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旋风孝子图片: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法门挚友情(白话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56:34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法门挚友情(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   日期:2011-12-8 13:36: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法门挚友情

   印光大师和谛闲大师是近代两大高僧,在弘扬佛法和教化众生的事业中,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最默契的莲友,共同为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两位大师有着不少相似的经历:谛闲大师二十岁出家后,也被兄长追回,还被强迫还俗。二年后,哥哥去世,谛闲大师才到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从此精进修持。

   印光大师数十年如一日在法雨寺潜修密证,每年秋季到次年春季打念佛长七。1900年前后,他和谛闲大师各自同时闭关专修。他在信中与谛闲法师交流念佛体会说:“光自出家以来,就深信净土,但因业障深重,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蒙法师策励,发誓不辜负您的悲心,努力念佛,无奈依旧昏沉散乱。于是我每天阅读净土经典,以发起勇猛精进的心。当我读到《念佛宝王三昧论》的随息法门,就试着用这个方法,随着呼吸念佛,真的感觉妄念不像从前那样汹涌翻腾,想必久而久之,定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的时候。我也由此悟到,慈云法师提倡的十念法,正是借着呼吸来约束我们的心,其原理也来自于此。《净土圣贤录》、《莲宗宝鉴》都记载了这个方法,可见古人早就预见到末世众生根机漏劣,难以得一心不乱,预先想好了办法。古人根基利,一旦发心念佛,自然能得一心;而如今的人,像我印光这样业障重、根机钝的人,不靠随息念佛,恐怕一辈子也得不到一心不乱。随呼吸念佛包含了五停心观的数息观与念佛观。由于摄心念佛,贪爱的心渐渐断绝,瞋恚不再炽盛,昏沉散乱一旦除去,智慧就现前,愚痴同样可破,暗合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之法门。但对于一般的念佛人,似乎不宜提倡呼吸念佛法。因为随着呼吸念佛,就不能记数了,这些人就难免懈怠;而对于真正发心的人,不采用这个方法,很难得念佛三昧。法师您乘愿再来,一心利益众生,您自己虽然可以不这样做,但不妨为后学试用,以教导后人。若是利根之人,一七日二七日就能得一心不乱;连我这么昏钝鲁劣的人,想必用功十年八年也能得一心不乱。”

   谛闲大师在杭州六通寺宣讲《妙法莲华经》,讲到《方便品》时,忽然深入禅定,沉默不语,出定后,从此辩才无碍。谛闲大师多次闭关,到各处讲经,皈依居士达十多万人。民国十年(1921年),谛闲大师63岁时,得了风湿症,手足麻痹,不能行动。印光大师得到消息后,十分关切,致信殷勤问候,并建议谛公至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求早日康复。信中说:“我知道您悲心深重,为了四众学子,不惜现身说法,好让大家知道人命危脆,应当趁着身体健康,及早努力修行,不要等到病魔缠身时手忙脚乱,您的深慈大悲实在无以复加!然而,您若病成这样,又如何能弘法?反而导致那些见识浅薄的人觉得佛法不灵,他们会想:为什么讲了几十年的经,闻名天下的大法师,一旦得了重病,只顾看病吃药,病却不见好。他平时讲的依教修持,能转定业,还有什么阿伽陀药,包治万病的话,不都是骗人的把戏么?否则,他一定能依照教诲转变定业。他不是一向尊崇净土,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为无比灵验的阿伽陀药吗?为什么自己反而不用?还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圆通章,讲的时候头头是道,一副菩萨跟到求救人面前的样子。他为何不放下身心,拼了老命,志心念观音菩萨?也好身心安乐,得大解脱,于一切法通达无碍。

   考虑到不少世人会有这种想法,在此殷勤祈请谛公,能仰求观音大士垂慈救护,令贵体康复,福慧彰显。这样,那些似懂非懂的人,将从此断尽狐疑,增长正信,更能互相劝勉,出离邪途,得入佛道,自利利他,这正是以大慈悲现身说法,利益无穷。”

   谛闲大师的回信充满真挚的感情,非常感人,信中说:“印公鉴:读到您的开示,我不禁心悸神伤,泪眼滂沱。早就知道自己夙业深重,到六十三岁时,必难逃此关。一昼夜间,突然就感觉双手麻木,两脚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从此行动不便。我清楚这是业障病,光靠吃药是没有用的。想必是自己多生所作的堕三途的恶因成熟,本来要下三恶道,而佛菩萨深慈大悲,顾念我出家三十多年以来,全心全力弘法,也许能重报轻偿。承蒙您慈悲垂示,教我持念观音大士圣号,怎敢不唯命是从?自从我得病后,虽没能尽情放下万缘,但求生西方的决心已是无比坚决。我常常念四大无常,身为苦本,倘若能早一天往生,便是早一天离苦得乐。每日独处静坐时,心中只想着佛,一心以佛为依归。由于我一心向佛,从今以后,决定可免三恶道,这样一想,不免心生欢喜。不料,这样过了一百天,不但没有往生的消息,病反而渐渐康复,恐怕再过二十天左右,又将步履如常。由此可见,娑婆世界的苦缘实在不容易逃脱,而极乐世界的净因也不容易成就。我算什么人?为了弘法,完全不值得计较这条穷性命,倒是希望您能为法自重,调养精神,保重身体。”后来谛闲大师在讲普贤行愿品时回顾说,当时在病中虽不能行动,因发愿终身受持此经,所以在病中仍坚持观想修十大愿王。

