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合出轨视频7分钟:佛教故事与公案(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5:11

佛教故事与公案(一)

目录

故事名    故事名    故事名    

1.爬山——————2 2.往哪里里去———3 3.吐痰——————3

4.砍头落地————4 5.每天吃什么———5   6.别人不是我———6

7.听与不听————6   8.化人说法————7 9.从心流出————8

10.肯定自己 ———9 11.寸丝不挂————9 12.变与不变————10

13.畸形—————11 14.痛苦与容器———12 15.消气——————12

16.衣服吃饭———13 17.反主为宾————14 18.无言句—————14

19.何必妄加恩仇—15 20.活得快乐————16 21.不方便遇方便——17

22.因缘所成———18 23.放下——————19 24.丹霞烧佛————19

25.老做小————20 26.不可以肉眼断事—21 27.死而复活————22

28.地狱与极乐——22 29.把门关好————23 30.一生万千————23

31.谁去主持———24 32.生乎?死乎?———25 33.诗偈论道————26

34.无情说法———27 35.不要拂拭————27 36.蝇子投窗————28

37.道之道 无常道29 38.和尚与禅师———29 39.何法示人————30

40.进入深山———31 41.宛尔不同————32 42.缘起性空————33

43.一坐四十年——34 44.十后悔—————35 45.禅月秋心————35

46.有我在————36 47.用会作么————37 48.国师是宝————38

49.有禅无悲苦——39 50.快活烈汉————40

1.爬 山

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里去了?” 

  云居禅师道:“我去爬山!” 

  洞山禅师问:“爬哪里一座山?” 

  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吗?” 

  云居禅师道:“也并非如此。” 

  洞山禅师问:“那么你总得找个出路呀!” 

  云居禅师道:“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问:“假如你没有出路,又怎么能和我相见?”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一次对云居禅师问道:“你去哪里?” 

  云居禅师答道:“我去爬山!” 

  洞山禅师进一步问:“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至诚地回答道:“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云居禅师照实说道:“没有!” 

  洞山禅师用嘲笑的口吻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上山顶!” 

  云居禅师不服气地说道:“假如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道:“你为什么不暂住那里呢?” 

  云居禅师道:“我并非不愿住在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道:“我很早就怀疑你早就到过那山上了。” 

  山上究竟有人抑或是无人,云居禅师的答话显得矛盾。时而说山上无人住,时而说山上人不准他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矛盾。五蕴山上哪里儿有真我吗?五蕴山上哪儿准真我常住吗?在世俗看,有和无是迥然不同的两面,但在禅者的眼中,有和无并不是对峙的,有无之间只是一物两面,其间并无鸿沟,能把有无调和起来认识中道,那就是禅者的智能了。

2.往哪里里去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

  洞山禅师道:“你是谁家的子弟?”

  德照说道:“我是大阐提(喻无佛性之人)家的子弟。”

  洞山禅师沉思不语,双眼逼视着德照。

  德照显得非常焦急道:“四面都有山逼近时,老师!我要如何才好呢?”

  洞山禅师道:“我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来的。”

  德照道:“假若如此,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请问老师,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呢?”

  洞山禅师道:“不互相回避!”

  德照不放松问道:“不回避,那老师要叫我到哪里去呢?”

  洞山禅师指示道:“五趣六道、十种法界,到处是路,何必忧虑?如你不放心,那你可以到开垦的田地里去种一种稻粮!”

  德照听后,说了一声:“老师!那请您珍重。”然后整个人便像虚脱似地呆坐在那里,原来这位青年学僧德照禅师说完后就入灭了。

  洞山禅师用禅杖在他前面摇了三下,说道:“你虽然能够这样出去,但是却不能这样回来。”

  青年禅僧德照世缘将尽,重病在床,仍然不忘寻找生死之外的出路,正如他说:当生老病死逼近时,要如何才好呢?洞山禅师指示他“到处是路”,可是哪里一条是正路,不是人人能找得到。“垦地种粮”,这才是修道者应该注意的课题。德照安心地入灭,这正显示他已找到出路,可是洞山禅师说他能那样出去,却不能那样回来,可见就算禅者,如果要能来去自如,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吐 痰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

  “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

  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要吐痰,你告诉我,我的痰往哪里里吐呢?”

  侍者茫然不知。

  又有一次,道一禅师用很不高兴的样子朝虚空吐了一口痰。

  侍者又很不解地问道:“老师!方才吐痰为什么要生气呢?”

  马祖禅师解释道:“我在这里打坐,虚空之中,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显现在眼前,叫人觉得厌烦,所以我就忍不住要唾痰。”

  侍者不解道:“那一切都是修证的瑞相,可以说是好事,老师为什么要厌烦呢?”

  马祖道:“就你来说固然是好事,可是对我而言却是很讨厌!”

  侍者茫然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境界?”

  马祖答道:“菩萨境界!”

  侍者皱起眉头,摇摇头,表示不懂,说道:“这种境界真令人难以懂得。”

  马祖道:“因为你是人,不是菩萨。”

  侍者问道:“菩萨不是名为觉有情吗?”

  马祖终于呵斥道:“因为你是一个拘谨不觉的傻瓜,怎能称做觉有情?”

  在马祖道一禅师的呵斥下,侍者终于有所体悟了。

  一般人尊敬佛像,其实并没有认识佛,因为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实法界,马祖虽将痰吐在佛像身上,这表示他已经认识诸佛的法身,已经无处不遍、无处不在了。

  一般人禅坐的时候,大都欢喜见到瑞相,以增加信心,而马祖讨厌所见,这正表示灭除宇宙间的差别现象而归于平等,灭除人我对待而归于统一,侍者拘于俗见,难怪要被斥为不觉的傻瓜了。

4.砍头落地

有一次,龙牙禅师对德山禅师道:“假如我现在手中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准备要砍下您的头时,不知您有何感想?”

  德山禅师听完这话后,就伸出脖子往前走了几步说道:“你砍吧!”

  龙牙禅师哈哈大笑道:“你的头已经落地了!”

  德山禅师也哈哈大笑道:“我的头已经落地了。”

  后来龙牙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处参学时,曾将砍德山禅师头的经过说了一遍。

  洞山良价禅师道:“当时,德山禅师说了些什么?”

  龙牙禅师道:“德山禅师也跟我哈哈大笑说头已砍下了。”

  洞山良价禅师道:“你不可以说德山禅师头被你砍下来了,实在说,现在你的头才被德山真正砍下来了!”

  龙牙禅师一听,辩解道:“老师!我的头在这里,并未被德山砍去。”

  洞山良价禅师哈哈大笑说道:“德山被你砍下的头,你亲自拿给我看!”

