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盗基德偷宝刀:引用十三少唐代書法鑒賞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9:55

引用十三少唐代書法鑒賞1  

2008-05-02 17:21:41|  分类: 转载十三少书法评 |  标签:谈艺  书法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十三少唐代書法鑒賞1

唐代书法鉴赏1   十三少鉴别整理

(此为十三少多年呕心沥血之作,请勿随意复制,引用请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浏览相关书法著作,相当不易。)

 

   唐  《碧落碑》篆书< 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碑文630字,系国家一级文物珍品,因此碑在碧落观(在山西新绛县城内龙兴寺。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碑在观内,故名。宋太祖寓此,改名龙兴宫,后因僧人占居,又改龙兴寺。)内篆刻而得名。篆刻于唐代总章三年(公元670年),乃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的四子李训、李谊、李谌、李撰为其母房氏(房氏元龄)太妃造像祈福而立。《山右金石存略》谓,道人祈求刻碑,关门闭目,静坐三日,开门了望,仙鹤双双起舞,碑文宛然刻成。共计二十一行,每行三十二字,除去空缺,实有六百三十字。碑阴上三分之一处,为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绛州长史李汉撰写的《黄公记》。下三分之二为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郑承规奉命书写的《碧落碑》释文。碑身右侧刻有“碧落传双鹤”的神话传说。碑高2.26米,宽1.03米,厚21厘米。原文字迹略有损伤,传为唐人李阳冰槌击所毁。后人摹其旧拓重刊一通,存于原碑之侧,人称新碑,碑阴留题“金大定二十三年”字样。龙兴寺内佛殿、高塔、塑像、古碑林立,引人向往。此碑历来就以文字奇古、行笔精绝而闻名于全国,以大篆著名。碑文中有唐人小篆、籀文、钟鼎文等多种文字,对研究我国汉字演变史上,具有十分珍贵的实物价值。>

唐  《段志玄碑》<《段志玄碑》,无书者名,立于贞观十六年642),在陕西醴泉。赵崡《石墨镌华》谓:“正书中时作一二笔分隶,是六代遗习。”>

唐  《孔颖达碑》
唐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唐  《董秀墓志》楷书<全称《唐故董府君墓志铭》。唐开元三年(715)二月八日入土,公元2003年新出土。墓志铭文为魏碑体向行楷转变时的经典之作,单字径2.5公分,原石完整仅损一字,全篇书风潇洒俊逸,灵动舒畅,偶有参入行书用笔,不乏灵动飘逸,兼具北碑之生拙古朴与唐楷之端庄大度,实为书家案头必备研摩的佳作之一。墓志铭记述志主世代官宦游历,历经隋唐之变,直至唐中期武后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唐  《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藏墨迹,内收王氏家族十一代二十八人共十卷法书。此帖因唐武后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接受阁臣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及诸孙辈书翰真迹一事而名。当时,武则天将此帖在武成殿遍示群臣,又命弘文馆用双钩填墨法相摹,可谓隆重之至。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此帖摹拓精妙,能传达出原墨迹的神貌,可谓天下真迹。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献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此卷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今卷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  褚遂良  (596-658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河南阳翟(今河南登封)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早年向史陵学书,其书处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笔致端劲清拔、雍容柔婉,运以分遗法,融会汉隶,异乎寻常蹊径。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唐  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楷书<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笔法,写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唐  褚遂良  《房梁公碑》<唐代正书碑刻。全称《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太尉并州都督口口口口口口口》,亦称《房玄龄碑》。碑额阳文篆书“大唐故左仆射上信国太尉梁文昭公碑”十六字。诸遂良书。贞观二十口年七月立,碑在陕西醴泉昭陵。左仆射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而贞观只有二十三年,所以此碑当立于公元648-649年之间。《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二尺九寸,宽五尺,文共三十行,满行约八十一字。此碑书法遒劲秀逸,《石墨镌华》称:“碑已泐,仅存六百余字。结法与《圣教序》同。”褚遂良书此碑时五十二三岁。这时他的书风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不仅与《伊阙佛龛碑》不同,就是与《孟法师碑》也大不一样。最明显的,横画已有左低右高的俯仰,竖画的努笔也明显地有向内凹而呈背势;隶书似的捺脚仍然存在,却增加了行书用笔,字势显得极为活泼。褚遂良书法中特有的婉媚多姿在此时已经定型,并进一步走向成熟,便是以此碑为标志的。《金石萃编》载:涿州李氏藏宋拓有贾似道印记,碑下截已残。有影印本行世。>

唐  褚遂良  《枯树赋》行书<此帖为北周庾信撰文,无书者姓名。仅有刻本传世。末署:“贞观四年(630)十月八日为燕国公书。”共三十九行,计四百六十七字。相传为褚遂良所书。作品风姿绰约,仪态优雅,遒劲清润,气势畅达,与褚遂良书风甚合。书势倚正纵横,错综变化,明王世贞评称:“掩映斐叠,极有好致,……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听雨楼帖》、《玉烟堂帖》、《戏鸿堂帖》、《邻苏园帖》等均收入,而以《听雨楼帖》所刻为精。又,元代赵孟頫有墨迹临本传世。明代周天球称:“整密秀润,不少露北海姿态,亦尽气为褚敌者。”见《支那南画大成·题跋集》。>

唐  褚遂良  《临兰亭序》<清代王澍《竹云题跋》称此帖:“此本笔力纵横排(夏,下换介),有不可控勒之势,与寻常褚本不同,疑是米老(芾)所作,托诸褚公以传者。”>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楷书<全称《京师至德观主盂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册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满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褚遂良写《孟法师碑》时四十七岁,是他的中期作品。用笔轻重虚实、起伏顿挫均富于变化,结体疏密相间,顾盼照应,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李宗瀚评曰:“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余,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之作。”在创立唐代楷书新的风范上,褚遂良是影响很大的。唐李嗣真《书后品》讲:“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这段话反映了褚书在当时风靡的情况及其不足之处。有文明书局、有正书局影印李宗瀚本,临川李氏石印本。>

唐  褚遂良  《摹王羲之长风帖》草书

唐  褚遂良  《倪宽赞》楷书<褚遂良书《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藏台湾故宫博物馆。《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干钩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

唐  褚遂良  《文皇哀册》楷书<传褚遂良贞观二十三年(649)书。《文皇哀册》帖,唐褚遂良撰,小楷,署唐贞观二十三年。宋代米友仁以为褚遂良晚年书,据传为米芾临古佳作。>

唐  褚遂良  《小字阴符经》楷书<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杭州)人,祖籍为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封河南郡公,世称“禇河南”。他擅长真书,书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能登堂入室,别开生面,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具,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发丰艳流动,变化丰富。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的作品在碑刻方面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传世的墨迹有,《枯树赋》、《倪宽赞》、《大字阴符经》、《小字阴符经》与《草书阴符经》。据说褚遂良奉旨书写的《阴符经》,有一百九十卷之多。此帖《小字阴符经》为著名的越州石氏帖刻本,其字小如豆,刻工精良。是褚遂良五十九岁时所写。>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楷书<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653)立,正书,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部《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故张怀瓘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此碑由当时名刻手万文韶刻,精细入微,兼得褚书形神。另古同州亦有一文字相同的碑刻,称“同州圣教”,与此“雁塔圣教”相区别。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此碑“记”中两个“治”字,为避高宗讳,缺末笔。>