   两位大师的通信,充满了互相关怀和以佛法为重的精神。印光大师所期望的,谛公已自觉地身体力行,不久就彻底痊愈,继续讲经,足以去除信心浅薄者的疑惑。作为天台宗祖师,谛闲大师与律宗高僧弘一大师一样,始终坚持一心念佛,他曾劝勉信众:“不要以种种理由错过此身,永劫沉沦。看一切事情,没有大得过生死大事,把任何时刻都当作临命终时,这样念佛,就是至诚恳切,以这份诚心,定能生净土。必须下死工夫,才能成就净业;常常想到死时的情形,才肯发出真实恳切的心。这是往生的关键,是至诚念佛的妙诀。” 谛闲大师往生前写下一偈:“我今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位努力。”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而逝,面容呈金色,光洁莹净,头顶暖气炙热,持续了很长时间都不散。——摘自《印光大师永怀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240.html)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12-8 13:20:00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印光大师为人严厉高洁,一生发愿不当住持,不收出家徒弟,却唯独接受弘一大师为弟子,这绝非偶然。   民国七年(1918年)春,徐蔚如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师文钞》,在佛教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一年的大势至菩萨圣诞日,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师。随着《印光法师文钞》的出版,弘一法师应好友吴建东居士和张云雷居士之请,为文钞题词,称赞印光老人的文钞,如日月当空,普照一切众生,契理契机,令大众欢喜信受。在题词中,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表达了服膺之情,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   民国九年六月,弘一大师决定去富阳新城闭关。临行前,特地请马一浮居士为自己的关房题写了“旭光室”的匾额,以表明自己遥习蕅益(智旭)大师,近效印光大师的志向。弘一大师写信向印祖请求闭关前的训言,印祖告诉他:“闭关用功,关键在于心要专一。未得一心之前,不能急着求感应,否则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念佛得一心后,自然会有感应,并没有起心动念,心却如明镜当台,映照出森罗万象。”弘一大师多次向印祖写信请教,印祖都给予悉心指导,并指出:“古往今来,不少人用行书草体写经,我对此绝不赞成。想要断烦惑、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岂可将抄经视为儿戏,由着性子写得游龙舞凤的?”这段话对弘一大师触动极大,他按照印祖的要求调整了字体,并寄给印祖鉴定,印祖回信对弘一法师的新字体表示肯定:“抄写经文是将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的行为,比古代进士上金殿考状元还要严格恭敬,来不得半点怠慢疏忽。能这样做的人,必定在选佛场中,得中状元。”印祖的点拨,使弘一大师日后的书写,更加一丝不苟,他的书法被人誉为“佛书”。   弘一大师发心刺血写经,印祖回信开示:“不要急着抄经,当务之急,先要一心念佛。刺血抄经耗费太多心血,令人心神衰弱,只怕反而成为精进念佛的障碍。俗话说,身安而后道隆。我们既是凡夫,就不要盲目效仿法身大士的苦行,只要念佛得一心,自然法法圆融。”然而,弘一大师还是因为写经过多、用心过度而受病,印祖对此早有预料,说:“你就是为人过于仔细,样样事情不肯不认真,导致心力不济,你还是专心念佛的好。”   弘一大师对印祖十分敬佩,再三恳求列为弟子。可惜迟迟未被答应,便在佛前燃臂香,乞求三宝慈力加被,之后再次上书陈情,可还是被婉拒,直到晚年终于如愿以偿。弘一大师是印祖破例收下的唯一的出家弟子。实际上依止印祖修行的出家弟子很多,如德森法师尊印祖为亲教师,但弘一大师是印祖唯一具有名分的出家弟子。    民国十三年(1924年)五月,弘一大师从温州庆福寺前往普陀山朝礼印祖,在法雨寺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拜师仪式,并随侍七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学习印祖的一举一动。每顿饭吃完,印祖都会将碗舔干净;或者留馒头一角,把菜碗擦干净后吃下;或者往碗里倒开水,荡涤干净,再用水漱口,然后喝下,惟恐轻易浪费剩余的饭粒。弘一大师将印祖的嘉言懿行总结为十六个字“注重惜福,力行习劳,深信因果,专弘净土”。弘一大师虽然振兴南山律宗,但以净土为归宿,并随缘随分,尽力弘扬印光大师的念佛教义,他常劝人读《印光法师文钞》,高度颂扬印祖的盛德。   1924年秋,弘一大师应邀到上虞白马湖夏丏尊故居“平屋”作客。夏老用香菰供斋,被他坚决拒绝,改用豆腐还是不同意,最后只好按照他本人的要求,白水煮青菜,用盐不用油,弘一大师这才接受。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回忆了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讲律时的一些生活片断:“屋中都是他自己收拾,不另外找人收拾,窗子地板都弄得很干净。