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选秀综艺节目: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脾气大的人,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49:20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   

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
也就是说,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脸唾沫,我当然是生了气了,动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
我是修行人,我不应当跟他一般见识,自己努力克制,这样也就不思报复了。他骂了我,我没骂他,他打了我,我没有打他,他批评我向上级汇报我,我不打击报复,这样不报复就叫“力忍”。
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气了,还是动了心,动了烦恼,但是不去回报他,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
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别人对于我如何,我从不计较,于是就把这个事给忘了。
过去有个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帅把敌人的元帅抓了来,因为他把敌人的元帅都给放了,于是自己的元帅就生气了,“啊!我这么辛苦把他抓来,你却给放了”,说着就在宋襄公的脸上唾了一脸唾沫。而这个宋襄公度量很大,唾面自干。唾了一脸唾沫,他擦都不擦一下,让它自己干,把这事给忘了。这又进步了。   

再进一步,叫“反忍”。
虽然人家对我无理横加种种事情,我回头想是我不对,责怪自己,一定是什么什么原因,由我引起来的,这就叫“反忍”。   

第四种,就是“观忍”。
那就用上了咱们的《金刚经》所讲的道理了。这个来诲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将来都是要破灭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语)
这样一观,也就没有什么可计较的了,总之是肥皂泡。这个肥皂泡还是红的,还是绿的,还是蓝的,各种的颜色,有种种的差别,这差别反正是转眼就空的。
这么一观,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一观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这是第四个忍。
我们学佛,“忍”不是无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乐法门。咱们对于“忍”受用一点,就能安乐施慧。你就变了,种种问题就改了。   

第五种是“喜忍”。
碰见种种无理横加的事,别人忍受不了,我却很欢喜。没有苦这个事,怎么能锻炼我的忍呢!欢喜有这么个机会,那就不是生气了,排除了烦恼,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第六种就是“慈忍”。
对于我的种种无理取闹,是愚痴的人所为,我要怜悯他,因此我就要度他。这就不是要报复了,最初一步只是不报复,后来想让对方得到好处,得到度脱。
======================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宣化上人开示)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


所谓“烦恼即菩提。”有人问:“不种烦恼,是不是没有菩提?”不是的,烦恼的本身就是菩提。怎样是菩提?就是不生烦恼,所以烦恼即菩提。若是只生烦恼,烦恼的本身仍旧是烦恼,菩提仍旧是菩提,大家不要会错意。


    对任何人不可以发脾气,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真正没有脾气的人,敢怒不敢言,那也是发脾气。偶尔发点小脾气,无伤大雅,还可以的,但你如果假借名堂,故意发脾气,那就不对了。如果自己真正没有烦恼了,没有无明了,没有妄想了,没有欲念了,到这种境界,虽然有点小脾气,情有可原,但最好当然是没有脾气,与人和睦相处,一团和气,令人有亲切感。

    修道人要用德行来感化人,不要用势力来压迫人,对任何人要讲道理,令人心服口服,真正佩服你有才干、有道德、有学问、有慈悲,否则落在名利上,那就离佛道十万八千里了,这一点要特别谨慎。

    出家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忍辱的道。谁若发脾气,那就与道相违背,永远不会与道相感应。发脾气是一件丑事,是障道的因缘,希望大家谨慎,千万不要犯这种毛病。出家修道,没有把根本的问题抓住,就如同用沙蒸饭,蒸多久的时间,也不会成饭。若是没有无明火,欲念就会停止,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   

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
也就是说,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脸唾沫,我当然是生了气了,动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
我是修行人,我不应当跟他一般见识,自己努力克制,这样也就不思报复了。他骂了我,我没骂他,他打了我,我没有打他,他批评我向上级汇报我,我不打击报复,这样不报复就叫“力忍”。
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气了,还是动了心,动了烦恼,但是不去回报他,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
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别人对于我如何,我从不计较,于是就把这个事给忘了。
过去有个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帅把敌人的元帅抓了来,因为他把敌人的元帅都给放了,于是自己的元帅就生气了,“啊!我这么辛苦把他抓来,你却给放了”,说着就在宋襄公的脸上唾了一脸唾沫。而这个宋襄公度量很大,唾面自干。唾了一脸唾沫,他擦都不擦一下,让它自己干,把这事给忘了。这又进步了。   

再进一步,叫“反忍”。
虽然人家对我无理横加种种事情,我回头想是我不对,责怪自己,一定是什么什么原因,由我引起来的,这就叫“反忍”。   

第四种,就是“观忍”。
那就用上了咱们的《金刚经》所讲的道理了。这个来诲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将来都是要破灭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语)
这样一观,也就没有什么可计较的了,总之是肥皂泡。这个肥皂泡还是红的,还是绿的,还是蓝的,各种的颜色,有种种的差别,这差别反正是转眼就空的。
这么一观,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一观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这是第四个忍。
我们学佛,“忍”不是无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乐法门。咱们对于“忍”受用一点,就能安乐施慧。你就变了,种种问题就改了。   

第五种是“喜忍”。
碰见种种无理横加的事,别人忍受不了,我却很欢喜。没有苦这个事,怎么能锻炼我的忍呢!欢喜有这么个机会,那就不是生气了,排除了烦恼,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第六种就是“慈忍”。
对于我的种种无理取闹,是愚痴的人所为,我要怜悯他,因此我就要度他。这就不是要报复了,最初一步只是不报复,后来想让对方得到好处,得到度脱。
======================

脾气是障道的因缘(宣化上人开示)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


所谓“烦恼即菩提。”有人问:“不种烦恼,是不是没有菩提?”不是的,烦恼的本身就是菩提。怎样是菩提?就是不生烦恼,所以烦恼即菩提。若是只生烦恼,烦恼的本身仍旧是烦恼,菩提仍旧是菩提,大家不要会错意。

    对任何人不可以发脾气,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真正没有脾气的人,敢怒不敢言,那也是发脾气。偶尔发点小脾气,无伤大雅,还可以的,但你如果假借名堂,故意发脾气,那就不对了。如果自己真正没有烦恼了,没有无明了,没有妄想了,没有欲念了,到这种境界,虽然有点小脾气,情有可原,但最好当然是没有脾气,与人和睦相处,一团和气,令人有亲切感。

    修道人要用德行来感化人,不要用势力来压迫人,对任何人要讲道理,令人心服口服,真正佩服你有才干、有道德、有学问、有慈悲,否则落在名利上,那就离佛道十万八千里了,这一点要特别谨慎。

    出家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忍辱的道。谁若发脾气,那就与道相违背,永远不会与道相感应。发脾气是一件丑事,是障道的因缘,希望大家谨慎,千万不要犯这种毛病。出家修道,没有把根本的问题抓住,就如同用沙蒸饭,蒸多久的时间,也不会成饭。若是没有无明火,欲念就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