  龙牙禅师听后,顿然天崩地裂一声,他这时才真正的大彻大悟。

  龙牙禅师最初起意,要砍下德山禅师的头,这是从自我出发,没有忘记对方,而洞山良价禅师却提醒龙牙禅师,要砍下自己的头,以便斩断自我的执着。这绝对不是空无的幻想,从自己把自己斩下的头拿给人看,这就是禅的空诸所有,但不否定所有。宾主对待一如的看法也好,自他圆融的一体说法也罢,一旦接触到中道平等的超越禅境,是非虚妄的世界粉碎,不悟而何。

5.每天吃什么

云居道膺禅师专程前来拜访洞山良价禅师的时候,良价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

  道膺禅师回答道:“我从翠微禅师那里来!”

  良价禅师再问道:“你在翠微禅师那里,他都教导些什么?”

  道膺禅师道:“翠微禅师那里每年正月都祭祀十八罗汉跟五百罗汉,而且祭祀得非常隆重!我曾请示道:‘以此隆重礼仪祭祀罗汉,罗汉们会来应供吗?’翠微禅师回答我说:‘那你每天都吃什么?’我想,这句话就是他的教言了。”

  良价禅师听后,非常惊讶地问道:“翠微禅师真的是这样教导你们的吗?”

  道膺禅师非常肯定地答道:“是的!”

 良价禅师既高兴又赞美翠微禅师,不禁非常欢喜。

  进一步道膺问良价禅师道:“老师!请问您每天吃些什么?”

  良价禅师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我终日吃饭,从来没有吃着一粒米;终日喝茶,从来没有喝到一滴水。”

  道膺禅师听后,忽然鼓掌道:“老师!那你每天是真正吃到米、喝到水了。”

  孔子曰:“祭神如神在。”神明有没有来应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主要是自己本身已来应供。假如有人问你,每天吃些什么?吃到的都不是真吃,因为有吃无吃,那是生灭问题,假如不吃而吃,吃而不吃,从有为到无为,从有相到无相,从生灭到无生灭,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就是每天都在吃,每天都在解脱之中了。

6.别人不是我

日本永平寺道元禅师在中国天童寺时,看到一位八十多岁驼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海苔,道元禅师忍不住地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地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可以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道:“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大太阳天不晒海苔,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不是我”、“现在不做,更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7.听与不听

青林师虔禅师初参洞山禅师时,洞山禅师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青林禅师回答道:“武陵!”

  洞山禅师再问道:“武陵的佛法与我这里的有什么不同?”

  青林禅师道:“如在蛮荒的沙石上开放着灿烂的鲜花。”

  洞山禅师听后,回头吩咐弟子道:“特别做一些好饭菜供养这个人!”

  青林禅师听后反而拂袖而出。

  洞山禅师对大众道:“这个人以后必然使全天下的学僧都争先恐后地聚集在他的门下!”

  有一天,青林禅师向洞山禅师辞行时,洞山禅师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

  青林禅师道:“太阳是不会隐藏而不让人看见的,因为既是太阳,它必然是遍界绝红尘。”

  洞山禅师印可道:“你要多多保重,好自为之!”

  于是洞山禅师就送青林禅师走出山门,分手时,洞山禅师忽然说道:“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此番远游的心情?”

  青林禅师不假思索地道:“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洞山禅师沉思了许久。青林禅师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不说话呢?”

  洞山禅师以问代答道:“我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为什么诬赖我不说话呢?”

  青林禅师跪下说道:“你说的弟子没有听到,你没有说的,弟子都听到了。”

  洞山禅师扶起青林师虔禅师道:“你去吧!你可以走到无说无示的地方去了。”

  禅师们非常认真,他们不是说谎,明明别人说的话,他说没有听到,别人没有说,他说他听了,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禅境,其实,听到无言无说的开示法语,那他已真正听到禅语的法音了。

8.化人说法

唐朝,文宗皇帝生性嗜好蛤蜊,沿海民众总是不断地捕捉蛤蜊进贡朝廷。有一次御厨在烹调时,一打开蛤蜊的硬壳,见壳内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形象,梵相具足,非常庄严,文宗就以美锦宝盒供奉在兴善寺,让大家瞻礼。水产的蛤蜊,其中现出菩萨圣像,太过稀奇,因此唐文宗在上朝时,问群臣道:

  “众卿之中,不知有谁知道蛤蜊内出现菩萨圣像,是象征什么祥瑞之兆?”

  有一位大臣说道:“此乃超凡入圣之事,非一般学者凡人能知,圣上如必须探究此事,在太一山有药山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闻强记,可以诏来询问。”

  惟政禅师到达宫中后,便告诉唐文宗道:

  “物无虚应,此乃开启陛下信心。《法华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今菩萨现身,乃为皇上说法!”

  文宗道:“菩萨虽已现身,但未闻其说法?”

  惟政禅师立即解释道:“陛下认为此蛤蜊中现观音圣像,能否启发陛下的信心?”

  文宗皇帝说道:“这种稀奇的灵异之事,是我目睹,当然相信。”

  惟政禅师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萨已为您说法说好了。”

  药山惟政禅师对唐文宗的说法,极尽巧妙,此种灵慧均由禅心中得来,所谓有了禅心,真是信口说来,皆成妙谛。吾人对佛法禅道能有体悟,则世间上一色一香,一草一木,无不是道。你如懂得:那青青杨柳,郁郁黄花,都是诸佛如来的法身;你能明白:那江海涛声,檐边水滴,都是诸佛如来说法的声音。哪里一定要观音现身呢?哪里一定要观音说法呢?

9.从心流出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地指导道:“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上还没有获得统一平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钻研,要从大体上立根!

10.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

  “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肯定自己”这是禅者的一大课题!真正的禅者,“不向如来行处行”。世间上能改变人的东西太多了,金钱可以改变人,感情可以改变人,思想可以改变人,威力可以改变人。而今仰山禅师的禅,超越信仰,超越对待,“一切都是魔说的”,如此肯定自己,还有什么能奈何他呢?

11.寸丝不挂

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心想:“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

  于是他立刻动身往访雪峰禅师。

  雪峰初见时问道:“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回答道:“大日山。”

  雪峰用机锋语问道:“太阳出来了没有?”

  玄机不甘示弱道:“假如太阳出来的话,会把雪峰给融化了。”

  雪峰见其出语不凡,再问:“你叫什么名字?”

  “玄机。”

  “一天能织多少?”

  “寸丝不挂!”

  当玄机礼拜而退时,才走了三五步,雪峰道:“你的袈裟拖在地下!”

  玄机听后,赶快回头看一下袈裟的衣角。雪峰哈哈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玄机和雪峰的对话,可以看出禅的不同境界,玄机的话是捷辩,不是禅;雪峰禅师的一句“好一个寸丝不挂”,那才是禅机!

