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免费下载安装:国内外抗肿瘤药市场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8:50
一、国外抗肿瘤药市场现状
200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的的销售额约为350亿美元,增长了21%。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靶向药物,该类药物2006年的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而2001年只有13亿美元。目前在研中的抗肿瘤药物中有50%为靶向药物。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即使在药品市场一直增长缓慢的日本,抗肿瘤药在2006年也增长了7%,达到39亿美元,而在欧洲和北美增长率都超过了20%。IMS估计2005-2010年全球抗肿瘤药物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20%,到2010年可达到620-700亿美元,并最终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药品类别。以销售额计算,单抗的市场份额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单抗的价格高,而且多已成为相应适应症的一线用药,因此虽然产品不多,但单产品的销售额高,特别是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2006年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40亿和33亿美元。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是从2001年开始异军突起的一类新型抗癌药,近两年发展突飞猛进,突出表现在:(1)批准上市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数量近2年有爆发趋势,截至到2007年8月,FDA已经批准了8个用于治疗癌症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严格说来硼替佐米不属于激酶抑制剂,为蛋白酶体抑制剂);(2)该类药物一经上市,一般在当年即可获得1亿美元以上的销售收入。目前该类药物2006年的总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已经超过传统的抗代谢类抗癌药和铂类抗癌药。但该类药物一般作为二线药物使用,或与其他一线药物组成联合用药方案,因此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还比较难,但一旦成为一线药物,如伊马替尼,销售额则可大幅提高。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也是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癌药,原因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各大企业针对这两种药物的开发投入也最高,因此陆续有新产品上市,大部分为内分泌类抗肿瘤药。在国外推动药品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新药上市,因此内分泌类抗肿瘤药的市场规模也急剧扩大,2006年的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单抗的抗肿瘤药。阿斯利抗在这一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
传统抗肿瘤药的市场份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老产品专利到期,仿制药上市导致价格降低,同时后续的新产品又比较少,并不表明这些药物的绝对的用量减少。这些药物一般是各治疗方案的一线药物,其用量(处方量)甚至可能增加。新的单抗类药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更多的是补充治疗方案,并不是替换掉原方案中的一线药物,对老药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
表1 抗肿瘤亚类份额
英文商品名 中文通用名 英文通用名 产品类型 2004年销售额 2004/2003增长率 2006年销售额 2006/2005年增长率 生产公司
Rituxan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 单抗 NA   4032 15% 罗氏
Herceptin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 单抗 NA   3273 81% 罗氏
Taxotere 多西他赛 docetaxel 植物类 1786 11.3 2723 8.40% 赛诺菲-安万特
Gleevec/Glivec 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1634 44.9 2554 17% 诺华
Avastin 贝伐单抗 bevacizumab 单抗 555 NA 2395 76% Genentech
Eloxatin 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铂类抗癌药 1517 56.7 2262 7.80% 赛诺菲-安万特
Arimidex 阿那曲唑 anastrozole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811 56.3 1508 29% 阿斯利康
