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鸿锐集团地址:傅山小楷《金刚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2:48
傅山小楷《金刚经》

 

 

     傅山其书多以狂草为多,真书细楷不可多得,此小楷《金刚经》精严古朴,出于魏晋,法度谨严,运笔锋锷内敛,一丝不苟,结体简穆舒展,风格疏逸隽永,可谓极构。观傅山行草勃勃有生气,而其小楷《金刚经》又如此法精韵雅,善书者往往或能恣肆,或能醇雅,二者兼得,是为不易,对此,书法爱好者可以欣赏、借鉴,从中取法。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般若经》的一部分。佛说《大般若经》六百卷,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翻译的,第五百七十七卷《第九能断金刚分》便是流行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共有六种译本,除玄奘法师外,还有姚秦鸠摩罗什、元魏菩提流支、南北朝真谛、隋朝笈多、唐朝义净五位法师。现通行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翻译的,因其言简意赅,切入人心。故修习《金刚经》者多以此本为典。《金刚经》的广泛流布与禅宗有着莫大的关系。禅宗一脉,释祖拈花,迦叶微笑,教外别传,以心印心。自达磨祖师传法东土,以《楞伽经》开示,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以《金刚经》证觉,六祖慧能启顿悟法门,《金刚经》因而成为是佛教禅宗的印心宝典。


  《金刚经》既然是《大般若经》的一部分,它的核心便是般若。般若,通译为智慧。智慧不是聪明,是了悟,是悟后的行持,是需要印证的。一般经解,般若为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指佛陀所说的一切言教。文字记录虽然有其局限性,但“离却文字,凡圣永隔。”佛的智慧很多便保存在佛经里。观照般若中的“观”,是用心去看,“照”是无明。《论语》中有一段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视、观、察三者是有所不同的。观,既真实不虚,又有体悟在其中,并且光明无暗。故观照的智慧是成佛的智慧。所谓实相,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本心,就是如如来。所以,有“凡心即佛心”、“凡圣无二”之说。如何达到般若,观音菩萨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五度是基础,只有达到般若,才能妙觉圆融、无余涅槃。


  《金刚经》中所阐述的般若波罗蜜是离相无住。笈多法师译经名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玄奘法师译为《能断金刚分》、义净法师译经名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能断就是断灭,即断念、断烦恼、断一切假相。《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相是贪,人相是嗔,众生相是痴,寿者相是慢。佛陀教人就是息灭贪、嗔、痴。故《经》复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知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是破执、去妄。佛悟道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善哉!善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所以,无住于相,便是般若,便是成佛的波罗蜜。但佛不说断灭相,以免众生落入断常二见,不能得无上菩提。故《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通过离相无住、破执去妄所表述的真谛即是“性空幻有”。《大智度论》卷五:“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空,不是无,亦不是有,但它是真实的存在。空,比喻的说,有点象宋明理学中所阐述的“天理”。但它的意思还要博大和精深。《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雷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理体无尘,万法皆空。故尔大德有言:“莫向外求,外是尘垢;莫向内求,内是湿染”。所以说,空是体悟,是妙觉。


  《金刚经》的流布对佛教的广泛流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佛教之所以在东土得以扎根、生长、蔓延,其优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简易,二是速成。简易,便是善巧方便,利上中下三根。一句阿弥陀佛,便可往生极乐净土。速成,便是即心即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这种简易和速成,佛学成为中国士人文化修养的一个侧面。傅山生活的那个时代,不管人们的最终理念如何,佛教的精神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傅山读过的经、律、论不少,但影响其本身的却是佛教中的般若思想。《金刚经》、《心经》、《大智度论》都是反映般若、启迪智慧的。傅山在入狱之后书写《金刚经》十二卷,其功德不仅在抄经,或许有看破世尘、悟得性空幻有的意思在。
 
  常赞春《跋傅青主先生书小楷金刚经》所说的“世尚传第十二本者”,民国年间也只出版两种,即山西书局本和商务印书馆本。一九九二年上海书店出版的《傅山小楷金刚经》则是根据商务印书馆本翻印的,只是改变了原来青山农黄葆戉题写的封面和有“承裕堂珍藏”的扉页。至于其它十本,则没有面世,下落如何,不得而知。即使山西书局本之原迹,是否被当年山西书局经理赵正楷携至台湾,或流落他乡,今藏何处,亦无从知晓。而商务印书馆本被王先生辗转收藏,并付梓于世,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当然,我们不希望傅山存世的小楷《金刚经》仅此一本,因为傅山晚年曾托僧人雪峰转赠曹秋岳《金刚经》一册,故尔傅山写过多少部《金刚经》还有待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