12.变与不变

有一位研究经律论的三藏法师,问大珠慧海禅师道:“请问吾人本性真如到底变异与否?”

  大珠禅师:“会变异!”

  三藏法师:“您错了。”

  大珠禅师:“你有没有真如?”

  三藏法师:“当然有。”

  大珠禅师:“如果你说真如不变动,那么你一定是个平凡的僧人。你难道没有听过真的修道者,可以转三毒贪瞋痴为三学戒定慧,转六识成六种神通吗?转烦恼成菩提,转无明为佛智吗?如果你说真如无变异,你就是外道!”

  三藏法师语塞,认输说道:“这么说来,真如就有变动了。”

  大珠禅师:“如果说真如有变动也是外道。”

  三藏法师:“您刚才说真如有变动,怎么现在又说不变?”

  大珠禅师:“如果您清清楚楚地见到自性,就会知道真如和万物的关系,您说变也是,不变也是。如果你没有见性的话,说变也不是,说不变也不是,如今一听人说真如会变动就做变的解释,又听说不变就做不变的解释。你怎能称为杰出的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听后非常惭愧地说:“禅,真是深不可测!”

  禅,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不是动,也不是静;变而不变,不变而变;此即是彼,彼即是此;这不是一笔胡涂帐,这是禅的一统天下!

13.畸 形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非常慈悲地答允。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禅师就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如何?”

  夫人:“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

  “这样子是畸形!”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

  “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夫人:“这样子也是畸形!”

  默仙禅师立刻道:“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这位夫人在默仙禅师巧妙比喻之下,对做人处事和经济观念,用财之道,了然于心了!

  世间上有人过分贪财,有人过分施舍,均非佛教中道之义。悭贪之人应知喜舍结缘乃发财顺利之因,不播种,怎有收成?布施之人应在不自苦不自恼情形下为之,否则即为不净之施。默仙禅师以掌为喻,实有至理。

14.痛苦与容器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 “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15.消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为什么?”“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

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16.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禅师到达时,守卫的人不准他进去,因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一休禅师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换了一件海青(大袍)袈裟,再去赴宴。

  当用斋的时候,一休把菜一直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很诧异,就说道:“师父!是不是家中有老母?或寺里有大众?等一会儿我令人再煮菜送去,现在请您先用啊!”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衣服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衣服吃!”

  将军听不懂禅师的话中之意,一休禅师只得解释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穿了一件破旧法衣,你的守卫不准我进门,我只好回去换了这身新的袈裟,他才放我进来,既然以穿衣服新旧做宾客的标准,所以我以为你是请衣服吃饭,我就给衣服吃嘛!”

  从一休这一段禅话里,可以看出社会上的势利虚荣,人,有时不以人格品德论高低,而以衣服新旧做标准,所以一般人只讲究“金玉其外”,不管“败絮其中”,一休禅师把饭菜给衣服吃,给今日的社会人心,真是一针见血的讽刺呀!

17.反主为宾

年关将届,在外云游行脚的佛光禅师,除夕夜里终于赶回弟子平遂住的北海道场过年。禅师风尘仆仆地回到寺前,只见寺内暗黑一片,举手敲门没有回响,心想大概是平遂外出未归,不得已只好盘腿禅坐寺前等候。等了一会,同行的侍者不耐烦地在寺院四处探望,终于发现一扇窗户没有上锁。侍者身手矫健爬墙而入,并且开门请禅师进去。佛光禅师进去之后,转身交待侍者说:“把所有的门窗都反锁起来。”

  大约过了两炷香之久,平遂终于回到了寺中,掏出怀中的钥匙,试了又试,就是无法把门打开,平遂纳闷地自言自语道:“咦!真奇怪,这钥匙明明没有带错,怎么打不开呢?莫非是这扇门太久没有使用,所以生锈打不开。”平遂不死心地再开,那扇门却顽强地关得紧紧的,不得已只好也撩起衣裾从厕所边的一个小窗子破窗而入,哪里知头才刚刚伸入室内,突然从黑暗中传来一声低沉浑厚的声音:“你是什么人?爬窗做什么?”平遂一惊,跌了下来,莫非自己走错了人家?还是寺内遭了宵小?

  佛光禅师唯恐弟子平遂过度惊吓,命令侍者赶快开门,把平遂迎了进来。平遂一看是师父回来了,赶忙上前礼座道:“师父!刚才弟子着实被吓坏了,师父那一声轻喝,如同狮子吼声,让弟子真不知道谁是主?谁是客了。”

  常有人说:慈悲实在不易奉行,其实假如把自他互易,就容易实践慈悲了。平遂的宾主互易,实在也不知道我是谁了?明明自己是寺主,但给屋内的轻轻一问,顿然使自己有反主为宾的感觉。平常执着的自我,也有这么忘失的时刻。这种忘失仍不离对待和分别执着,假如从禅观中悟道,从无分别中忘失自我,那就能超越生死苦海了。

18.无言句

有一次临济禅师行脚到翠峰山时,就顺道去参访翠峰禅师,初见面时,翠峰禅师就问临济禅师道:“您从什么地方来?”

  临济回答道:“从黄檗禅师处来。”

  翠峰禅师听到黄檗禅师的名字,非常高兴,因此问道:“平常黄檗禅师如何教导学生呢?”

  临济:“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都不是真理,黄檗禅师是从来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的。”

  翠峰:“什么都不言说,什么都不教导,那学生如何参学?”

  临济道:“教导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字也无。”

  翠峰:“能否举个例子?”

  临济:“我是举不出例子的,因那是足迹所不能到达的境地,就如一箭射过西天。”

  翠峰:“足迹不能到达,心念总可到达。”

  临济:“如果一定要心念到达,那就有所偏差了。因为有到达的地方,也就有不到达的地方。”

  翠峰:“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那我们如何见道呢?”

  临济:“当下见道!”

  禅,一再强调言语道断,心缘灭绝。因为灭绝你我对待,灭绝时空限制,灭绝生死流转,那不是言语可教的,也不是足迹所到的,甚至也不是心念能想的。禅,超越有与无,超越内与外,超越知与不知,但禅是无处不遍,无处不在的。正如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9.何必妄加恩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这座达摩祖师的坟墓,唐代宗时,曾赐颁“圆觉大师空观之塔”的封号,所以大家称这位守墓的禅僧为塔主。

  有一次,誉满天下的临济禅师来到达摩祖师的墓边,临济禅师应是达摩祖师的第十一代传人,塔主见面后就问道:“请问长老!您法驾光临,请问您是先礼佛呢?还是先礼祖呢?”

