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剧情介绍:【第六章】常憶念佛心開見佛報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43:20
常憶念佛 自在解脫
常憶念佛 自在解脫
常憶念佛 自在解脫
【六章】常憶念佛心開見佛報告
第一節 佛子 余西心開見佛報告
第二節 佛子 欣西心開見佛報告
第三節 佛子 願西心開見佛報告
第四節 佛子 直西心開見佛報告
第五節 學術思想分別不是佛法修證,
無以荷擔如來家業
第六節 敬畏因果-切莫毀壞正法,自招苦果

今恰巧有余西、欣西、願西、直西等四位佛子提供常憶念佛、心開見佛之報告供養諸方,他們開、證悟後,不妨各隨因緣入於三賢位、聖位中,正是好兆頭。凡有緣得見本書之佛子們,可發願:「余欣願直心,常樂憶念佛」,果能如是,則在世間時,自在又解脫,捨報時,必生極樂國。

第一節
一、民國八十二年初入佛門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愚直的人,直到聽聞佛法,才發現這就是我渴望已久的智慧。
一入佛門就親近一西老師:
在行門上,老師教我學習憶念拜佛,選擇一尊佛或菩薩作為憶念對象,把想佛的念內攝(向內繫心一緣)或外緣(向外繫念一處)明記不忘,勤行修習,這個行門非常殊勝,日久功深自然而入,不知身在禮佛,只有一個憶佛想佛的念。
在解門上,老師先教授學子觀五蘊虛幻,一切法如幻,是生滅法,緣起性空,漸離徧計執;又傳授第一義正知正見,第八識是持身識,真妄和合;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非斷非常;法相是客、有染是虛相。開悟必須悟得淨分第八識,唯識實性,其性本寂;淨分如來藏識,體性是常、是一。因學會憶佛又薰習第一義知見,常在佛前懺悔過失,希望早日心開(明真心)見佛(見佛性),發願悟後能自利利他。
二、體究念佛 - 尋覓真心
在約五年努力體究念佛後,於一次離能取所取時,忽然相應了不生不滅的自性清淨心,祂離見聞覺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無著行;卻了眾生心行,是善現行。以往迷時總以色身為我,認外在的器世間為真實,起種種的貪戀愛著、不得安穩。可是真心無我,對六塵境從不分別、從不作主、,無所住、與行捨、無受相應,是無心相心,此心人人本俱,本來解脫自在。自相應後,若習氣性障現前,則用心性理體之般若慧觀照,故漸離煩惱,心得安住。
三、體究念佛 - 尋覓佛性
記得多年前,老師在講四加行時,曾請問老師:「什麼是自性?」老師順手拿起一朵花解釋說:「這朵花『名』玉蘭花,『義』可以拿來供佛,『自性』就是香。」我現在才恍然有省,體究佛性就是體究真心的自性,佛性非見聞覺知,但不離見聞覺知,六根門頭祖師意,體究時目光不能全部外放,否則隨塵去了,要稍為內攝。
約又有五年之久,「如何是佛性?」的「一念」深植心田裏,卻沒有什麼明顯動靜!有一天,老師突然找我,問取目前用功的情形,我如實報告,老師告訴我:「這樣好了!你改為將『如何是○而不○?』的 話頭放在心裡,然後平常照樣用功。」果然後來起了作用,在父親生病住院照顧時,有所相應,並將相應、體驗一一向老師報告;老師要我繼續體驗「祂」,直到可以說的分明:見性與未見性之差異?平時如何可以常見性?見性與明心之非一非異等?
如此又經過約三個月的努力,終於又相應,定慧更深穩,至此以往之公案諸如「呼叫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及「青色青光、赤色赤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等公案豁然貫通。於是再向老師報告分明,亦獲肯定。
見性是離能取所取,不經意之照見,正如大般涅槃了義經所說:常與無常···,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背○合○,不○○而去;自性清淨心,無一法可得,本自清淨,逢緣顯境,隨緣不變能生萬法,卻也自在灑脫,歡喜光佛。
四、真心開、佛性顯後之心得與願力
回想十餘年來學佛的過程,感謝 佛菩薩慈悲加持護祐,恩師諄諄教導而能入理,在此頂禮叩首,也感謝家人和湯師兄、吳師姐的護持;從此一心念佛,隨緣度化,勸導常憶念佛,求生淨土;他日,果報身壞,自在解脫,速回清泰故鄉,面見彌陀,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八地滿心不動已,迴入娑婆度有情。本文蒙師題偈曰:「舉步忘所知,更不假修治,誰知樹上頭,竟是 本來路。」
南無阿彌陀佛佛子
佛子余西 敬述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廿五日
BACK

第二節
一、參與懿蓮共修之因緣
在外島花東衛里古老佛剎,拿到這一本念佛三眛摸象記解行法要,研讀之後,心裏就一直很希望能夠透過桃園懿蓮念佛會的吳師姐幫忙,是否能以電話和一西老師聯絡?在吳師姐協助下,老師很慈悲把他家中電話號碼留給我。和老師聯絡過程中,我的內心很誠懇,不敢怠慢,自己念佛遇上瓶頸已久,在諸佛菩薩幫忙之下遇上老師,向老師學習憶佛念佛法門,讓我又展開學佛另一個旅程。