唐  褚遂良  《伊阙佛龛碑》楷书<《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 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志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唐  杜  牧  (803-852)唐代诗人、书法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名门世族,是宰相杜佑之孙。杜牧在文宗太和年间举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池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人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后人称为“小杜”。工书,《宣和书谱》称其:“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卷》。著有《樊川文集》。他同时又是一书画家,工行草,擅画山水、林木、奇石。以书而论,杜牧堪与同时代之大书家并驾而略无逊色。

唐  杜  牧  《张好好诗并序》行书白麻纸本<《张好好诗并序》杜牧大和九年作并书,书写于835年,纸本墨迹,行书,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历来被鉴赏家、书法家所珍视称赞,实为颜柳而后罕有之作。其书倜傥纵横,俊逸清丽,格调不凡,自成一家。纵28.2厘米,横162厘米,麻纸四接,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内容为五言古诗书,是为歌妓张好好而作,杜牧较多地接触到一些封建社会中的下层妇女——歌女和舞女,了解和熟悉她们的辛酸遭遇。张好好容颜娇美,流落风尘,杜牧的《张好好诗》叙述歌妓张好好得不幸遭遇和作者“感旧伤怀。”书法雄健姿媚,笔势飞动,用笔劲健,转折处如孙过庭《书谱》。深得六朝人遗风,更与其诗文相表里。历代评之甚多,清包世臣赞曰: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中实之妙,武德以后,遂难言之。古今书诀,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说,虽非道出真际,知识固自不同。其跋杜牧之《张好好诗》云“大有六朝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艺舟双楫》)又云:花到十分名烂漫者,菁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內凝,而生气外敝也。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戏鸿堂摘句《兰亭诗》、《张好好诗》,结法率易,格致散乱,而不烂漫者,气满也。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此诣甚难至,然不可不知也。(《艺舟双楫》)《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杜牧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宣和书谱》、《悦生所藏书画别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吴越所见书画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刻本有《戏鸿堂帖》、《秋碧堂帖》等。《张好好诗并序》墨宝,曾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杜牧《遣怀》诗有句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扬州梦》剧本以此命意,着意渲染,牵合杜牧与名奴张好好的一段风流韵事。《张好好诗》诗载杜牧《樊川集》中。此帖为杜牧32岁所书,笔势飞动,雄健浑厚,深得六朝遗意。笔致生动,在朴质稳健之中还透露出一种姿媚气息,既有王羲之书法的结构风范,又有孙过庭《书谱》的笔调韵致。纵观全帖,书写自然,结字安稳,很少有刻意雕饰的地方。字的结构,大多为上部宽松,下部紧缩,显得凝重端严。杜牧通过对字结构的上大下小、上重下轻的比例反差来追求雄健浑厚的艺术效果,这也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伟大人格。>

唐  范  的  《阿育王寺常任田碑》

唐  冯承素  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戾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备诸楷则。”

唐  冯承素  《临兰亭序》<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唐初,临摹《兰亭序》风行,在众多摹本中,尤以此本最精妙。此帖字体不但间架结构优美,而且行笔的踪迹、墨影的浓淡,也都十分清楚。历代评家均认为其表现原作笔墨最为真切。因钤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印,被称为“神龙本”。>

唐  高  闲  唐代书法家。僧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南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草书, 师怀素, 深穷体势。董(辶卣)《广川书跋》称:“闲之书不多存于世,其学出张颠,在唐得名甚显。韩退之尝谓张旭喜怒忧悲,必于书发之,故能变化若鬼神,观闲书者,知随步置履于旭之境矣。”北宋米芾则轻其书,谓:“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传世墨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

唐  高  闲  《草书千文字》草书残卷 上海博物馆藏<《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唐  高正臣   广平(今安徽宿县)人,官至卫尉少卿。(《太平广记》作“卫尉卿”)习右军之法,脂肉颇多,骨气微少,修容整服,尚有风流,可谓“堂堂乎张”也。睿宗甚爱其书。怀瓘先君(《太平广记》作“张怀素之先”)与高有旧,朝士就高乞书,冯先君书之(《太平广记》作“或凭书之”)。高会与人书十五纸,先君戏换五纸以示高,不辨。客曰:“有人换公书。”高笑曰:“必张公也。”终不能辩。宋令文曰:“力则张胜,态则高强。”有人求高书一屏障,曰:“正臣故人在申州,书与仆类,可往求之。”先君乃与书之。自任润州、湖州,筋骨渐备,比见蓄者,多谓为褚后。任申、邵等州,体法又变,几合于古矣。陆柬之为高书告身,高常嫌,不将入帙,后为鼠所伤,持示先君曰:“此鼠甚解正臣意耳。”风调不合,一至于此。正臣隶、行、草入能。(出自张怀瓘《书断》)高正臣传世作品有《明徵君碑》,书自圣教序出,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

唐  高正臣  《明徵君碑》<南京唯一现存的唐碑--明征君碑全名“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在南京栖霞山栖霞寺山外北侧,立于唐上元三年(676年),为纪念明征君而立。碑文记述南齐隐士“明征君”即明僧绍,纵情山水,笃信佛孝,隐居栖霞山,皇帝历征不就;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大造佛像等活动情况。碑文由唐高宗李治撰,显示了对明僧绍五世孙、唐高宗宠臣崇俨的赏识。唐朝明增绍曾几次被皇帝征为记室参军、国子博士等,他都“称疾不就”,隐居深山,故称“征君”,又称“隐君”。据说这块碑得以竖立,是明增绍的第五世孙明崇俨在唐高宗面前争取到的。碑文为高宗上元三年所撰,唐代书法家高正臣书写,王知敬篆额,碑阴“栖霞”二字为高宗亲笔,碑文是一篇关于明增绍的传记,供后人观览。其书法遒劲,字体与唐释怀仁集王书圣 教序相近,为研究唐代宗教、历史特别是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物。碑阴另刻有“栖霞”二字,笔势雄健,相传系李治御书。该碑碑材为距今约2.8亿年前海相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栖霞灰岩),是古人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实属罕见。>

唐  敬客  《王居士砖塔铭》楷书<唐代楷书名碑,其帖正书,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刻。十七行,行十七字,由上官灵芝撰文,无名书家敬客所书。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敬客生卒年不详,亦不知为何处山林逸士,《宝刻丛编》与《宝刻类编》皆无其名,但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初唐诸家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书法的全盛时期,因此敬客所书此铭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清王澍《虚舟题跋》“敬客名不显于时,然其书法特为瘦劲,大类褚公。则知唐世能书者人多,不免为巨公掩耳。”钱泳曰:“得片纸只字犹珍藏之不置者,因其秀劲有法,在欧、褚之间,故学者纷纷,遂为名碑,可见古人用笔皆有法度可寻也。”钱泳《跋王居士砖塔铭》曰:“《王居士砖塔铭》近日所传者非断本即翻刻本,要如此之精拓而完善者鲜矣。余尝谓唐初书家各立面目,惟是刻能兼率更一欧阳询一、中令(褚遂良)之长而独出机杼,此其所以妙也。”今观此铭,楷法精妙,体势俊逸,风神挺秀,深得欧、褚意法而又能自出机杼,无疑为唐楷中之佼佼者,赵之琛跋云:“敬客书直与欧、虞、褚、薛相抗衡,习楷者当奉为圭臬也。”此塔铭书后即掩埋黄土之下达九百余载,直至明万历年间方始出土。又因其石甚薄,出土未几即便遭损裂,始破为二,继破为三,又破为四,后碎作七,故世传佳拓极少。更因此刻书法婉润秀整,深获世人喜爱,故辗转翻刻竟相仿效,精者亦几可乱真。今选用赵叔孺所藏初拓本公诸于世,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赏习。>