  临济禅师道:“我到此目的,既不礼佛也不拜祖!”

  塔主听后非常不解地问道:“请问大德!佛陀及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反问道:“您为佛陀与祖师这么讲话,佛陀与祖师有什么恩惠给你吗?”

  塔主一听,茫然不知所答。许久,塔主请问道:“那我该如何自处呢?”

  临济禅师开示道:“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的本来面目。”

  塔主又问道:“如何才是佛法平等呢?”

  临济禅师以三祖僧璨禅师的〈信心铭〉中的偈语说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塔主终于言下大悟。

  临济禅师得法于黄檗禅师,黄檗的“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的禅境,临济一定深有所契。今见达摩祖师的塔墓,以至尊的无求之礼,契入祖心,而塔主不知,用对待的差别知见之心,问先礼佛抑或先礼祖,临济禅师不是佛与祖均不礼,而是自性中的佛与祖早就打成一片,所谓佛与祖已无分无别,何必妄加恩仇执着呢?

20.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

  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

  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深深不以为然,就告诫信徒道:“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着后面占有你。”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听懂了生活上的快乐之道!

  禅的境界是自主、解脱、安静、快乐,但禅也是促进快乐的泉源,钱少没有关系,只要有禅,禅里的宝藏很多;没有爱情,禅里有更多美化的爱情;没有名位,禅里的名位更高,只是禅者,重要的是改变观念。

21.不方便遇方便

临济禅师云游至金牛禅师处时,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回头就往禅堂里的首座位置上坐下。金牛禅师看到这种情形,不悦地说道:“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无不按照一定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是从哪里里来的?为什么连这点基本的礼节行仪都不懂?”

  临济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跟您行礼打招呼了吗?”

  金牛禅师听后,更加不悦这种回答,刚要开口,临济禅师就动手用禅杖打金牛禅师。

  金牛禅师此时若有所悟,但临济禅师却又忽然道:“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禅师顺手一掌打去,口中道:“我此时倒很方便!”

  临济禅师挨了一掌,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我们今天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禅师就问仰山禅师道:“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仰山禅师回答道:“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此话一出,旁边座主不以为然地道:“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仰山禅师和沩山禅师不约而同地说道:“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两位禅师的对话,最初都以礼相见,但一言不合,拳杖相打,但他们互传了方便与不方便的消息,什么是方便?什么是不方便?只有两位禅师心中知道,但仰山禅师、沩山禅师却讨论他们谁占了上风?谁居下风?这就犯了无事生非的错误,在真正禅者的眼中这只是“无风起浪”而已。

22.因缘所成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么生会?”

  桂琛禅师答道:“既曰唯识,又曰唯心,那就作唯识唯心会好了。”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说道:“理则是矣,无如破坏事相了,唯识唯心并不破坏宇宙万有。”

  桂琛禅师指着一张桌子道:“那请问老师,您唤‘这个’作什么?”

  玄沙禅师答道:“桌子!”

  桂琛禅师摇头道:“老师不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不唤作桌子,桌子者,乃是假名假相。”

  玄沙禅师立刻改口气道:“的确‘这个’不是桌子,‘这个’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则唤做桌子,做成窗子则唤成窗子,实则桌子、窗子的本来面目仍是木柴。”

  桂琛禅师不住地点头,但玄沙禅师指着木桌又改口道:“此‘这个’非木柴,非窗子,此乃山中大树。”

  玄沙禅师见桂琛禅师正要开口,举手制止,故又再说道:“此亦非大树,此乃一粒种子为因,再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缘而成树、成木、成窗、成椅,实则树木窗椅,乃宇宙万有之因缘所成。”

  桂琛禅师道:“宇宙万有,仍是唯识唯心。”

  玄沙禅师道:“汝既来此参学,不如说宇宙万有一切都是‘禅心’。”

  桂琛禅师与玄沙禅师所论,涉及到唯识、性空、禅等学理,但玄沙禅师最后仍会归“禅心”,因桂琛禅师既从唯识而转归参禅,对过去所知所学不能舍去,怎能入禅?如一茶杯,已留有其它汁液,如今再装茶水,总会变味,桥路虽然相通,但仍应桥归桥,路归路,平等中示现差别,差别中亦平等。

23.放下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吾人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24.丹霞烧佛

唐朝丹霞天然禅师在一座佛寺里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大雪纷纷,丹霞即将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见,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丹霞禅师从容不迫地回答。

  “胡说!木刻的佛像哪里有舍利子?”纠察师仍是大声斥责。

  “既然是木头,没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来烤火!”丹霞禅师从容地去取佛像投入火中。

  在丹霞禅师的心目中,我佛如来的法身遍于整个宇宙世界,而不仅仅是佛雕像,对禅师而言,那尊佛像早已超越了形质,宇宙真理那才是我佛法身的整个表征!

  纠察师所认识的佛像,只是木刻的,而“丹霞烧佛”欲取舍利,他所认识的佛像才是有灵性的。

25.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礼完佛后,便到客堂休息,才坐下来,就听到一位年轻的知客师对在旁已非常年老的无德禅师道:“老师!有信徒来了,请上茶!” 

  不到两分钟,又听到那位年轻的知客师叫道: 

  “老师!佛桌上的香灰太多了,请把它擦拭干净!” 

  “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 

  “中午别忘了留信徒用饭。” 

  这位信徒只见年老的无德禅师在知客师的指挥下,一下子跑东,一下子往西,实在看不过去,就问无德禅师道:“老禅师!知客师和您是什么关系呀?”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大惑不解地问道:“这位年轻的知客师,既然是您的徒弟,为什么对您如此不礼貌?一下子叫您做这,一下子要您做那呢?” 

  老禅师非常欣慰道:“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平时佛前上香换水都是他做,我只要擦一擦灰尘;他只叫我留信徒吃饭,并不叫我去煮饭烧茶,寺内上下一切都是他在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安慰,否则,我就要很辛苦了!”  