二、學習常憶念佛
我因住外島,當面請老師指導非常不容易,大部分時間都是用電話和老師交談,拿到念佛三眛摸象記,把自己從以前心想佛和心念佛做了一個很大轉折與改變。以前「心想佛和心念佛,還要把阿彌陀佛四字洪名想得很清楚,念得很清楚。」整天下來還是很疲倦,因為不夠得力都是意識心在想佛。現在我把常憶念佛這個「念」,印在心中,時時刻刻看住著這個「念」。一段時間之後很適應,比以前更輕鬆,更不用費力,在讀經、寫字、工作和禮佛拜佛,往內反觀,看住這個「念」,把這個心想佛的「念」放在胸口處,又不斷往內攝心,即念反觀。那個念很清楚,身心很清淨,對週遭人事物比較不在意。一段時間之後,我向老師報告,在常憶念佛過程中,不停鍛鍊和應用,除了時間能夠加長之外,體力上沒有什麼消耗而且很攝心,明顯有進步。
三、體究念佛初嘗試
老師開始叫我在憶佛時把「什麼是真心?」或「什麼是真我?」這一念放在心裏,自然會有「不假方便」之因緣。剛開始嘗試時,幾乎都落在意識上。但有一次機緣,在一切外塵法之虛幻上,起了較深入之體驗及見解。老師當面告訴我:「這個還不是開悟。」過幾天之後,要到土城承天寺參加佛七,路過中拜訪老師,當面請老師指導,不要說體究念佛、連老師要試試我的見地究竟如何?即一問三不知,不要說回答,連聽都聽不懂,心裏很納悶;但老師已了解我的修行落處,即花了二個鐘頭,耐心為我解說「般若正知之綱要」,並說這是心開見佛之基本知見,但說真的,此時心裏又想過「念佛心謝」已很久,是不是繼續憶念佛就算了吧!不過想一想又很不甘心,花開見佛之因緣可遇不可求,有能力指導明心見性之明眼善知識難得,明明在前,不可放過,於是心就安定下來了。
在佛七期間,帶著體究的一念,在佛七念佛當中也沒有辦法捨離-什麼是真心?在經行中常常妄想著會不會是出離我的身體,讓我看到?會不會在我止静的時候飛出來?若是能夠在佛七期間與真心會一會面,這一次佛七也算是成功。
四、於動作處,見寂滅法
佛七結束之後,好像也一無所得,到電話亭拿起電話筒,再次向老師報告一些心得,老師聽了一會兒,就直接告訴我:「那還不是真心。」在失望灰心之餘,老師卻在電話中,提了一句很重要的關鍵句子:「於動作處,見寂滅法。」雖然在電話中聽來不是很懂,不過卻也把這句話記住(後來果然有了入處),心裏一直想,難得遇上老師的指導,再辛苦也要撑過去,自己要突破瓶頸,那裡有這麼簡單!學佛到今天,自己幾兩重、心裏很清楚,也騙不了人。參訪善知識目的不是希望自己更上一層樓、由事修入於理持嗎?
我一直不斷鼓勵自己增加信心,有機會一定到桃園懿蓮念佛上課、佛七結束之後回澎湖,更要好好加強憶佛念佛功夫,不管真心能明否?或遇上修行困境都不可以退縮,或許我是軍職人員的關係,很快的把這種不安情緒穩定下來,讓自己處於一種備戰狀態之下,又隨時隨地提高警覺,處心積慮,微心觀照,努力憶佛不懈。
回到外島家中把課誦、念佛拜佛、持咒、經行的時間略作調適,不管動靜、時時刻刻專注在胸口這一念、觀照與憶佛交互應用。雖然不是很得力,但是在憶佛中所有面對一切週遭人事物很清楚,心地也不散亂,幾天過後,妄想意識也比較少,然而提起「甚麼是不生不滅真心?」一下子又掉到無底深淵,心裡有一種挫折,但是憶佛卻鍥而不捨,雖然在種種疑情籠罩之下,令我不知所措,可是憶佛這個「念」我可是抓的緊緊的,片刻不捨。再過三十天之後,下班回到家中,感覺上我的精神好像出狀況,怎麼會把百法明門論和念佛三昧摸象記放到冰箱裡?要把鍋蓋拿去掛在衣架上?若是一直這樣下去,不知道要不要緊?不知道要不要去看醫師?或著…?在擔心和猶豫之下,不妨請問老師是不是可以再繼續體究念佛。
老師告訴我,這是正常的好現象,是「見山不是山」。在電話中不斷向我分析:能所不二、身心兩忘、心佛一如等一些正見。聽到這些之後,心裡寬慰許多,本來想放棄,想不到正是得力時候,既然沒有關係,那就繼續憶佛。除了白天工作、晚上加班之外,晚上回到家中有稍許疲倦,沒有甚麼體力和精神,再去胡思亂想,持咒;經行繞佛四五回之後,不斷往內攝心,看往胸口憶佛這一「念」,更不斷憶佛。在寂靜當下,我第一次發現到「祂」的存在,確實不曾捨離。一大早凌晨四點多左右,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臉,拜佛的時候,「祂」很明顯的一次又一次的出現,我不敢確定。工作中打電話問老師報告這個過程,老師說:「你與不生不滅如來藏、清淨心相應,心佛開顯,這正是與真心相應。隨緣應務,不離本心。請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多去體會祂。」
五、體究佛性
過了幾天之後,開始將「如何是佛性?」的一念,深植心中,平時還是憶念著佛。有一次在晚課之餘,再向老師請教,不問還好,一問之下被老師反問過來,又掉到無底深淵,怎麼一下子,又要我在六根門頭用眼去見佛性,這眼看出去,不是又有能、所之分嗎?有分別怎能達到身心兩忘呢?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體究明心不是明明不起分別、身心兩忘,參佛性也應當如此,不是嗎?
