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friends中所有歌曲:高考历史复习先秦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13:50

先秦史(上)——夏、商、西周

 奴隶社会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771年,约1300多年,历经夏商西周三代,这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奴隶制国家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形成、发展到解体的过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创中国古代奴隶王朝的先河。商朝加强了对奴隶的统治,人殉人祭深刻反映了当时残酷的阶级压迫;西周时期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中国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商朝时手工业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并独具艺术特色;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农业上采用集体劳动的形式,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夏商周是中国青铜文化时期 ,青铜器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成熟文字,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重难点知识讲解】

1.井田制: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始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得名于井田是因耕地阡陌纵横,像字形状。井田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土地所有权归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并且交纳一定的贡赋;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产品分配形式为: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耕作技术提高,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私田出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于是新的剥削方式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形成,井田制瓦解。

2.分封制:
  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统治者实施此制度的原因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发展了疆域。井田制是其基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的。分封制于春秋时期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战争频繁,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分封制崩溃的标志是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到秦统一全国、建立郡县制而结束。

3.夏、商、西周的经济:

农业

农作物:“五谷”;农具: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青铜农具;耕作技术: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畜牧业

饲养的家畜很多,有些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手工业

青铜器的繁盛时期;商周玉器;商周出现原始瓷器;商周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

商业

商人善于经商,以贝作为货币;出现繁荣的商业都市;交通发达;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1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确定部落联盟首领推选的范围。随着贫富分化的发展,氏族内部出现平民和贵族的区分。部落之间结成部落联盟。由参加联盟的各部落首领组成的部落联盟会议,决定联盟大事并推选联盟首领。所以,部落联盟首领只是在部落首领这样的显要贵族家族内推选。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主要是因为甲骨文 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  “信史是指有可靠文字记载或实物相印证的历史。甲骨文是当时的人记载当时的人和事,所以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它所记述的商朝历史可以称为信史。《史记》是千年以后后人的追记,某些内容的可靠性也是有疑问的。甲骨文的内容有些可以与《史记》相印证,只能说明《史记》的这些记载是可靠的。我们不说用一种文字记载去验证另一种文字记载,即从文字到文字记载的历史才是信史,而说用可靠文字真实记录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才是信史

3.西周的奴隶制度比殷商更为发达。这是因为西周手工业作坊,全用奴隶劳动。

先秦史(下)——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这一变化的基本因素。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井田外开垦的私田多了,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随之出现;国人分化了,有的转化为地主,有的转化为农民。国野对立制度也随之消亡,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新的土地制度的逐步确立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中原市场形成,封建城市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前期齐、晋、秦、楚崭露头角,后期吴、越崛起,到战国初年,逐渐形成七国并立的形势,中小诸侯国渐被兼并,最后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的事业。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分封制受到沉重打击,促使奴隶制度走向崩溃;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同时诸侯国间继续进行争霸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了,社会面临着激烈变革。围绕着社会变革中的问题,诸子百家都发表了意见,提出了方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生产力的发展也促使这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在天文、医学、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有长足的进步。

【重难点知识讲解】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对历史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出现,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在各国确立,战国时代开始了。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从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封建社会经历着开始确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封建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出现了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许多封建城市。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在分裂纷争中孕育着统一。
   春秋战国经济的发展对政治、文化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体现了不同的本质特征,即春秋阶段仍体现出奴隶制的特征,而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则体现出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征。
    2.春秋争霸战争
  原因:
  ①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更加衰弱,失去统治中心地位。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价值的提高,诸侯国的经济力量增强。
目的: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展开了长期的频繁的争霸战争。
  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被称为春秋五霸。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争霸战争的性质:春秋无义战。说明春秋时期统治阶级不断发动的争霸战争的掠夺性和非正义性。
  争霸战争的实质:都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争霸战争的影响:
  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②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争霸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③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④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促进了民族融合。
    3.百家争鸣
  必然性:
  ①社会条件: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各阶级、阶层对此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案、主张而形成。
  ②物质条件:当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有利于学术文化繁荣。
  ③人才条件: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④社会环境: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这是经济基础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参加思想和学术争鸣的思想家和学者,史称诸子百家
    著名的派别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墨家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儒、法、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不同的治国方案。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法家思想既符合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史实证明,经过动荡战乱之后,生产破坏,人口凋弊,应实行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生产,稳定之后以儒家思想为最合适。至西汉武帝时三者表现出了相互融合趋势,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