唐  贺知章  (659-744) 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工书,尤擅草书,笔力遒雄,为人磊落不羁,纵笔如飞,神彩奕奕。窦臮《述书赋》称:“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刘禹锡有诗赞其书:“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服膺。”相传草书《孝经》为其手书。

唐  贺知章  《孝经》草书 日本皇室藏<《孝经》,纸本,现藏日本,32行417字,卷尾有小楷题“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此卷另有刻本传世。全卷有晋人法度,含章草隶意,气势磅礴,落笔精绝,笔法遒健,风尚高远,为鉴赏家所重视。>

唐  瞿令问  [唐]为道州江华县令。工书,尤杂体篆及八分。元结所作唐阳华岩铭,令问以杂体篆之,刻之崖上。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中尝八分书舜冢碑。又唐寒唐亭记、洼樽铭并令问书。《古今碑帖考、元次山集、书史会要、格古要论》

唐  瞿令问  《浯溪铭》<768大历三年瞿令问书《浯溪铭》。>
唐  瞿令问  《怡台铭》<该碑位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大唐中兴碑》对面东崖。北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曾赞:“江华县令瞿令问笔画沉稳”,“笔法甚佳”。清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赞瞿篆书“结体遒劲”,又云“所用古文皆有依据,无一字杜撰,以此见公篆学之精深,实于唐宋诸家中卓然可称者”。《  台铭》碑文15纵行,每行约16字,全文约220字左右,其笔画均匀,体态修长舒展,部分字笔方而势圆,成纵向长方形取势,且竖画形长而收笔尖细,状若针锥,形似垂柳。这种极具悬针特色的书体给人以劲利而爽快、下垂而自然的感觉,似从《峰山碑》和《天发神谶碑》化裁而出,是篆书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悬针篆。>

唐  李  白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于此,曾寓居山东。唐代大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师张旭草书,书为诗名所掩。虽然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李白墓碑》云:“翰林字思高笔逸。”宋黄山谷曾经评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又《宣和书谱》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也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写意情调。尽管李白书迹所见仅《上阳台》—件,然观帖面目,与古人评论相一致,诗如其人,书亦如其人也。

唐  李  白  《上阳台帖》行草书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墨迹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被收藏家张伯驹收藏,建国后张伯驹交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转呈毛泽东的信中,特别写明其中李白《上阳台帖》是赠送给毛泽东个人的。因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所收礼品一律缴众,所以毛泽东在1958年还是割爱把《上阳台》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上阳台帖》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收笔处一放开锋,毫无含蓄,更显苍劲,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纸敝墨渝,笔畅意连,点画行走于云烟明灭中。帖后有宋徽宗赵佶一跋,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 '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 ' 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宋代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时说:“及观其藁书,大类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元代张晏跋曰:“谪仙(李白)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元代书法家欧阳玄在观赏了诗仙李白的此帖后,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 ,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译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

唐  李  冶  (628-683)即唐高宗,书法家。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在位三十四年(650-683)。喜书法,北宋朱长文《墨池编》称其雅善真草隶飞白。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云:“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日:‘许圉师尝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日:‘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惟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丑,子敬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不免溢美。传世书迹见《淳化阁帖》。

唐  李  冶  《纪功颂碑》
唐  李  冶  《圣教序记》
唐  李  冶  《万年宫碑》
唐  李  冶  《周护碑》

唐  李  邕  (678-747) 唐代影响深远的书法大家和著名的文章高手。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知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世称“李北海”。政治命运坎坷,屡遭眨斥,后为宰相李林甫所害,含冤杖杀。工书,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羲之、献之)而有所创新,沉雄倜傥,自成面目,对后世颇有影响。李邕提倡创新,主张学书法不可一味摹拟,说“学我者死, 似我者俗”。他工诗文,善正、行、草书,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前后共为人写了数百篇,得到的润笔竟达数万之多。他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其书法个性明显,圆浑宽博,高势左低右高,笔力遒劲而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之感。这同“二王”典雅萧散的书风显然有差异。李邕的书风对后世影响不小,宋代的苏东坡、米芾,元代的赵孟頫等,都多少受到李邕的影响,在强化笔力、体势中,去追求“风度闲雅”、“翩翩自肆”的书法境界。吕总《续书评》称李邕真、行书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宣和书谱》称其“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相传善自镌刻碑石。明代杨慎《丹铅录》称:“李北海手刻者数碑,后书‘黄仙鹤刻’,或云‘元省已刻’,皆自刻而托名者也。”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法华寺碑》、《端州石室记》、《李秀碑》等。文集已佚,明人辑存《李北海集》。

唐  李  邕  《东林寺碑》<李邕《东林寺碑》并序。刻于唐开元十九年(731),时间比柳公权碑还早,可惜原碑毁于火灾,现碑为元代至元三年(1337)重刻。至今也有六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仍不失为珍贵文物,现竖立在大雄宝殿之后。>

唐  李  邕  《端州石室记》<唐代正书碑刻。李邕书。开元十五年刻于端州七星岩。文共十八行,满行二十三字。书法疏朗峻拔,为著名唐楷之一。《端州石室记》的书法,不仅结构严谨、端庄、用笔圆滑方正、笔函清新、刚劲有力,而且内容具有唯物主义的进步倾向。他斥责了仙境的虚妄,歌颂了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在艺术上为后代留下了宝贵借鉴的地方。此碑在清初有380个字,清末仅剩319个字,如今清晰可辨仅存304个字了。为了保护此碑,民国二十七年由李磊夫捐建一护碑亭。一九六二年由政府拨款增建瓦顶,并予以维修,后又在碑前加建一水泥柱铁栏杆,避免人为损坏,但由于碑上有一马蹄旧痕,痕迹内有一小孔,游人常从铁栏栅处伸手掷硬币入小孔内,故马蹄痕迹越来越光滑,人们通常叫此碑为“马蹄碑”。>

唐  李  邕  《法华寺碑》<《法华寺碑》又名《秦望山法华寺碑》是碑久佚,为李邕于唐开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岁时所书,石旧在浙江山阴秦望山,今佚。世传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贞得之于吴门韩履卿家,每页四行,每行六字,计二十三开,东海伏灵芝刻石,今刊影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研究 或学习李北海书法提供一件新的资料。传世仅何子贞藏宋拓孤本,以刀法验之,实是宋人刻本,非唐刻,且似木刻。何氏尝双钩重刻一石,其宋拓本今在上海博物馆,以前有正书局有影印本。此碑在明代就有翻刻,作开元十一年,或十三年者,皆是明人妄刻。>