因他持戒,也没有另外准备好的饭菜,头一次给弄四个菜送寮房里,一点没动;第二次又预备一点,还是没动;第三次预备两个菜,还是不吃;最后盛去一碗大众菜,他问端饭的人,是不是大众也吃这个,如果是的话他吃,不是他还是不吃……”如此等等,都是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弘一大师跟印祖一样严以律己,一丝不苟,可以说师徒二人同声相应。早年,周孟由居士请弘一大师给印祖作传,弘一大师本已答应,但迟迟没有动笔。1940年印祖往生之后,妙真法师再次敦请弘一大师为印祖作传,弘一大师担心“要是多赞美几句,恐怕有违师父的遗训,可过于平淡又不契时机,所以还得再等等。”其实,弘一大师的《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深合印祖道风,称得上是一篇最好的印祖传记。   印祖往生后二年,弘一大师亦追随恩师而去。1942年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势沉重,写了二首偈与诸友告别,这二偈表露了弘一大师一生悟证的境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相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世间人情,贵在真诚自然。执相修行,不能契合佛心。若问我的感受,不是语言所能表达,只能说“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花枝春满是性相不二,真如自在之展现;天心月圆彰显了自性天真的绝对,圆满光明。——编者按,祖师意不可测,本无意瞎猜,似觉香光庄严之解释意犹未尽,对弘一大师的心境尚少展示,故胡乱凑个热闹,仅供参考,错谬难免)也可以说花枝表示香,月圆表示光,香光庄严,正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香光庄严的境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表露了弘一大师修行净土法门,证得念佛三昧的境界。临终前,弘一大师写下“悲欣交集  见观经”,可见他亲见极乐庄严,正念往生,悲悯众生,欣乐极乐。——摘自《印光大师永怀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238.html)---------------------------------------------------------------------------------------------------------------------------------黑老大皈依印光大师(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   日期:2011-12-8 17:32:00                                   黑老大皈依印光大师    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习惯称他为“顾四”。原籍江苏省阜宁县,1901年到上海谋生,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做马路工,后来在德国人开设的飞星车行拉黄包车,靠勤俭小有积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老板回国,顾竹轩盘下了车行。1916年,他拜苏北同乡、青帮大字辈刘登阶为师,由于同乡观念强烈,重义气,在聚居在上海的苏北藉人士和人力车夫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拥护,最终成为上海青帮、黄包车业和苏北旅沪同乡会领袖,天蟾舞台老板,号称“江北大亨”,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这位青帮大佬也与印光大师结下了香火因缘,足见菩萨度生,或密行,或显化,功德不可思议。   顾竹轩的母亲信佛念佛,但顾竹轩不信佛,对母亲斋公斋婆的表现十分反感,极力反对母亲念佛。一个是黑道的风云人物,一个是天天拜佛念佛,求佛保佑儿子的老太太,母子俩经常闹得不欢而散。民国十八年冬,母亲去世,顾竹轩回家安葬了母亲。他虽然反感佛教,但为人重义轻财,对于赈济同乡不遗余力。回家乡前,顾竹轩听说家乡这一年大旱歉收,特地筹措了一大笔银元乘专轮带回家乡。丧事办完后,宣布放赈。凡登门求济的,孩童银元一枚(价格可抵50斤稻谷),青壮年两枚,老人五枚,鳏寡孤独者七、八枚不等,最多的十枚。外地饥民闻讯也纷纷赶来,船只塞满了唐湾河,直至带回的银元送完为止。   母亲去世后,顾竹轩对母亲的孝顺之情油然产生,无比哀痛。联想到母亲的死,跟自己闹矛盾有关,而这都是因为母亲念佛,于是他把母亲的死归咎于佛教,恶向胆边生,产生了灭佛的心。接着又想:自己在佛门外,无法破坏佛教,要走进去才方便。他一个人打定了主意,也不对妻子打招呼,一早就到上海北站,准备到苏州报国寺去皈依印光法师,如果皈依了,便是优婆塞,就可以达到自己从内部毁灭佛教的目的。   很快,火车就到了苏州。顾竹轩找到报国寺,走进大雄宝殿,左顾右盼,不知印光法师在哪里。殿里有一位僧人,打量了他一下,问道:“先生可是来皈依的么?”问话的就是明道法师。顾竹轩一听,心中奇怪,立即反问道:“你如何知道我要皈依?”明道法师说:“早晨老法师招呼过,今天有一人要来皈依,你们不要挡他,领他来!”   原来印光大师闭关之后,苏州附近以及全国各地来求皈依的人很多,为了避免过多的拜访打扰清修,就约定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为给本地人授皈依的日期,其他时间没有特别的介绍,就不授皈依。顾竹轩听了明道法师的话,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心想:“这老法师还了得?我人在上海,还没有动身,他就知道了。