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神秘歌手:省情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5:57:13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
地级市
区、县和县级市
统计
昆明市
盘龙区 五华区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 呈贡县 晋宁县 安宁市
富民县 宜良县 嵩明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1县级市
5市辖区
8县
曲靖市
麒麟区 宣威市 沾益县 马龙县 富源县 罗平县 师宗县 陆良县
会泽县
1县级市
1市辖区
7县
玉溪市
红塔区 江川县 澄江县 通海县 华宁县 易门县 峨山彝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1市辖区
8县
昭通市
昭阳区 鲁甸县 巧家县 盐津县 大关县 永善县 绥江县 镇雄县
彝良县 威信县 水富县
1市辖区
10县
楚雄彝族
自治州
楚雄市 双柏县 牟定县 南华县 姚安县 大姚县 永仁县 元谋县
武定县 禄丰县
1县级市
9县
红河哈尼族
彝族自治州
蒙自县 个旧市 开远市  建水县 石屏县 弥勒县 泸西县
元阳县 红河县 绿春县 屏边苗族自治县 河口瑶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2县级市
11县
文山壮族苗
族自治州
文山县 砚山县 西畴县 马关县 丘北县 广南县 富宁县 麻栗坡县
8县
思茅市
翠云区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镇元彝族哈尼族祜族自治县
景东彝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市辖区
9县
西双版纳傣
族自治州
景洪市 勐海县 勐腊县
1县级市
2县
大理白族
自治州
大理市 祥云县 宾川县 弥渡县 永平县 云龙县 洱源县 剑川县
鹤庆县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南涧彝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1县级市
11县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县 龙陵县 昌宁县
1市辖区
4县
德宏傣族景
颇族自治州
潞西市 瑞丽市 梁河县 盈江县 陇川县
2县级市
3县
丽江市
古城区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永胜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 华坪县
1市辖区
4县
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
泸水县 福贡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4县
迪庆藏族
自治州
香格里拉县 德钦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3县
临沧市
临翔区 凤庆县 云县 永德县 镇康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1市辖区
7县
全省合计
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
云南的开放发展,紧紧围绕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注重培育电力、矿产、生物资源开发、旅游、烟草五大支柱产业,使全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云南省地处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与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拥有国际口岸20个、对外通道90多条,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省份。
资源富集。云南气候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香料之乡”、“天然花园”、“药物宝库”等美称。云南拥有观赏植物2,100多种,其中花卉植物1,500多种,可利用药用植物2,600多种、香料植物360多种。
云南金属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分布面广,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被誉称为“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矿产142种,探明储量的有86种,其中 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25种居全国前3位。
水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9,570万千瓦,占全国23%。待开发容量约8,500万kW,可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电站的比例高,开发目标单一,工程量小,淹没损失少,技术经济指标比较优越。
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休闲运动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品位高、种类全,开发潜力巨大,2003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0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0亿元,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
经济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云南紧紧围绕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培育电力、矿产、生物资源开发、旅游、烟草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省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全省GDP达到2,458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全省通车里程达16万多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200多公里、高速公路1,130多公里),居全国第1位;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用机场10个。国际、国内航线100多条;有四条干线铁路连接全国,滇越铁路直通国外;随着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正式开通,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逐步建成了以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和光纤传输为主的四通八达、覆盖全省的电信网络。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云南已同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及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已达1,600多家,其中从事边境贸易的企业有800多家。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有20多种。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到2003年底,云南累计利用外资近3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15亿美元,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3,000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贸易区26个。
近期招商引资的主要领域:
1.水电建设。云南水电的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已开发的只有1,100万千瓦,蕴藏的开发量十分巨大。初步规划2001-2010年开工建设规模约3,300万千瓦;2011-2020年开工规模约4,000万千瓦,装机容量达到6,900万千瓦,将云南建设成国家“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2.城镇化建设。拟在未来18年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建设“现代新昆明”。同时,计划把曲靖、玉溪、红河、大理建设成为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逐步建立起以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营权转让。主要包括昆明新机场、大理——丽江铁路、玉溪至蒙自铁路及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及经营权转让。
4.环保生态项目建设。主要有九大高原湖泊治理、生态保护、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
5.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滇中调水”项目和一批其它水利项目。
6.农业产业化。在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的前提下,抓好基地建设,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7.旅游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新的旅游项目的开发。