隔天再問老師,老師又告訴我:「六根門頭祖師意,直悟去,眼根最利。」另也可以體究:『「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脆』之公案。」反正我也不管,老師的叮嚀,我就照著做,多利用時間經行,利用公園散步,除了看住胸口這一「念」,時時刻刻即念反觀,甚麼是佛性?甚麼是阿彌陀佛?不經行還好,越經行疑惑越大,明心不是六根對六塵不可以有分別嗎?怎麼六根對緣歷境會見佛性呢?心裡困擾愈來愈大,愈來愈疑惑,這個疑情在我的內心裡起了很大的爭執,內心交戰久久不息,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疑團一起,很不甘心,又是徹夜難眠。
隔天下班,利用時間到外島春輝園經行憶佛,經行中除了憶佛,又即念反觀甚麼是佛性?甚麼是眼見佛性?甚麼是六根門頭祖師意?直悟去!疑團一起,口中念念自語,甚麼是對緣歷境,外緣內攝均等?經行想著想著,反正也弄不清楚,自己也沒有辦法釐清,心裡紛擾掙扎不已。唉!不妨全部通通放下,讓自己心地保持清明,在公園裡好好散心就好,甚麼都不要再去管它。除了散心之外,走在公園裡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繞著小路慢慢的走,走著走著,胸口中突然一頓,佛性不都是在眼前嗎?阿彌陀佛也不都是在眼前嗎?晚上趕快向老師報告,老師還是要我再繼續前進,我也很乾脆也照著做。
六、勝妙五塵境之體驗
隔天一大早,除了誦經,持咒還是把重心放在經行,「甚麼是佛性?」的一念,也把它帶著,經行中不斷憶念,不斷繞佛,經行繞佛三、四回之後,往地一看,眼前一念,佛性不都在自己眼前嗎?阿彌陀佛不都在這裡嗎?當時之下,心裡持續不斷一陣一陣難過,心裡動容,悲從心起,極樂世界之菩提樹,八功德水,七寶行樹,衆鳥說法,風吹寶樹,不就在眼前嗎?只不過一念無知,障住自己,不能親見勝妙之本性。工作之餘再向老師報告整個過程,老師說:我是見「聖」邊,還不到「凡聖」不二之時節,要我繼續往前走,並儘可能參加懿蓮五月十三日之超度祖先「地藏超度法會暨佛一」。我即欣然應諾,並要我悟後要寫報告,給我法名欣西。在法會當日,有一兩次再向老師請法,但均不得要領,老師要我不必急,可提起「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之語句再試。
七、鈴聲、噹聲,聲聲見無生
五月十四日搭飛機回外島,在機場等機時,憶佛經行約兩個多小時,漸漸入於行而無行之中,回到 家裡做晚課誦時,沒有特別注意什麼,佛堂外之海風聲及鈴噹聲,突然一念、一念相應,猶如泉湧,所有見性之公案一時貫通,「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脆」、「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及「呼叫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原來只是一個公案,六根都一樣。唉!這才是見「性」悟無生,並於是日晚上於電話中向老師報告並經眼見、耳見之過程與見地。
八、悟後心得與願力
七年餘來,以「心」念佛、想佛,到今天學習「常憶念佛」,在行門上一個很大的轉折,就是「鍥而不捨、不停鍛鍊即念反觀之功夫,內心很誠懇學習,不怕辛苦;在體究念佛過程中遇上挫折,雖然身心備受煎熬,我的心裡就是一直不放棄,不斷鼓勵自己增加信心,要親見自己真心本性,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古來修道者,千山萬水遍訪明眼的「善知識」,尋求花開見佛悟無生,其目的也不都在此嗎?