1.《史记·齐大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惟齐、楚、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用之,夷狄自置。惟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2.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反映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外因表明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作为社会阶级的存在,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日趋没落,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日益兴起,并且开始了夺取诸侯国政权的斗争。

对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强争雄的历史影响的评价:无论是春秋的大国争霸战争,还是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尽管不可避免地要对社会生产造成破坏,但在争霸兼并战争中没落下去的是奴隶制旧社会制度和奴隶主旧阶级,日益成长起来的是封建社会的新制度和新兴地主阶级,这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方向,因而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战争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了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与融合。伴随着旧制度的崩溃和新阶级的成长,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代表的繁荣景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春秋战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战争的作用。此时期的战争固然具有破坏作用,但战争更具有摧毁奴隶制旧制度对封建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压制和束缚作用,因此,破坏作用是局部的、暂时的;解放发展的作用是全局的、根本性的。

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以法治国,他认为不仅要颁布法令,还要宣传法令,把全国人的思想统一到法令上来。韩非提倡的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而官吏则是君主的爪牙和法律的执行者。为了把人们遵守法令与学习法令结合为一体,他又提出了以吏为师。此外还须注意,韩非的法治理论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而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倡的法治,是否定专制王权,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并且初步发展。秦朝适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汉初期实行王国分封制,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采取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同时又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巩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豪强地主势力在国家政权的保护下恶性膨胀,成为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专权、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阶级基础。
    秦的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西汉初年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迅速恢复了因战争而凋敝的社会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东汉统治者也注意到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建立起规模很大的田庄,成为东汉后期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都发展起来。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汉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西南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也加强了。同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联系加强,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这对后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秦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朝的统一
  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统一提供了社会基础
  ②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
  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
    统一简况:
  ①十年兼并战争扫灭六国
  ②统一越族,统一西南
  ③击匈奴,夺河套,修万里长城
  ④疆域的四至: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灵渠: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修建,沟通湘水和离水,联系长江流域与珠江两大水系。它的开通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政治:①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车轨,修驰道。
  文化:①统一文字: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后来流行更简化的隶书。
        ②焚书坑儒。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3.秦末农民战争
  起义原因:社会矛盾尖锐、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十分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
  起义经过: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建立张楚政权。
  项羽、刘邦继续领导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克咸阳
  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历代农民反封建斗争树立了榜样。
    二、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1.刺史制度:汉武帝以后实行的一种监察制度,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东汉时期,刺史权力增强,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2.郡县制度与封国制并存
  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与割据无异。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汉武帝还颁布“附益之法” 以限制藩王: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活动,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即“封土而不治民”。
  通过这两项措施,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3.察举制
  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期,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4.编户齐民
  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三、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1.匈奴的兴衰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西汉初期:匈奴南下进攻,汉政府不得已与匈奴进行“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汉武帝:组织三次出击匈奴之战,匈奴被迫迁徙漠北。
  汉元帝:昭君出塞远嫁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间双方和睦相处。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东汉前期,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2.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首使西域联络大月氏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双方通好。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0年。
  3.西南夷和百越
  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设郡,东汉将西南夷并入版图。
  “百越”:东越指温州一带,南越指两广地区。汉武帝时,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四、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与朝鲜的关系
  “燕、齐、赵仁往避地者数万人
  三韩(马韩、辰韩、弁韩)赴汉学汉,其中的辰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人因此称之为“秦韩”。

  中朝贸易往来频繁,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制生产工具等输出到朝鲜。
  2.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汉武帝时,“使译通于汉”(日本30多个小国与汉交往)
  东汉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两汉时期,中越交往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
  3.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友好交往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汉朝与安息的交往
  汉朝与大秦的交往: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甘英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汉: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行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五、秦汉时期的文化
  

  【重难点知识讲解】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产生这一政治制度的原因:(1)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演变过程: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秦统一后,割据局面结束、疆域范围扩大。中央:皇权至高无上,下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任命方式: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结果:使地方的权力集于中央,中央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的政令,可以一直贯彻到地方最基层的机构。

    积极作用:(1)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2)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独立。

