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坡雪地靴:怎样看待网络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7:14
怎样看待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应运而生的就是网络语言。据媒体报道,网络语言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上的人际交流,而是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也开始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网络语言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冲击着传统的语言教学。      一、网络语言,你怎么看      网络语言借助谐音、数字、字母等为网民所钟爱,在QQ、聊天室、BBS、论坛等上面,网迷们对菜鸟、大虾、伊妹儿、烘焙鸡、闪客、灌水……这些词句无不耳熟能详,心领神会,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妙语连珠。如果你不了解网络语言,你就无法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思。网络语言不仅在网上广为流行,而且大有向现实生活扩散的趋势。君不闻大街上少男少女们张口就来“美媚”、“恐龙”、“青蛙”……中小学生对新的另类文化接受得特别快,一位小学教师说,现在的学生开口“哇噻”,闭口“酷毙”的,让人不知所云。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尤其是日记、周记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类似的网络语言,如一个11岁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日记:“昨晚,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到我家来吃饭。在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儿地对我妈PMP……”(昨晚,我的哥哥带着他的丑陋的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在饭桌上,哥哥的女朋友一个劲地对我妈妈拍马屁)。这位老师呼吁,现在学生上网的越来越多,而学生们又正处于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的作文中该不该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说明传统的汉语言正受着网络语言的强烈冲击。   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同一般,其中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网络语言生动。二是网络语言新奇、幽默。三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容易接受和尝试这种新生事物。   中小学生该不该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一种观点:学生在作文中不该使用网络语言。认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严谨、规范的语言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网络语言是一种自发的随意的网络交流语言,没有统一的使用规范,网络语言中用词不当、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不规范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提高阶段,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还不成熟,盲目地使用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会干扰其语言接收系统,破坏已有的语言体系,对他们学习使用祖国的语言有影响。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口头语言,它体现了网络世界的交流特色,也仅仅适用于网络交流。它还是一种不成熟的语言,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陌生的,很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推广使用,而作文检测的是书面语言的表达应用,学生作文时应该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   而另一些专家认为,人们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网络语言。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正规,语法、词汇的运用都非常讲究,可是网络语言却不一样,随意性太大。如果单纯拒绝网络语言也不明智,毕竟它对人们的语言运用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多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的确,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有幽默感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会很方便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因而对实际生活中广泛使用,得到认可的网络语言不妨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其使用。这样做,一来可以丰富汉语的词汇;二来可以使汉语不断推陈出新。一种语言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在汉语言的发展史上,曾经有大量的外来词加入到汉语中来,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促使其使用规范性的语言文字,毕竟传统的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三、语文教师该怎么做      面对网络语言对传统规范语言的冲击,语文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宁波大学的沈怀兴认为:语文教师应该采取达观而不乐观,宽容而不放任,了解网络语言知识而慎用网络语言的态度,让教师正确地认识网络语言,这样就能在施教过程中做到更理智、更科学、更有效果。   笔者以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去认识和研究网络语言,在了解现代学生的需要和心理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辨别与使用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语言,摒弃粗俗的、格调低下的网络语言。   1)认识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的诞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距离缩短,交际速度加快,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符合了现代人快速的交际需要,而对于擅长接受新生事物的中学生来说,网络提供给他们的是更广的交际范围,更大的思维空间。处于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认识并使用网络语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学习,自我增值,与时俱进。语文教学就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汉语言教学,夯实汉语知识基础。   尽管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也造成了使用现代汉语的混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汉语言知识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语体知识和语境知识,让他们明白语境对语言的使用有着怎样的制约作用,要尽力挖掘课文中文学语言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它的厚重、凝练,激发起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热情。   3)了解网络语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说明了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小学生的心理,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代生活。的确,网络语言鲜活、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氛围。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教师,也要适当了解一些网络语言知识,明白网络语言的优势与缺陷,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网络语言与传统汉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甄别认识网络语言,既不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大惊小怪,横加指责,同时学生有了正确的网络语言知识,也会自觉地慎用网络语言,不会再把那些消极的、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用于作文中了。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该怎样看待网络语言
漫步校园,我们随处可以听到诸如“BT”、“晕”、“倒”这样的网络语言。曾几何时,这些稀奇古怪的网络名词已经取代了人们对“变态”等词汇的 正常表达,网络用语的爆炸程度已到了让人瞠目的地步。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语言”,批评声有之,赞扬声有之,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 汉语的积极发展?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网络语言如此着迷?什么是网络语言?它的特点是什 么?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说不太清楚。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 及形象生动的动画和图片。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方式,因为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 简洁准确,久而久之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
网络语言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充满争议的新鲜事物,爱它的人爱得发狂,恨它的人恨得刻骨!爱它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爱的理由,恨它的人也言之凿凿。
批评者中以老师,学生家长和语言学家占多数。首先,部分老师认为学生将大量网络语言带进课堂,让他们感到云山雾罩,影响了正常教学的进 行。同时,青少年正处于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力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母语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限制,任由他 们学习那些鱼龙混杂的网络语言,就可能影响孩子们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语言的感悟能力。
而网络语言也让多数家长感到很晕,平时和孩子交流,时不时冒出的一句网络语言也会让他们成为丈二和尚。而且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孩子们标准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影响其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网络语言中夹杂着太多的不良信息,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障碍。
批评者中声音最为洪亮的当属语言学家。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踏和颠覆。他们担心现行的 语言规范正在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威胁,因此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纠正,必要时要通过立法禁止。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担忧地说:“‘百年中 文,内忧外患’,其一是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西化’,其二就是受到网络等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
然而,与一些正统语言专家回避甚至鄙视网络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网民却对网络语言喜爱有加。首先,他们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 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的特点,能够使网上交流锦上添花,使大家说话更遂心更直率。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内心世界及 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情感,自我解压。
其次,网络语言的诞生更多地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有其自然的生命力,其中的一些词汇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为大众所接受。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不会阻碍传统文化的发展,反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扬。
面对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笔者倒是认为,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的全部拿来。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时代车轮前进的印记。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用 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网络语言虽给传统语言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传统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其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对 错,网络语言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要保持一定的宽容。
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网络传媒,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语言也存在“物竞天 择”,变化才能带来新的发展。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如果时间证明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考验,那约定俗成后 我们就可以接受并给予传扬。一位语言学专家认为,人们应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网络语言。纵观历史,人类的每一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远 的不说,比如近年国内兴起的股民专用术语,熊市、牛市等单词已经远远超出了股市的运用范围。现在的小孩,都是从读图时代长大的,他们需要更加简单、形象的 交流工具。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
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 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 活,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想方设法消灭它,消灭它也不现实,我们所能做的是要积极引导,驱利避害,合理规划,努力使网络语言向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发展。
面对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保持必要的宽容,不回避其缺点,同时积极挖掘其有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