內心裡一直很感謝老師這一段期間教導,不怕我時時刻刻用電話干擾,很有耐性一一回答及指引方向,讓我又能夠再一次從逆境中勇往直前!感謝 阿彌陀佛!感謝 觀音菩薩,感謝 諸佛菩薩。
願我學習像 佛菩薩一樣,能方便善巧攝受一切有緣念佛人,都得用心憶佛,花開見佛,親見自性彌陀,享受大乘法樂!修學常憶念佛,自在解脫之極樂世界修行方法;常憶念佛,即念反觀。太棒了!各位蓮友們,歡迎「試一試、便知道」,箇中奧妙!本文蒙師題偈曰:「著衣忘所知,清口揚古路,鈴聲不循聲,紛然悟無生。」
南無阿彌陀佛
佛子 欣西 敬述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六日
BACK

第三節
一、民國七十二年初學佛
感恩母親慈悲,於七十二年春節,引導後學到土城承天禪寺拜千佛(年初一到初五拜三千佛),一唱誦一禮拜,均一一顫動我心深處,不知為何?淚水不由自主,像後山的泉水般不停的湧出,無法控制。
爾後,每年暑假,除非服務的學校調派去進修或研習,我都會安排時間到承天寺朝山,或在家閱讀大經論等,如大智度論、法華經、八十華嚴、憨山大師夢遊集、…。
二、守靈一日夜,助念感應,從此歡喜默念佛號
一位相知、相交三十多年,國中、高中時期的同學,其母往生(八十三年),後學陪伴同學一起助念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回家後連續三天三夜,佛號聲,仍在耳邊繞著。所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大概就是這樣吧!從此喜歡默念佛號。
三、時時刻刻歡喜念佛,學習觀像憶念
一步一佛號,一呼吸一佛號,早晚各靜坐一小時也在默念佛號,念著念著,於八十八年間起了疑問:(一)念佛時心裏想「阿彌陀佛」四個字?(二)還是想佛像?於是閱讀觀無量壽佛經,從第一觀到第十六觀逐一學習觀,每一觀學習一週,不斷反覆學習,到最近二、三年發現,不管任何動靜之時處,所觀的佛像等,隨時隨地都還在,不會掉落,此即是憶想,記持不忘。
四、參與懿蓮念佛會共修之緣起
九十五年元旦,看到一西恩師輯述念佛三昧、念佛圓通章解行法要二書,二本書請回家,二天就看完了。「念佛三昧」這四個字,令後學一見鍾情,第一四四頁倒數第四行中間:「這兩種『稱念名號』和『觀想』的正修行,必須要相互輔助而行。凡是行住睡臥之時,則一心稱念佛名,凡是靜坐的時候,則心心觀想阿彌陀佛」。這段話不就是後學目前用功的方式,心理很篤定要到懿蓮念佛會共修。
五、九十五年春節後,參加共修,薰習大乘了義法
三月五日上課後就規劃自己憶佛念佛用功的方式,並勉勵實踐,發現無論在煮飯、洗衣、擦地板與人談話都是憶佛念佛最佳時機,尤其與人談話時,把憶佛的念擺在對方臉上,自己就好像與佛說話,太帥了!這是共修後的重大突破,令後學沾沾自喜。
然而!上課時,恩師所說的一些經論之法義名相,聽來似懂又非真懂。「真理」更是看不到、摸不到、體會不到。抬頭望著恩師講得這麼認真,對後學而言,猶如雞同鴨講,覺得很對不起恩師。索性就把寫在白板上的文字,逐字逐句念一遍(不去想它是什麼意思),告訴第八識你要記起來喲! 恩師所說的話,心裏也跟著覆講,跟的到就跟,告訴第八識你要錄起來喲!這樣執行一陣子後,有意思了,晚上睡覺時仍然在聽課,有時白天還在聽,聽著聽著!真妄分離之現象出現,前面有個我一直在笑我,不管做什麼都在前面笑我。
六、體究「什麼是真心?」
老師說後學有一心之定力,可以很快進入體究念佛,俾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約五月下旬逐漸進入;體究真心的過程,真是跌跌撞撞(像學走路的小孩),好似「笑話」連篇,恩師的比喻很貼切,說現在像趕一隻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鴨子,要趕得緊,否則路走歪了,進不了鴨寮。茲將好笑之處略舉一二以供莞爾:(一)靜坐時,曾見廣老菩薩以「火焰出慧水」等三則公案,舉示第一義;又看到恩師身著海青,卻留著約莫半尺長的鬍鬚,右手把著鬍鬚告訴後學說:「真的假的混在一起。」(二)臭水溝的水很清(三)乾的竹子長鮮花(四)百年枯木也開花。經請教恩師,給予的答案:是「機鋒、公案」,令後學更是不知所以然,也只好依照恩師的吩咐,叫祂不要再打閒岔,重點在相應心性,以後機鋒就沒有出現了。
經三天三夜鍥而不捨的體究,於六月二日(週五)的下午,捲入體究真心的疑團裡不自知,經恩師說明才瞭解。六月三日(週六)懿蓮上課阿彌陀經要解講義,恩師善巧施設,講到:舉揚(此時拿起講桌上塑膠盤高舉)於海會(碰一聲盤子擊桌上)說:「桶底脫落」。這一剎那後學相應真心,心開意解,一切都明瞭了,妙!明心後,老師指示: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去體會真心及日用中祂的情形,並由外向內,由下到上,全身徹底去體會真心之「諸入不會,卻了眾生心行」。並讀心經、六祖壇經等了義經典,以自我驗証及保持任運等。
七、體究「什麼是佛性?」
六月四日(週日)恩師給數個參佛性的話頭,後學選擇「什麼是佛性?」也給予方向:(一)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脆。(二)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三)出去散散步,六根門頭去體會。
六月十日(週六)懿蓮打佛一,恩師問怎麼樣?後學搖頭不知道;師又再一次提示:(一)青色青光、紅色红光、藍色藍光、綠色綠光、白色白光。(二)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脆。中午到公園散步有一點點反應了,覺得兩人同穿一支鞋走路,不即也不離;兩人同吃一碗飯,有吃也是沒吃。