8.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推动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在省内合理布局,建设大型物流中心。
云南概况
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是一块正待开发的宝地,有着极其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自然资源丰富
云南总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多万,资源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倍。资源优势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气候。云南具有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地处云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属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地处滇中的昆明,则是全国著名的春城,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地处云南最北端的迪庆州香格里拉一带,属北温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差异明显。
二是生物。由于多样性的气候和环境,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多种生物资源种类,高等动物、植物和花卉的种类皆占我国的一半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三是旅游。云南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拥有除海洋旅游资源以外的其他各种旅游资源,较好地实现了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主要风景名胜有60多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3%,其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丽江大研古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0余处。
四是水能。云南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或上游流域区,如珠江就发源于云南曲靖市的马雄山。云南有6大水系,由于山高谷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具备建设大型梯级电站的条件。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居全国第2位。
五是矿产。云南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拥有量居我国西部省区第3位,已探明储量的92种矿产中,有35种储量居全国前5位,尤其是有色金属和磷矿储量丰富,铅矿、锌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云南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也已跃居全国第1位。
(二)区位条件优越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全省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占我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9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就已成为我国与印度和东南亚友好交往和开展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这条古道从四川至云南,然后通达缅甸、印度和西方国家。二战时期经云南开通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为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随着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网络的日趋完善,云南已经初步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通道:一是西路通道,沿滇缅(昆畹)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和昆明至大理的铁路西进,有多个口岸出境,可分别到达缅甸密支那、八莫、腊戍等地并直达仰光;还可经密支那到印度雷多,与印度铁路网连接后通往孟加拉国达卡港、吉大港和印度的加尔各达港。二是中路通道,由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昆明至打洛公路和西双版纳机场构成的通往老挝、缅甸、泰国并延伸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是东路通道,以现有滇越铁路、昆河公路及待开发的红河水运为基础,通往越南河内、海防及其南部各地。随着各条通道设施的进一步完备和通行条件的改善,云南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必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中国的发展及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三)民族文化浓郁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l/3.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云南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等。这些文化和习俗源于自然,顺乎人性,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还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陆续发现的云南开远森林古猿(1500万年前)、禄丰腊玛古猿(800万年前)、元谋古猿(170万年前)和智人化石等,证明了这个论断的科学性。在玉溪市帽天山发掘出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加拿大的“伯吉斯动物化石群”共同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历史上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大理国、南诏国等,也充分印证了云南历史上的繁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仅遗留下大量文物古迹,也为云南的发展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也为云南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持久和强大的动力。
地势地貌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种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
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侧山岭矗立于江面之上,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也是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横亘于澜沧江上的西当铁索桥,海拔已达1980米,从桥面上至江边的卡格博峰顶端,直线距离大约只有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在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因此,在垂直几千米的距离内,其气候与自然景观竟相当于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有。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在这3个大的转折地势当中,每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是十分复杂的,高原面上不仅有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面,以及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而且还有巍然耸立的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这种分割层次同从北到南的三级梯层相结合,纵横交织,把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他们有的成群成带分布,有的孤立的镶嵌在重峦叠幛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无明显方向。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五是山川湖泊纵横。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河谷渊深,湖泊棋布的特色。天然湖泊分布滇中高原湖盆区的较多,属高海拔的淡水湖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全省127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128个行政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