  信徒听后,仍不甚了解,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您们是老的大?抑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有句俗谚:“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信徒供养僧众,大都也是供老不供小,护持僧众也是护老不护小,因为信徒心中,总以为老的大,幼的小,不容易懂得王子虽幼,将来可以统领国家;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 

  如无德禅师不轻后学,更能从另外角度看破放下,随缘知足,这就是禅的平等观了。

26.不可以肉眼断事

从前有位老和尚,有意要重新修建佛庙,于是特地到一处较有钱的乡镇化缘。化了数天,竟无人肯发心捐助。后来,有一个癞痢头的卖烧饼孤儿,看不过去,就把往常卖饼积蓄来的钱全部都施给老和尚,因而感动了许多人,也都慷慨解囊。因此,老和尚方能顺利的募足所需之款。

不料,这件事过了不久,这位卖烧饼的小孩,忽得眼疾而双目失明,再不久又落进便坑里淹死了。此事一传开,人云纷纷,「善事、功德不能做」、「善恶根本没有报应」等等言论不断流传。

此刻老和尚正端坐寺内,入定中忽见卖烧饼的小孩,隐隐而至,跪了下来。「老师父!我已经死了。求师父作主,把我的尸体捞起来埋了。」

老和尚难过的说道:「孩子!你对自己的死,感到悲伤吗?」

  「不,我才不会呢!因为冥王已经派人告诉我事情的真相了。我过去作了不少的罪恶,被判了多世的牛马及肢体不全的人;今生是癞痢头,来生是瞎子,最后一生则是跛子跌进粪坑而死。但我因我不久前能发心布施,就将此三世的罪业归于一生,以便受完此报。以后,我再也不受恶报了;并希望师父大发慈悲,将此段因缘告知大众,解除他们心中迷惑,否则我亦不安。」

老和尚破颜而笑道:「嗯!经过累世的折磨和苦难,你终于有点省悟了。你托付的事,我会做的,也祝你来世修行证果。」小孩流泪说道:「感谢老师父,我要往冥府报到去了,就此拜别。」

老和尚出定后,又喜又叹。喜的是,小孩这么快就完结恶报,叹的是,世人的眼光短浅,以肉眼断事,不能坚信因果报应不爽。

27.死而复活

南泉普愿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突然大吼一声,把侍者吓了一跳,赶紧走到南泉禅师的身旁,南泉禅师道:

  “你去涅槃堂看看,是不是有人逝世了?”

  侍者走到半路上,碰巧遇到涅槃堂的堂主,于是相偕一同去报告南泉禅师:“刚才有一位云水参学的禅僧圆寂了。”侍者和堂主话刚说完,却见一知客僧匆匆地跑来,向南泉禅师道:“刚才圆寂的禅僧又复活了。”

  南泉禅师问道:“那位逝世的禅僧既已活转过来,现在怎么样啦?”

  知客僧道:“他很想见见老师,但那是一个不知修福,不肯结缘的人。”

  于是南泉禅师就到涅槃堂见生病的禅僧,并问道:“方才你到哪里里去?”

  病僧回答道:“我到阴间去了!”

  南泉禅师道:“阴间的情形如何?”

  病僧道:“我大约走了一百里路的时候,就手脚疼痛得走不动,尤其是喉咙干渴得很,忽然有人要把我叫进大楼台阁中,因我实在很累,很想进去休息,才一上楼便见一位老僧,对我怒吼,不许我上去,吓得我抽身就往后倒下,所以现在才能再见到老师。”

  南泉禅师申斥说:“那是一所多么富丽堂皇的大楼阁呀!但没有积聚福德,怎能进去?假如你不是遇见老僧,恐怕早已钻进地狱受苦了。”

  从此以后,这位病僧便日夜不停地积德修福,活到七十多岁才安然坐化,所以人们便称他为“南泉道者”。

  南泉禅师在定中,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他能在定中大吼一声,将已死的人能再送回阳间来,说禅师们经常违逆人情,但南泉禅师是这么关爱弟子,已下地狱的人,再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所以,禅,也有苦心随顺人情的一面。

28.地狱与极乐

有一地方首长去拜访白隐禅师,请示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的呢?或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禅师能带他参观到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白隐禅师立刻将脑中所能想象得到最恶毒的话辱骂他,使得这位长官十分惊讶。刚开始时基于礼貌的关系,长官都没有回嘴。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并大喝:“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木棍就往禅师身上打去,白隐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从后追赶的长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恢复自我的长官,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急忙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你看,这就是极乐!”

  天堂地狱在哪里里?这有三说:第一、当然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第二、天堂地狱就在人间;第三、天堂地狱都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的心,每天从天堂地狱不知来回多少次。

29.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位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分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小偷觉得遇到这种和尚,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禅师不是没有东西,禅师拥有的是别人偷不去的无尽宝藏。世间上的人只是知道聚敛,人为财死,心为物累,你有钱了,连小偷都不放过你,不如拥有自家本性里的无限智能宝藏,又有什么人能偷得去呢!

30.一生万千

在一座禅寺里,负责煮饭烧菜的典座,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职务之一。但要把这个职务做好,不仅要将饭菜煮出味道,尤其要爱惜米、菜、油、盐,不可糟蹋。参学很多道场的石霜禅师在沩山禅师那里负责典座,管理米粮。

  一天,他正在筛米时,住持沩山禅师来了,对他说:“不可抛散米粒,因为那是施主布施的。”

  石霜答道:“一向不抛散。”

  沩山就看看四周,从地上拾起一粒米说:“你说不抛散,那么这一粒从哪里里来?”

  石霜禅师默默无言,无话回答。

  沩山禅师接着说:“莫轻这一粒,因为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

  石霜立刻把握机会,问道:“那这一粒从哪里生出来的?”

  沩山禅师却不回答,呵呵大笑地回方丈室去了。到了黄昏,禅师就出现在禅堂说道:“大家听着,米里有虫!”

  一粒米能生千万粒,那一粒从哪里生的?当然从千万粒生的。“一生万法”、“万法归一”,沩山禅师当然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但他要到黄昏后才说“米里有虫”。

  这又更深一层的接触到“生而无生”的真理,从万物欣欣向荣里,再能回到不生不灭的真相中,“米里有虫”,还不够深思吗?

31.谁去主持

百丈禅师会下有一位司马头陀,他懂天文、地理、算命、阴阳。有一天,头陀从外面回来,告诉百丈禅师说:“沩山那个地方,是一个一千五百人修行的好道场。”

  百丈说:“我可以去吗?”

  头陀回答说:“沩山是肉山,和尚是骨人,你老如果前去,恐怕门徒不会超过千人。”

  百丈乃指众中的首座华林禅师,问:“他可以去吗?”

  头陀:“他!也不相宜。”

  百丈又指典座(煮饭的)灵佑问:“他可以去吗?”

  头陀说:“他可以去。”

  华林对百丈说:“我忝居第一座,尚不能去住,灵佑为什么能去呢?”

  百丈回答道:“若能于众中下一转语出奇制胜,当去住持。”就指座前的净瓶说:“不得叫净瓶,你们唤作什么?”

