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幸福作文:中医的那些概念都是怎么来的---兼证明中医理论就是科学 +对中医证候研究的一点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32:37

天涯的筒子们想必这两天都看到那个为中医到底是不是“瞎蒙”而唾沫一大片呀一大片的帖子了,要说可笑呢也确实可笑,可悲呢也的确可悲。可笑的是那个自以为是的lz,可悲的的是居然有那么一些人就被牵着鼻子走了。本人中医专业出身,再不济想来也不会被“常春花园”超过100倍去,今天要为祖国医学说两句公道话,看看我们的中医到底是不是“瞎蒙”
  什么叫瞎蒙,三岁小孩都知道,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叫瞎蒙,三个条件“没有根据,胡乱,猜测”看看我们的中医到底符合这其中的哪一条?
  
  先说阴阳,阴阳本来是一个哲学概念,就是指事物属性相对的两面,或者说两种相对属性的事物,通俗一点的说就和我们现在的辩证法相似,比如天与地,天为阳,地为阴。水与火,水为阴,火为阳。小火与大火,小火为阴,大火为阳。通常事物属性中蓬勃的,热烈的,外在的,刚强的等等就把它归属到阳的范畴。同理,事物属性中柔和的,静默的,内在的,寒冷的等等属性都把他归属到阴的范畴。当然,这些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个八卦图,白色的部分有一个黑色的小圆圈,黑色的部分有一个白色的小圆圈,那代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意思,就如同小火相对于大火是阴,而相对于水就是阳。这种哲学观点在解释人体时也是成立的,于是就被我们的祖先用于医学临床的指导,我们很容易看到,我们周围,有些人比较怕冷,说明这个人阳的特性不足,我们就会说这个人阳气不足,是阴寒体质,而有些人有比较怕热,容易出汗和口渴,我们就认为他阳气太盛,而阴的特性不足,是阳热体质。中医根据这种理论的指导,对于阴寒体质的人,常常用一些补阳药(中药后面说),而对阳热体质的人常用一些清热药。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人体内阴阳平衡,达到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让人既不畏寒也不发热,处于一种舒适状态。
  
  阴阳就说这么多,老邓同志不是说了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关于阴阳的实践,不用我在这里废话了吧,哪个筒子没吃过银翘片,三黄片,荆防颗粒,没喝过姜汤?有的举手。
  
  再说五行,哪五行:“木火土金水”。我知道,有的人一看到五行,就想到什么算命的生辰八字,相生相克啦。某某命里缺水,他取名字就非要弄个三点水啦。牵连到中医五行也被搞得就像伪科学似的。我在这里还是要说,中医五行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什么?中医经典对五行这样解释“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檣,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木的特点是条达,生发。火的特点是炎热,向上。土的特点是生养万物,金的特点是刚柔并济(革,刚强;从,顺从),引申为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特性。水的特点是下行,润泽。可以看出,中医的五行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事物的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因此,中医用这五种具体事物代指具有这五种特性的人体脏腑,又有什么不对?有的筒子就会问了:你凭什么就说人体的肝就具有木的特性啦?脾就具有土的特性啦等等。 我告诉大家,中医理论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大家不妨想想看,你在生气,郁闷的时候,是不是往往会感到胁肋部(肝区)胀闷不舒,去医院查个血脂,血糖,两对半。全部正常,你没病吗?看起来好像没有,既没有细菌病毒感染,也没有内分泌紊乱,可是你的确感到不舒服,机制为何?如何治疗?现代医学对于这种是无能为力的。在中医看来,你生气了,郁闷了,憋着气闷在心里违反了五行中哪一条的特性?显然是木。所以,中医把肝归属于木是有道理的。有了这样的解释,我们就可以采用疏肝解郁,条达肝气的药物治疗,一般用逍遥散加减。同理,脾代表消化功能,如果你吃不下饭,或者消化不良,你会怎么样,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对应到五行,是不是土的滋养功能出了问题?
  