唐  李  邕  《李思训碑》行书,碑在陕西蒲城县<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蒲城县。此碑是李邕晚年得意之作,被称为:“北海书中最(火亘)赫者”。《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此碑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气清质实,貌似《集王羲之圣教序》而风骨坚利,转折之方棱却源于北碑。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林散之老人说:“临李北海的字,用笔要翻。”翻即折,此碑的翻折特别明显,如“宁”字的宝盖头,“公”、“或”等字的方棱处,均为折锋所至,锋芒毕露,峻利非凡。结体也欹侧而安稳,内紧而外松;如“戟”字的左右两部分的横竖皆斜,倾侧欲倒,但两个斜体互为支撑的结果,则恰如人字梯般的平稳。李北海凭借惊人的笔力,更进一步拓开架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峻拔灵动、通体秀逸的艺术风格。>

唐  李  邕  《李秀碑》<全称《云麾将军李秀碑》,亦称《云麾将军碑》。堂天宝元年(七四二)正月立。李邕撰并书。原碑被裂作柱础,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李荫、邵正魁、董凤元于具署中掘地得之,仅六石。县令王惟俭携四石至大梁,后遂佚,仅存二石今在北京文天祥祠。行书。二石皆十二行,行五至十三字不等。《李秀碑》就是李邕书风的代表作。此碑书法笔画虽肥而骨力内含,字态虽丰腴却雄秀之气溢于字外,可以看得出其书法虽得力于〔二王』,但在用笔上增以放以添豪迈,丰其肢以纵柔媚,表现出李邕精熟的用笔技巧和渊博敦厚的学识。清梁*《评书帖》:『北海《李秀碑》比《云麾》更紧,有大令笔意。清翁方纲在《复初斋文集》中云:『是碑北海书之最遒美者,远在陕北《云麾》之上。』以行书书碑,这在李邕之先几乎是前无古人,《李秀碑》的出现,可以说是拓宽了我国碑铭书体的新途,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李邕的艺术创作,在书法发展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唐  李  邕  《丽山寺碑》 旧拓旧裱《(唐)丽山寺碑》(唐)李邕 文并书 开元十八年左右立石(保真保老)旧裱本经折装 清晚期所拓 此碑在湖南长沙衡山县丽山寺 又名岳丽书院 碑为修岳寺而立 述及寺于晋太始修建立石等语 李邕书碑时被贬职称 “前陈州刺史”拓工精 墨色呦黑 字口清晰颇显精神共25叶50面完整无缺

唐  李  邕  《卢正道碑》
唐  李  邕  《岳麓寺碑》行楷 <《岳麓寺碑》又名《麓山寺碑》,唐代李邕撰文并书的碑刻,体兼行、楷,原石在长沙岳麓书院。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碑高2.7米,宽1.35米, 文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六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人来襄阳米黻”字样,“元丰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现在长沙岳麓山公园内。《麓山寺碑》 是李邕存世书迹代表作,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该碑笔力凝重雄健,气势纵横,如五岳之不可撼。运笔博采魏晋及北朝诸家之长,结体纵横相宜,笔法刚柔并施,章法参差错落,行云流水,化柔为刚之美。北宋黄庭坚评其:“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务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 不过如此。”清孙承泽:“《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昔俞仲蔚谓此碑胜《云麾》,必有所见也。北海书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苏、米而稍袭其法;又至赵文敏,每作大书,看意以拟之矣。”(《庚子消夏记》)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赵孟俯等都沿袭其法。《麓山寺碑》 轶传“黄仙鹤刻”,黄仙鹤即李邕刻,黄仙鹤为李邕的化名。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书写、并镌刻,且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传世北宋拓本有故宫博物馆藏本、赵声伯藏本、苏州博物馆藏本。历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国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书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为底本。此碑是最能体现李邕成熟的行书风格的代表作。古人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说法,他是唐代书法家中惟一一位让后人将其与“书圣”王羲之比肩并立的人物。此碑雅健浑厚,碑意较浓,笔力内藏,刚而不露,极为沉着。因其作书宽大力沉,所以有“北海如象”的盛誉。>

唐  李  邕  《叶有道碑》全称《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又称《叶国重碑》《追魂碑》《丁丁碑》。开元五年立于松阳;一说在今山东金乡;又说在今河南开封。行楷碑刻,与李氏另一著名行楷体碑《丽山寺碑》相较,此碑线条则偏于细瘦坚韧,而《丽山寺碑》用笔遒劲并略肥润。书法俊逸闲雅,不见欹侧之态。北宋蔡襄评此是李邕书碑中第一,原碑已佚,仅有明代翻刻本传此。此碑还有一大特色。李邕从容地使整幅字一气贯之,笔势相应,产生沉稳、流劲、平和、飞扬的节奏起伏,达到多变与和谐。从中我们也能发现作者才气、学养之高和书法功底之深。

唐  李怀琳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书法家。生卒不详,活动于公元七世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怀琳之伪迹也。"太宗时以善书历待诏文林馆,好伪托古人,作伪书几可乱真,此贴多类右军,卓然名家也。书法出于二王,曾伪作王羲之书法,以假乱真。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相传为唐李怀琳仿作。 作品欣赏: 李怀琳《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唐  李怀琳  《绝交书》草书<《绝交书》是李怀琳草书的代表作,《书鉴》称此书[筋肉丰壮,位置典古,云行水流,浑然无迹]。清代吴德旋称其草法出于王献之。学写《绝交书》,可知此非虚语。 >

唐  李隆基  (685-762),陕西成纪(今甘肃)人。即唐玄宗,书法家,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少英武有权略,多才多艺,善骑射,并通晓音律历象之学。在位四十四年(713-756)。工书,各体皆备,且各立门户开宗创派,盛况空前。尤擅隶书,丰茂淳正。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他从小就喜欢隶书和草书。始封楚王,后徙封临淄郡王。延和元年(712年)睿宗禅位于李隆基,即皇帝位,庙号玄宗。他当政初期,励精政事,经济、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开创“开元盛世”。《旧唐书·本纪》说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玄宗提倡隶书、章草、有他的用意,他大概有感于“二王”书风靡当时,形成“翰苑书体,狃于世习”。他锐意改革,因此以隶书来纠楷书,以章草来纠草书,这不一定是复古。传世刻石有隶书《纪泰山铭》、碑刻有:《王仁皎碑》、《凉国长公主碑》、《郧国长公主碑》、《赐益州畏史张敬忠敕》、《庆唐观记塑铭》、《石台孝经》。