六月十一日(週日)埔心佛恩寺上課,恩師為一病眾講授三皈依,後學下課後,回家靜坐,在靜中感覺在非常寬闊的處所,裡面人山人海,萬頭鑽動,恩師在為大眾講經說法,也講授三皈依,後學只聽到恩師的聲音卻見不到人(心情就像流浪異鄉的孤兒很害怕很慌),就尋著聲音繞了數圈,從最外圍到中心,遇到恩師了,緊緊依偎在身旁(此時如孤兒遇到父母,百感交集),恩師變的很高,左手拿著麥克風,右手直直垂下正好摸著後學的頭頂∣摩頂垂手、受懺授記。
六月十二日(週一)不管在動靜之時,仍然感覺在一處靜坐,那裡有種種勝境,又進入體究佛性的疑情了。
六月十七日(週六)懿蓮上課,恩師善巧施設,丟下一串鈴噹,並道:「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但因緣未到,只相應到「五蘊皆空」,又退回疑情中。
六月二十四日(週六)上課前,恩師發現後學躲在疑情裏越躲越深,即用引磬在後學耳邊敲三段,才體會到:(一)花開見佛悟無生。(二)非見聞覺知、不離見聞覺知。(三)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上課時,恩師講授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念到「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華(花),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徧融。故此增上因緣,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徧緣法界者也」。恩師又善巧施設點粧數句:(一)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二)風吹寶樹千般樂,香浸池池四色花。(三)鴉鳴鵲噪,無非最上真乘,如皓月西落,清淨寂然。(四)自在在應萬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五)海吞萬派,水天一色;無罣無碍,自在自如。唉呀!就在這裡嘛!終於相應「什麼是佛性」了,頻頻點頭,好想大笑一番,大聲喊:「我找到了!」遺憾的是在上課中,不敢造次。
八、悟後心得與願力
恩師以:「一擊忘所覺,桶底脫落也;舉揚通淨土,華葉等法界。」之語偈為印證,淋漓盡致描述後學明心見性之情形,贈與後學。體究大事已了,自在解脫,此後正是繼續前世內門修菩薩行,悟後起修大乘了義正法之行證,火焰出慧水,進修大道,行無上行,早登八地,自利利他,一切圓滿。
謹以至誠心向 十方諸佛、 大恩師地藏菩薩、 觀世音菩薩及 廣老菩薩頂禮三拜;感恩湯師兄吳師姐提供道場共修;感恩有師兄叮嚀:「求法就要發願做善知識的常隨眾」;感恩所有師兄、師姐的共修法益。願以此功德迴向:(一)大乘了義佛法,佛佛道同,永傳人間。(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三)恩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四)大眾離苦得樂,勤修佛法,早證菩提。
南無阿彌陀佛                         佛子 願西 敬述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BACK

第四節
在廣老師父座下出「世俗家」,相隔了二十六年,在
一西老師教導下出「煩惱塵勞家」,二次因緣相類似,都
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一、出家因緣
出家前,我的早晚定課是做瑜珈和靜坐,經過了四年,
少有間斷,認為可以行持一生。當時聞說廣老師父是台灣
禪坐第一把交椅。有一天,突發奇想,去承天寺請教師
父,只是懵懵懂懂而去。其實我尚未接觸佛教,結果就留
下來落髮出家,飽受佛恩、師長恩及施主恩,在佛門中成
長。
二、回台參學前的助緣
此次回台灣,到懿蓮念佛會聆聽一西老師的授課,是受
美國彌陀學會大師兄的鼓勵,起先無意於此行。因我學常
憶念佛四年多,一直認為最終目的在於求生西方,對於參
學未曾想過,只當如此行持常憶念佛至純熟,應有份往生
極樂國。雖然沒有十足把握,但只能隨因緣,盡力而為
了。
大師兄送來老師的書,而且建議:「你看了後,去參
學,一切費用由我付。」我大略看了,不是甚懂,就將參
學,置之一旁。隔了大約三個月和住在佛羅里達州有位居
士,在電話中談起這些書,於是寄念佛圓通章和念佛三昧
解行法要給她。她看後即向我說:「這書是致力於行門的
人寫的。念佛要得力,應從『有相』轉入『無相』,她突
破了心理障礙,很高興!」正其時,我也感受到下功夫的
力量。老師在書中描述學員們每天憶佛十六小時以上,而
起慚愧心,硬熬在打座上延長念佛時間,功不唐捐,產生
信心,參學才成行。
三、回台後之參學過程
在台時,在桃園懿蓮上三次課,埔心佛恩寺上二次課,
短短的三星期,因薰染故,結下了邁向菩薩道的因緣。
老師的親和力、慈悲及學員們的向心力、尊師重道,確
實力行上敬下和、無我無私,凝聚融合成菩薩家族。當第
一天上課時,直覺上就想親近老師,其講課的內容、方式
及主導力吸引著我。在上成唯識論課時,提出想再留台,
參與共修的意見,邱師姐即呼應,供給我房子住;老師
說:「並需供給生活費。」住在那裡雖僅三週,受師姐們
的幫忙、照顧和分享修行的經驗。我稱她們是火焰上的紅
蓮,此乃菩薩們無我無私布施之行徑。
懿蓮道場雖不大,但他們不求名、不求利,老老實實的
修行,力求讓了義正法久住,和發願求生西方心切,真是
名符其實「山不在高,有覺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靈龍則
應」之道場理念。有覺悟的菩薩相圍繞,法音宣流,普降
甘霖,這樣的氣氛表露無遺,讓人一接觸,即能感受深
切;依眾靠眾,如一室千燈齊明,互輝互映,攝受力強
大。孤燈微弱的我,期盼能步入他們的腳印,融入其輝映
中,常跟隨老師的教導。
有緣千里來參學,老師的指導,善巧施設,起死回生了
我的法身慧命。起初,不敢奢求指導,更何況心開見佛!