  关于五行,我就说这么多,相信足够说明我的观点了,如果有愿意跟我交流五行制化,相乘相侮等等的筒子,可以另外开贴。
  
  三论脏腑,关于脏腑我只想说一点,那就是,中医的五脏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解剖部位的五脏。中医五脏是一个功能概念,比如脾脏,解剖部位的脾是用来做什么的?有学医的就知道,它可以清除人体衰老的红细胞,是个免疫器官。而在中医理论中,脾囊括了胃,胰腺,胆,小肠等等脏器的消化生理功能,是中医乱联系吗?非也,他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东西,却恰恰用了一个名字。如果有人要找谁来负责这个问题,那就去找第一个把这个脏器翻译成脾的那个人吧。
  
  四说中药,有人以为,中药不过就是一些树皮树根,花花草草罢了。您要是这样说,那就错的了。中药就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的药,如果不经过中医理论的指导,那能算中药吗?就算他是树皮树根,花花草草,那也不是中药,最多只能算草药而已,所以,有的人说什么非洲那边的扯点什么草治个什么疮,那不过是人家的土办法而已,跟中药有关系吗?没有吧。民国时期有个著名医家,叫张锡纯,他有个美国友人,生了病,似乎是发热一类的病(具体不清楚),我们的张先生给开了一个方,就是著名的“阿司匹林石膏汤”张先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立法处方用药。在这里,尽管阿司匹林是一种化学药品,但既然属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的药,我们便可称其为中药。现在有人在研究中药到底有些什么成分再起作用,我对这个持保留态度。任何一种理论,只要他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就是成立的,如果非要用另外一种理论来进行证明,当然也可以,不过,不显的画蛇添足么?写到这里,我倒想到一点,不如把西药也按我们中药理论的“四性五味归经”来划分一下,就像张先生一样。哇哈哈,哪个好玩?至于中药理论的“四性五味归经”是什么,大家只要知道是中药划分的依据,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的祖先在不断地经验积累下,和对药物药性的总结中,把具有某一方面相似性的药材归纳到一个概念下,用于临床取得预期疗效的理论。
  
  再举个例子,不知是80年代还是七十年代,北京爆发了两次乙脑流行,这个乙脑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感染,学医的筒子们应该清楚,对于病毒感染,西医并无特别有效的药品,所以当时那北京城就跟03年非典似的,人心惶惶,各大医院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来控制,于是就邀请了一位叫蒲辅周的老中医来看看有没有办法?这位蒲老先生一看,心里有数了,拟了一个方,全北京的人照方抓药,第一次乙脑被控制了,后来又流行了一次,那些医生就想,这一次不必麻烦老先生了吧,还是照原方治疗,但这一次不管用了,不得不请蒲老先生重新拟方,才控制病情,怎么会这样?这就是一个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的例子,中医没有乙脑的概念,它是根据人体在疾病各个阶段的不同证侯表现来指导临床用药,所以,即使是同一个疾病,因为发病时节的差异,临床证候表现的不同,需要针对性的用药,所以,有的人说那个什么祖传秘方包治百病或者骗人钱财的都是片面的,它只适用于一种临床证候。譬如感冒,有人表现为恶寒证,有人表现为恶风证,有人表现为发热证,有人表现为寒热错杂证,使用的方都不一样。这就是中医怎样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同理,如果是不同的疾病,却在某阶段出现相同的临床证候,我们也可以运用相同的方进行治疗。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解释一下“证候”,就是对症状高度的归纳和划分。)
  
  第五,我想说说大家都很关心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有些人说,我没看见风啊,火啊的,你凭啥说它是风啊,火啊的。 说实话,这种论点,我很想笑,不过,觉得还是有必要吧这个问题给大家说清楚,据个例子,你家用电磁炉烧水,你肯定是看不见电磁波的对不对?但你可以看见水烧开了对不对?你烧的水为什么会开,是你看不见的电磁波做功。同样的道理,人为什么会生病,很多原因是因为六种致病邪气侵犯人体(还有内伤七情啊,饮食劳倦等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为什么是六种,这又涉及到中医理论的来源,它源至于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如果你看见一个病人具有肢体强直,偏瘫,抽搐,震颤,口眼歪斜等等特点,我们用“风”来归纳,所以,大家如果见到中风病人,风湿病人等等,就会发现,他们都或多或少具有上述特点。譬如火,这类的患者常常具有大热,大渴,面红,口角生疮,皮肤斑疹等特点,比如高热病人,红斑狼疮病人等,当然,疾病往往表现为多种邪气的综合反应。临床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体上说,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这么六大类,所以,我们用六淫来概括。
  