唐  李隆基  《赐益州畏史张敬忠敕》
唐  李隆基  《鹡鸰颂》行书<墨迹纸本,疑双勾本。纵26厘米,横192厘米。共40行337字,行7~8字,字大如古钱。钤有“宣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晋府图书”、“吴廷”、“石渠宝笈、“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吴廷、清内府等收藏。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馆。此帖书法萧散洒落,外柔内刚,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运笔多用侧锋。笔画之间的过渡常用连笔,虚入虚出;字与字之间很少牵连,但相向点画顾盼俯仰,笔断意连。一挑一趑,刚柔相济。宋黄山谷《山谷题跋》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清河书画舫》认为此帖“结构精谨,笔法纵横”。吴其贞说:“书法雄秀,结体丰丽,绝有山野气”。此帖书法,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书出“二王”之间,而渐趋肥腴,法袭传统家学。师承历代宸翰之风。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唐  李隆基  《纪泰山铭》<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为宣扬国力,挑选各种颜色的马各一千匹,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称“唐摩崖”。碑文《纪泰山铭》,由玄宗亲自撰写,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凿就于石崖之上,其书浑厚苍劲,“若鸾凤翔于云烟之表”,碑铭典雅,遒逸婉润。整个石碑布局匀称,结构谨严,气势雄伟。全文边题目整整一千字,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撰书,记述了封禅告祭之始末,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铭赞高祖、太宗、高宗等先皇之功绩,表明自己宝行三德(慈、俭、谦)之诺言。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正,名非从欲”。唐摩崖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现存1008字(包括题"纪泰山铭"和"御撰御书"等字)。除"御撰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字大25厘米,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唐摩崖"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正,气势雄伟。后人题"天下大观"四字于其上部,因而此峰又称大观峰。唐摩崖书法遒劲婉润,端严浑厚。因长期遭受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铭文现已残26字,不可辩认的6字。周围还有宋摩崖、清摩崖及明清刻石75处。>

唐  李隆基  《金仙长公主碑》
唐  李隆基  《凉国长公主碑》
唐  李隆基  《庆唐观记塑铭》
唐  李隆基  《石台孝经》 隶书<《孝经》为一巨碑,内容为《孝经》并附注。隶书,天宝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藏西安碑林。此为一巨碑,内容为《孝经》并附注。碑文隶书追汉隶风规又小变其法,丰腴爽利,颇有盛唐气概。碑石坚细,至今光莹如漆。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第一碑。这不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另外造型也富特色:碑头,三层卷云壮华冠,高贵典雅;碑身,四青石相合而成,华丽大方;碑座,三层石阶上刻蔓草、瑞兽,呈虎踞龙蟠之势,称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气派的一方顶天立地碑。公元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皇袍加身,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而《孝经》是儒家经典。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广加传授,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这就是石台孝经碑的来历。有趣的是,据说当年,李隆基爱上亲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以至日思夜想,茶饭不思。高力士灵机一动,劝李隆基令各位王子研读《孝经》,以启发寿王以孝道为重,献出玉环。李隆基欣然采纳,并对诸王子解释说:"孝之精义乃在于顺,顺者,以父母之愿为己愿,以父母之想为己想。"希望寿王有所感悟。同时,高力士进一步谋划,令杨玉环自荐为道士。免去寿王妃的身分。天宝四年,玄宗立孝经碑后,诏玉环还俗,册封贵妃。观石台孝经碑,端庄的隶书,雍容舒朗,优美流畅。此碑一出,天宝年间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以此为范本,习练隶书。而碑最后一面左上方还有玄宗以行书作的跋,字呈狂放之态,颇具气势。这方碑也成了我们研究风流帝王李隆基的珍贵资料。据历史记载,石台孝经碑刻成,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今西安碑林区文艺路一带),唐末,朱温胁迫昭宗东迁洛阳。长安留守韩建为便于防守,毁长安,缩城至宫城内,为保护此碑,移其人文庙内(今西安西大街社会路),公元1087年,宋漕运吕大忠又移碑至府学北边,即今日之地,妥加保护。石台孝经碑立于现在位置已有906年的历史了。>

唐  李隆基  《王仁皎碑》<公元719年己未,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七年十月,立《王仁皎碑》,張說撰文,唐玄宗李隆基隸書。> 
 
唐  李隆基  《杨珣碑》<杨珣便是宰相杨国忠(杨玉环杨贵妃之父)的父亲。死后多年的杨珣,被唐玄宗李隆基追赠为郡太守、兵部尚书;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刻石立碑。杨珣碑碑身为一整块高3.18米,宽2.19米的大理石雕凿而成,为同时期石碑中绝无仅有。螭首,方座;圭额为太子李亨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八个大字。碑文为玄宗皇帝御书,26行,行57字;玄宗皇帝书写此碑时68岁,书法境界已达到炉火纯青,碑文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书写,记载了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玄宗皇帝的书法浑厚苍劲,气势夺人,为历代书法家所钟爱。自唐以来,无数追捧者为获得杨珣碑碑文拓片而对杨珣碑进行无节制的捶拓,造成碑文字迹漫漶,捶阙达三分之一。1957年杨珣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为了保护此碑,曾准备将杨珣碑搬迁到西安碑林作为镇馆之宝,终因碑体庞大和限于当时的设备不足而未能成行。>

唐  李隆基  《郧国长公主碑》

唐  李世民  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便是以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599—649),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县)人。是唐代第二个皇帝,公元626—649年在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执政期间有“贞观之治”之誉,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太宗雅好书法,深爱王羲之书法,曾收集天下二王书法真迹以充内府,得《兰亭序》,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模等人双钩廓填摹成副本,分赐诸王及近臣,还命欧阳询拓临《兰亭序》为武定本。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诸王子临摹数百遍,对《兰亭序》更是着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携归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虽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由于他的喜好,使初唐书风无不纳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书取仕,使书法广为普及,所以客观上,他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世民“以书师虞世南”(宣和书谱),常与虞世南论书,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

唐  李世民  《晋祠铭》行书 <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行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九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正月廿六日刻,碑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此碑为行书,为唐太宗晚年所书,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晋祠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时曾祷于此。天下统一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重莅此祠,为报神之恩,亲自撰文作铭并书之。铭为行书,以行书写碑,过去很少见到。此碑全法二王,书法遒劲,神气浑伦,风神洒落,颇有韵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杨宾《大瓢偶笔》云:“今观此碑,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清钱大昕云:“书法与怀仁《圣教序》极相似,盖其心摹手追乎右军者深矣。”清人王佑作诗赞曰:“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州,虞褚欧柳都拜倒。”其字的行笔、结体、行气都很可观。此碑以笔力为主,用笔浑厚自然,结字、用笔颇似《怀仁集王圣教序》。此碑书法浑然天成,笔画结实爽利,无做作之态,实开八大山人之行楷书先河。由于此铭是唐太宗平生杰作,故历来评价很高。>

唐  李世民  《屏风碑》
唐  李世民  《温泉铭》行书<《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不久佚,仅一唐拓孤本留存,存48行,末书“永徽(唐高宗年号)四年(653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一行。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此铭的用笔特点是凌空取势,痛快沉着,直按直提,甚有笔力。其笔势圆劲流丽,中锋运笔,疾迟交互。全篇在雍容和雅中更显剑戟森严、凛然可畏之气势。其中如“汉”、“劳”、“婴”等字,该按的地方按得很重,该提的地方提成一丝,这就是所谓的春蚕吃丝法。笔笔如击鼓打锣,节奏明快,充分体现这位雄才大略、心怀坦荡皇帝的性格。为了笔力之胜,常不顾字形的疏漫。如“老”、“穷”、“长”、“故”等字。但不乏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此铭与王书一样,洒脱自然,抑扬流转,骨力颇为相似。但是王羲之的书法常以露锋起笔,而此铭则多用藏锋;王书秀逸姿媚,而此铭则劲整奔放,相通中又有异趣。唐太宗将自己的英雄气概,化入书作之中,因此具有一般艺术家难以企及的独特意态和光彩。《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唐  李阳冰  赵郡人。好古,善属文,尝令当除,李白往依之,赠以诗曰:“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历集贤院学士,晚为将作少监,韩退之称曰李监是也。阳冰篆品入神。自秦李斯以苍颉、史籀之迹,变而新之,特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阳冰生于开元,始学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精探小学,得其渊源,遍现前人遗迹,以谓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尝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其以书为已任也如此。当世说者皆倾伏之,以为其格峻,其气壮,其法备,又光大于秦斯矣。赞之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自阳冰后,虽馀风所激,学者不坠,然未有能企及之者。