Gemzar 吉西他滨 gemcitabine 抗代谢类抗癌药 1214 18.8 1408 6% 礼来
Casodex 比鲁卡胺 bicalutamide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NA   1206 9% 阿斯利康
Zoladex 戈舍瑞林 goserelin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NA   1008 1% 阿斯利康
Campto/Camptosar 伊立替康 irinotecan 植物类 554 85.3 903 - 辉瑞
Xeloda 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 抗代谢类抗癌药 632 26.1 810 20% 罗氏
Femara 来曲唑 letrozole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386 69.3 719 34% 诺华
Temodar 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 其他 459 41.7 703 20% 先灵葆雅
Tarceva 埃罗替尼 erlotinib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NA   677 108% 罗氏
Erbitux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 单抗 261 NA 652 58% 百时美施贵宝
Taxol 紫杉醇 paclitaxel 植物类 991 6.1 563 -25% 百时美施贵宝
Ellence/Pharmorubicin 表柔比星 epirubicin 抗生素类抗癌药 344 59.3 312 -15% 辉瑞
Aromasin 依西美坦 exemestane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143   312 30% 辉瑞
Iressa吉非替尼 gefitinib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389 70.6 237 -11% 阿斯利康
Intron A α-2b干扰素 interferon alpha-2b 其他 318 -22.2 237 -17% 先灵葆雅
Velcade硼替佐米 bortezomib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143 139.9 220 15% 千年
Sutent 舒尼替尼 sunitinib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NA   219   辉瑞
Caelyx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抗生素类抗癌药 150 35.1 206 13% 先灵葆雅
Faslodex 氟维司群 fulvestrant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NA   186 32% 阿斯利康
Fludara 氟达拉滨 fludarabine 抗代谢类抗癌药 128 -26.4 164 14% 先灵
Hycamtin 托泊替康 topotecan 植物类 181 0.6 155 15% 葛兰素史克
Nexavar 索拉非尼 sorafenib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NA   130   拜耳
Paraplatin 卡铂 carboplatin 铂类抗癌药 673 -25.6 120 -29 百时美施贵宝
Nolvadex 他莫西芬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NA   89 -19% 阿斯利康
Sprycel 达沙替尼 dasatinib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NA   25   BMS
Furtulon 去氧氟尿苷 doxifluridine 抗代谢类抗癌药 115 -1.7 115   罗氏
Novantrone 米托蒽醌 mitoxantrone 抗代谢类抗癌药 84 8.9 84   Immunex
Adriacin+Farmorubicin 表柔比星+多柔比星 adriamycin+epirubicin 抗代谢类抗癌药 84 12.7 84   Kyowa Hakko
MabCampath 阿伦珠单抗 alemtuzumab 单抗 78 NA 78 9% Genzyme
5-FU 氟尿嘧啶 5-fu 抗代谢类抗癌药 42 -15.4 42   Kyowa Hakko
Trisenox 三氧化二砷 arsenic trioxide 细胞毒药物 27 NA 27   Cell Therapeutics
Enanton 亮丙瑞林 leuprorelin 内分泌类抗肿瘤药 17 13.3 17   Orion
Photofrin 卟吩姆钠 porfimer sodium 其他 14 NA 14   QLT
Fareston 托瑞米芬 toremifene 其他 11 -26.7 11   Orion
二、国内抗肿瘤药市场现状
