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初期肚子疼正常吗:种养大循环,撬动养殖业二次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33:07

  曾经因为污染严重而被“退城出市”的养殖业,最近悄然重回“大上海”的怀抱。这一变化,对江苏规模养殖不无启发。

  新探索:一片粮田+一座猪场

  “一片粮田+一座猪场”,这是上海市郊近年涌现的一种新型“家庭农场”。这种“园中有场,场在园中”的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无缝对接,既消纳了畜禽排泄物,又推进了种植业品质的提升。

  这种模式在我省也有现实样本。正值深秋,但常州春晖牧业公司的基地却绿意正酣,几个足球场般大的牧草地,正贪婪地吮吸着自动喷灌系统送来的“营养”。龙头里喷出的可不是水,而是奶牛的粪液。春晖牧业将600多头奶牛产生的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牧草地浇灌,优质牧草又为奶牛提供了食物来源,沼渣还可以用来养殖蚯蚓,创造了种植牧草、饲养奶牛、牛粪养蚯蚓、蚯蚓粪还田的良性循环生态链。

  “一头牛就是一只生物反应器。”公司总经理吴新代说,畜牧业具有“过腹转化”的特点,一头奶牛加上一亩牧草田,通过植物、牲畜、微生物的有机组合,完全可以实现畜牧场污染物的零排放。与此同时,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据测算,使用沼液替代化肥每亩节约成本200元以上。而养殖场每天需要30多吨牧草,现在全部实现自我供给,又省下一笔庞大的饲料成本。

  种养匹配,呼唤打破壁垒

  位于常州的康乐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良种猪繁育基地,公司总经理黄小国说,一亩地可以承载一头牛或者10头猪,按照科学规划,园内需要匹配万亩土地来发展种植,但这么大的用地量基本不可能通过审批。所幸当地的花木果林业比较发达,目前,康乐公司自身配套了450亩果林和50亩牧草,消化不掉的禽畜废弃物,全部制成有机肥供应周边。

  “种养匹配并不是机械地一园一地的匹配,而是一种产业布局上的前瞻考量。”武进区农业局副局长诸东海说,像康乐公司这样依托周边已有种植业形成种养循环,是今后布局养殖业的大趋势。欧洲发达国家早就从立法的高度把畜禽养殖业和周边种植业进行合理配套。

  我省正在实施的“万顷良田”工程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关专家建议,在万顷良田建设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应有计划地在农田渠系上游划出一些畜禽养殖用地,同时,新批养殖业项目在选址上一定要与标准农田建设相衔接,为农牧结合打下基础。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在承接苏南养殖业转移的同时,要“两步并作一步走”。

  “纽带型”企业成为市场新宠

  像春晖、康乐这样的大型专业养殖公司可以实现自我循环,就地实现种养结合、就地资源化利用。但省畜牧局专家指出,种养结合要走得更远,不能单纯依靠企业的“封闭循环”,必须在更大区域内进行市场化配置。目前,我省已出现一批链接种植业、养殖业的“纽带型”生产服务厂家,以其“专业化更专,产业链更长,组织化更强”的特点,成为市场宠儿。

  金坛市农林局局长奚云龙介绍说,金坛正致力于探索建立养殖业利益共享的公共服务机制,从单一的“点循环”,推进行业的“线循环”,最终实现区域配套、循环共生的“面循环”。目前,金坛在每个万头以上的猪场都已建成了一个800立方米沼气发电工程,千头以上猪场建一口200立方米沼气池。养殖户每年交纳80元会费,可享受全托管服务物业工定期检修输气管道、开关,上门帮助将沼液运到种植大户田里。

  站在规模化经营的新起点,我省畜禽养殖业二次转型方向已明晰,通过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采取异地转运、区域联动的形式,形成种养结合、相互提升的“生态大循环”。沿着这一路径,我省规模养殖必能交出减控污染的合格答卷。

  本报记者 马薇 蔡炜 张晨 唐传虎 王世停 刘宏奇 作者:马薇 蔡炜 张晨(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