  华林说:“不可叫做木 (门闩)。”

  百丈不以为然,乃转问灵佑,灵佑什么也不说,便上前一脚踢倒净瓶。

  百丈笑着说:“华林首座输给煮饭的人罗!”遂遣灵佑住沩山住持。灵佑禅师在沩山,大阐宗风,后成禅门沩仰宗一派。

 禅的体验,不讲地位高低,不谈知识有无,只论证悟深浅。“不得叫净瓶,唤作什么?”这是试题,灵佑一脚,踢倒净瓶,什么不说,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禅,不必解说是什么,扬眉瞬目,语默动静,那都可以表达微妙的真理。

32.生乎?死乎?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

  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

  道吾:“不说生,不说死!”

  渐源:“为什么不说?”

  道吾:“不说就是不说。”

  回寺途中,渐源道:“师父若不说,我以后就不再去檀家诵经超度了。”

  道吾:“不去就不去,我就是不说。”

  渐源真的从此就不去为人诵经超度。

  后来,道吾禅师圆寂后。渐源到石霜禅师的道场参学,一日,以相同的话问石霜禅师。

  石霜:“不说生,不说死。”

  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霜:“不说就是不说。”

  渐源这时终于在言下大悟。

  生死、轮回,这是事相上的话,吾人的本性,哪里有生死?真如佛性都不许说,岂准更说生死轮回?

  棺材里的人,从有为法的体相上说,有生有死,若从无为法的自性说,就无生无死。人,应该死不了的。人的身体可死,精神(佛性)则不死。

  道吾的不说生不说死,渐源功行因缘未熟,故不能深入了解;石霜的不说生不说死,虽是同样的话,但渐源修行进步了,领会自是不同。

33.诗偈论道

苏东坡住在庐山东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绝句,诗云: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气势博大,确是惊人。

  一天,证悟禅师前往谒见庵元禅师。他俩夜里闲谈,证悟就举出东坡的东林诗偈,并赞叹地说:“这也是不易到达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为然,批评说:“这种说法还没有看到路径,哪里说到了目的地呢?”

  证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种境界,如何有这个消息?”

  庵元:“是门外汉而已。”

  证悟:“和尚慈悲,可为指破?”

  庵元:“且从这里用心参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处?”

  证悟听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无法入睡。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忽闻钟声,恍然大悟,去其疑云,说道: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拿此偈语奔告庵元禅师,庵元说:“向你说是门外汉嘛!”

  禅,不是用语言能说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写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禅,完全是透过悟才能体认的。证悟禅师的一夜深思,那钟声终于敲开了心扉,他和东坡的境界就不同了。

34.无情说法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

  云岩:“有情听!”

  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

  云岩:“无情能听到。”

  洞山:“你能听到吗?”

  云岩:“假如我能听到的话,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听不到我说法了。”

  洞山:“为什么呢?”

  这时云岩举起拂尘,对洞山道:“你听到了吗?”

  洞山:“听不到。”

  云岩:“我说的法你都听不到,何况是无情的说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问道:“无情说法出自何典?”

  云岩回答说:“《弥陀经》不是记载说,八功德水、七重行树,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吗?”

  洞山听后,不禁失声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终于心有所得,便作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所谓无情说法,见到天空的明月,忽然兴起思乡之念;看到花落花谢,不禁有了无常之感;巍巍乎,山高愿大;浩浩乎,海宽智远。这不是无情跟我们说法吗?

35.不要拂拭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涎自乾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牠打架或者骂牠,虽受吐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样?”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世间上无论什么事,说很容易,做很困难,说不发脾气,但境界一来,自我就不能把持。禅者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就是这种写照。

36.蝇子投窗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禅师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然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价响,于是又触动古灵禅师的禅思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并且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晓得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的往窗户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呀!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地去下功夫,而不是“钻故纸”的知解啊!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语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陞座,便说道:“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就好像一块黄金,即使放在污水里,也不失它的光泽,只是我们没有去发觉而已。去除了这些污染,我们的佛性就能展现出来。师父听了徒弟说法终于开悟了。

  这首诗为我们揭示了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唯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真正拥有了世界。

37.道之道,无常道!

有一天,一个和尚与一个大师个谈论人间欲望之事。

  和尚对大师说道:“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人如果能够消除欲望,人就可以根除痛苦。”

  大师说道:“人生如果没有欲望,人生也就没有快乐,人生也就毫无意义,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和尚恍然大悟道:“我悟了一辈子道,结果还是不明道呀!看来,道之道,无常道。”

38.和尚与禅师

一个和尚出家悟道多年,依然没有开悟长进,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出家人的料,他便想下山返回尘世。

  于是和尚便去向禅师辞行,言道:“师父,我天生愚钝,我的脑袋像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不是悟道的料,我只好下山还俗了。”

  禅师并未言语,而是带着他来到寺庙里面一尊佛祖像前。

  禅师问道:“你面前的是谁?”

 和尚回答道:“神圣的佛祖。”

  禅师悄悄地走到佛祖像跟前,他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佛祖像问道:“这尊佛祖像是什么做成呢?”

  和尚回答道:“它是石头做成的。”

  禅师说道:“连石头都能开发成为神圣的佛祖,这可是天下的奇迹了。”

  和尚听了禅师这番话,他立即打消了下山还俗的念头,立志安心修身养性悟道。日后和尚成了一代著名的大师。

  相信自己,挖掘自己,定能成就自己!

39.何法示人

临济禅师与凤林禅师交往时,有一次凤林禅师问道:“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不知您愿不愿意回答?”

  临济禅师回答道:“谁不知道凤林上人是位大诗人,我可不要挖自己的肉作疮!不过我倒很好奇您的问题是什么?”

  凤林:“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

  临济:“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

  凤林:“观风看浪起,翫水野帆飘。”

  临济:“孤轮独照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

  凤林:“任将三寸辉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

  临济:“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凤林至此已无话可说,于是临济禅师乃吟颂着:

  “大道绝同,任向西东;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后来沩山禅师看到这句颂词,就问仰山禅师道:“其速度之快,既然连石头的火花都追不上,甚至连闪电的光线也都达不到,那么古圣先贤又用什么方法来教导后学呢?”

  仰山:“老师您的意思呢?”

  沩山:“只要是能言说的,皆无实义。”

  仰山:“我并不以为然。”

  沩山:“为什么呢?”

  仰山:“凡所言说,皆是佛法;凡所佛法,皆在心源;心念一动,遍十方界,石头之火,雷电之光,均不及心快。”

  沩山:“确实不错,海月也好,游鱼也好,风浪也好,帆船也好,寂静的江山,萧条的秋天,诗人剑客,天地机遇,总在心中,何关迷悟?何关迟速?”

  禅者好问,因为他们对人生,佛道、禅心,充满疑问,但另一方面的回答,往往又答非所问,看起来答问没有关连,但实际上丝丝入扣,紧密相连。所谓真理,有时同中有异,有时异中有同,其实同异皆一如,动静皆一如,东西皆一如,空有皆一如,迷悟皆一如。

40.进入深山

洞山禅师去访问龙山禅师,龙山禅师问道:“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里来的呢?”