    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不利:(1)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2)君主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2、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丝绸之路”,即北方、西南和海上。如此命名是因为在这几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影响。一致公认,如此命名比较合适。
    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2000年前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后打通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也就是著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自长安,经甘肃、穿狭窄的河西走廊,到达敦煌,遇大漠阻拦,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往西达大宛;北路出玉门关,到达大宛。在大宛南北两路会合继续往西到达安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即罗马帝国),全长7000公里
    在打通北方“丝绸之路”的同时,汉武帝又遣官,打通了一条与北方丝绸之路平行的南方航路,原因是:陆路通道,因气候干燥炎热,经过沙漠、险山,加上因战乱、盗寇、瘟疫等影响,交通经常阻塞,甚至完全中断。因此在我国南方又开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为:从雷州半岛乘船出发,经今印尼、缅甸等地,航行至印度洋,印度南部。

    宋时,因辽金战乱陆上丝路中断,海上通道,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路,盛极一时。从泉州、广州等地出发,至南海,达菲律宾、印尼,绕马来半岛,入印度洋,抵达南亚各国;向西北可达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它把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联系在一起,贸易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加强了我国对外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

三国和两晋。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国家分裂,这种局面实质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赤壁战败,统一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孙、刘势力发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经济。西晋曾一度统一,但因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又迅速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与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对峙。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并想进而统一中国,但淝水战败,统一愿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东晋之后,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南朝时,由于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但政治上,则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极端腐朽。而此时的北方,继前秦统一失败后,北魏又曾一度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开发,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就,出现了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与此同时,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基础知识】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1、江南经济的开发
  1)江南农业的开发:
  地域:江东——长江流域——岭南——闽江流域
  三吴地区(吴兴、吴郡、会稽)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
  原因:
  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表现:①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曹魏时的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也传到南方。
  ②兴修水利工程。曹魏兴复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③开发边疆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取得可喜成就。

  (3)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曹魏的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设专门的织造机构。
  孙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刘蜀所产蜀锦闻名遐迩,行销吴魏。

  冶炼业: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

  制瓷业:南方青瓷、北方白瓷。

  造纸业: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4)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2、均田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魏晋数学家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祖冲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著《缀术》。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道教、佛教
  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
  萧梁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名僧法显著《佛国记》,这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南朝齐梁之际的范缜著《神灭论》,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存神存,形亡神亡。

3、文学
  建安文学: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
  田园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南朝骈文,北方民歌

4、艺术
  书法:东汉蔡邕;曹魏钟繇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王献之于其父合称二王
  绘画:三国曹不兴,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云冈佛像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保存较多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
  少数民族和外国的音乐、舞蹈传入中国。

【重点知识讲解】
  1.怎样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东汉以来世家豪族势力的膨胀,使政治分裂倾向日益加剧,其次是南方得到开发,孙刘两集团的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而北方生产遭到破坏,曹魏时虽有恢复,也未超过两方的水平,因而在全国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为分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是魏、蜀、吴之间也形成军事实力的某种均衡,彼此都无力消灭对方。因而导致三国鼎立。

这种局面虽然仍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2.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这种现象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士族的兴衰:魏晋以来,形成士族制度;东晋时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士族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②士族的特殊地位:经济上占有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的官职;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③士族的腐朽性: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不学无术,生活腐化。

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①魏晋以来形成。②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③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④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到唐末农民起义时消亡。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问题
  ①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政府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③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南北朝时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这一现象,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佛教盛行的原因: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其原因有: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支持。

