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歌词的含义温兆伦:天津畫家“牡丹張”張錫武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2:36
天津畫家“牡丹張”張錫武作品   在中國書畫界,83歲高齡的著名畫家張錫武屬於開宗立派的人物,他歷經數十載潛心的磨礪,至今仍活躍在中國畫壇上,他緊隨時代的脈搏,根植民間,自成一家,所創立的“張派牡丹”畫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便馳譽中國的大江南北,追求者眾;他至愛繪畫,能用左、右手同時畫畫,特別是畫牡丹,有一手別人沒法兒學到的“絕活兒”;他的《牡丹畫法》、《張錫武畫選》、《寫意牡丹畫法》、《彩墨牡丹》、《寫意牡丹精選集》等作品集和工具書,對廣大繪畫愛好者及中青年畫家影響頗大,為繼承和發展國畫牡丹畫法做出了巨大卓越的貢獻,被中國美術界稱為“牡丹張”。

張錫武,字青松,漢族,1927年生於河北省河間市束城鎮的一個書香之家,父親張毓枚(又名張玉梅),在當地是一個頗有名氣的畫家,他思想進步,懷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解放後曾當選市政協委員。張錫武七八歲便開始跟父親學畫,抻紙、研顏料,有些顏料需要特別製作,如赭石、石青、石綠,鉛粉等礦物顏料。除此之外還要背唐詩宋詞,研習古文。10歲時,張錫武開始學習中國花鳥畫,逐漸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巧。1944年,17歲的張錫武追求進步,參加了當地的地下黨,畫了不少抗戰宣傳畫,為日後從事專業繪畫積累了生活,打下扎紮實實的繪畫基礎。1949年天津解放後,張錫武先是在天津美術工作室《天津畫報》編輯部、天津美術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後調到天津楊柳青畫社擔任副社長、總編輯等重要領導職務。這期間,張錫武不管工作有多忙,他一直沒有放下畫筆,他隨著時代的脈絡而尋找自己在繪畫上的突破點,先是畫當時大眾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後來又改畫楊柳青年畫。在傳統畫法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美學觀,創作了一大批新年畫。其中,創作的新楊柳青年畫《淀上漁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79年春節,楊柳青年畫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張錫武有8幅作品入選。中央電視臺和天津電影製片廠攝製了專題片。畫展先後被邀請赴英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日本等國展出,張錫武的名字也隨著他的作品馳譽中外。

張錫武萌生創作牡丹的想法,起源於1977年一次出差到蘇州,正逢那裏舉辦牡丹掛曆展,看到掛曆上設計精美的牡丹,張錫武心裏不由得為之一震,便萌生了到牡丹之鄉洛陽、菏澤去看一看的想法。正值牡丹盛開的季節,張錫武來到洛陽,美麗的牡丹花吸引來許許多多的賞花者。通過觀察和對比他便產生了用畫筆畫出具有更高欣賞價值的牡丹的想法,於是他翻閱了大量有關牡丹繪畫的資料作為參考,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

牡丹的花季很短,每年4月15日——5月5日花期最鮮艷最茂盛。不過只有短短的20天左右的花期,然而在洛陽的中國國花園、國家牡丹園、洛陽牡丹園等地每天都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萬觀眾觀賞牡丹。牡丹以其色、香、姿、韻之美,被中國人喻為美滿幸福、吉祥如意、富貴繁榮、和平昌盛的象徵,奉為“國花”。歷代朝野的文人墨客常將它作為借物抒懷的理想對象。自古至今,以牡丹入詩畫的更是不乏其人。五代、北宋的黃荃和徐熙,明代的陳諄和徐渭,清代的惲南田、八大山人、趙之謙、虛谷、任伯年、吳昌碩,以及近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王雪濤等名師大家,都有其牡丹畫作聞名於世。

藝術源於生活,但不同於生活,它高於生活。藝術品不能讓人看後感覺浮躁,應該感受到那種無以言表的美。在張錫武看來,畫畫就是要把生活中最平淡的東西昇華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這個過程就像釀酒師把充饑的糧食釀成醇香的美酒一樣。張錫武潛心研究牡丹畫法,繼承和發展了中國畫水墨寫意的傳統,以墨求氣,以線求骨,以色求韻,他吸收了西畫的繪畫風格,山水畫技法和花卉畫法相結合;大寫意和小寫意相結合;水粉畫、水彩畫和國畫相結合,使畫面更加豐富飽滿,更加有立體感,層次清晰、渾厚飽滿,同時賦予了牡丹特有的神韻和意境。

基礎越深越牢,向上反彈就越大。如何從現實生活中摘取盛開的牡丹花,再把它們真實地還給人民,這是個認真篩選的過程。中國畫家畫牡丹的人很多,張錫武就博採眾長,吸收北京畫家王雪濤,牡丹花立體感很強的特點,把春天的牡丹花配上秋天的葉子,使其枝繁葉茂。吸收上海畫家任伯年牡丹花水分大、鮮嫩的特點;吸收吳昌碩的牡丹葉子蒼勁的特點。他體味古今,意趣翰墨,心胸、智慧、素質、才華非常高遠。在他看來,繪畫是客廳藝術,不是招貼畫。中國的哲學要求一定要有內涵,要有道家之氣,無象為有象,象外生象,有象生無象,無象生萬象。變則生,不變則亡。求新、求變、與時俱進是他永遠思考的課題。不管別人畫牡丹有多麼好,多麼有特點,但那畢竟是表現他人的繪畫特點,並非是我的,在他那裏很好,拿到我這裡並非實用,需要變革一下。張錫武經過篩選,吸收各家之長,他畫的牡丹,細節刻畫得很深刻,既白當黑,既黑當白,前、中、遠三個位置處理得十分到位。以他對中國畫的色彩觀、哲學觀,把大自然的輪迴,生生不息的哲學思想含在畫面裏,加上強烈的色彩衝擊力,對牡丹的深入刻畫,讓人震撼。