  洞山禅师道:“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云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道:“请问老师!自从你住进这座山以来,到现在究竟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回答说:“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

  洞山禅师道:“那我再请问老师,是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呢?”

  龙山禅师回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道:“你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你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那似什么?”

  龙山禅师道:“说似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终于提出他的主题问道:“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呢?”

  龙山禅师也就着主题回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这话,不由得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这里所说的深山,应该是指我们身体的五蕴山,我们怎样才会进入这座山的?当然不是从某一条路进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应该是业缘进入这五蕴山的!不过,深山好修道,藉着我们这座五蕴山,所谓“借假修真”,怎能不值得恭敬膜拜呢?

41.宛尔不同

临济禅师有一次到襄阳去参访华严禅师,碰巧华严禅师正倚着拄杖在打瞌睡,临济禅师就轻轻地摇醒他,并婉言问道:“禅堂僧众大家莫不精进修持,老禅师为什么有空在这里打瞌睡?”

  华严禅师丝毫不觉惊讶,好像无动于衷地回答道:“一个真正有修持的人,其作风与行为是不同于一般人的,你可不能随便拿我比人!”

  临济禅师好像抓住了华严禅师的把柄,立即说道:“这么说您对待不同的参学者,其摄受的方式也就不能千篇一律了!”说着便回头寻找侍者,大声呼唤着:“哪里一位是侍者呀?哪里一位是侍者呀?请给这位真正有修持的华严禅师一杯茶!”

  华严禅师对临济禅师如此命令自己侍者奉茶并不以为忤,反而非常愉快地吩咐维那道:“维那!请你把这位远来的学僧,好好地安顿在禅堂里,他能呼唤天下的禅僧!”

  临济禅师对华严禅师如此安排,不但不欢喜感谢,反而拂袖而去!走到门口,回头对华严禅师说道:“你是有资格打瞌睡的,天下的禅僧没有人像你会接待禅者了。”

  华严禅师听后反而生气说道:“你走吧!你叫侍者倒给我的一杯茶,我才不喝哩!”

  禅门对临济禅师一向赞美他善于摄化,所谓“临济儿孙满天下”,其实临济禅师也非常受教,在他眼中“善知识也是满天下”。

  临济叫侍者倒给华严的一杯茶,华严不肯回敬临济,这不是看不起临济禅师,因为自己有的,已不需要别人的赐与,自己圆满清净的自性,所谓自家宝藏,何必在乎别人的一杯茶?

42.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33.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叶铺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腹饥。

  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地向前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好奇地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

  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速说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夫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樵夫于言下契入,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一坐四十年,用普通的常识看,四十年是漫长的岁月,但证悟无限时间,进入永恒生命的圣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惟则禅师,这只不过一瞬之间而已。在禅者的心中,一瞬间和四十年,并没有什么差距。

  禅者的悟道中,他所悟的是没有时空的差距,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动静的不同,没有生佛的观念(众生与佛)。

  “虽是凡夫,但非凡夫之流”,因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绝生佛之假名,哪里有是凡夫非凡夫的分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禅者悟道,不破坏另有建立,不坏万法,而已超越万法了。

44.十后悔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懊悔呢?”

  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

  一、逢师不学去后悔; 二、遇贤不交别后悔;

  三、事亲不孝丧后悔;  四、对主不忠退后悔;

  五、见义不为过后悔;  六、见危不救陷后悔;

  七、有财不施失后悔;  八、爱国不贞亡后悔;

  九、因果不信报后悔;  十、佛道不修死后悔;

  这以上十种后悔,你是哪里种后悔?”

  学僧摸摸头脑,无可奈何地说道:“老师!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云居禅师道:“你知道既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

  云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得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假如能慎于始,就不会事后懊悔了。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总是果报现前时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后悔了。

  对好事,太多的否定,当然就会后悔;假如对好事肯定,对坏事否定,那就不会后悔了。

45.禅月秋心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机锋敏捷,同道们均尊称为“虎和尚”。

  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

  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大家都有,怎么会没有人充分使用?恰巧今天机缘会合,这大好明月,正在等你使用,试试看!”

  仰山禅师道:“那是很有趣味的,用一用月光,请法座先试试看!”

  景岑禅师毫不客气,奋身跳起来,踢倒仰山禅师,仰山禅师非但不生气,反而赞歎道:“真像大虫!”(后来大家都称景岑禅师为“岑大虫”,亦即虎和尚)

  又一次,景岑禅师游山归来,至门口,仰山禅师问道:“禅师什么处去来?”

  景岑禅师回答道:“游山来!”

  仰山仍然追问:“游什么山处来?”

  景岑禅师道:“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迎山大为赞赏道:“大似春意!”

  景岑禅师道:“也胜秋露滴芙渠(荷叶)。”

  仰山禅师最初说吾人心为皎月,只是云遮月隐,被无明烦恼矇蔽了心灵,景岑却说一切在于个人,只要有禅,就能云飞月显,仰山请他利用一下月亮,景岑立即将他推倒,意思是在禅月交辉之下,还要你多言?一句“真像大虫”,意即禅能静能动,禅力犹如狮虎。

  景岑由外归来,仰山问他到哪里里去,“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这说明了禅人来去,顺于自然,合乎法性,你说是“春意”,难道“秋心”不好吗?这就是禅者明乎一切法,用于一切法,不舍一切法.

46.有

云岩昙晟禅师与长沙的道吾圆智禅师,同是药山惟俨禅师的弟子,两人友谊非常亲密。道吾禅师四十六岁时才出家,比云岩大了十一岁。有一天云岩禅师生病,道吾禅师便问道:“离却这个壳漏子,向什么处再得相见?”

  云岩禅师毫不迟疑地道:“不生不灭处。”

  道吾禅师不以为然,提出不同的意见道:“何不道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

  道吾禅师说后,也不等云岩的回答,就提起斗笠往外走去,云岩禅师便道:“请停一下再走,我要请教你,拿这个斗笠做什么?”

  道吾禅师答道:“有用处。”

  云岩禅师追问道:“风雨来时,作么生?”

  道吾禅师答道:“覆盖着。”

  云岩:“他还受覆盖也无?”

  道吾:“虽然如此,要且无漏。”

  云岩病好时,因渴煎茶,道吾禅师问道:“你在作什么呢?”

  云岩:“煎茶!”

  道吾:“煎茶给谁吃?”

  云岩:“有一个人要吃!”

  道吾:“为什么他自己不煎?”