佛法无边,我不能破坏,还是当个护持罢!”于是就告诉明道法师说,自己确实是来求皈依的。明道法师带他来到关房窗口。关房的窗子已经开着,老法师探出头来说,要想皈依三宝,必须恭敬三宝。明道法师在一边提醒说,顶礼老法师。顾竹轩规规矩矩在垫子上跪下。大师为他授三皈依后,告诉他:“你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从此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应当以法为师,从此不得归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以僧为师,从此不得皈依外道徒众。”   大师接着开示:“你现在已经皈依了佛法,就应当竭诚念佛,为你母亲回向,帮助她往生净土。佛法讲究因果报应,当今之世,无法无天,人们彼此残杀,只管自己痛快,不顾国家灭亡。人民惨遭涂炭,都因为不信因果报应。”   听着大师的话,顾竹轩的脸一阵白,一阵红,内心展开战斗,终于心悦诚服。最后,大师嘱咐说: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实念佛。   临走时,顾竹轩到底不甘心,壮起胆子问老法师:“我人还在上海,您老怎么就知道我要来皈依?”大师不经意地回答:“我授皈依多了,今天做早课的时候,感觉好像有人来皈依,所以嘱咐明道他们接引一下。”大师这么遮盖,是不想人们说他有神通,对于顾竹轩这么一位本来发心毁灭佛法的魔子,倘若不给他一点颜色瞧,真的发起魔来,对佛教不利。   这以后,随着身份地位的日益提高,顾竹轩开始洁身自爱,社会事务能敷衍的就敷衍,不能敷衍的就以年老多病为由加以推脱,但仍然热心赈济同乡。同时由于受到青帮行事中向来的“狡兔三窟”风格影响,在与国民党上层交好的同时,也支持身为共产党员的侄儿从事革命活动,多次掩护和营救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还让自己的幼子加入新四军,这为他自己留下了后路。1949年以后,顾竹轩留在上海。由于此前他曾经多次帮助过共产党,成为昔日上海黑社会流氓大亨中唯一未被镇压,得以善终者。——摘自《印光大师永怀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304.html)---------------------------------------------------------------------------------------------------------------------------------
忆念印光大师文章:再续前缘(文白对照)
 
 发布:天竺如意 []   日期:2011-12-8 19:14:00 
                                 再续前缘    母亲往生后,我想去苏州拜谒恩师,妻子和我的朋友乔大经也想皈依印光大师。初夏的一早,我偕同妻儿朋友,从上海坐火车到苏州。我七岁的孩子达观,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兴奋不已,东张西望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他指着一头牛大叫:“爸爸,这是什么东西啊?”当时正值梅雨季节,不时有风雨从窗口飘进来,孩子打打喷嚏着了凉,我们都很担心。   一下火车我们直奔报国寺,明道师为我们叩关,师父风采依然。行礼后,师父一开口就问:“你这一两年来信愿坚定吗?每天的念佛有定课吗?”糟了!我紧张得结巴了:“师父,这个这个,因为打理饭店、玻璃厂等等,我忙不过来,所以,念佛功课还没来得及定……可是,可是我的信愿已经很坚定了。”恩师一脸严肃地说:“只有给自己定下每天念佛功课的,这种人信愿才算坚定;不定念佛功课的,信愿还没有坚定!你还得要下功夫认真念佛!”师父的这一顿棒喝给我高度警觉,接着,我又请求师父为妻友说皈依。   正在这时,孩子哭道:“哎呀!肚子痛死了!”腹泻不止,又开始发烧。入夏以来,霍乱病流行猖獗,气候又不正常,风雨阴冷的,孩子显然是在途中受了风寒,我们都很焦急。师父听到哭声,探首窗外,连连说:“那小孩子有病,抱过来!快抱过来!”我赶紧将达观抱到窗口,师父给孩子摩摩顶,从瓶子里倒出大半碗冷水,叫他喝下去。我一看急了,小孩正是着凉拉肚子,哪里还能再喝冷水?我在孩子耳边小声说:“少喝点,少喝点。”谁知孩子伸出小手,抓住碗一饮而尽,刚喝完水,立刻挣脱怀抱,跳到地上顽皮起来,一下恢复了健康,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明道师说:“这是师父加持过的大悲水,真灵验哪!不知救治了多少危难的病症。”旁观的僧俗数十人,见此情形都交口赞叹,不约而同合掌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师父慈悲,接受妻子和乔君的皈依,又以大悲水救治小儿达观急症,为他种下善根,真是恩同再造。关于大师加持大悲水还有段故事。民国二十一年,大师在报国寺关房,家住苏州西花桥巷吴恒荪的母亲,病势危急,恒荪又在北京,家人心急火燎,一面打电话催他回家,一面请人到报国寺求大师加持一杯大悲水。大师怜悯他们一片孝心,当即持大悲咒三遍,然后叫他们赶快把水杯拿回去,老夫人喝下后立刻起死回生。庆幸之余,吴恒荪的妻子想起他们九岁的儿子,出生后不到两个月,浑身长满小疮,多年来医治无效,不断发作,每到春天病情就更厉害,就又来求大悲水,大师照样满愿,孩子也立刻痊愈。从此天天有人前来求大悲水,后来求的人越来越多,就改用大瓶装。而对于远道写信请求大悲水的人,因为水没法邮寄,就用香灰。大师到灵岩后,由于局势动荡,买瓶子不容易,又缺钱,就用米代水,加持大悲米就助众生。印光大师大慈大悲,大悲水大悲米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更有许多人因此而皈依了佛门。   抗战胜利后,小儿达观上中学,谁料受了同学影响,常常去教堂听牧师讲道,信仰上日益接近基督教,与我当年如出一辙,或许有点遗传性。