唐  李阳冰  《般若台铭》 篆文<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在福建会城乌石山。铭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住持僧惠摄。” 般若台即一巨大岩石,据传古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日不释手,因是得名。此为李阳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笔致屈曲回环,变化开阖,龙蛇盘踞,饱含苍劲之力,雄浑之气。写篆书,圆活姿媚易取,劲利豪爽难得,李阳冰兼而有之。无怪当时人求他篆写碑额,以庄严其容,壮大其势。>

唐  李阳冰  《城皇庙碑》篆文<《缙云县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缙云县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据《缙云县志》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通。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唐令李阳冰篆写刻石的《城隍神记》一事:署理缙云县之后,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庙里去找着了那块石碑,摩挲再三,诵读再四。石碑上圆下方,高五尺三寸,广三尺五寸,碑文篆书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体瘦长,字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石碑原刻于唐乾元间,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搨片重刻的,保存得颇为完整,只是重刻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蚀三字而已。>

唐  李阳冰  《滑亭新驿记》篆文<碑在今滑州驿中,其阴有铭曰:“斯去千载,冰生唐时。冰今又去,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吾不知之;后千年无人,当尽于斯。呜呼郡人,为吾宝之。”不知作者为谁?然贾耽尝为李腾序《说文字源》,盛称阳冰此记。耽为滑州刺史,因见斯记而称之耳。阳冰所书,世固多有可爱者,不独斯记也。嘉佑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书。>

唐  李阳冰  《缙云城隍庙碑》篆文<<缙云城隍庙碑>为李阳冰传世的著名小篆碑刻,是碑最能反映阳冰篆书之体貌及李阳冰篆书之特色:细瘦韧健、伟劲飞动,重心上提、修长舒展,中心对称、时有突破. 从此碑的书法可窥缙云期间的李阳冰篆学成就之高。>

唐  李阳冰  《李氏先茔记》
唐  李阳冰  《琴铭》篆文
唐  李阳冰  《三坟记》篆文碑刻 李阳冰专攻篆书<《三坟记》是为李曜卿兄弟三人建的,李季卿撰文,李阳冰篆书。唐大历二年(767年 )刻。碑文两面,共23行,行20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刻本,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三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此碑结体纵势而修长,线条遒劲,逸致翩然。清赵宦光云:“阳冰得大篆之圜而弱于骨,得小篆之柔而缓于筋。”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庚子消夏记》)。>

唐  李阳冰  《拪先茔记》篆文<唐大历二年( 767年)李季卿撰,李阳冰书。碑残。高 171厘米,宽79厘米。14行,行26字。现存西安碑林。此碑为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姚宗萼等摹刻。拪,是迁字的古字。因为李季卿迷信风水,把他祖先的坟墓,由灞河岸迁到风栖原。碑文即记此事。笔画比《三坟记碑》丰神尚差。>

唐  李阳冰  《怡亭铭序》篆文<《怡亭铭》摩崖石刻位于市区小北门外的长江边。江边有一巨石高3米,直径约3米,因形如猴子而坐,故名猴子石,石上刻有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篆书的《怡亭铭记》(唐代附近曾有一“怡亭”)。《明统志》记:“……怡亭铭刻于江滨巨石上,乃唐李阳冰篆,李莒八分书,裴虬为之铭,世谓三绝。”崖石上还刻有清代金石家巴慰祖、江恂的题记。此怡亭铭摩崖真迹,足见其珍贵,堪称艺术瑰宝。《怡亭铭》序、词中明确记载:裴建亭,李阳冰题名“怡亭”并书篆序,裴虬撰《怡亭铭》铭文,李莒书铭词。四人为何在武昌建亭题铭?从有关史料中得知,裴和裴虬是两兄弟,曾任容州长史,虬为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刺史、谏仪大夫。安史之乱前后10年间,裴氏兄弟饱经战乱之苦,北归不成,来到比较安定的江南武昌,此时马作令和元结隐亦居于武昌。因为有知音,兄弟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他们居武昌建亭的原因。李营是唐代散文家李华的弟弟,是颇有盛名的书法家,作过越州录事参军。李阳冰在四人中名声最大,是“诗仙”李白的族叔,曾为缙云令、当涂令,官至将作监,人称李监、少监,是唐代文字家兼大书法家,善词章,尤工篆书。曾刊定《说文》30卷,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碑刻有《怡亭铭》、《般若台题名》、《颜氏家庙碑额》、《城隍神祠记》、《孔子庙记》、《先茔碑》、《三坟记》等。他任当涂县令不久来到武昌,与裴氏兄弟相会,对他们从战乱的北方来到比较安定的江南武昌,需要一个安全愉快和喜悦的环境表示同情。这是李阳冰为裴氏兄弟筑亭题名“怡亭”的缘由。摩崖石刻的岩石,俗称“观音崖”,因其形状似猴,又称猴子石。《怡亭铭》刻凿于岩石北面和东面。此石刻距今1200余年,字迹尚很清晰,是欣赏、研究和继承我国书法艺术难得的实物真迹。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  梁升卿  生卒不详,初仕奉天县尉,后官至广州都督,太子右庶子,约天宝初年卒。与张九龄友善。博学工书,以隶书名世。传世的书迹有泰山摩崖《东岳朝觐颂》(已毁),《御史台精舍碑》等。

唐  梁升卿  《御史台精舍碑》<唐开元十一年( 723年)崔湜撰,梁升卿书。高145厘米,宽65厘米。此碑是研究唐代政教关系及唐隶书法的可贵资料。>

唐  柳公绰  (公元726—830),字宽,唐时京兆华原人,即今铜川市耀州区稠桑乡柳家塬人。性格庄重严谨,喜交朋友豪杰,待人彬彬有礼。聪敏好学,政治、军事、文学,样样精通,尤其喜爱兵法。曾主动请战率兵平了淮西之乱。柳公绰在处理沙陀等少数民族的问题上,讲安全政治策略,平等对待,深得边民拥护,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安全。由于他功劳卓著,官封“兵部尚书”。去世后,追赠太子太保,葬耀县阿子乡让义村。墓前有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源立碑,上书“唐兵部尚书柳公绰墓”。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  柳公绰  《武侯祠堂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立。立于武侯祠大门内右侧。碑高3.67米、宽0.95米、厚0.25米。碑文楷书,竖行,24行,全文1094字。碑首刻连云纹,碑座为龟形。唐元和四年(809年)建,此碑由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镌刻。因文章、书法、镌刻都出自名家极为精湛,史称"三绝碑"。为国家一级文物,武侯祠的镇馆之宝。按三绝之称有二说:其一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四川巡按华荣于碑上题跋云:“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宇不朽也。”是赞美诸葛亮功绩和裴文柳书并称“三绝”。其二是道光九年(1829年)华阳举人潘时彤器修《昭烈忠侯陵庙志》,谓文章、书法、刻技均精美。后人合二说为一,又产生“回绝”之说;其意则一。诸葛亮殿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红墙环绕,翠柏掩映,碧茵铺地,景色宜人。进入大门,前方两侧为碑廊。西侧碑廊内陈列的是明碑,东侧碑廊内则是珍贵的唐碑,>

