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最好听的10首歌:衔接题型过关之妙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11:33

衔接题型解题“十要”

            ——东华高中陆波(原创)

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以下“十法”,衔接题型,手到便拿!

一. 前后主语要一致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什么,后一分句的主语也要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语意明确,一目了然。

1.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句是      。(1995年全国题)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答案是②句,因为主语都是“宝塔”]

2.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句是      。(1992年全国题)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 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主语是“妈妈”)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主语是“小明”)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妈妈”)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主语是“妈妈”)

[答案是B。因为前后主语一致]

3.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句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答案B。因为只有B选项中的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南天门”]

二.首尾词语要一致

即后句首词和前句尾词在同一个层面上相同或相关,这样的前后句就是比较好的衔接。

1.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句是      。(1995年全国题)

①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有见过。[前后主语一致]

②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有见过。

[首尾词语一致。注意:在“前后主语一致”和“首尾词语一致”皆可的情况下,优先选用“首尾词语一致”的句子。所以此题答案为②。]

2.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999年全国题)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 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 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 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 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 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 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答案为A。江边、江面上、江岸首尾连贯一气,可知。]

3.循路行到一座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明湖相通的水。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① 水面不大,三面山坡。

② 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 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植。

④ 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树木蓊蓊郁郁的。

⑤ 月光从树缝照进水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 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答案为A。水——水面;山坡——山坡上。搞定①③,⑤⑥不管。]

三. 句子结构要一致

一般认为,句子的结构若能相同或相近,就显得整齐美观,这样的句子构成较好的衔接。

他身材魁伟,      两颊微微陷下去。(1998年全国题)

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

[答案为B。“眉毛粗而黑”和前面的“身材魁伟”都是主谓结构。]

四.句子语气要一致

句子根据语气的不同,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语气一致的句子,肯定连贯一气,这样的句子一般是较好的衔接句。

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眼睛,从破窗根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乱。唉!老赵完了,又损失了一个好同志!几年来,多少革命同志,        。

A. 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

B. 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

C. 不是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吗?

D. 不是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吗!

[答案为AA项为一般感叹句,D项为特殊反问句。]

五.前后照应要一致

所谓前后照应,是指文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1.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

A.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B.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C.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D.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题干先说“山下的灯”,因此衔接项也须先说“山下的灯”,所以排除AB两项。“万家灯火”肯定是照亮,所以选取C项。]

2.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陷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答案为B。题干中的“逊”和“输”照应后面的缺陷。]

3.听鸟,有两种意境。       ,若有若无的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在逆耳忤心,却未刻意去追寻是什么在歌颂寂静。       ,等近处的啁啁弄舌告一段落,远处的枝头便有一只同族用相似的节奏来回答。

A.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阴里侧耳静待   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B.一种是专注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一种是浑然之境,在绿阴里侧耳静待

C.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阴里侧耳静待   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D.一种是浑然之境,听觉一片通明流畅   一种是专注之境,在绿阴里侧耳静待

[答案为D。第一处照应下文“却未刻意去追寻”,肯定不是“专注之境”;第二处照应下文“远处的枝头”,只能是“在绿阴里侧耳静待”。所以选D]

六.意境要协调一致

所谓意境协调一致,就是指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

1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已萎落,崖壁显得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耀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A项火热灿烂,D项清新明朗,C项角度不对,江对岸怎么能看清字迹模糊?只有B项符合题干中寂静、冷落、荒凉的意境。答案为B]

2.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岩面与草丛都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地响了。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A项中“厚厚的云”和B项中“层层的云”都与题干中“薄阴的天气”不协调,C项“薄薄的云”与“压”字矛盾,所以答案为D]

七.色彩要搭配一致

所谓色彩搭配一致,是指文段中所选用的词语或句子,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运用上要与整体和谐匹配。

如:经多日侦察,我公安人员在获取了确凿的证据后,       。

A.一下子就把案犯逮住                        B。一举将凶犯逮捕归案

C。一下子就抓住了犯案的                      D。一下子就逮住了犯案的

[只有B项用语符合非常规范的公文用语。]

八。音韵要和谐一致

所谓音韵和谐一致,指的是文段中的词语排列合理有序,句式整齐一致,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如: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      ②大漠      ③奔腾的江河      ④雪岭      

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⑥草原       ⑦冰峰

A②⑦⑥④①⑤③                      B①③⑤⑥②④⑦

C⑦④②⑥③①⑤                      D③①⑦②⑤④⑥

[“冰峰雪岭”相连,“大漠草原”相连。先说“冰峰雪岭”后说“大漠草原”,从高到低,错落有致。再说江河湖泊,珍禽异兽,词语由少到多,又呈现出一种层递美,读来音韵和谐,语气顺畅,所以答案为C]

九.语段要文理一致

所谓文理一致,是指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要符合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