②佛教兴盛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③佛教的影响: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5.如何理解和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为: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④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封建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民族关系和睦,各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对外交通发达,外交活动频繁;文化全面辉煌,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本时期的基本特点。
  1.隋朝
  隋朝虽短,但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它在政治、经济上的开拓性措施,对唐朝以至后代影响巨大。隋炀帝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
  2.唐前期
  唐朝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唐朝前期,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中央集权得到完善和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唐朝达到全盛,史称开元盛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
  3.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中央政权主导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对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的首领,唐政府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密切关系,边疆各地发展较快,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4.唐朝的对外关系
  唐朝时,我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唐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唐朝与亚欧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密切了同亚欧各国的联系,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唐后期
  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奸臣当道,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此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政局更加黑暗和混乱。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两税法的推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也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唐后期的形势,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巢起义,唐政权瓦解。
  6.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强盛,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建筑、雕版印刷、天文、医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哲学、史学名家辈出,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光耀千古,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唐文化博大精深,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进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在世界史上留下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足迹。
    【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1.贞观之治(627年到649年)
  第一、隋朝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而隋炀帝暴政、奢侈腐化、奴役百姓、穷兵黩武,破坏社会生产,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唐初统治者亲眼看到了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广大农民对封建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第二、因为上述因素,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实践去实现。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以安百姓。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纳谏的意义,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三是加强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注意:用人和纳谏,既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
    2.唐朝社会繁盛的表现
  唐朝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繁盛主要表现为:
  政治上: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繁盛局面。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繁荣,长安成为国际性大城市。
  民族关系上: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疆域空前广大,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对外关系上:对外交通发达,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上:唐朝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3.关于对唐玄宗的评价
  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的人选,使唐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册封靺鞨族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其功。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是其过。
  唐玄宗为唐朝的社会稳定和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的统治也给唐朝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4.唐朝的衰落
  原因:一是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女色,用人不当,政治腐败。二是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权力越来越大,不听中央节制。
  经过: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不久攻占洛阳、长安。唐将郭子仪、李光弼借助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后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军才打败叛军。
  影响:
  第一,破坏了北方经济。北方农业生产破坏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商旅断绝、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洛阳周围几百里内,不少州县成为废墟。
  第二,中央集权大为削弱,边防空虚,参加平叛的将领拥兵自重,安史余部降将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实力。唐政府只得任命上述两种人为藩镇的节度使,他们各自独霸一方,不服朝廷管辖。安史之乱时,唐朝边防重兵主力调到内地平叛,留下多属老弱病残。周边民族政权趁机进扰,吐蕃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南诏攻入蜀地。唐朝边疆地区不断告急。
  第三,北方人口的南移。为躲避安史之乱,北方人口部分南移,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南方发展日益超过北方。唐政府财政也只能靠南方来维持,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
  第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藩镇之间争战不休,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随着地方割据的日益严重,终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5.唐代宦官专权的原因和特点
  宦官专权的历史现象,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畸形发展的产物。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最高统治者皇帝害怕大权旁落,不希望朝廷臣相和将帅的权力过大,以至不可驾驭,所以常常把一些权力交给皇帝最为亲信而社会地位又较低的人来掌握,宦官是最合乎要求的一个阶层。唐朝便是这种情况,尤其是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经常叛乱无常,唐朝廷鉴于藩镇专横的教训,不敢信任武将重臣,而以为家奴宦官最为可靠。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不仅操纵政权,而且掌管禁军。后来,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全由他们把持。
  宦官是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阶层,宦官专权是政治腐败的表现。
    6.两税法的特点和意义
  两税法是唐朝后期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破坏的情况下,唐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一种税制。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两税不征力役,而以实物为主,具有实物地租的性质。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这种税法本身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按土地和财产来征收,比以前的税收要合理一些,从而部分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两税法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内,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多了一些。
  【课外拓展】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是:征收的标准由人丁向田亩、资产过渡;征收的方式由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征收的名目由多种成分转向单一货币;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定时;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的情况是:
  (1)春秋:初税亩,这是中国田赋制度的开始。
  (2)秦朝:农民要把收获物的2/3交给政府作赋税。
  (3)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田租为十五税一。文、景帝时,多次减免田租。奖励农桑,减轻自耕农的负担。昭帝和宣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汉朝是中国完整的封建赋税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
  (4)北魏、隋:租调制,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由三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
  (5)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调法。规定: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谷物2石,叫做;交纳绢2丈、帛3两或布24尺、麻3斤,叫做;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叫做。国家有事增加徭役,加役15天,免去调,30天租调全免。每年额外加役最多不超过30天,遇到灾害。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减免租、庸、调。
  (6)中唐: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原来的均田制被破坏。唐政府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内容是:①取消租庸调和杂税;②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的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③放弃按丁征税的办法,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④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夏不过六月,秋不过十一月。两税法改变了税收的方式,由人丁税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收税,两税法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7)宋朝:王安石实行募役法(废除按户等轮差服役制度,由政府雇人服役,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交免役钱,有不服役特权或因贫困孤苦不服役的也要出助役钱)、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税漏税)、青苗法(春季借钱给民户,夏秋随两税交还,加收利息两分)、保马法(令民间养马,愿者免除部分赋税)
  (8)金朝:金熙宗采取了鼓励农耕和减轻赋役等措施。
  (9)明朝:工匠银制度规定,工匠有固定的服役时间,不服役时可以自行从事商品生产;后来又规定,工匠可以纳银代役,使工匠有了较多的自由。张居正改革后,重新丈量土地,清查豪强地主的隐田,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即将原来按户、丁摊派徭役的办法,改为按丁数和田粮摊派,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交纳。一条鞭法是重要的赋役制度改革,它简化了征收名目和手续,有利于防止豪强、官吏隐田逃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折银制度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积极推动作用。
  (10)清朝:康熙实施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制度。雍正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末年形成的藩镇割据势力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各割据政权间混战,造成黄河流域社会动荡,生产破坏。在此期间,以契丹为主的少数民族势力进入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五代后期,黄河流域统一趋势发展。后周世宗进行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创造了条件。