我知道后,责问他到教堂听道的动机何在?为什么违背佛的教诲?他一开始还吱吱唔唔,我提醒他:“想当年,你在报国寺,就是喝了印光大师的一碗冷水,当场治好了你的腹泻,难道大悲水不灵?佛法不值得你信仰?” 达观这才心服口服,说自己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对大师的庄严德相历历在目,并深表忏悔。从此达观笃信佛教,后来和媳妇一起皈依高僧南亭老法师。要不是当年印光大师一碗大悲水的远因,怎能挽回孩子的信仰,完成了我的佛化家庭?真得万分感谢印祖恩师的盛德。   大师西归后,我的朋友叶愚僧居士赶到荼毗场所,迟到了一天,师父的舍利已被捡完,仍有很多同修,跪在骨灰四周,哀求寻检舍利。叶愚僧边哭边求:“师父啊,弟子路远,交通不便,来晚了,求师父慈悲,赐弟子舍利!”求了很长时间,终于在骨灰中捡到舍利珠五十多粒。叶师兄回来赠我舍利珠十七粒,我不敢据为己有,拿出一百个银元,请银楼制成宝塔,将师父的舍利供在其中,交给本地杨浣石老居士保留在佛教居士林,供世人永久瞻仰。——摘自《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赵茂林-追述学佛因缘以纪念印公恩师》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316.html)---------------------------------------------------------------------------------------------------------------------------------忆念印光大师文章:同生西方(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   日期:2011-12-9 11:12:00                                    同生西方    郭居士皈依印光大师,深深仰慕大师,一直渴盼与大师共同往生西方净土。一天,她梦见大师在一个很大的地方讲经,在座听经的全是居士。郭居士找准机会,上前拉了拉师父的袍子,请求说:“师父,我要跟随您一同往生西方。”大师摇头:“你还有二个孩子没生,机缘没到。”过了几年,郭居士果然生了二个孩子,从此更加勤修净业。在大师生西的当天,郭居士在梦里见到大师站在她面前说:“我生西方了!”听到这话,郭居士立刻要跟大师走,大师手一推,她从梦中惊醒。于是马上打听大师的情况,得知果然刚刚生西,郭居士也就无病而逝,实现了与大师共同生净土的夙愿。——摘自《印光大师永思集-朱石僧-印光大师感应记》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391.html)--------------------------------------------------------------------------------------------------------------------------------- 忆念印光大师文章:梦里十年生华发(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12-9 10:57:00    阅读:347   收藏
                                梦里十年生华发    南洋中学教员李传书在学佛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后来在太平寺遇到印光大师,重新走上修持净土的道路。   李传书幼年,在父亲诵经念佛时,也经常随之礼拜,跟着父亲诵念,八识田中,种下了学佛的种子。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家人把佛像送回寺院,从此中断了与佛法的接触。进入上海南洋大学学习后,李传书醉心科学,毁谤三宝。他的母亲虽然不念佛,但是初一、十五坚持吃素,平时戒食牛肉,家里虽然比较贫困,但仍然喜欢周济穷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夏,李的母亲因为衰弱,卧病半年,李传书听信医生的话,劝母亲喝牛肉汁,母亲不忍违背他的意思,勉强喝了,不过最终并没有好起来,还是去世了。三年后,李传书忽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世间人都说佛法是迷信,但从汉代到现在,古圣先贤都称扬佛法,历史上的记载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就有了学佛的想法,请朋友画了一幅观音大士像,挂在中堂,出入瞻仰。   一天,他收到友人徐仲侯的信,说他舅舅陈飞青居士,从哈尔滨来到上海,住在太平寺,要李传书去太平寺找他舅舅,有事转告。   李传书来到太平寺,知客师把他带到楼上,只见一位老和尚端坐中央,众人围坐着正在吃饭。老和尚看到他,起身邀请一块吃饭。李传书推说吃过了,坐在角落等待。饭后收拾碗筷,老和尚叫他坐到身旁,望着他,似曾相识。李传书就问:“您是明道师吗?请介绍我见陈飞青居士。”却听老和尚说:“我是印光。”又指指对面坐着的人:“他是明道。陈居士正好外出,请稍等。”李传书坐在一边,听老和尚劝人孝悌忠信,尽心安分的言谈,心想和尚也会讲儒家的道理,这可不是个普通的粥饭僧,钦仰之心油然而生。   过了一会儿,陈飞青来了,捎过信后,陈居士问传书:“您以前听说过印光法师吗?”“没有。”“那么听过印光法师讲道吗?”“方才听到一点,很是佩服。”“这么说,你应当向法师顶礼。”李传书立刻起身顶礼大师。礼毕,陈居士挽着他到楼下进餐,还领他去觉园听谛闲法师讲《彻悟禅师语录》。讲经圆满后的次日,传授皈依,传书也发愿要参加法会,随众皈依。陈居士提醒:“何不更请印光法师为你个别授三皈?你佛缘成熟,一下子得遇两位大善知识,真是何等幸运!”传书听了欢喜踊跃,当天上午在太平寺皈依印光法师座下,赐名德振。午后,再回到觉园听谛闲法师开示。   大师问传书从事什么工作,回答说是南洋中学的教员。