  云岩:“还好,有我在。”

  云岩和道吾是同门师兄弟,两人道风不同,道吾活泼热情,云岩古板冷清,但两人在修道上互勉互励,彼此心中从无芥蒂。他们谈论生死,有道在生灭处相见,有道在无生灭处相见。生灭与不生灭,其实在禅者心中均一如也。道吾拿一斗笠,主要是让本性无漏,房屋漏水,茶杯有漏,皆非好器,人能证悟无漏(远离烦恼),即为完人,病中的云岩,论生死,非常淡然;论煎茶,“还好,有我在!”如此肯定自我,不随生死,不计有无,此即禅之解脱!

47.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有偈云: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

  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

  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 洲水。”

  学僧:“弟子不会。”

  景岑:“四海五湖王化里。”

  学僧:“如何是学人心?”

  景岑:“十方世界是汝心。”

  学僧:“恁么,则学人无着身处。”

  景岑:“处着身处才是汝着身处。”

  学僧:“如何是能着身处?”

  景岑:“大海水,深又深。”

  学僧:“不会。”

  景岑:“鱼龙出入任升沉。”

  学僧:“承老师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会得?”

  景岑:“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和学僧的问答,可以看出老师的慈悲开示,一直明明白白的指导,“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朗州山,沣洲水”,普天之下,哪里一处不可给你跨前一步?你如果懂得,五湖四海内何处不能遨游呢?你如果懂得,十方世界都在心中,怎能说身无着落处呢?

  学僧问如何会得?景岑禅师反问用会作什么?禅不是会不会,禅是悟,世界都是你的,何用更进一步?

48.国师是宝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玄宗、肃宗、代宗皆曾召请进入宫内说法。

  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该人自号太白山人,不言真实姓名年龄乡里,代宗就告诉慧忠国师道:“此人自认是一代奇人,颇有见解,敬请国师考验。”

  慧忠国师先看看太白山人,然后问道:“陛下说你是一异士,请问你有什么特长?”

  太白山人道:“我会识山、识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文认字,无一不精,并长于算命。”

  慧忠国师道:“请问山人,你所住的太白山是雄山呢?还是雌山呢?”

  此问一出,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对,慧忠国师又指着地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呢?”

  山人道:“算一算便可知道。”

  慧忠国师又在地上写了“一”字问道:“这是什么字?”

  山人答道:“一字!”

  慧忠国师不以为然,纠正他的话道:“土上加一应说是‘王’字,为什么会是一字呢?现在,我再请问你,那三七共是多少数字?”

  山人回答道:“三七是二十一,谁人不知?”

  慧忠国师道:“三和七合起来是十,怎么一定会是二十一呢?”

  在旁的代宗非常欣悦地说道:“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

  一些江湖之士,或通天文,或通地理,或能卜卦,或能相命,自以为神奇异士,但在佛法正道之前,他们就成为旁门左道了。因其道从外境上去了解,故又称“外道”;禅师内修内证,故佛法又称为“内学”。慧忠国师考验太白山人之话,虽非佛法,但从禅慧中流出之名言,岂是外道以分别意识所能应对!

49.有禅无悲苦

松云禅师出家学禅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就自己建了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

  松云每天除了参禅打坐以外,帮人抄写佛经,藉此赚些生活费用。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说:“你们看那个酒肉和尚!”

  松云不去解释,因为他不介意别人的闲言闲语,但他母亲放不下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出家素食。

  一天,一位美丽的小姐在路上遇到他,为其庄严的仪表感动,请他到家中说法,松云没有推辞,以为说法是好事,但事后别人传言,说有人亲眼见到松云到妓院去嫖妓。

  乡人捣毁他的禅舍,赶他离开。松云不得已,只好把母亲寄人代养,自己出外云游参访。

  事经年余,母亲因思儿成病,未几病重过世,乡人不知松云何去,只得草草收殓,等松云回来再奉行安葬。

  不久,松云回来,在母亲灵棺前站了许久,然后用手杖敲打棺木说道:“慈爱的母亲!孩儿回来了!”

  说完,他又学母亲的口气道:“松云!看你完成禅道回来,母亲很高兴!”

  “是的!母亲!”松云又自语道:“孩儿以此禅道,回向您上生佛国,不要再来人间受苦受气,我也和您一样高兴!”

  松云禅师说后,接着对众人道:“丧礼已毕,可以安葬!”这一年母亲六十八岁,松云三十岁。

  松云禅师五十六岁的时候预知时至,他召集弟子辞别,并在母亲遗像前上香,写下一首偈语:“人间逆旅,五十六年;雨过天青,一轮月圆。”写后,安详而逝。

  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与好坏,就有光明与黑暗,说好的未必好,说坏的未必坏。松云禅师的冤屈,助长他的禅道,母亲的病逝,回报她的佛国安养。

  只要有禅,就没有悲苦,就没有怨恨,禅是幸福安乐的泉源。

50.快活烈汉

性空禅师,汉州人。出家后,自号妙普庵主,结庐于青龙山野,日常除了修习禅定外,常以吹笛自娱。建元初年,徐明举兵反叛,经过乌镇,纵兵劫掠,滥肆杀戮,百姓逃亡一空,性空禅师慨然:“我不能不救。”

  因而策杖独往贼营。贼首见他貌伟而庄,以为他有诡异之谋,便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到什么地方去?”

  “我是出家人,要到你们贼窝去!”

  贼首大怒,喝令斩首!

  性空禅师毫无惧色,对贼首道:“要头就砍去,不必发怒。不过我还没有吃饭,总不能让我做饿鬼吧!请给我一顿饭,作为我的送终饭如何?”

  贼首叫人拿来猪肉饭菜给他。他也不管是什么,首先一本正经的念起供养咒来,然后和在寺内一样用食如仪。贼众看了,都在一旁发笑。

  性空禅师念好供养咒后,又对贼首道:“今天我死,什么人为我写祭文呢?”

  贼首被他这种奇怪的举动,弄得好笑起来。

  性空禅师望着贼众又说:“既然没有人替我作祭文,请拿纸笔来,我就自己写吧!”

  贼众拿来纸笔,他便从容不迫地大书起来,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祭文,他还大摇大摆,煞有其事地朗诵一遍。读完,拿起筷子又再大啖肉饭,贼众看了反而哄然大笑。

  吃过饭后,性空禅师对贼首说偈道:

  “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

   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段。”

  于是大呼:“斩!斩!斩!”

  贼首见他如此慷慨豪勇,不禁骇异动容,不仅不杀他,反而向他合掌谢罪,护送他回山。乌镇一地因此得免于难,远近道俗对他越加敬重!

  禅,表现在慧解上容易,表现在慈悲上不容易,像性空禅师语多禅机,而行又义勇慈悲。他能以般若慈悲,折贼刀剑,故禅者真妙用无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