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开机启动命令:神圣+八卦+感谢领导? 当今中国的婚礼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4:55:59

神圣+八卦+感谢领导? 当今中国的婚礼文化

[ 来源:新华日报 | 发布日期:2011-12-11]

 

  进入下半年,好日子一个接一个,再加上今年还出现了一个“神棍节”,一年当中扎堆结婚的时间到了。花样繁多的策划、层出不穷的创意,为婚礼增添了几分精彩。不过,根源于消费主义审美风尚和文化潮流,一些婚礼出现了庸俗化、物质化倾向,“婚礼进行曲”渗入了不和谐音符。有鉴于此,不少新人也在积极尝试个性化婚礼,但如何更好地勾连传统与现代,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格调可活泼 不可太庸俗

  “身披着洁白的婚纱,沐浴在幸福甜蜜之中的佳人,在新郎的相拥下,伴着幸福的婚礼进行曲,肩并着肩、心贴着心、手牵着手,面带着微笑向我们款步走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此一刻,意味着两颗相恋已久的心,终于走到了一起……”这是当今婚礼上经典的“开场白”,文不文、白不白,土不土、洋不洋,往往还伴随婚庆公司主持人故作深沉的口吻。近两个月,在南京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李霞参加了七八场婚礼,“每次听到这段千篇一律的话,就觉得没劲。”

  在新婚誓言环节,主持人一般都会像神父般发问:“××,你愿意娶(嫁)××为妻(夫)吗?”回答:“愿意。”“不管灾难、贫穷,你都不离不弃吗?”“是的。”话音刚落,刚才一脸“严肃”的主持人话锋一转:“家务谁来做?”新郎抢答:“我!”“每天给老婆洗脚?”“好!”“银行卡都要上交,可不准私设小金库!”“好!”“路边的野花可不要随便采哦!”……台下爆发出阵阵哄笑。接着,主持人还会比划着量量新娘的“三围”,让台下观众打出“性感指数”。一场庄严的证婚仪式,变成了娱乐八卦。

  但是,紧接着双亲发言,风格又为之一变:“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天是个好日子,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掌声)“在此,我代表双方家长向这对新人表示衷心的祝福。”(掌声)“借这个机会,我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们全家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掌声)“我还想感谢我的亲家,培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我们多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掌声)“最后,我再一次地祝福这对新人生活幸福,并衷心祝福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掌声)……一遍遍的“欢迎”、“感谢”、“掌声”,“官腔”十足,让人感觉不是在婚礼现场,而是在会议中心。

  一些“重口味”的闹洞房则令人难堪。“好歹大家都是白领,怎么闹起洞房来那么粗俗,丢死人了。”尽管已过去了两年,但回忆起“洞房之夜”,在南通一家邮局工作的戴婷婷依然耿耿于怀。“等长辈走了,一帮年轻人就过分了。先是让我们俩用身体摆出26个英文字母,然后又要我们在床上往外扔衣服,非得数出20件才行。又不是冬天,谁穿那么多啊?后来好说歹说,袜子可以算两件才勉强过关。最后,我们只能躲在被子里,两手紧紧拉着被角、伸着头送客!”

  传统婚俗,历经多次文化断裂,一些精华已被丢弃,反倒是一些糟粕与当下粗俗文化一拍即合。比如“扒灰”,不仅在农村,在城里也是婚礼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宾客们一到这个时候就劲头十足,钉耙、胸牌、帽子等道具一应俱全,在一阵阵歇斯底里的哄笑声中,一个“喜公公”出现了。一个靖江小伙娶媳妇,婚礼当天,街头上竟出现了一条横幅,上写“热烈祝贺×××董事长扒灰成功!”原来,这是新郎父亲的几个朋友为“闹喜”,专门制作的雷人标语。当天,“喜公公”被涂了个大花脸,挂着“扒灰“的胸牌,被人拉着从横幅下一次次穿过。

  物质是基础 不应成负累

  婚礼,是人生的里程碑。婚俗的演变,也见证着社会的发展——“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的今天,物质的极大丰富,客观上也为婚礼带来了更多的精彩。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有些婚礼陷入过度的物质崇拜中,给家庭生活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与幸福内涵背道而驰。

  从最初的写实风格,到时尚唯美,再到所谓融入故事情节的精雕细琢,婚纱照的风格日新月异,但品位未见明显提高,价格却在节节攀升。今年10月,在南京中兴工作的成宇翔刚花了两万多拍婚纱照,他抱怨说,“现在的婚纱照千篇一律,就是站在几块假背景前,画着艳俗的妆,摆着千篇一律的造型,有什么意思呢?”婚纱照记录的,应该是两人一段共同的珍贵记忆,而这并不能完全靠金钱来支撑。

  对此,阜宁退休老干部杭继程深有体会。他回忆说,“我们拍结婚照是在1972年的春天。我穿的是白色竹布衬衫,爱人穿着当时时髦的的确凉衬衫,是她最喜欢的粉色。回来后,我特意找人把黑白照片描上了彩色,她第一眼看到照片的表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如今,豪华的迎亲队伍已经成为街头上的一道风景。如果一对新人财力允许,而且不过分招摇,配些豪车点缀本无可厚非。不过,现在有些迎亲队伍,法拉利、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车子越来越豪华,车队越来越庞大,一路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新人坐在敞篷汽车中,像检阅市容一般招摇过市。在南京一家银行当保安的吴明就很后悔地说,当年为了赶排场,家里咬牙花了近一万块钱,租了十几辆好车用了一整天,威风是威风了,但代价是小两口连度蜜月的钱都没了。