大师严肃地说:“学校有女生吧?你为人师表,可不要误人子弟,应当教人笃行孝悌,严守贞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机会要随缘宣扬佛法。”传书一一允诺。大师又问:“发心学佛是经人劝的吗?”“不是。我以前毁谤又怀疑,现在因疑生信,决心学佛报母恩。”大师感慨道:“善哉!善哉!机缘成熟了啊。要知道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你如今已是佛弟子,应当求了脱生死,求生西方。平时多多念佛,为父母回向,更要恳切忏悔以往毁谤三宝的罪,最要紧的是慈心不杀,持六斋、十斋,最后要持长斋。”传书听了很感动,想起去世的父母,不禁伤感。大师又劝他:“你不要自作聪明,对佛法妄自参究。只要肯执持一句佛号,保你一生受用不尽,命终决定往生西方,闻佛说法,智慧顿开,你已故的父母也能蒙佛加被,早生安养。这才是真孝,你又何必悲伤!”   与大师别后匆匆十年。淞沪战争爆发后,居处不定,加上学校事务繁杂,疲于应付,传书自感修行进进退退,未能勇猛精进。民国廿九年三月,随真达老和尚、德森法师,共朝灵岩,叩谒师父,恳求警策。一路上传书惴惴不安,自惭放逸。谁知师父见了,非但没有呵斥,反而温和地望着他:“你头发花白了啊。”听到这话,李传书如梦方醒!分别已经十多年,原以为师父未必能想起当年的传书;没想到师父却说头发白了,提醒他四大无常,人命仅在呼吸间,劝勉自己精进修持。李传书大受震撼,发愿从此谢绝世俗应酬,求受五戒。大师为他传戒,并一再嘱咐他老实念佛,求生极乐。——《《印光大师永思集-李传书—与皈戒本师印光大师之因缘》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385.html)--------------------------------------------------------------------------------------------------------------------------------- 女弟子梦见印光大师承认自己是大势至菩萨(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   日期:2011-12-8 17:21:00                       女弟子梦见印光大师承认自己是大势至菩萨     近代,在中国佛教天台宗的丛林中,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女诗僧——本空法师。她曾经是一位杰出女诗人、社会活动家,甚至还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最后却毅然皈依佛门,直到披剃出家,讲经说法,成为近代天台宗一大名僧。追本溯源,她最早的学佛因缘,是从普陀山谒见印光大师开始的。   张汝钊,字曙蕉,浙江慈溪人。自幼酷爱读书,聪颖过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被乡里誉为「女才子」,毕业于章太炎主持的国民大学英文文学系,后参加基督教,1927年5月,被聘为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   1928年夏,天气炎热,好友梅立德夫人邀请张汝钊去海天佛国普陀山游览避暑,她爽快地答应了。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佛灵山秀,石奇景美,金沙碧浪,海阔天空,值得一游。   第二天,她与梅夫人等六七位女友从宁波轮船码头上船前往普陀。登岸后,先到观音洞庵吃过午饭,然后游历附近一带的胜景。观音洞在梅岑山西麓,传说为观音大士示现之处,洞广如室,中间有一天然石柱支撑,上宽下窄,倒贯入地,有垂云倒浪之奇。洞内可环绕通行,石柱、石壁上镌刻着观音大士像,洞顶白石累叠,古树嵌生,风景奇特。附近有二龟听法石,相传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两石龟听闻佛法得度:一只蹲在岩顶,仰起脑袋伸长头颈;另一只则攀爬在石壁边,跃然欲动。还有磐陀石,两块巨石相互叠加,下面的石头高耸锐顶,可容二三十人,上面的石块体积约四十立方米,呈菱形,两石相累处只有一个点,看上去摇摇欲坠。石头上有“磐陀石”、“天下第一石”等题刻。“磐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女伴们望着这一处处佳景,目不暇接,啧啧称奇。梅夫人要汝钊即兴作诗,以助游兴。汝钊想了想,当场吟了一首《上观音洞》诗:“观音圣迹访遗踪,更上南山第一峰。万里烟霞空色相,一天云气荡心胸。惊涛拍岸声疑虎,怪石蟠空势似龙。到此顿消尘俗虑,隔林飞度一声钟。”梅夫人忙取出手提包中的钢笔和笔记本,把诗记下来。女伴都称此诗有气派,特别是五、六两句,是全诗的警句,描绘出海边的惊涛和怪石形态,真是极尽其妙!她们游毕西天景区,又游了普济寺、南天门一带,到离法雨寺不远的极乐庵住宿,打算晚饭后去海边游泳,以消除一天疲劳,并领略海阔天空的普陀夜景。   正当她们各人提着一袋游泳衣裤准备出发时,门口急急走来一位年青僧人,手中拿着一张纸条,对大家打个闻讯说:“诸位女居士,印光老法师让我送信,叫大家千万别去海边游泳!”说着递过纸条。大家围过来看,只见上面写着:“诸居士!南海多旋涡,所谓惊涛如虎,防不胜防。每年有人,惨遭灭顶,切勿儿戏,后悔莫及!”女伴们看了都发愣:印光老法师怎么知道我们要去游泳,而且纸条上写的所谓“惊涛如虎”,不就是汝钊下午写的“惊涛拍岸声疑虎”之意么?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印老未卜先知?张汝钊更是惊讶不已,她在图书馆曾读过《印光法师文钞》,对印老的学问文章十分佩服,只不过自己去年在梅夫人的介绍下受了洗礼,加入基督教,并没有想到跟这位老和尚发生联系。她略一沉吟,谢过送信的师父,便把手中的衣物放下,提起手提包,约女伴们一起去法雨寺拜访印光老法师。   