1.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委,       。

A.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 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 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答案为C。只有C才符合事理逻辑。]

2.她,已经年过五十,做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      。

A. 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 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 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 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一个女演员,年过五十,不再年轻是客观事实。唱起歌来,使人主观上觉得她年轻,情理上是讲得通的。而“发现”她年轻就不合情理了;再说外貌一说,背离了文段强调艺术生命年轻的本意。所以答案为A]

3.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起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应以时间先后为序。先听到广播,再写想法,最后写行动,而“像勇猛的战士”则是修饰“投入抢收战斗”的,所以答案为C]

十.方法要错落有致

衔接题型的解题方法不一而足,具体操作的时候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东想西,错落有致;想西想东,灵活运用。有时,解决一道衔接题要求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所以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读书只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2000年全国题)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第二处后句“珍奇满目”“眼花缭乱”显然和第③句的“多读”相照应,可据此排除C、D项。第一处的前句内容为“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从事理逻辑上说,下句应写少读的好处,故选②。根据语意的事理逻辑,文段所谈显然泛指“一般人”读书的目的,而非特指“许多读书人”的目的,故第三处选⑤,所以答案为A。]

2.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桥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2001年全国题)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一处后面是“松竹山茶”四字结构,它前面也应当是四字结构,所以选用②;第二处最后是“松竹并茂”,从音韵上考虑,应在同一位置上选取与之押运的“白云缭绕”,所以答案为D。]

[训练平台]

十大衔接题型的强化训练

1.调整①—⑤句话的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       。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的科技落后,需要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技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①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先进的科技。

②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③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上先进。

④科技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⑤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A.②①③⑤④    B。③⑤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⑤

[根据句式相同的原则选定第③句,根据首尾词语要一致的原则确定②在⑤后,至此已可得出答案为B。至于④为什么不能在①后而只能在①前,那是因为因果逻辑关系如此。]

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表意连贯的一句是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 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 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 空气中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已蒙盖上了灰色的露水

D. 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树林

[根据前后主语要一致的原则排除AC,根据意境要协调一致的原则排除D,所以答案为B]

3.下列句子依次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①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 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 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 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按照文理一致中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我”坐在书斋的窗前,望窗外碧水垂柳,见窗下玉兰花叶,无心观赏“视而不见”,连鸟鸣声也听而不闻,如此理解也符合意境的协调一致,所以答案为A]

4.虽然《作家》等刊物推出联网作家,甚至以重奖招徕读者,仍不能恢复80年代那种一部风行而天下争阅的盛况。       小说只是小说。于是,小说在当代文学中已不可能再领昔日的风骚了。

A. 小说回到了想象虚构故事,回到个体私人内语言的描写,回到了语言的重新组合,不再负载小说以外的精神及道义。

B. 小说回到了语言的重新组合,回到了想象虚构故事,回到了个体私人内语言的描写,不再负载小说以外的精神及道义。

C. 小说不再负载小说以外的精神及道义,回到想象虚构故事,回到了个体私人内语言的描写,回到了语言的重新组合。

D. 小说回到了个体私人内语言的描写,回到了想象虚构故事,回到了语言的重新组合,不再负载小说以外的精神及道义。

[根据后句“小说只是小说”可知前句的意思是小说不再有其余的别的功能,于是排除C,剩下的三句里面,只有A符合事理,BD两句都将“语言”间断了,分作两处说,所以不连贯。]

5.有一回,她站在一块大圆石上,       ,眺望空中的一只飞鸟,我认定她是美丽的。

A. 像大理石一般洁白,披着一身阳光,微仰起她那年轻的头,手掌遮在眼睛上

B. 披着一身阳光,微仰起她那年轻的头,手掌遮在眼睛上,像大理石一般洁白

C. 微仰起她那年轻的头,像大理石一般洁白,手掌遮在眼睛上,披着一身阳光

D. 手掌遮在眼睛上,披着一身阳光,像大理石一般洁白,微仰起她那年轻的头

[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眺望”前应是“眼睛”,故选取A。句子是从“色彩”“姿态”两方面写她的美好,符合事理,故锁定为A]

6.湖水静静地横在下面,水底现出一个蓝天和一轮皓月        湖水载着月光向前流去……

①水面浮起一道月光                         ②一道月光浮起在水里

③对面的绿树十分繁密                       ④对面是繁密的绿树

⑤ 树后现出来隐隐约约的假山和屋脊  ⑥树后隐隐约约现出来假山和屋脊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①句开头的“水面”与前句开头的“水底”在内容上呼应,在形式上对应;④句与前面的“水底”“水面”构成呼应,都是方位词作主语的存现句,而③句却是“绿树”作主语;⑤句内部语序颠倒,只好选用⑥句,所以答案为A。]