  迎亲,除了豪华轿车,还有越来越多的“规矩”,每一个都与钱有关。谈起当初迎亲的经历,在苏州当公务员的程辉至今心有余悸。“已经是处处小心了,可最后还是因为一条烟把小舅子给得罪了,到现在都不给我好脸色!”迎亲中的“堵门”环节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女方亲眷堵在门口,男方一定要奉上一定数量的红包,否则免谈。此时,男方家的壮汉就派上了用场,借着女方打开门缝收钱的时候,一拥而入,成功闯关。但是,女方的招数也是层出不穷。从大门到客厅再到卧室,设下重重障碍,口号是“红包越多,爱得越深!”一个个红包,就这样成了“敲门砖”。

  以前只是象征性给一点的“改口费”,如今却成了两家人的烦心事。先要打听对方给多少,不能丢了面子,尤其是有的男方家,你给女儿1万,我就给儿子两万。渐渐地,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产生了,比如,双方家长都给10001元,象征着女婿(媳妇)都是“万里挑一”。

  婚礼中“份子钱”,本是宾客给新人的祝福,但是,从两三百到两三千,一些水涨船高的“份子钱”让婚礼请柬成了“红色炸弹”。今年9月,家住南京栖霞区太新路64岁的赵师傅,半个多月收到10封请柬,“吓”得血压升高进了医院。赵老家里人不满地说,“这哪里是要钱,简直是要命啊!”谈起这些,今年78岁的南京老人夏金瑜很是感慨,上世纪50年代,婚事从简是风尚,婚礼被概括成一句顺口溜:两个人一张床。没有送红包的说法。“带着祝福,空手去婚宴,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是条件好坏的问题,而是我们不认为祝福需要用钱来表达。”当时,夏奶奶的十个同事,合送了一块写有“自由平等 互敬互爱”的匾。这块匾,老人家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为了给婚礼打下丰厚的物质基础,自然还有方方面面的“一步到位”,房子、车子、酒席、蜜月……一个也不能少。即使不能“一气呵成”,也要定下“时间表”。巨大的压力,让不少新人觉得结婚像跑马拉松。成宇翔就说:“为了我们结婚,从1克拉的钻戒到巨型水晶摆设,家里有用没用的东西堆了一大堆,父母几乎掏光了一生的积蓄,我觉得对不起他们!为了争一时的面子,把婚礼完全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真的没有必要。”

  形式有创意 更需有内涵

  从“水晶舞台”到“星光大道”,从“星云之恋”到“紫色回忆”,如今的婚礼,花样层出不穷,但礼花满天飞的喧嚣过后,什么能够真正留下?不少年轻人开始了反思:婚礼,作为一种生命礼仪,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嫁接一道桥梁,如何营造更富个性的文化氛围?

  对南通女孩顾俊来说,这辈子的最美回忆,就是婚礼上的那顶花轿。婚礼是新郎一手安排,只和她说是中式的,嘱咐她要穿中式服装。“等我到了现场,一看到那顶花轿,整个人都被震住了,从前看的电视里的那些镜头,一下子全回想起来了。”婚礼没有花哨的安排,没有香槟、红酒,有的只是亲朋们温馨的祝福。新郎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给爱人的诗,不少来宾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当新郎背着小顾走下花轿,一路向舞台走去的时候,掌声格外热烈。“谢谢他给我了这么一个完美、纯粹的婚礼。”直到今天,小顾说起这段经历依然一脸幸福。

  南京教师洪晓芸的婚礼则完全是西式的。阳春三月,南京白马公园草坪上,一顶大大的帐篷就是婚宴现场。帐篷外,是新人的巨幅婚纱照,旁边是来宾签名墙。每位嘉宾签到时都会领到一个气球,写下一段祝福的话语拴在气球上——婚礼的主要环节,就是来宾一起放飞祝福气球,把祝福送往天空,送往远方。西式婚礼没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喧闹,来宾们吃自助餐,配着红酒、饮料,现场大屏幕播放着新人的婚纱照,配有背景音乐,温馨而浪漫。

  但是,纯粹的传统或者西式婚礼,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顾俊的婚礼上,一些年轻人就感觉难以融入到当时的气氛中去;而洪晓芸的婚礼上,一些老人包括双方父母都有些不适应,显得手足无措,为此,洪晓芸准备在老家再办一次“大众化”婚礼。

  抵制庸俗化、物质化的婚礼,既要继承传统婚俗,又要融入现代元素,一些年轻人对此进行了探索,个性化婚礼正在悄悄兴起,从热闹喜庆的轿子婚宴到在度假村举办的绿色婚宴,从地铁婚礼、电瓶车婚礼到水上婚礼、空中婚礼,这些婚礼都是创意十足、个性彰显。最近,一则“创意婚礼”的微博被转发了上万次:“穿着自制婚纱,租两辆自行车,新娘先骑10分钟,新郎再骑自行车追,追到才嫁。最后,两人骑一辆自行车绕城一圈……”如此创意,且不管可操作性有多强,起码让人明白了——幸福,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婚礼,是有灵魂的。“婚礼进行曲”一次次奏响,主旋律是永恒的爱情。一场好的婚礼,无论什么样的场面、什么样的档次,最根本的还是心灵深处的真诚与感动。每对新人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和幸福憧憬,而婚礼,就是最好的纪念。

(编辑: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