中國畫正處在過渡時期,在轉型題材上不冷僻,表現手法很普通,但是內在的東西很豐富,有震撼力,這是最好的作品。尤其氣韻和生動相連,好的畫讓人感覺到了呼吸,氣韻是活的,能透出呼吸。張錫武所他畫的牡丹就擁有這樣的特點,他用的是春天的花,秋天的葉子,冬天的根,創造出一種新的畫牡丹的符號,形成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牡丹張”繪畫風格。

真正的藝術品,不是就畫論畫。近年來,作品的新與舊、雅與俗、文與野、厚與薄、高與低等問題是張錫武思變的焦點課題。他畫的牡丹艷而不俗是因為他大膽使用了紅色,這是別的畫家最忌諱的,因為紅色一旦用的不當,就會變俗,紅花配綠葉就更俗套,而張錫武用紅花配墨葉,就使得他畫的牡丹雍容華貴,艷而不俗。他畫牡丹的過程,也是大膽探索藝術規律的過程。從畫牡丹,他經歷了三次變法,開始是工筆牡丹;後來是山水畫的“三遠”與虛實和花鳥畫細膩的結合,素描的體積與黑白、雕塑的質感肌理和誇張的體型造型結合;再後來是水粉畫和國畫的結合,大寫意和小寫意的結合。他的這些創新,使得他的筆墨更加超逸潑灑,那靈美多姿的花型,濃郁奔放的盛葉,勁健婀娜的枝幹,以極恬淡細潤的滲透力和激烈奔放的張力,構成一幅幅底蘊深幽,盪氣迴腸,渾厚華滋與美妙和諧的畫卷。

牡丹又叫穀雨花,只是在春天開半個多月。張錫武在他的記憶的海洋裏打撈珠貝,然後把它們撒開來,變成藝術的珍品。為畫牡丹,他每年都在牡丹花開的季節,要去洛陽、菏澤去寫生,為近距離地接觸牡丹,他從不住賓館、招待所,而是住到牡丹園附近的農戶家。白天,他在牡丹園中寫生,一畫就是6、7個小時,從不怕苦喊累;夜裏,他披著棉大衣,借著月光細心觀摩牡丹的變化,他發現,在不同的時空裏,牡丹的神態各不相同,白天花瓣飽滿舒展,夜裏花葉微微閉合,像人在夜間睡覺。熟悉了牡丹花的習性,張錫武便把牡丹這半個月裏的天氣變化都畫出來了,有風牡丹、雨牡丹、雪牡丹、霜牡丹、晨牡丹、夜牡丹等等。他于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張錫武牡丹畫選集》,100多幅牡丹,姿態各異,線條體現筋、骨、肉,有平、圓、留、重、變,無一雷同重復。這在畫家中是比較少見的。

歲月荏苒,人生應讓它留下痕跡。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張錫武,在記憶長成心底的荒蕪後,在時光的流逝中發出新芽。張派牡丹,突破傳統格局,畫法不斷求新、求變,超越自我,超越前人,標新立異,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如他的代表作《五彩牡丹圖》,集紅、黃、白、粉,紫各色牡丹于一堂,群芳爭艷,五彩繽紛,典雅、深邃,霸氣;《墨牡丹圖》,以墨代色,黑白相間,凝重雄渾,氣勢恢宏;《雨後牡丹》,大雨中的牡丹,花頭無奈地向下低垂,經歷著“雨”的考驗,經過“水”的洗禮,外呈曠達,內涵秀雅,神與氣交融其中,牡丹更加嬌嫩嬌艷;《洛陽春色》,白牡丹“風丹白”盛開在青花瓷瓶中,白花配墨葉,黑色檀木架,中式窗檁,高雅清逸,詩意與浪漫並重,質樸與深邃貫穿始終,表現出畫家的藝術追求和獨特的審美情感。

“近代美術界具有藝術天才、高人格、不朽價值第一人”的著名畫家陳衡恪先生在《文人畫之價值》一文中說:“文人之繪畫,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志乃能完善……”當今社會很浮躁,而張錫武真誠、理性、開朗、豁達,又富於激情,能保持低調,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浮躁的社會,坐下來去潛心研究藝術,靜下心來去大自然寫生,他的繪畫既不是浮躁的主觀抒情,也非純客觀的摹寫,而是對現實深度的理解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調述說,他開明相容,不狹隘,不封閉。氣度,雄強博大;筆墨,華茲渾厚;意象,清新飄逸。他飽覽祖國勝景,名山大川,得天趣,通自然,作畫寫生,陶冶身心,使得他的繪畫技藝如魚得水,如虎添翼,用來詮釋生命的意義。他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創作精神,在當今社會實在難得可貴。

張錫武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國畫研究所副所長。多次接受中央電視臺、天津電視臺及中央、部分省市主要媒體的專訪,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國務院、中南海及海內外美術博物館收藏。 (王富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