7.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一介书生”“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味。但是正因为清高,和现实脱了节,所以书生也是嘲讽的对象。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酸秀才”等,        。“呆”“迂”“腐”“究”“酸”都是        ,食而不化的读死书或死读书。总之,书生的被嘲讽是在他们对于书的过分的执着上,过分地执着书,        。

①嘲讽的都是书生                       ②都是嘲讽书生的

③知古不知今,知书不知人               ④知书不知人,知古不知今

⑤书就成了话柄了                        ⑥书生就成了话柄了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第一处照应“人们常说……”的是“都是……”,故选②;第二处照应下文“食而不化的读死书或死读书”的是③;第三处联系语段的文理及首尾词语的呼应,应选⑤。所以答案为A。]

8.文学史上能朴素地歌咏人生安稳的作品很少,       ,但好的作品常常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       。许多作品,就是失败在不懂得把握好这底子。

①大多数的作品强调人生飞扬          ②倒是强调人生飞扬的作品很多

③有了这底子,飞扬不会是浮没            ④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没

⑤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        ⑥只予人以启示,不能予人以兴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前句“作品很少”,第一处选“作品很多”,这叫句式一致;接下来的语意是肯定“底子”否定“飞扬”,故选④;最后,“不能予人以启示”与下文“失败”的表述相呼应,所以答案为B。]

9.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        ;林中有碧波闪闪,       。我常扶着栏杆,顺着盘旋的石阶登临墓巅,远眺        ,近睹  

         。

①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                    ②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

③风景如画的田畴上紫燕翻飞                  淡淡烟岚笼罩的迤逦青山

④淡淡烟岚笼罩的迤逦青山                    风景如画的田畴上紫燕翻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细流如线如缕,碧波如锦如缎;远眺青山,近睹田畴。根据前后照应一致的原则,锁定答案为D。]

10.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        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我站在高山云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从昆仑山下,奔向苏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①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②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③结成九曲连环,浊流蜿蜒。                 ④浊流蜿蜒,结成九曲连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一处前句结尾处是“绿阴蔽日”,应填“白云出没”,故选②;第二处前面是“惊涛澎湃”在先,应填“浊流蜿蜒”在先,故选④。所以答案为D。]

[其他题型]

1.语序题

   ①那过程,是一种绝妙的障眼法,非眼睛所能守望的。

   ②等到黑暗已成定局,四围的山影,重甸甸阴森森的,令人肃然而恐。

   ③而眈眈的夜,早从你背后隐隐袭来。

   ④尤其是西方的鹿山,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⑤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转眼间又化为紫灰与青烟。

   ⑥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

   答:正确语序是⑥  ⑤  ③  ①  ②  ④[谐音记忆:牛不杀,要尔死!]

2.语序题

   ①不仅东方文化有从西方文化中摄取营养的必要,西方文化亦然。

   ②据研究比较文化学的人说,凡是最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文化,总是最有魅力、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③雅典文化之盛,也是得力于开放政策。

   ④所以,有西方“历史之父”之称的希罗多德说:“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

   ⑤举例说,雅典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⑥几何学是从埃及学来的,日晷是从巴比伦学来的,希腊文拼音字母是从腓尼基学来的。

   答:正确语序是②  ⑤  ⑥  ③  ①  ④[谐音记忆:尔无妞,三爷死!]

3.语序题

① 它既不精华,也不糟粕

② 因为主流是精华

③ 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并非尽善尽美

④ 精华与糟粕搀杂,彼此渗透

⑤ 所以中华文明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

⑥ 总的说来,精华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⑦ 如同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一样

答:正确语序是:⑦ ③ ① ④ ⑥ ② ⑤[谐音记忆:七嫂要死了,乐乎?]

4.语序题

① 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 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④ 九十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 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 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答:正确语序是④  ②  ①  ⑤  ③  ⑥[谐音记忆:死二爷,不杀牛!]

5.下面是阎慰鹏先生《读〈朱先生哀念集〉》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请选正确顺序。

   “荷叶依旧月高悬┅┅先生踱步正歌酣。”

①风吹暗香花点点        ②蝉把枝头望眼穿           ③回首蓦然惊笑慰

④梦里相思曲岸边        ⑤蛙浮水面轻声唤           ⑥光容倩影叶田田

答:正确顺序是④  ①  ⑥  ⑤  ②  ③[谐音记忆:死要牛,不得杀!]

6.将画线部分改为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韵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就是目观其文,口出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出、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答:答案要点:排比,起码三个相同的句式;双重否定,非┅┅不,不┅┅不。           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韵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7.语序题

   本刊2005年改为月刊后,用纸、印张均不改变,而①印刷工艺也会更加考究,②刊物内容会更好,③装帧设计会更加精心,④编校质量会更高。

   答:调整为④  ②  ③  ①[谐音记忆:死了三爷!]

8.语序题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证明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调整为: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使┅┅。

9.语序题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的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咯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正确语序是:④  ②  ①  ③  ⑤[谐音记忆:死贼要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