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贝尔发福: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2:14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

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

辽教发[2011]102号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全面提升我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现就加强我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1、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世界高中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是今后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方向。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由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有特色、高质量提升,为不同人才的成长开辟道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与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既是世界高中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2、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落实我省《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鼓励全省普通高中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破解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同质化问题,提升我省基础教育综合实力,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普通高中自身发展的需要。创建各类特色普通高中,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构建学校文化,增强学校自身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准确定位,进一步把握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主要内涵

  4、特色高中是在高中特色化发展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是通过办学体制机制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学校课程多样化、资源开发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实现的。其核心和载体是选择性、多样化的课程,着力点是培养模式的创新,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5、特色高中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办学主体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逐步形成的办学水平较高,育人效果显著,个性风格鲜明稳定的学校。其内涵主要体现为:学校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宗旨、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校建设、管理体制、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学校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学校注重学科教学,具有创新的特色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学校特色教育工作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度教育教学计划中有充分体现,相关特色教育教学工作覆盖面广,学生普遍参与并受益,一定比例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6、在创建特色普通高中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优质性原则。优质性是创建特色普通高中的基础,普通高中要在特色发展项目的选定、提炼和升华上下功夫,将其打造成优势项目和强势特色,逐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校本性原则。在特色普通高中创建中,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教师素质、办学条件、社会资源等因素,拓展自身优势项目,寻找创建的着力点,深化特色创建活动。

  ——稳定性原则。各普通高中特色一旦形成与定位,就需要深入的进行探讨和研究,不能随着校长的更换而改变,不能随着师资队伍的变化而变化,更不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全体性原则。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学校整体发展策略,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要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参与。

  ——长期性原则。特色普通高中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的成果体现是周期性的,一个成果的形成也预示着下一个目标的确立。只有坚持不懈地实践,才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

  三、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特色普通高中发展的目标任务

  7、我省创建特色普通高中的总体目标任务:经过今后5年的努力,使我省一批普通高中学校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育人成果和较高的办学品质,成为“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在全省形成“办学体制灵活多样,特色普通高中布局合理”的普通高中特色建设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形成50所科技、艺术、外语、体育、数理、人文等特色普通高中。

  8、我省创建特色普通高中阶段性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2011年9月-12月)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各选定至少一个项目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特色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现有基础,在系统思考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制定学校特色项目的建设规划(方案)和相应的建设措施,力争一年初见成效。

  第二阶段:(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各学校根据规划,全面开展特色学校的建设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建设的形式、途径、方法和机制,有效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力争三年有明显成效。全省有50%以上的学校培育的特色项目在区域内产生较好影响。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省至少50所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科技、艺术、外语、体育、数理、人文等特色,成为我省教育的品牌。

  四、明晰思路,扎实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

  9、正确认识和遵循普通高中特色建设规律。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校为本创特色,立足创新谋发展”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固本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力求从小处入手,着眼长远发展,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一定要把特色创建与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丰富内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10、结合学生实际,建设特色化课程体系。普通高中学校要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定位和本地实际,努力建设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涵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涵盖常规课程与特色课程的学校特色化课程体系,从多角度入手,规划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

  11、结合教学实际,培养特色教师。特色高中的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各普通高中要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校实际定位特色教育办学方向,为特色教育实验工作配备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科教学团队,精心打造一支具有与特色高中建设相吻合的特色师资队伍。

  12、结合地域实际,强化资源建设。学校要注重构建特色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体系,鼓励普通高中与高校开展包括师资培训、实验室与课堂开放、开设特色课程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使确有天赋和特别才能的学生得到专门训练和特殊培养,充分体验到个性化发展的成长乐趣,使学校特色教育资源能充分满足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需要。

  13、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学校文化是特色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特色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高品位学校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营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要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整体优化特色创建氛围,丰富学校内涵。

  14、提高特色学校创建水平要以科研引领为支撑。学校特色创建要坚持科研引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加强普通高中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推荐小班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探索多样化的学校评价标准,鼓励学校形成鲜明的教育理念和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模式。

  五、健全制度,保障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顺利实施

  15、统筹规划,理念引领,培训跟进,合力推动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本地区特色高中推进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目标,并组织实施。省、市教科研部门要成立特色高中建设专家指导组,加强对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对创建特色项目的学校进行指导,为特色高中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省、市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大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提高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素质,为特色高中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6、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创建特色普通高中的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添置学校特色化发展所需设施设备,培训相关人员,表彰奖励特色高中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学校和个人,保持特色高中校长、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利于特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7、规范管理特色高中创建工作。注重管理创新,根据创建活动的实际需要,建立包括检查、考评、聘用、奖惩、资金投入等在内的特色教育的教学制度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18、引导特色高中健康竞争。特色的创建需要宽松的环境,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应有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普通高中大胆探索,丰富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对办学特色的评价,引导普通高中开展办学特色的健康竞争,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19、支持特色高中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对已命名的省级特色普通高中,鼓励和支持学校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尝试,提升学校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确保特色普通高中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