唐  柳公权  (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十二岁能为辞赋,由于擅长书法,被穆宗李恒看中,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着,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唐  柳公权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回元观钟楼铭并序》(836年,五十九岁)石横置,四十一行,行二十字,邵建和镌刻。这一碑铭为横式,长124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青石质。碑题“大唐劻元观钟楼铭并序”,令狐楚撰文,柳公权中楷正书,共761字,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4月20日立。这方碑铭刻石是1986年11月15日在我市太乙路段的陕西省化工设计院基建施工时发现。此碑的出土地点,据考古资料判断,是原长安城东市的位置。根据《两京城坊考》记载推测这里应是唐资圣寺遗址。而劻元观所在的亲仁坊,应在距此约一公里以外的西南方,即今文艺路和友谊东路十字的东北一带。《劻元观钟楼铭》碑铭是迄今为止现存柳碑中最完整的。由于长期埋藏地下,故较少损坏,碑面和个别字稍有残损,但文可通读,是柳公权58岁时所书。仔细观察文字,未见后人剜铣痕迹,虽有石花但字口清晰。其遒劲奇绝,风骨峥嵘,不同凡响,与《金刚经》风格相类,应属柳公权前期作品。此碑未见著录,也未见拓本流传,一千多年后偶然出土,实属一大幸事。此碑风神烁烁,一笔不苟,其用笔重骨力,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其结构往往错位中求变化,比如左右结构的字“蹲”、“钟”、“楼”等将左边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长的结字法,在不平衡中求韵趣。柳书向又一纵深渐进。>

唐  柳公权  《冯宿碑》楷书<(837年,六十岁)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正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石存西安碑林。其书爽利快健,神采飞扬。似乎在预示一种更为精炼的“柳体”即将孕育而出。就在此后的五六年中,《玄秘塔》、《神策军》便相继问世,成为千年楷书的典则。《庚子消夏记》引杨用修语云:“诚悬《冯尚书碑》亚于(虞世南)《庙堂碑》。”《石墨镌华》云:“此碑柳书结字小差胜《玄秘塔碑》,尚不堪与薛稷雁行。杨用修云亚于《庙堂碑》,过矣。”>

唐  柳公权  《伏审》行草书
唐  柳公权  《苻璘碑》<(838年,六十一岁)李宗闵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镌字。三十一行,行六十二字,碑高一丈,宽四尺五寸三分,为柳碑中最显要者。石在富平县,“十年动乱”中被毁。此碑历代享有盛名,《金石录》、《宝刻类编》、《集古求真》等均有著录。此碑与《冯宿碑》字虽较小于《玄秘塔碑》,但同样魄力雄浑,字法深厚,结构缜密,神理骏发。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其书亦带有婵娟不胜罗绮之致。”此谓雄浑中有秀媚之色。>

唐 柳公权 《复东林寺碑》楷书<柳公权正书,崔黯撰文,石在江西庐山。此碑宋时就因遭火而剥落,清代断裂,元朝有摹刻本。此碑虽是柳骨挺拔,但风棱已由外射转入内蕴。随着年岁的增长,斩钉截铁外露的锋芒也相应减少。此碑字间空白颇多,一种心灵之光仿佛荡漾在字里行间。>

唐  柳公权  《高元裕碑》楷书<(853年,七十六岁)柳公权书,萧邺撰文,在河南洛阳,碑高一丈一尺余,广四尺,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九字。额篆书“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四行,二十字。康有为曰:“《高元裕碑》有龙跳虎卧之气。”(《广艺舟双揖》)清杨守敬《学书迩言》云:“《高元裕》一碑,尤为完美,自斯厥后,虽有作者,不能自辟门户矣。”“龙跳虎卧”是喻其书法之雄强有力。后者称其完美,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唐  柳公权  《金刚经刻石》楷书<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楷书。唐长庆四年(824年)四月刻。原石早佚,仅见复制品。现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不损。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为法国人伯希弄走,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于敦煌发现的是卷装唐拓,但此种拓本的纸墨,都未必是当时的精工之作。柳公权所书的这本《金刚经》,当时的人都非常爱好。当他还在世时已经数次被人模刻。可见“柳体”是何等的权威和名重。此《金刚经》刻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柳公权书写的最早的一种刻石。柳公权书写此刻石时年47岁,可以说是年富力壮时的得意之作。同时也反映了“柳书”的前期面貌。“敦煌本”有罗振玉《墨林星风》本,有正书局《石室秘宝本》和中华书局、文明书局、文物出版社影印本。>

唐  柳公权  《李晟碑》楷书 <(829年,五十二岁)碑在陕西高陵县,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裴度撰,柳公权正书,并篆额。此碑明代已多漫漶,近拓石花满布。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字虽剥落,然一看挺拔不群之概,尚可扪而得之也。”与《金刚经》相比,加强了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森挺、挺拔不群之概。但是有些地方结字显得拘谨,局促。>

唐  柳公权  《刘沔碑》楷书<(848年,七十一岁)柳公权书,韦博撰,元度摹勒并篆额,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此碑字体偏小,但书体劲秀。杨守敬《学书迩言》注意到其“淡雅”特点。细察其碑多用圆笔,如“国”字,右角转换既圆,右直下也呈弓弩形。“司徒”之“司”,右侧遽然下弯,有拙态,“神道”之“道”字的结体也错互示拙。七十岁以后,柳公权书也在变化。此碑与其相近风格者如《苻磷碑》、《魏公先庙》、《刘沔》、《冯宿》均有“敛才就范,终归淡雅”之风范。>

唐  柳公权  《蒙诏帖》草书 墨迹白麻纸本<《蒙诏贴》又名《翰林帖》,白麻纸,纵26.9cm横57.6cm 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其文句如下:“公权蒙沼,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此墨本书于长庆元年(821),是柳公权四十四岁时作品。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秾,掩映相发。《蒙诏》—帖,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世存《蒙诏帖》有两种,除故宫所藏墨迹外,另一种见于《兰亭续帖》中有《紫丝靸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

唐  柳公权  《辱向帖》行草书

唐  柳公权  《神策军碑》楷书<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唐会昌三年( 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军碑》为柳公权68岁时所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其笔法与结构极精炼而凝重,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原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唐以前的拓本今无存实物,因为原石早已不见了,现在海内外仅存一册宋代的拓本,世称宋拓孤本。有南宋贾似道、元瀚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此碑拓曾一度流于香港,1965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以重金购回,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因其罕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图书馆尊为镇馆之宝。>