因與老師素昧平生,而我庸庸碌碌的,那敢妄想從繫縛凡
夫,脫胎換骨為具解脫正受之菩薩,如此大福慧呢?但隨
老師參學的因緣,卻是我此生頭一遭遇到最細心的指導,
把我的堅固執著化開,甚至我的依止師父也說:「你這樣
受指導是很少的。」
回想出家後,承蒙廣老師父的開示指導,一面做常住
事、修福報、消業障,一面念佛,準備西方資糧。有一
次,他告訴我們(幾位弟子)說:「你們這樣修了二十至
三十年,就可以自在了。」;還有,在我離開承天寺告假
時,特別囑咐:「要用功,以後會有成就。」可能我的因
緣成熟了,遇上宗教通達之善知識出現,其指導眾生如何
常憶念佛,心開見佛(明心見性)。
何其有幸!遇上善知識;因我的般若知見缺乏。之前,
也未曾受過宗教通達之善知識指導;唯此次在體究念佛的
修學過程,我僅能以「跌跌撞撞、鍥而不捨,老師的不惜
辛勞,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力等」眾緣和合而成來形容。
四、返美後之體究過程
回本地後,我的參究情況只能靠電話,請老師在空中教
學,有如老太婆穿針引線,老眼昏花,不知盲點在那兒?
就差在「無心猶隔一重山」,未明真心、未見本性,未一
念相應無漏慧;所以蒙騙自己、他人容易,但是所謂「差
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不是明眼善知識堅持把關,此
生「明心見性」恐絕緣了!
我的堅固執著,起源於二十多年前,約出家二至三年
後,做早課時,持楞嚴咒,達能所不分,曾與「空、無
相」相應,那時茫茫然,於是請教師父,他只說:「這方
法可以,不要講。」當時並不知是何以?甚至後來我去參
加長期佛七時,將此法說與一位師姐參考,她即喝斥我:
「念佛就要想佛號或觀佛像,你這樣是執空。」但是,久
已成習慣自然了。
在三年長期念佛中,每天大聲的輕鬆念佛;學常憶念佛
時,將有聲持名轉成憶念。久之,常住於空、無念中,故
不能長時間憶念,反而憶念心謝之空、無相時常在,一觀
即是空、無相。我隱約中漸漸誤以為無相即是實相之悟
境。
慢跑是每天早上的定課。二年多前,有一天,慢跑一段
時間後,覺得腳跟慢慢輕起來,跑著不用力,身體輕鬆,
以後每天保持著,所以更認為空、無相即是真心所顯,而
執著於空境,以為是已開悟之悟境,卻不懂「有佛處不得
住,無佛處急走過」之道理。老師的耐心善巧,要我再深
入體驗真心之體性、相用,切莫執著定境法塵為悟境,一
天二十四小時中,從全身上下、內外去體驗無心之心,無
心相心,諸入不會,卻了眾生心行;最後終將我拽出來,
攝末(但空)歸本(實相),這是有、無明眼善知識指引
的最大差別處。
老師說:「為了體驗真實義,沒甚麼好怕的!」也常回
想廣老師父說:「過念頭,好像過劫。」善知識在目前,
因緣成熟,只需把握機會,朝向目標,一鼓作氣,即可剋
期取證。彌陀經云:「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即得
往生極樂國。」否則,因緣一閃即逝,來生不知是那道群
靈了。
體究過程中,老師告訴我:「你的明心要悟得深入貼
切,以後見性,也要好好地把關。」帶著「日高花影重,
風暖鳥聲脆」的公案回美國,一頭栽在裡面體究佛性,連
在飛機上也參,時間反而過了更快,不覺疲勞,一下子就
要下飛機。平時,也就儘量減少日常的雜務。我的依止師
父說:「怎麼交待的事都忘記,連後院也不去,花草也不
管了。」每天早上及黃昏去公園,融入「日高花影重,風
暖鳥聲脆」的境界中體究。
有一天下午去經行,走著走著,只覺得二腳丫在走。過
後,打電話向老師報告,老師問我數句後說:「此是覺
觀,體究重點在定力上,不要落入定境。」我想老師要我
捨末歸本。又覺得身體與外境合一,老師說:「此是勝境
而已,再進一步體究。」
有逼攢和教導,每次給一個般若知見去體驗,如「百花
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一花一菩提,一葉一淨土」、
「實相是染淨不二,無相無不相」、「見無所見,空有不
二」等。過了約二十天,在農曆四月十五日做早課時,就
入無我狀態,離能緣心、所緣境,似有契入不二之境。之
後報告老師,他說:「這方向對!」問我:「甚麼是佛
性?六根門頭祖師意?」我終於可回答出來,但未完整、
確定。老師怕我體會不夠深入,於是交待說:「朝這方向
去對緣歷境,再進一步體驗。下週來電,若是體驗分明,
才能過關。」故不像以前,被問總是結舌。
五、業障現前
可惜,考驗時候到了,禍不單行,無端會肇事;因對老
師所說的一段有關消災拔薦的話,起了質疑而生遮障。過
後趕快向他懺悔。但接著身體虛弱、不適達半個多月之