北宋与辽、夏、金 960年北宋建立后,先后攻灭各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宋太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但因此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发生王安石变法,但最终失败,北宋衰弱的局面继续存在。北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其中以商品经济的发展最为显著。唐朝末年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发展,至北宋形成了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北宋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间发生过长年的战争,但彼此关系以和平交往为主流,频繁的经济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南宋与金 北宋结束后,南宋政权建立了在南方的统治。南宋军民对金军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宋、金最终达成和议,形成南宋、金、西夏并立的局面。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基本完成。北方金统治地区的经济在战乱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融合趋势继续发展。

  元朝 13世纪初,蒙古地区实现统一,蒙古政权建立。此后,蒙古政权依仗武力先后攻灭西夏、金、大理和南宋政权,于1279年重新统一了中国。其间,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元朝为巩固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发展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元朝时,棉纺织业、国内交通和对外贸易获得发展。元朝的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使元朝统治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元末农民战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宋元文化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在古代科技、教育、史学、文学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学法指导】
  1、学习时应对宋、元的历史地位有整体认识。对于宋,应认识到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等方面全面超过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高潮。中国古代两次发展高潮,一为秦汉,一为唐宋。应避免用唐的盛辉掩盖了宋的发展。

  对于元朝应重点认识其继往开来中的开来作用,它开创了元明清五六百年的统一局面,统一后实施有效管理措施,使中国疆域最辽阔,首创行省制影响至今。对外贸易空前发达。

2、本单元涉及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因而此时可着手对各少数民族的总结。对于少数民族政权应掌握其族源,兴起时代,建政权的时间地点,处于在中原政权的哪个方位,发展演变及最后结局。

【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1、藩镇割据局面是怎样解决的?
  自安史之乱后,形成了割据局面,到五代十国时,藩镇割据达到顶峰。但五代十国时期孕育了统一因素。经过长期的战争,士族地主势力受到扫荡,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轻,从而大大减少了分裂割据因素,增长了统的因素。

  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大大抑制了藩镇,加强了皇权,增强了国力,并开始了统一战争,为北宋结束分裂奠定基础。北宋建立后,先确定了完成统一的政策,根据先南后北的策略,宋太祖、宋太宗在十几年中,陆续消灭了南方和北方的十国,从而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藩镇割据。与此同时,在政治、经济上宋太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朝中大将兵权,派文臣做知州,改革军制和军队,从而将军权集中于皇帝,消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军事基础。

  2、北宋时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初期:一是国家分裂,十国割据。通过宋太祖和宋太宗陆续消灭割据政权解决这一问题。二是赵匡胤以统兵大将身份夺取皇帝权位,中央政权不巩固。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解决。

  中期:主要是三大社会问题,一是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二是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三是辽和西夏威胁北部边境的安全。王安石变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因保守势力阻挠破坏,变法失败。

后期:一是政治腐败,二是面临金的进攻。北宋在与金的斗争中软弱无能,最终导致亡国的命运。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一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于政的教训。派文臣做知州,剥夺节度使的军权。其有利的一面在于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其不利在于造成军事战斗力的低下,因为文官不懂军事。

  二是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由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中央。这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地巩固统一防止分裂,但另一方面却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的低下,而中央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造成冗官。