以医院购药金额计算,植物来源性抗肿瘤药(包括紫杉醇类、替康类、泊甙类、长春碱类)仍然是份额最大的一类抗肿瘤药,其次是抗代谢类(包括他滨类及其他核甘酸类似物类抗肿瘤药)位居第二。份额增长较快的类别有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特别是2006年,份额扩大了2.5倍;单抗类也有将近100%的增长;虽然这两类绝对份额还不高,但发展迅速;铂类抗癌药由于有奥沙利铂的加入,5年来的份额也是逐渐扩大;而抗代谢类抗癌药近两年由于他滨类药物的上市和普及,市场份额也有提高;抗生素类抗癌药和细胞毒类药物由于无新产品上市,份额逐渐被其他新药所抢占。总得来看,国内抗肿瘤药医院用药格局有向国外看齐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单抗和内分泌类抗癌药的份额稳步扩大。国外制药巨头也看好国内抗肿瘤药市场潜力,引入新产品的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产品在国外刚上市一年,在国内已有进口产品。但短期来看对目前的主流品种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因为如前所述,这些产品主要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使用,或和其他主流品种组成联合用药方案,并不是替代现有主流品种。而且这些药物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的消费水平还不足以使这些药物大面积铺开。但正因为价格高,所以可在短时间内使用药额大幅提高。
表 2  国内抗肿瘤药亚类份额变化、增长情况
药品名称 2006年贡献率% 2006年增长率 药品名称 2006年贡献率% 2006年增长率
多西他赛 17.63 64.19% 喜树碱 0.02 89.92%
卡培他滨 12.65 131.60% 长春碱 0.01 271.55%
奥沙利铂 12.5 39.08% 雌莫司汀 0.01 8.58%
吉非替尼 10.87 425.17% 甲氨喋呤 0.01 0.80%
紫杉醇 7.66 18.26% 葫芦素 0.01 62.34%
利妥昔单抗 5.65 76.53% 血卟啉 0.01 59.38%
多柔比星 4.68 696.31% 高三尖杉酯碱 0.01 8.14%
伊立替康 4.53 115.56% 三尖杉酯碱 0 13.50%
吉西他滨 4.03 19.14% 复方替加氟 0 NA
来曲唑 3.34 150.02% 安西他滨 0 NA
复方斑蝥制剂 3.12 26.27% 比卡鲁胺 0 NA
达利珠单抗 2.85 NA 甲异靛 0 NA
培美曲塞 2.78 NA 洛莫司汀 0 -6.27%
阿那曲唑 2.29 209.64% 羟基脲 0 -0.70%
奈达铂 2.27 154.06% 卡莫司汀 -0.01 -6.00%
曲普瑞林 2 30.23% 氮芥 -0.01 -17.67%
戈舍瑞林 1.95 60.98% 司莫司汀 -0.01 -19.44%
伊马替尼 1.8 54.13% 门冬酰胺酶 -0.02 -3.06%
群司珠单抗 1.78 87.68% 阿柔比星 -0.02 -9.45%
榄香烯 1.75 80.83% 长春新碱 -0.03 -11.67%
表柔比星 1.72 8.25% 去甲斑蟊素 -0.03 -5.84%
依西美坦 1.55 372.84% 靛玉红 -0.04 -100.88%
氟尿苷 1.45 NA 优福定 -0.04 -53.18%
氟尿嘧啶 1.07 125.79% 复方五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 -0.06 -55.70%
氟达拉滨 0.95 54.01% 美法仑 -0.07 -93.78%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0.93 NA 甘氨双唑钠 -0.11 -6.00%
替莫唑胺 0.8 NA 替尼泊甙 -0.12 -11.74%
硝卡芥 0.76 82.60% 亚砷酸 -0.13 -10.21%
乌苯美司 0.72 20.14% 他莫昔芬 -0.15 -12.49%
白消安 0.59 516.10% 托泊替康 -0.16 -37.56%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0.57 155.81% 苯丁酸氮芥 -0.16 -34.31%
硼替佐米 0.57 NA 六甲密胺 -0.19 -63.39%
伊达比星 0.52 23.72% 甲基斑蝥胺 -0.19 -100.00%
西妥昔单抗 0.51 NA 平阳霉素 -0.24 -29.30%
肿节风 0.48 32.16% 华蟾素 -0.25 -4.75%
托瑞米芬 0.47 30.00% 卡莫氟 -0.27 -24.38%
阿糖胞苷 0.42 14.06% 丝裂霉素 -0.33 -30.52%
氟他胺 0.36 11.07% 依托泊甙 -0.36 -32.82%
替加氟 0.36 10.63% 达卡巴嗪 -0.42 -21.91%
亮丙瑞林 0.29 12.90% 博来霉素 -0.43 -38.13%
鸦胆子油 0.25 6.58% 异环磷酰胺 -0.45 -9.81%
长春地辛 0.22 25.84% 卡铂 -0.46 -10.26%
维甲酸 0.17 86.01% 米托蒽醌 -0.47 -40.01%
络铂 0.16 -7727.24% 顺铂 -0.56 -14.01%
复方氟尿嘧啶 0.15 417.58% 去氧氟尿苷 -0.59 -26.95%
去基斑蝥胺 0.13 NA 斑蝥酸钠/维生素B6 -0.97 -100.00%
环磷酰胺 0.1 15.93% 羟基喜树碱 -1.38 -26.90%
重组人P53腺病毒 0.1 NA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2.17 -100.00%
尼莫司汀 0.07 24.87% 多柔比星脂质体 -2.17 -100.00%
柔红霉素 0.07 10.97% 薏花仁油 -3.06 -20.41%
福莫司汀 0.05 103.26% 长春瑞宾 -3.25 -25.41%
巯嘌呤 0.02 107.77% 吡柔比星 -3.41 -25.45%
上表中,某产品贡献率=该产品2006年较2005年在样本医院的购药金额增加量/2006年较2005年在样本医院的购入抗肿瘤药总金额增加量。例如多西他赛的贡献度为17.63%,也就是说2006年样本医院增加的每100元购入抗肿瘤药总金额中,有17.63元为多西他赛所贡献。贡献率低并不表明购药额低,只是表示2006年和2005年相比购药额降低的量比较大,实际上大部分是购药额比较大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