久,我不敢吭聲,未和別人討論請教,也未看醫生,怕因
緣會被轉掉。此期間每天生活幾乎一樣,但是向老師報告
時,似乎忘了原有的正確體驗。老師說:「你講的與上回
不同,變來變去,似是而非,好像散弓打鳥,空殼彈內沒
彈藥,你知道嗎?」我也六神無主,原來這是闇鈍障。
老師逐漸開始以禪師之方式逼喝,但又像嚴父慈母,軟
硬兼施,內心有些恐懼再與老師打電話。但是,想到老師
為了讓我除障,才作如此教導,又想到當年廣老師父的交
待,還有背負眾生未來的因緣,怎可因我的不能,而喪失
有緣眾生學法的因緣?於是又鼓起勇氣再提報告。
此時意志薄弱,當被逼喝,偶爾想放棄參究;但有時,
又覺得此時善知識逼攢也是最得力時,如父母適時扶助小
孩一般。後來,老師建議我求觀世音菩薩,助成開悟因
緣。我不知如何求?故每天早晚迴向:「願消三障諸煩
惱,願得智慧真明了。」過幾天,當老師第二次建議我求
觀世音菩薩時,我以擲銅板方式,請求菩薩指示,今後當
(一)繼續用自以為是之方式參-不同意;(二)放棄體
究,改為憶念佛至心開見佛-不同意;(三)悉聽老師指
導-同意。至此又回到死心踏地的心境,一心體究。
六、死心踏地,整裝待發,全心投入參究,終於相應
再次與老師連絡後,老師說:「再從日高花影重,風暖
鳥聲脆;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去體會。」果如其然,
菩薩加持、消業障。隔天,農曆五月十五日,離上回老師
差點應許的報告,正好一個月,當天做早課、唸咒、讚
佛、拜願、全堂不再是空、無相而已,分明相應○○之○
即是佛性,了知實相與無相的差異,終於相應清淨無漏
慧,契入○○○,真心本性,覺明在前,不即不離,無住
生心,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不取不捨,離於一切的分
別,於心無境,於境無心,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住
於清泰故鄉-日高花影重,風暖鳥聲脆。妙矣哉!就這相
應,有如天壤之別,豁然開朗,向老師報告。老師一聽即
知,很快即通過佛性、六根門頭及公案等問答之檢驗。老
師說:「以後不會再迷糊了吧!就是現前這一關把得緊,
你往後多體驗也更多保任。」不經這一遮障,那能刻骨銘
心的體會心性。原來  佛菩薩、老師、眾生同是一家人。
承蒙老師題四句偈:「動舌揚古路,不墮悄然機,那知楞
嚴咒,竟然持無持。」
前時,老師讓我看懿蓮的網站,在電腦上銀幕分明顯現:
「如今一二三佛子上生淨土,他日千萬億菩薩下化閻
浮。」即希望自己是一二三佛子之一;如今已是一二三佛
子之一,法名-直西。
七、悟後感想
一念相應無漏慧後,了知西方不出一念心性,是唯心淨
土,諸佛就在眾生心想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他不
二,為自性彌陀,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
佛,當下即在淨土,解脫正受現前,此即實相念佛三昧。
廣老師父弘傳之法,終於有緣契入。到臨終時,仗彌陀慈
悲願力故,必感佛聖眾現前接引,穩當往生極樂國。
確認「憶佛念佛、心開見佛」之念佛三昧,即實相念
佛,內見自性而不動,外於是非因緣不起,禪淨不二,是
生即無生、楞嚴定、自性清淨定念,淨念相繼,一生行持
穩當,必然往生極樂國,並發願:稟著我能受益,他人亦
必受益,希望將此實相念佛三昧、理事不二之圓頓教法,
著實落根,廣大於本地等地區,更希望有緣在本地結蓮
社,使有緣者皆能棲心淨土,往生極樂之邦。
這也正是道場主人大師兄、師姐的願望,他們幾年前已
發願護持弘揚第一義法義於洛杉磯,且完全支持一切經
費,已實踐有三年多,將賡續走下去。佛菩薩絕不負眾生
所望,更何況這願望是擔起本地等地區之如來家業,延續
有緣者之法身慧命。
這趟台灣桃園懿蓮念佛會參學之旅,又讓我們碰上了老
師弘揚的圓頓教法,實是 佛菩薩護念眾生所致。拙劣之
筆,表達心意,於此頂禮感謝  佛菩薩恩、師長恩、施主
恩、暨一切眾生恩。
南無阿彌陀佛
佛子 釋直西 敬述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
BACK

學術思想分別不是佛法修證,無以荷擔如
來家業
佛法貴在十方一切佛子依佛所說經典聖教修行,如前述四位佛子們,重在實修與親證。尤其念佛法門是信願行三資糧之功德累積,諸佛菩薩、淨土歷代祖師、先賢們修證之傳承;它不是一般宗教學院或學術性的觀念、推理、演繹或考據,也不是意識思惟之邏輯、哲學、思想等分別見而已!
