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家教兼职:悦其淑美心振荡——《〈洛神赋图〉》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7:06
2007-4-28 17:19:00 作者:郎天咏 来源:读者欣赏
魏晋南北朝(220—589),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生巨变的时代。思想上玄学兴起,名士们崇尚“清谈”,蔑视名教,张扬个性,炼丹吃药,甚至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事。这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玄学从老庄思想演变而来,谈玄论道的士人们“重精神、轻形骸”,追求真性情,追求一种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世俗观念和道德律令所束缚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文化思想环境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与我们的题目密切相关的诗人曹植、画家顾恺之,就是其中的两位。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在诸多兄弟中最有才华。曹操曾想立他为太子,但因他“任性而行”,改立曹丕。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对他百般迫害,名为王侯,实为囚徒。他的著名的“七步诗”,就是纪述这种迫害的。政治上失意的曹植,感情上也颇为不顺。相传他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的女儿甄氏相恋,后来甄氏却被嫁给袁绍的儿子;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甄氏又转嫁曹丕。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甄氏被立为皇后,生有一子,即后来的明帝曹叡。曹丕转而宠幸郭后,甄氏在抑郁中死去。不久,曹植入京朝见,曹丕知道他心仪甄氏,故意将甄氏生前的爱物玉镂金带枕给他。曹植睹物思人,感伤不已。他从京城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触景生情,借着楚国诗人宋玉所讲洛神的故事,写下著名的《感甄赋》。后来,明帝曹叡为避嫌,更名为《洛神赋》。传说洛神是伏羲的女儿,因溺于洛水而为神,名曰宓妃。《洛神赋》通过描写曹植本人与宓妃不期而遇到人神两隔分离的故事,寄托了对甄氏深深的怀念,并借以抒发他在政治上、情感上遭受打击后的抑郁心情。回到封地后,诗人终于在忧愤中死去。
曹植与其父曹操、兄曹丕,被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文心雕龙》说,建安文学“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能真实地描绘世乱与民生,表达忧国济世之思。其中以曹植最具代表性,他的《洛神赋》幻想奇丽,情感真挚,充满惆怅的抒情气氛,文字绮丽优雅,堪称辞赋的杰作。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被历代文人奉为经典;一些美妙的词语如“凌波微步”,甚至被现代武侠小说用作高深武功的名称!
顾恺之,小名虎头,生活在东晋到南朝刘宋之间,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他多才多艺,不仅善画,在诗文、辞赋上也很有造诣,有时行事似痴,时人称之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在笔记和画史著作中,记载了有关他的很多故事。如说,顾恺之年轻时曾在南京瓦官寺绘制壁画维摩诘像,由于画得太好,一时间观者如潮,人多得挤不进门。传说他吃甘庶与众不同:总是先从不好吃的那头吃起,旁人问及缘由,答曰:“渐入佳境”。这种诙谐幽默,也是一种名士风度。顾恺之的绘画实践及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只可惜距今年代久远,没有真迹流传,只有几件唐宋摹本存世,这幅《洛神赋图卷》便是其中之一。
《洛神赋图卷》是依据《洛神赋》创作的,传世共有四件宋代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我们看到的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保存较好、也更接近于原貌的一件。作品纵27.1厘米,横572厘米,绢本设色。画面是从闲散的驭手开始的,身旁是回颈、俯首的马,告诉观者这是旅途舟车劳顿的暂歇。不远处,还有一匹白马在草地上舒服的打滚。在微风轻拂、翠柳摇曳的河边,身着大袖宽袍的曹植在侍卫仆从的簇拥下走过来。他忽然惊异了,两手扶住仆从,痴痴的凝视着前方,原来远处烟波之上,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女神。她梳着高高的云髻,凌波微步,款款走来,顾盼流盈,若有所思。其神态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感到了曹植的深情,但顾及人神之隔,低首徘徊,欲行又止。她含情脉脉,在天地间舒袖歌舞,轻薄的裙踞随风飘动,身形轻盈如飞鸟,眼波柔情流动,神采飞扬。但分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风神将风停下,水神平息了水波,司阴阳之神敲响了天鼓,女娲唱起了嘹亮的歌。洛神登上了鲸鲵佑驾、水鸟护卫的六龙云车,人神殊途,从此天各一方。曹植站在河上的楼船内凝目远望,洛神早已乘风而去,不见踪迹。失意的他惆怅万分,彻夜难寐,只好落寞地坐上马车,归途中却仍频频回首,企盼奇迹的出现。
欣赏《洛神赋图》,我们不妨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一个纯文学作品,或者说,根据文学作品进行绘画上的再创造,在现存古代作品中,《洛神赋图》是最早的。观者也许会问,此前表现文学的作品不是很多吗?这涉及对古代艺术功用的理解。中国古代,尤其晋唐之前,美术品主要是实用的,并非纯粹的欣赏品。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现存早期美术作品,无论是墓室壁画、帛画还是陵墓雕塑,在当时不是供人观赏,而是有明确实际功用的。比如秦始皇兵马俑,那是始皇为自己死后的世界安排的军队,绝非给人看的。我们现在可以从审美的角度观赏这些雕像,说它们如何精美,在艺术史上如何有地位,但在当时,这可是一项封闭而残酷的工程,工程结束时,所有的雕像制造者都被杀光。再如汉唐时代大量的历史故事、先烈功臣像、孝子列女之类作品,目的全在“成教化,助人伦”,是教人如何按儒家道德标准做好人的,而非用来消闲欣赏的。那时也有作为审美功用的作品,但大都没有留传下来,留传至今的《洛神赋图》,就显得格外珍贵。
其次,《洛神赋图》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我们看到,画中的男女主人公在不同的场景下多次出现,有点像现代的连环画。这种结构与表现形式,与其它现存相应作品比,算是非常早的,也许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大家熟知的动画片《九色鹿》,内容与形象均出自敦煌莫高窟北魏275窟的一幅壁画——鹿王本生故事,也用了类似的表现形式,但它晚于《洛神赋图》。此外,这种多幅、情节性的绘画作品,很适合手卷形式——因为适合拿在手中展卷把玩,故名。手卷与立轴是中国古代绘画两种最主要的装裱形式,“卷轴画”这个名称就是从这儿来的。宋代以前,大多为手卷,它的特点是,纵向距离小,横向距离可以延展很长。观者是从右向左依次观看,在观赏过程中有一个时间顺序,这与叙述故事有共通之处:即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物的状态与所在场景不断地变化,读者不知不觉被带入一个个情节中,能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最后,通过《洛神赋图》, 可以了解魏晋时期卷轴画的一些特点。虽然这是一件宋代摹本,但仍保留了不少顾恺之的画法风格,古书中描述顾恺之多用“高古游丝描”,又说他的画是密体——以细长和相对繁密的线条塑造形象。《洛神赋图》正是这种面貌。特别是洛神,衣带繁密而飘举,画家巧妙地利用了衣带飘在风中的感觉,烘托出这位神灵的仙逸与灵秀。此外,画中山水与人物的比例关系,正好符合古书中关于那个时代的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记载。当时的山水形象只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画家还没有能力把它与人物的真实比例还原。画树的方法也很稚拙,有的甚至像手掌一样,难怪古人形象地以“伸臂布指”来形容。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这种山水画的不成熟,反倒更好地突出了人的形象,试想如果人与山水处于真实的比例中,那是看山还是看人呢?后代山水画高度发达,人与山接近于真实比例了,可人在自然中那样渺小,如何表现他们的故事?如果将洛神置于高山大河之中,读者恐怕也很难体味到赋中描述的那种“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的优美意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