  有些人又说什么古代的人均寿命多少多少,现在的人均寿命又是多少多少,首先要请教一下,什么叫人均寿命,原始人人均寿命不到20岁,难道真的是活到20岁就死翘翘了吗?不见得吧,囿于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等诸多方面的的影响,大量婴幼儿夭折,青壮年参与战斗也会有大量死伤,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这固然有医疗条件的因素,但它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现在的早产儿有暖箱,危重病人有呼吸机,那是科技革命的结果,用这类话题来说中医不行好像不太对吧,北方人应该清楚你们那里的冬天有多冷,现在可是家家户户有暖气呢?那古代没有暖气,没有热炕的那些人应该不在少数吧,人家就活该受冻死了把人均寿命落下来也怪到中医头上。稍微学过一点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古代的老百姓那可真是活的蚂蚁一般,那叫一个艰辛。那个时侯的当权者叫什么:“肉食者”就是吃肉的人,按现在的标准,咱可够上当国家主席了。所以,不要把什么都怪在中医头上,您应该庆幸中医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健康上的保障,不然,今天也就没有你我在这里唾沫横飞,板砖乱拍了。
  
  关于中医的科学性的问题,我就说这么多,因为没有时间,如果有筒子对针灸,六经辩证,温病等感兴趣,我们可以过几天在发帖讨论。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我只想提醒某些人,如果你本身对中医一知半解,还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中丢人现眼的好。如果你是被某些庸医弄得咬牙切齿,也请你不要让整个中医连坐,那不公平。
  
  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居然成为讨论的话题,我十分的惊讶,要知道,韩国的“东医”,日本的“汉方医”(其实都是中医)搞得那叫一个热烈,不知是去年还是前年,有个韩国人写了一本《东医宝鉴》,在世界上炒得很热。连洋鬼子都对针灸十分的着迷,我真是搞不懂,我们的国人就无聊到这份上了吗?

对中医证候研究的一点认识

北辰星

作者:段娟 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 针对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中医证候研究应着眼于突出中医学特色,且必须尊重中医自身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引入复杂性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可行性;(2) 中医证候研究步伐应与所掌握的中医知识同步;(3) 注重中医证候标准的行业认可度和实践性。强调中医证候研究应建立在认真研读中医经典著作、传承中医特色的基础上,重视临床工作者的意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应先从最基础的理论和临床认识开始,沿着循序渐进的一定方向进行;为使中医证候达到真正的全国规范化,可尝试实行全国性的统一中医病案系统,根据制定出来的标准指南来指导完成各个地、市、区级中医院病案的规范,从上到下执行一致的中医证候辨证判别标准。

  【关键词】 证候; 中医现代化; 中医客观化

  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且愈加深入。近20年来,众多中医科研单位或学者选取了复杂且新颖的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协同论、非线性科学或模糊数学突变论等学科和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诠释和探索,并以国家、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的名义随之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不同的侧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但就其本质而言,中医证候的研究依旧没有明显的突破。对中医证候的辨证标准目前仍尚无公认的、权威性的科学结论,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证候分类、名称规范及具体内容的显著差别,证候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从使用的实际效果而言,规范前后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导致规范化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诊断的模糊性、应用的不广泛性、可操作的重复性差等客观存在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继承和良性发展。剖析这些标准、指南和指导原则的尴尬境遇,结合中医学的特点以及中医证候的特点,我们认为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突出中医学特色,且必须尊重中医自身的规律。