有關這類宗教學院或學術界思想、教學及書籍,因其個人根器、因緣及習性故,又未有大乘明真心、見佛性(真本)之體驗故,往往不解、不行、不證大乘經典之「如來真實義」,卻以意識心(妄本)推理、聯想、批判,於諸多著作文集中,間有曲解佛說大乘了義經典,或質疑、或否定或貶抑釋迦世尊親口所宣之佛說阿彌陀佛經等大乘淨土經典,為太陽崇拜思想的淨化等;並疑為非佛所說,係後人偽造者。
或有其他質疑淨土之學術文章,雖因同修提問,隨緣閱讀,但因其是個人的學術性看法、思想、或未及深入常憶念佛行門,及不悟真本,缺乏清淨如來藏體性、相用之親自體驗,不解如來真實義;即因地不真,果遭紆曲,不入諸法實相,迷而不覺時所致之誤解或錯會,岔入歧途,背離佛陀所說大乘了義正法而不自知,不能荷擔如來家業,由當事人自負因果,其與淨土宗真正的行門修證並無直接關係,故不對彼等書籍作法義辨正。
淨土宗重在修證「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心淨國土淨;理事一心念佛,即心即佛,覺而不迷;一切無諍,諸法平等;自心清淨,當下即是極樂,臨終生西,相應淨土,更是自然中之自然事,毫無疑慮。」例如六祖法寶壇經偈云:「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本書是念佛法門之正知正見介紹及常憶念佛行門之經驗供養,有待諸方佛子依教奉行,敬請一切有緣佛子們安心、放心修學,必獲法益「常憶念佛、自在解脫」,契入彌陀的大光明藏︱歡喜光、無礙光、無量光…之中,永享淨土修行之大乘法樂。

敬畏因果-切莫毀壞正法,自招苦果
真如理體(簡稱:真理),即如來真實義。佛子常憶念佛,由念生定,由定發慧,不假方便,自得真心開、佛性顯,依於心性所自然流露之真空、無相、無作三昧。金剛經、心經、六祖法寶壇經,維摩經等諸經皆示說真如理體,處處在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如金剛經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超越一切是非、善惡、你我…等等,故無諍,成中道實相義。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也,此乃解脫自在之真如理體,需要佛子正信,正解,實修及親證祂。
個人若未悟真心本性,但依「妄識為本」,以生滅心起輪迴見,依分別心思量、推理之佛學思想、哲理、考據、聯想、學術文章等,均不離五蘊之法。思是行蘊,想是想蘊,此等凡夫之一般學術分別知見,其與非思量境界,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之佛說大乘經典∣聖教量之佛知、佛見有天壤之別。凡夫往往不解如來真實義,誤解、錯會佛說經律論而不自知,卻出書立說,毀壞佛說正法,自招苦果,故現在、未來之一切學佛人不可不警覺,千萬不可隨逐邪思、邪解、邪見,以免自害、害他。
文殊菩薩所說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中,佛言:「童子,無為者,非思量境界。」文殊菩薩言:「非思量境界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無有文字,無文字故,無所辯說;無所辯說故,絕諸言論;絕諸言論故,是佛境界。」
若人起分別我執、分別法執,即是有為有作,有求有諍,失卻真理;若能依經教信受奉行,努力修證,證見不生不滅、自然無為、自在解脫之真理∣真如理體之道義,則佛子大幸矣!
佛說無量壽佛經中,佛告阿難:「…,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勸請十方佛弟子,切莫犯五逆重罪,亦莫誹謗正法,自斷往生佛國淨土之因緣,長劫沉淪痛苦無量,著實可憐。
末學曾親聞一位久年修行,且禪定功夫深入之仁者告知,並被請託於書中代為轉述一因緣,約略如后:九十五年五月第二個週六夜晚,仁者在禪定中,隨同 地藏菩薩赴地獄為純苦眾生放光注照,令暫離苦;該處烏黑勝於黑色墨汁,了無一絲光明,眾生身高廣長大如其冥數,眾中有二位是所認識的本地先人,第一位是佛學思想、學術界之耆宿,於見到菩薩時,他隨即頂禮之,菩薩為他開示:「汝因未聽師父勸告,把佛陀三時轉法輪之教法弄得支離破碎!又因於著述中譭謗『佛陀所說之大乘經典』為非佛說,質疑乃後人偽造,破壞佛陀教法,速當懺悔,才得於此劫結束時,出離苦獄,輾轉生畜生道、人道。」;另一位則是北部的亡者,於頂禮菩薩已,菩薩亦為他開示:「汝因領眾作佛事,卻將供養私置財物或分予私家眷屬花用,故墮此獄,速當發露懺悔,才得於此劫結束時,出離苦獄。」菩薩隨後向仁者開示:「彼等如今受長劫純重憂苦,追悔莫及,今已知過愆,故極應助其公開懺悔,請轉告弟子及大眾:務必謹慎,遵照佛典說法,依照佛戒奉行,後人切莫隨犯,助彼等早出苦獄。」
末學受此咐託,著實掙扎良久,不代轉述,自然沒事;惟若不代轉述,有違 地藏菩薩開示,並負仁者之咐託,令彼二位先人失去公開懺悔、消除罪障、早出苦獄之因緣,於心卻又不忍。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何不成就其懺罪滅愆因緣,早日離苦,並為來者之殷鑑,不再觸犯如是重罪。惟心又想:當如何轉述才是兩全其美之策,既符合經戒,又能警惕來者呢?其間思之再三,謹以「如是我聞」及遵奉佛誡:「依法不依人、不說四眾過及對事不對人」等原則,作如上之轉述,以為儆戒、殷鑑。一切著書、說法之四眾弟子,敬請戒慎恐懼、敬畏因果,希勿自害、害他,願共剔勵之。
釋迦佛陀三時說法,猶如起佛教大樓,不論第一時轉法輪之「有教」法如樓基,第二時轉法輪之「空教」法如樓身,及第三時轉法輪之「中道教」法如樓頂,均為樓閣之一部份,一樣殊勝莊嚴,平等不二,故非異也;若無地基,則樓不起;無樓身,則不成樓;無樓頂,亦不圓滿莊嚴,故不同層次,施工方法有別。佛陀觀機施教,隨緣度化,亦復如是,故亦非一;非一非異,二法相因,成中道義,故請一切佛子平等看待三時說法,一心護持十方皆準,過、現、未來不二之佛說正法,切莫遭受曲解或破壞;若能再好好各依行門,努力修證,證見諸法實相-無相、無不相,相互尊重,無我無諍,則末法亦成正法,外道亦歸佛道矣!願共勉之。
南無阿彌陀佛

為使佛子更完善便捷之學習與成長, 特設此一學習平台,望對學子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