唐  柳公权  《十六日》行草书
唐  柳公权  《王献之送梨帖跋》<观赏《送梨帖跋》,就可以体会到他的笔墨风神。这是柳公权五十一岁时在王献之《送梨帖》后的跋,小楷四十三字。此跋没有碑版中字的拘谨,而自然映带;没有怒张之筋骨,而笔致含蓄;没有平正均匀之苛求,而自有真趣。此跋世人誉为“神品”。>

唐  柳公权  《魏公先庙碑》楷书<(852年,七十五岁)唐崔玙撰,柳公权书,正书三十六行,行六十字,原在西安。碑断石散,磨泐不全,初拓仅五石。立碑年月不明,王昶《金石萃编》以为在咸通末(874),《宝刻类编》以为大中六年(852)。此碑崔文庄雅,柳书遒劲,细看已达淡雅之境。其笔画颇有俯仰之态,如“上”字、“五”字之横;结字颇取倾仄之势,如“事”、“国”重心偏右;又如“食邑五百”这行,让左避右,均可玩味。>

唐  柳公权  《玄秘塔碑》楷书<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 楷书共28行,行54字。藏陕西西安碑林。《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属于晚年的成熟之作。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 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由此可看出他学颜出欧,别构新意。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韝,不足喻其驾意。”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玄秘塔》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颜、柳结体用笔差别显然,颜书平和,柳书险劲,然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欧书《九成宫碑》、颜书《多宝塔碑》为入门典范。>

唐  陆柬之  生卒年不详,吴郡(今苏州吴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是皇太子弘的东宫书法教师,也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年少时他依舅家学书,其舅父即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书法家虞世南。后学“二王”,尚其古雅。宋季内府藏有行、草书迹六帖,盖出晚晚年之书。陆柬之与虞、欧、褚齐名,并称“四子”,可见其书名之大。陆柬之真书、行草、行真等书体,均可列大家之林。陆柬之传世作品甚少,《绛帖》载有陆书廿五字,此外还有的也就是被称为二陆文赋的《陆柬之书陆机文赋》和《头陀寺碑》、《急就章》、《龙华寺碑》、《临王羲之赋》一卷传世。

唐  陆柬之  《急就章》
唐  陆柬之  《龙华寺额》
唐  陆柬之  《头陀寺碑》
唐  陆柬之  《文赋》行书<《陆柬之书文赋》,墨迹本,144行1668字,行书。此帖流传有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极其显赫。历来为鉴赏家所称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赋》为纸本墨迹卷,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这是一幅陆柬之用心写的作品,因为《文赋》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据说陆柬之年轻时读陆机《文赋》,极为倾心,想亲笔书写一篇,因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前贤名作,始终未敢贸然动笔,直至他晚年书名赫赫时,才动笔了此宿愿。《文赋》墨迹的章法和气韵,更多的是学习王羲之的。此帖笔法直逼大王,深得晋人韵味。全书 它体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虽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表现出平和简静的意境。笔法飘纵,无滞无碍,超逸神俊,深得晋人韵味,从中透露出深厚的《兰亭》根底。元代书法家揭溪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元欧阳玄跋:“此帖笔势翩翩相类,令人神情惘然,但李公谓其书变态不同,此正柬之妙处。”元赵孟頫评价更高,曰:“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赵孟頫《文赋》跋)。赵孟頫曾临学此帖,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受益非浅。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明谢观跋:“书法多自《兰亭》中来,其超诣神骏,有非唐临晋帖者所可同。”“其戈波之法虽得于虞秘书,而变化不拘结构,自成一体。”明宋濂跋:“唐人之书论者以其临晋,往往少之,殊不察其变化之妙也。柬之此笔神俊超诣,非诣家所能及。”此卷流传有绪,有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跋记。帖中“渊”、“世”等字均作缺笔,盖避唐代帝王名讳之故。帖后无余纸,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题“二陆文翰”,及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真迹清时入内府,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文赋》墨迹,用笔清隽飘逸,流转圆润,确实具有《兰亭》那种平和简静的意境。此帖点拂波磔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结体照应之处,皆合《兰亭》妙法。从中可窥陆柬之于《兰亭》所下功夫极深。应当指出王羲之现存法书今已无一真迹,多为唐人摹本。作为摹本形似之差距可能不大,但就作品的贯气,神彩来说都及不上《文赋》神似《兰亭》。因此后世学王书者,对此帖格外珍爱。元赵孟頫就曾临学此帖,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其受益是很明显的。顺便指出一下,此帖偶有于行书中杂写草书的地方,有不协调之感,或许是陆柬之的一种尝试。又正因为《文赋》太似大王书,所以其艺术个性也就显得不强了。此帖上的字大多数都非常工稳,有似楷书者,在工稳的行楷中,又偶尔夹杂着几个小草,很有意趣。但其点画无不圆润遒劲,落笔浑成,同虞书仿佛。仔细观察其笔势,不是上下相接,就是首尾相应,笔笔相生,意思连属,因势利导,天机流荡,“气势生乎流便,精魄出于锋芒”,刚脱胎于《兰亭》。于是点画圆厚而不粗俗,结体工稳而不呆板,有法有韵。法来自虞书,韵来自王书。从字体上看,此卷颇为平稳,虽说是行书,实与楷书相合,字字写来,处处示人以楷法,无一笔不曲尽其法,可见其功力之深,足为后人以楷则。>

唐  陆柬之  《五言兰亭诗》行书

唐  欧阳通  唐代书法家。字师通,潭州临湘人。欧阳询子。官殿中监。继承家法,而险峻过之。世称“小欧”。相传晚年用狸毛为笔, 覆以兔毫, 以犀象牙为笔管,无此笔则不作书。南宋董卣《广川书跋》评其书:“笔力劲健,尽得家风,但微伤丰浓,故有愧于父。至于惊奇跳骏, 不避危险,则无异也。” 传世墨迹有正书《道因碑》、《泉男生墓志》等。

唐  欧阳通  《道因法师碑》楷书<《道因法师碑》,欧阳通书,现收藏於西安碑林。碑全文楷书,三十四行,满行七十三字。为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 663年)建。碑文完整无缺,碑头雕作螭首,碑额处雕饰佛瞰,瞰下横书“故大德因法师碑”七字。道因法师俗姓侯原出家成都多宝寺,唐贞观年间,曾在长安大慈恩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因而碑文首题有“翻经大德”之句。龙朔三年(公元663),他的弟子玄凝请欧阳通书立《道因法师碑》来纪念他。欧阳通学书时期,正当初唐书法发生变化的时期,而他以“善学父书”著称。此碑笔力劲健,有隶意含蓄处不及其父,方笔侧入笔法更增加峭险之势,古人反对者多,与中国重涵蕴美德有关联。何义门说:“兰台《道因碑》肩吻太露横,往往当收处反飞。”王世贞说:“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土,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

唐  欧阳通  《泉男生墓志》楷书<唐代正书石刻。志盖阳文篆书题《大唐故特进泉君墓志》。欧阳通书。调露元年刻,民国初年于河南洛阳出土。志高95。5厘米,宽94。5厘米。文凡四十六行,满行四十七字。书法严整峻美,恣肆奇倔,有其父欧阳询之风。此刻晚于《道因法师碑》十六年,故书益臻苍劲。有中华书局石印本,原石现藏河南省图书馆。同期出土的《泉男产墓志》书法,制作与此志颇相近,或疑即兰台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