印光老法师正在灯下给来函求教的外地居士写回信。侍者告诉他有一群女居士来访,他便放下手中的笔。汝钊她们向大师顶礼之后就坐,只见大师神态庄严,既严肃,又慈悲。汝钊上前合掌,感谢大师规劝,接着又探问大师怎么会事先知道她们要去游泳?大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天气很热,刚来山的游客,往往傍晚都会到法雨寺前的千步沙海边游泳。千步沙别看它平时很静很美,但海潮来时奔腾呼啸,若遇大风,浪涛飞溅,吼声震天,真是惊险极了!我刚才看到七八位游客——大概就是你们吧,边走边谈游泳的事。怕你们不知道海边的险情,晚间去洗海水浴发生危险,特地派遣这里的一位师父前来告知。事情就是这样,阿弥陀佛!”大师虽作了这样的解释,但汝钊心中总觉得他有未卜先知之明。   大师说完,从书架上取下几本新出版的《增广印光法师文钞》,送给每人一本,劝大家“老实念佛”,女伴们都站起身来恭敬地接过。汝钊则从手提包取出一本二年前出版的《绿天簃诗词集》,在上面签名作为回谢,敬奉大师教正,大师欣然接受。大家小坐了一会,起身拜别,回极乐庵休息。   次日清晨,她们刚起床。法雨寺的一位山僮,又送来一封书信,说是专门交曙蕉居士的。汝钊忙打开来看,上面写道:曙蕉居士鉴:   读了你的诗,从字面上看,确实不输给古人。但那只是诗人之诗,充满愁怨,没有一点修道者的气概。你既然有此慧根,值得以这份悲怨消磨一生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要让本具的佛性被烦恼盖覆,应当去除愁怨,认真念佛,当生就成圣贤,命终往生莲池海会。你若真有宿世善根,可不要辜负老僧的这一番呵斥!   “呵斥”两字,使她猛地一震!生性孤傲的曙蕉,当时在诗坛备受尊崇,听惯了夸奖的话,这次却破天荒地受到斥责!仿佛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从头顶凉到心里,她的自尊心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仔细平静下来一想:《绿天簃诗词集》中的诗词也的确是些愁风怨月之作,或叹命运多舛,或怨造化的不公……长此愁叹下去,只能折磨自已,怎能超然物外,如释迦那样的解脱自在、发现自身的佛性呢!大师的话虽然尖锐,但毕竟是他站得高,看得远呀!   经过一天的思量,第三天上午,曙蕉决定不去游山,独自前往拜访大师。到了门口,她又脚步踌躇了,怕老法师会瞧不起自已这个凡夫俗子。谁知大师早已望见,笑著喊道:“张居士你早呀!我知道你一定会再来的,进来坐吧。”于是,她走到跟前,倒身便拜,恭敬地恳请大师开示佛法义理。大师说:“我知你才高八斗,但不要光学欧美的东西,每天空下来,最好学那些愚夫愚妇老实念佛。我们一口气不来,就是来生,到那个时候,纵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派不上用处。倘若不及早修持净业,到时才知虚度此生,白白地将宿世善根,都消耗在“之乎者也”中,真是可惜!你喜欢写一些无聊的诗文,这是文人习气,要是不肯痛下决心断除,想在佛法中得真实受用,万难万难!” 大师语重心长的教导,诚笃的语调,使她心灵受到了触动。她暗下决心,从此一定要专心研究佛学,了生脱死。她和朋友们在普陀山住了一个星期,游遍了海天佛国的山山水水。离别那天,再次前往法雨寺,向大师告辞。大师劝她皈依佛教,交谈了二小时,直到车夫催她,说再不走,就赶不上去宁波的航船了,她才礼拜告别。   张汝钊回到宁波后,写信对大师的三次教诲表示感谢。大师回信:“聪明人都自恃才高,不肯受人呵斥。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学问道德,对世间也没什么用处,但求将我这块粗粝的他山之石,造就你们这些纯金美玉。三次相见,对你没有赞叹只有勉励,不讲人情只谈佛法。我对你呵斥严厉,怕你会受不了,你反而心生感激,足以可见,你宿根深厚深明大义,不自以为是,肯听规劝。若能将文人的习气完全放下,恪守妇道,重视家庭教育,再生信发愿,自修净业,同时帮助他人一同解脱,作好妇女的表率,都这样的话,国家的兴盛,将指日可待。”对于张居士呈上的诗:“已将慧剑斩情魔,十斛明珠委逝波,壮志全消豪气尽,年来只觉一身多!”等四首,大师评点说:“你的诗意义不错,但说到就要做到,否则不光是绮语,还是妄语、戏语、欺三宝语。我四十年来从不作诗,所以不为你和诗。”   张汝钊认真钻研佛典,并学习坐禅。偶有心得,便用偈颂的形式,写成短诗,发挥义理。一次,读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十分投入,仅二三天时间,便把一百卷的《宗镜录》读完,似有明悟,文思泉涌,写了《赞永明大师》的七言律诗十首。她把诗寄给印光大师,借以报答最初给予的法乳深恩。同时想,这些诗,大师见了一定高兴,能得到他老人家的印证吧。过了几天,大师的回信来了。她兴冲冲地拆开一看,却大出意料之外,信中说:你文字习气太深,自己清楚,却不痛改,一辈子最多是个诗文匠。而佛法的真实利益,却被这种习气隔断远离。所以佛才把世智辩聪,列为学佛的八难之一,如此深的警策,你还不明白吗?你写的读永明宗镜录诗,声韵铿锵,显示你宿有慧根,然而,这也正是修道者的障碍。这种诗句,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成,不能与得道之人随口而出的流露相比。   大师引用《妙峰大师传》中,山阴王将鞋底寄给闭关的妙峰大师,令他大彻大悟,从此不再作诗的故事,以此警示张汝钊不可专作自以为感悟的诗偈,而影响学佛修持。(详情见后文《臭鞋底专打作诗嘴》。其实,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文殊菩萨再来的寒山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楚石梵琦禅师、净土宗第十一祖省庵大师等等,他们都创作了大量意境深邃、文辞优美的诗篇。