  1 引入复杂性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可行性

  中医作为一个综合性东方医学体系,注重的是宏观把握,强调的是辨证论治,其认知方法是经验和直觉,立足于从整体来认识和处理包括疾病和生命等复杂事物和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与西医从微观角度出发沿着“实证加推理”的认知方式分别探索具体某一部分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别。可以说,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中医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研究方式。而且中医证候是一种与智能生命有关的概念,它具有向研究者未知方向变异的趋势和能力,而且它总是向研究者未知的方向变异[1]。故若机械化地按照教科书上或者政府制定的一些标准、规范证候来套用临床实践,往往会发现这样的证候是不存在的。那么如何成功地把中医各家经验上升到中医权威理论呢?如何将分散的、杂乱的中医认识上升为系统的、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呢?其终极研究结果是否通过引入一些复杂性现代技术方法就能真正很好地诠释呢?其可行性到底有多少?是否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模式将传统的精粹的中医科学与当代的医学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应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者所应该重视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方法学的合理运用。

  2 中医证候研究步伐与所掌握的中医知识的同步性

  中医的“传”一定要建立在“承”之上。只有真正了解、懂得、掌握了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后,才可称得上很好地继承中医;在“传”的基础上继承中医,才能将中医进一步传播下去,从而提高中医的整体水平。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们才能来谈中医的改进、改善和研究、创新,否则只会让当代中医犹如“空中阁楼”。而反观目前中医证候的研究,在大胆借鉴现代科研新技术方法的同时是否已经拥有了扎实的理论、临床研究的基础呢?是否已经对中医的整体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呢?应用任何现代科学技术产物来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勿庸置疑,但中医证候学是一个开放的、多因素参与的、多层次的、具有整体涌现性的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尝试引入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研究。但是也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过快的研究步伐或大跳跃式的研究模式都不适合中医证候的研究。

  3 注重中医证候标准的行业认可度和实践性

  任何医学科学理论的确立,最终都需要到临床实践中去印证和检验;任何医学科学理论的发展,也最终必须通过临床实践的广泛运用来得到充分的传承。否则,一个没有得到临床实践支持的孤立的医学理论,将是一个错误的理论或者是一个尚不完善的理论,不存在应该具备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所以说针对中医证候研究,每一个科研新思路、新标准的提出都应该得到整个中医药行业内部的中医执业者的普遍认可和采纳;具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才有生存的空间和继续深入发展的活力。集百家之言,成一统之体,科学地层层论证方能为众家推崇和遵循,之后才可确立一个真正的具有科学理论内涵的、整体结构和思路严谨的、前瞻性的、建立在积极而广泛的实践基础之上的权威性标准和指导性原则。

  基于上述反思得出,中医证候研究的工作难度很大,任重而道远。我们认为应该在充分认识、灵活掌握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地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候学,且要理论联系实践,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本专业领域的普遍认可。在今后的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应认真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与当代中医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协商,将经典理论、经验体会及对中医证候的特色认识渗透进去,达成共识。尤其要重视临床工作者的意见,避免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实际需要脱节,使我们的研究最终能够服务于中医临床,满足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需求。还要与非中医专业的学科交流、合作,探索最适合中医证候研究发展的模式。

  其次,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应当沿着一定方向循序渐进进行,先从最基础的理论和临床认识开始,进而一步步扎实地深入探索,这样的规范才能言必有据,前后统一,切实可行。切忌好高骛远,也不能片面地急于追求所谓的“金指标”、“金标准”,避免证候规范化研究走入误区。

  另外,要想使中医证候达到真正的全国规范化,可以尝试实行全国性的统一中医病案系统,根据制定出来的标准指南来指导完成各个地、市、区级中医院的病案规范,从上到下地执行一致的中医证候辨证判别标准,做到“纵”“横”清晰有序、有“理”有“法”可依,进而有利于今后全国中医科研更为客观的比较和科学的解释。针对中医证候规范标准因国家、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等主持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问题,笔者认为因各个标准适用对象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允许存在一定的分型、命名等表述差异,不同领域可以有各自的权威指导原则和标准。比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应针对某一疾病的常见证候进行科研设计,证候宜少不宜多。因为中药研发应考虑新药的推广应用前景,或者说要有尽量大的患者群体。而教科书的主要读者为学生,应在详实、全面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个体化治疗的特色,故证候分类可适当增加[2]。但是在一个相对小范围的内部领域应该始终秉承着统一规范、简明实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