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一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一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一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气候环境
泛珠合作网讯
一、类型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二、特点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云南概况
2005-12-18
省会:昆明
省政府办公厅地址:昆明市华山南路135号
省政府电话:0871-3619773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海 拔
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
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矿 产
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水资源
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
旅游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4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5.6‰,死亡率为6.6‰。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41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0万人,乡村人口3175.2万人。
人口增长率
2004年自然增长率为9.0‰,比上年下降0.8个千分点。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到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450.4万人,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有43所,招生7.5万人,比上年增长20.6%;在校学生21.63万人,比上年增长23.4%。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400所,招生9.77万人,比上年增长16.2%;在校学生27.15万人,比上年增长0.4%。普通高中429所,招生16.73万人,比上年增长20.9%;在校学生41.98万人,增长15.5%。普通初中1851所,招生63.4万人,比上年下降6.4%;在校学生193.09万人,增长0.5%。普通小学19752所,招生73.25万人,比上年增长0.2%;在校学生440.65万人,下降0.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1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88.85%。成人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12.32万人,增长24.3%。全年扫除文盲19.27万人。
经 济
国内生产
总值
2004年云南省生产总值(GDP)完成2959.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增幅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04.33亿元,增长5.6%,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14.19亿元,增长15.0%,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96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为3.9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0.4∶43.4∶36.2调整为20.4∶44.4∶35.2。
贫困人口
2004年净解决13.1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稳定解决了29.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造、建设了355所乡镇卫生院和500个边疆民族贫困村卫生所;新建24.6万户沼气池、山区农村改灶8.2万户,解决了农村101万人口的饮水困难。筹集资金5.62亿元,65万城市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计划
实施“五大工程”,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一是改土工程。开展以坡地改梯地、开新田为主要内容的耕地整治,建设水土肥“三保”田地,实现人均一亩稳产农田,亩产粮食超过300公斤,解决基本口粮问题。
二是治水工程。通过兴修山区小水池、小水沟、小水窖、小水井、小坝塘和必要的中小型水利工程、饮水工程,解决400多万人口、30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实现人均有半亩左右水田或水浇地。
三是办电工程。加强中小电站建设和电网建设,使现有不通电的1866个行政村中的80%通电。
四是修路工程。加大贫困地区修建公路的投资力度,使目前不通公路的8个乡镇2132个行政村中的80%通简易公路。
五是绿色工程。搞好造林绿化,大力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搞好节柴改灶,以电以煤代柴,发展沼气,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条件。
财政收入
2004年财政总收入达6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外贸状况
200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4%。
外资利用
状况
2004年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67个,合同外资3.1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8%。
支柱产业
云南已形成和正在建设的支柱产业是: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矿产业、旅游业、电力产业。
通 讯
电话拥有率
2004年电信业务总量203.70亿元,增长34.4%。全省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749.3万门,比上年增长9.5%;其中本年新增局用交换机64.7万门。年末全省固定电话新增用户64.2万户,达547.4万户,比上年增长13.3%,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2.8部/百人;移动电话新增用户93.7万户,达到881.7万户,增长11.8%。
电台
电视台
2004年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65%和92.07%。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0座,广播电台16座,电视台17座,有线电视用户297万户。
交 通
铁 路
2004年,全省现有3条准轨电气化铁路干线,6条铁路支线。3条地方合资铁路;米轨铁路干线2条,支线3条。管内线路总延长2927.853千米,营运里程1925千米。旅客发送完成1523.8万人,货运发送完成5081.7万吨。贵昆线贵高时速由原来的60—80千米提高到120千米,结束了云南境内没有时速100千米的历史。
公 路
2004年,全省公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13亿元,创历史新高,已基本形成以昆明市为中心(枢纽),辐射全省,边接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公路的公路交通网。纳入国家统计的公路通车里程16.7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291千米,二级以上公路3326千米,三级公路10062千米,四级公路96197千米。县级和农村公路共完成路基工程2465千米,使农村公路达141873公里。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3.65亿人,货运量完成5.43亿吨。
水 路
2004年,全省完成水运建设投资0.7亿元。纳入国家统计的通航里程2549千米。全年水路客运量完成412万人,货运量完成221万吨。景洪港通过部省验收,规划年货物吞吐量10万吨,客运量40万人次。金沙江新滩货运码头通过验收,年货物吞吐量20万吨。云南省第一个省级水上文明走廊工程澜沧江下游国际航道文明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航 空
全省共有民用机场10个,旅客吞吐量12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95万吨。全省已拥有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拉萨等92个大中城市的航线200余条,通往曼谷、仰光、万象、香港等国外和地区的航线17条。
答:我省是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
边疆: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1公里,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
民族: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独有。
山区: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