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前一天同房是女孩?:“民国范儿”教材爆红:教育该回归何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3:46
“民国范儿”教材爆红:教育该回归何处
从去年末,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热卖断货,家长学者持续热捧,媒体引发热议,到今日各出版社跟风出版民国小学生课本,“民国范儿”课本热潮反映了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担忧和不满,暗含着无奈与求新及求变。
当我们环顾目下,学生课本不但日益沦为说教的工具,其中《爱迪生救母》等范文的真实性都饱受质疑,就连帝王插图都成了“千帝一面”,不能不说,学生“取舍”间,已然是一种现实的咏叹。面对尘封百年老课本的走红,我们能够看见和听到的,不应只是中国教育背转身去的沉默。


老课本的气质:纯真意趣,言短意深


名家主笔,纯真意趣
民国教科书多是名家主笔,内容纯真充满意趣,不刻意拔高,却将教育的实质柔和地浇灌到学生的心底,比如这篇文章:“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在语文课本里已经存在了50多年,是几代人的童年“画外音”,至今读来仍让人悠然神往。
注重德育,言短意深
《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第一课是职业教育课,原文是:“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虽然只有寥寥十八个字,却道出了生命的庄重,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民国老课本虽然多出自民间,但却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崇尚天道伦理,饱含民族风骨,让人心生光明。书中的语句虽然浅显直白,却处处透着自然和纯净,讲道理却没有形而上的东西。
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三聚氰胺式的“毒”教材


经典和事实的缺失:乌托邦化的道德启蒙楷模
当舆论为中学语文教材缺失“鲁、郭、茅、巴、老、曹”等经典作家的作品而呛声时,谁能想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才是真正的品质性缺失。《陈毅探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2课),不过是元代《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的翻版拷贝,说白了是为尊者讳而杜撰的道德传说;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严重违反科学史常识,少年爱迪生的时代还没有阑尾手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犯的常识性错误,其实基于理想化但绝对僵化的思维。即为孩子教育标树一个道德化的标本,作为启蒙的楷模,指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在此教育思维下,将伟人和名人作为空白模特,然后把别人的道德素材或聪明才智覆盖上去,然后通过灌输以强化教化功能。
脱离现实的高大全形象塑造:不健康无逻辑
小学课本中塑造的母爱和母亲形象,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而有血有肉、真实朴实的母亲却只有生活里才有。如苏教版《花瓣飘香》《沉香救母》,人教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等母亲,要么身体不健康,极度压抑;或功利心太强。又如人教版《日记两则》《看电视》、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妈妈的爱》的母亲,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难怪孩子们说她们不是人(因为她们都是神)。
成人化非常态的教育:模式化约束和道德桎梏
现代课本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要么成人化,要么非常态,或在恐惧中成长,比如北师大版《花脸》一文,或被工具化般地蓄养,如北师大版《三个儿子》。他们被教育要“吃苦”,不断“吃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吃苦”。落后的道德观念在教材中仍有市场,比如“孝”、“报恩”、“服从”。种种道德陷阱,在面对尚未完全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时,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基础教育何去何从?捍卫常识,让教育回到教育


不应一味反穿越式热捧民国教材
现代教材不如意、教学不如意,学生语文能力不如意,的确是必须正视的大问题。然而,今天的小学语文教育有问题,并不意味着“民国范儿”就没问题。今天的问题就用今天的方法去解决,用今天的头脑去应对,“民国范儿”的课本再好也是陈年旧物,可做观赏文字,却做不得小学语文课本———正如马王堆出土的瓜子,是只能放博物馆里看,不能放炒货店里卖,更不能搁嘴里吃一个道理…[详细]
教育要主动的适合儿童,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今天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谁服务呢?是为政治?为经济社会?还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我们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升学服务。在体制教育下,多少不合“规范”的学生自卑了、失落了,自以为非了,自暴自弃了。于是,爱迪生、瓦拉赫、爱因斯坦式的天才被埋没、被扼杀。学习是完善人格的高尚事业,培养出“和谐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现实下如工厂流水线制造出的“工具”儿童。
基础教育:“创新”不如回归常识
别老思谋着“创新”,只扭转“反常识”的局面,让教育回归常识就是最大的“创新”。这不仅是语文教材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材的问题,更是教育体制和方向的问题。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就越是瞎折腾,越“创新”就离目标越遥远!尤其是基础教育。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她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至少包括师生和家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