  三是弱枝强干,守内虚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加强中央军队,削弱地方武装力量。这固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后果和影响,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言: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的这一认识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影响:把以军权为核心的地方权,全都收归中央,造成地方失去保卫中央的作用。

4、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经两宋经济发展至南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已近完成,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全面超过北方;元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促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主要有:①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⑤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5、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
  应从三个方面认识:
  (1)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

  (2)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虽使封建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政治危机。

(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因为变法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尖锐造成的。既然如此,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在地主阶级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被废除。

6、宋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一定的文化现象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代历史更是集中反映了这点。

  宋代科举制发展,私人书院也注重按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德行,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和封建制度完善的表现。

  词这种新体诗歌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兴起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李清照作品的忧伤、辛弃疾的壮怀、陆游对统一的渴望,都是当时民族矛盾和民族政权并立的反映。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直观地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7、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原因和元朝的阶级关系
  元朝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建国后推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又因为蒙古族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征伐中,蒙古族经常驱使被征服民族去进攻尚未征服的民族。这样,按征服早晚来确定各民族的地位,从而确定四个等级。

就阶级关系而言,元朝仍然是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是以蒙古贵族为首,包括各族上层分子在内的封建地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联合专政。蒙古贵族也很注意笼络汉族官僚。汉人和南人中的地主官僚,仍享有各种特权。由此说明,元的社会矛盾仍是阶级矛盾。就当时整个社会而言,民族矛盾虽然存在,但最终还是表现为阶级矛盾。

【历史现象分析】
  赵宋王朝为什么只是能实现有限意义上的统一,而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却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统一,其中原因何在?

这主要是由两政权所处的不同时代及两政权统治者不同的内外政策和精神状态决定的。

  首先,从他们所处的时代来看,两宋时期统一全国的时机根本不成熟,各种条件均不具备,而蒙古政权崛起时统一的时机已成熟了,表现在:

  ①两宋时期中原宋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实力处于均势状态,这就奠定了它们并立的基础。而蒙古政权崛起时,其它政权则都处于统治的末期,统治腐朽,危机重重,衰败不堪,均势格局实际上已被打破。

  ②从民族关系上看,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正处于融合过程之中,而蒙古政权崛起时,唐末以来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密切,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统一已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③从经济上看,由于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广泛深入地扩展,各少数民族迅速封建化,边地和中原、江南地区到蒙古政权崛起时,在经济上联系加强,这就为完成实现大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其次与宋元两朝统治者的内外政策和精神状态息息相关。

①从其内外政策上来看,赵宋王朝推行的是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方针,这就使其不能征服周围边少数民族政权,从而将其置于自己统辖之下,而蒙古崛起时,则采取了积极进攻的方针并且辅之以多变的策略。

