第一)死守江州,力战而死。当普颜不花率军到达石头渡口时,遇上徐寿辉的天完军,两军交锋,尽管普颜不花奋力作战,但元军仍不堪一击,普颜不花只得收拾残余队伍回到龙兴。道童听到普颜不花兵败、江州城陷的消息后大为恐慌,以为龙兴难守,连忙怀揣行省大印逃走。普颜不花料定徐寿辉在攻占江州后必定围攻省城龙兴,于是他挑起守城重担,与章伯颜共同商讨守城大计。不久,逃到百姓家躲藏的道童回来,普颜不与道童、章伯颜商议分门把守迎敌。三月,徐寿辉的天完军包围了龙兴,普颜不花建议在城中各处设置厢官、巷长,昼夜坚守,有功者必给重赏,无功者也不加罪,一时军民振奋。普颜不花等在省城坚守两个月,一直未能找出良计突破天完军的包围。一天深夜,正当天完军熟睡之机,突然军营外鼓声大震,接着闯进数千名面涂青色、头扎黄布、身着黄衣的“怪人”,天完军在朦胧中以为是神兵来到,来不及抵挡,纷纷败退。原来这是普颜不花与章伯颜的解围之计,趁夜偷袭天完军的大营。元军能守住龙兴,普颜不花之功最多。

兵临城下,誓死守建宁

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顺帝下诏令普颜不花与治书侍御史李国凤一同经略江南。这时江南的红巾军声势浩大,朱元璋的军队已攻占集庆(今南京),并建立了政权,势力推进到浙东、皖南地区,徐寿辉的天完军实权掌握在陈友谅的手中,已攻占龙兴、安庆等地,在江南一带势力最强。普颜不花与李国凤兵分两路,普颜不花进入福建,他行至建宁(今福建建宁)时,陈友谅派部将邓克明围攻建宁,普颜不花立即做好迎战准备,但平章政事阿鲁温沙见围兵众多,趁夜深人静之时逃跑。与普颜不花一同镇守江南的李国凤当时正分镇延平,普颜不花得知延平也被围困时,便派人送信给李国风,要他坚守城池,牵制天完军。但李国凤在危急关头未作努力抵抗,天完军攻陷了延平,李国凤兵败逃走,这样建宁已变成一座孤城。普颜不花得李国凤逃跑的消息后,愤慨地对守城将士道:“我奉命来此地,怎能逃走?堂堂朝廷命官岂能贪生怕死?我誓与此城共存亡!”于是命将士再加筑各城门,分兵把守,并不时激励元兵,亲自指挥战斗,前后共战64天,最后击退了邓克明的围兵。

以死尽忠,名垂青史

至正十九年(1359年),普颜不花被召回北方,授以山东宣慰使,再转为知枢密院事,总管山东行省军政事务,守卫益都。普颜不花本是进士出身,通晓儒理,但在天下纷乱的局势下,普颜不花受命统兵,是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位驰骋疆场的儒将。由于普颜不花屡建战功,使他在为官“年中,从六品官累升至一品官,其母受封,其妻也被封为“齐国夫人”,普颜不花一家都居住在益都。元朝经过10多年的农民起义军的打击后,已是大厦将倾,而统治阶级内部又互相争权夺利,元朝更是摇摇欲坠。这时在长江流域有一股势力在悄然增长,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这便是朱元璋的势力。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始,剪除江南群雄,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城、方国珍,基本平定南方,并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为统帅,常遇春为副帅,开始了北伐元朝的战争。山东是元大都的屏障,自世祖时期开凿了在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后,这里便成了漕运的必由之路,是大都粮食及各种物资来源的咽喉,也是连接南北的通道,元朝在这里一直派重兵把守,位置显得格外重要,普颜不花受命驻守山东,实则护卫大都。徐达的20万大军首先直指山东,很快占领了沂州,峄州等地。

十一月,明军已兵临普颜不花守卫的益都城下,普颜不花率军奋战,但明军已是势不可挡。腐朽的元朝军队再也不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时代东征西讨、铁马铜兵、踏遍东自黄海西到多瑙河广大地区的军队了。普颜不花苦战几日,益都还是被攻陷,平章政事保保出城投降,普颜不花知道自己没有力量挽回败局,只有以死效忠朝廷。于是他回到自己府中,面对年迈的老母,双膝跪下:“儿忠孝不能两全,以后就由两个弟弟为母亲尽孝送终吧。”说罢,辞别了家人,来到官舍,整理好衣帽,端坐在堂上,徐达早就闻知普颜不花的贤名,想要招降,派人请普颜不花到明军帐中,请了几次,但普颜不花仍旧坐在堂上,不肯去。明军涌人官舍,用绳索捆绑普颜不花,普颜不花大声道:“我乃元朝进士,官至极品,臣各为其主,不事二君。”不屈而死。当普颜不花离开家后,其妻阿鲁真便召集家中人对他们说道:“我夫受国恩,我也被封为齐国夫人,身为朝廷命妇,事到如今,我也只有一死,你们都各自去吧。”家中人听后劝阻,但阿鲁真死意已定,家中人没有不叹息流泪的。不一会,普颜不花两个弟弟的妻子各怀抱幼子,投到院中南井而死,一些婢妾也跟着投井。等到阿鲁真要投井的时候,南井已填得容不下了,于是她抱着儿子转而奔向北井,阿鲁真之女、妾女及孙女等都随她投井而死,时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一月。普颜不花死后不到一年,明军攻入大都,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