事实上,印祖也在增订《净土十要》时,特地将《莲花世界诗》附录,因此,并不是不可以作诗,诗甚至是诸佛度化众生的重要载体。完全在于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对于烦恼未除,以凡夫知见和习气,加点所谓的灵感作诗,既不能利人又无以自我解脱,则大可不必了。——编者按)汝钊深受教育,决心痛改虚玄的文字习气。从此,每当诗魔来时,她便假设自己颈上有被大师所系的鞋底突然跃起,猛抽作诗嘴。常作这样的观想,久而久之,文字习气逐渐化作平流澄水,她深深佩服大师,毅然放弃基督教,写了一封虔诚的信,决心皈依为弟子。大师慨然答允,赐法名“慧超”。   此后,她先后到武昌佛学院、观宗讲寺参学。在生活、工作和修持中,每遇到疑难,便写信向大师请教。大师总是慈悲复信,对她的一些不正确的知见加以拨正,开示念佛法门,并指教立身处世之重大环节。汝钊自称:“每一拜读,如对圣颜,汗流浃背,惭愧无地!”深感“谊重恩深,无可答报”。1940年的一天,她得到大师西归的讯息,如同晴天霹雳,悲痛异常,作诗道:“噩耗传来一月迟,经窗雪夜哭吾师。人天眼目归何处?肠断神农昼寝时!”“一片鞋皮彻底酬,百千偈语止中流。摩挲颈上痕依旧,千古令人痛不休!”   张汝钊辞去工作,专心致志跟从天台宗大德根慧老法师在宁波观宗寺学修法华三昧,后又回慈溪闭关,修法华忏二十一天、持楞严咒七天,随即决定出家。1950年二月初八,在慈溪妙音精舍由根慧法师剃度为尼,赐名“本空”,号弘量,学习天台宗教法,并到各地讲经说法。1950年阴历九月二十三日,本空法师接到观宗寺根慧法师来信,要求她撰写一篇缅怀印光大师文章,以纪念大师圆寂十周年。第二天晚上,她做了个奇怪的梦,醒后追述说:梦见在一座广博严丽的大殿中,印光大师展开金黄色坐具礼佛,只见他身形高大,全身光明显赫。我进入后,在大师身后拜佛。礼佛完毕,感慨万千,向大师顶礼祈请:“十年了,弟子日夜翘首期待,今天终于得见师父一面,恳求师父慈悲开示。”大师说:“你好好弘法,不要厌倦,临命终时我会来接你。”我赶紧又问:“师父相好光明,是否就是大势至菩萨?”只听大师清楚干脆地回答:“是,不错!”我悲喜交集,不禁长跪合掌,说偈赞颂:金瓶宝冠拥青螺,百亿牟尼漾碧波。绝妙香尘严极乐,无边光色净娑婆。摄生方便归安养,念佛圆通渡爱河。足步莲花大势至,现前接引见弥陀。   本空法师一生向印光大师通信求教十多次,而面谒大师,除了1928年普陀山第一次以外,就是1950年梦中的最后一次了。她说:第一次是引导她走进佛门,第二次是答允引她生西,所以称印光大师是她最敬慕的“原始要终之第一位大导师”。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300.html)--------------------------------------------------------------------------------------------------------------------------------- 虚云老和尚在印光大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会上讲话(白话文)
 
 发布:天竺如意 []   日期:2011-12-8 13:45:00  
                虚云老和尚在印光大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会上讲话    以下是当代禅宗祖师虚云老和尚于1952年12月21日在印光大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是法身父母,纪念师父,便是对法身父母的孝思,比起世间小孝,更有意义。   回忆我第一次与印光老法师相见,是光绪廿年在普陀山。那时是化闻和尚请他在前寺讲《阿弥陀经》。讲完了经,他便在寺中阅藏,二十余年,从未离开一步,只是闭户潜修,所以他对教义领悟极深。他虽深通教义,却以一句“阿弥陀佛”为日常行持,绝不觉得自己深通经教,便轻视念佛法门。佛所说法,无一法不是疗治众生的病苦。念佛法门,名为阿伽陀药,总治一切病。但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各位是印光老法师的弟子,今天纪念他,便是纪念他的真实行持,他脚踏实地的真修,实足追踪古德。他体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深理,依之起修,得念佛三昧。依之宏扬净土,利益众生,数十年如一日,不辞劳瘁,在今日确实没有。   真实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功夫熟处,弥陀净境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只要信心坚定。心不坚,万事不能成。若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听人说参禅好,便废了念佛的工夫去参禅;听人说学教好,又废参学教;学教不成,又去持咒,头头不了,账账不清。不怨自己信心不定,却说佛祖欺哄众生,谤佛谤法,造无间业。因此,我劝大众,要坚信净土法门的利益,随印光老法师学‘老实念佛’,立坚固志,发勇猛心,以西方净土为终身大事。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着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到此境界,理事圆融,心佛不二,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差别何在?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实实念下去。——摘自《印光大师永怀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24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