②从其精神状态上看,赵宋王朝的统治集团总体上腐朽的,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而蒙古政权的统治集团则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充满着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第一,政治上,在辽宋夏金并立和元统一的基础上,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之一是通过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和平定叛乱,管辖辽阔疆域的有效措施,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表现之二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进一步强化,而这种专制制度的发展,正是封建制度趋向没落的反映。第二,封建经济逐渐发展,它不仅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种新制度的萌芽——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逐步增长,日益瓦解自然经济,这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物质因素。第三,在长期而较稳固的统一局面中,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在继续发展着。这种融合又通过共同的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等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一方面在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依然走在世界的前列,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巨匠和带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优秀小说。
【知识讲解】
  1.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就通过废丞相、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废行省设三司等措施,极大地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中期以后,农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水稻产量提高,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使农业生产超过前代水平;手工业生产各部门蓬勃兴旺;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此基础上,在江南一些地区和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现象。
    2.明朝民族关系
  明初,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等部。瓦剌曾大败明军,于谦领导军民,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修好,边境互市和呼和浩特城的修建,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政府迁都北京,修建长城加强了北方的防御。16世纪初,建州女真在其首领努尔哈赤领导下,统一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政权。后来,女真改名满洲,后金改国号为清,并逐渐成为一支颇具威胁的力量。
    3.明朝对外关系
  明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远航,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显示了明朝的强盛和科技的先进。此后,华侨下南洋者更多,华侨对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明中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扰。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支持下,平定倭寇,肃清倭患,这是我国古代人民抵抗外侮的一次胜利。16世纪,西方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此后,开始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4.明朝灭亡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魏忠贤迫害异己,残害人民。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加上连年灾荒,终于1628年从陕北爆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成为明末起义军的杰出领袖。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农民军在西安建立政权,并很快攻占北京,推翻明朝,张献忠农民军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很大发展。但李自成农民军在明将吴三桂和清军联合进攻下失败。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5.清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清朝迁都北京,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后,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军机处,使皇权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但是,满洲贵族也不能不像以前的军事征服者一样,在经济上采取措施,以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清初奖励垦荒、摊丁入亩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前期手工业生产也有较大提高,手工工场数量更多,规模更大,产量更高,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特别是闭关政策,尤其是当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先进国家已经确立,工业革命已经逐步开始,资本主义逐渐取得世界性胜利的情况下,清朝推行闭关政策,无异于作茧自缚,只能使中国与世隔离,逐步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6.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清朝前期,又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这种发展,一是体现在平定内部民族分裂势力,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使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在统一大家庭中进一步融合;另一方面,则通过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击败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共同的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增进了民族团结。
    7.清朝的民族关系
  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其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如何处理自己同广大汉族的关系,确保满洲贵族的特殊利益。清朝前期在民族关系方面,体现了恩威并用的特点:
  ①对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贵族的分裂叛乱活动,清廷针锋相对,坚决派兵镇压,并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边境地区建立起严密的行政机构和边防制度。
  ②十分重视笼络少数民族上层首领,对愿意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一般都承认和保留他们统治本民族的权利。
  ③利用宗教来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在蒙古、西藏大力提倡喇嘛教。
  ④将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区,直接纳入中央政府各级行政机构的有效管辖之下,取消了国内独立、半独立的民族政权。
  ⑤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⑥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互相依赖、联系、交流的空前加强,最终使少数民族居住区的辽阔边境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⑦基本奠定今天民族关系的格局。
  ⑧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与反抗外来侵略交织在一起。
  ⑨对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辖,清政府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8.明清文化
  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其杰出代表。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既反映了文学的繁荣,其中也不乏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内容。明清时期的教育具有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失去了往日的积极意义,已成为对人们进行精神束缚的桎梏。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9、总结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日本有30多个小国和汉朝有来住。西汉末年,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东汉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亚洲西部的波斯湾。166年,大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恒帝。这一史实,记载在我国的《后汉书》里。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东汉我国同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关系密切。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入日本。
    3)隋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4)唐:同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都有密切往来,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在隋唐形成。

  (5)北宋:从越南传入占城稻。
    6)南宋,各国商人都乘坐和使用南宋的海船。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到非洲一些国家。

7)元朝:大都是举世闻名的商业大都市。从海道、运河和陆路,都有大量商品进入大都。来自亚洲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
    8)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联系,促进了南洋的开发。明朝中期,民族英雄戚继光取得了抗击侵略战争的胜利。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
    9)清朝: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康熙帝两次取得反击沙俄侵略的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代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对外实行闭关政策。
     以上各朝中,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以使节往来,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自明到清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出现了新问题:西方殖民者东侵;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中国古代中外交流有四条渠道:一是贸易,包括官方和民间贸易;二是官方派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来实现;四是战争。
   【学法指导】
  本单元的相关内容是高考的密集区,近几年来,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部分,各类知识重复率高,考查视野开阔,中外联系强。从学法上来看,明清时期,既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终结。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前奏时期。处于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转型时期——承接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更多的积弊。同时,也积聚了封建社会的最后能量,产生了落日的辉煌”——康乾盛世。因此,大家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本单元的两个基本特征,按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这两大线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各方面把握这两大基本特征。
    2)注意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应把这一时期的中国发展变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大势进行联系思考。从世界全局的角度,认识明清王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地位。
    3)本单元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单元,应运用联系的观点和系统论,从整个封建社会的全过程审视明清历史;可从中国古代史或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终结时期这一角度,对中国古代史的同类知识进行整理,借以系统掌握知识。可分成政治制度、赋税制度、边疆管理、民族政策、对外关系、经济发展、科技成就、杰出思想家等类别,作专题性的综合归纳。
     如对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结可分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清强化几个阶段。同学们对各阶段从原因、措施与特点、作用与认识几个方面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