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心怡路:领导干部要将官德修养进行到底?(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16:42
领导干部要将官德修养进行到底 (5)湖南泸溪县委组织部  杨子晚 

  四是自强不息慎始终。领导干部官德修养,一方面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善于“积善成德”,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另一方面要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防微杜渐,小节不保终累大德,最终必将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官德修养需要我们做到一个“慎”字,具体说来就是慎初、慎独、慎微。慎者,谨慎,小心也。慎初,就是要走好第一步,特别是在手握大权、身居要职时,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意笑纳,勿“下不为例”。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独处时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党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无愧。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小过酿成大错,避免“温水效应”。譬如,把青蛙扔进一盆开水里,它会觉得滚烫,条件反射使它立即跳出来;如果放进凉水里慢慢加温烧开,直到被煮熟了,青蛙还没有感觉。所以说,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高压线”不能碰。慎初、慎独、慎微,关键在于“慎”字。“慎”是自尊、自爱、自强的表现。“初”、“独”、“微”三方面,都与生活相连,它更多地不是在台上、在公众场合,而是在台下、在家里、在八小时以外、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甚至是潜意识里的一闪念。它直接反映的是个人的“内功”,即个人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好,就能不论白天黑夜、明里暗里,都能严防死守,矢志不渝,管住自己的口、自己的手、自己的腿,以及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是社会交往讲原则。人作为社会的成员,相互间势必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领导干部与普通人一样,也有人情交往。领导干部掌握一定的权力,在社会交往中稍不注意,很容易迷失方向,就会权为他所用乃至丧失官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与领导干部套近乎、交“朋友”,吹吹拍拍,灌迷魂汤,这次赠礼品,下次送红包,让你不知不觉陷入圈套。其实,这种人交朋友是假,想利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乖乖为他效劳、为他谋取私利是真。领导干部如果放松警惕,交上这样的“朋友”,悲剧的发生就在所难免。领导干部在与人交往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应该心中有杆秤。要纯洁交友的动机,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德会友,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要升华交友的境界,时刻坚持原则,保持清醒头脑,不能忘记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要警惕个别人的所谓“感情投资”和形形色色的“公关”,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朋友”不能“心太软”,应该当断则断,更不能把那些歃盟结义、哥们义气、愚昧迷信等社会陋习带到党内生活中来,带到实际工作中来。要切忌不分良莠,不讲原则,失控失度。

  六是健全法制作保障。用权讲官德,实质上是自律问题,是个人修养问题。由于领导干部掌握一定的公共权力,对其思想道德的要求自然“与众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官德修养问题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德修养在强调自觉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与法制等强制手段的配合;在强调自律的同时,更应该强调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公布施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官德修养提供了法制保障。深入贯彻实施两个《条例》,充分发挥其规范行为的导向作用、制约权力的监督作用、保护干部的预防作用、惩治腐败的警示作用,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加以限制和规范,必将有力地推进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

  3、“软硬”炼官德。

  一是软约束修官德。在理论上,通过系统的学习,不断提高道德内涵。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要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从内心真正认同发展着的马列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在根本上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先进的政治道德观;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长期以来,在领导干部学习马列主义中,往往只注重“三个组成部分”和“三门课”的学习,而没有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作为重要内容,这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无疑有不利影响。事实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只有切实学好它,领导干部才能正确区分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和资本主义腐朽道德的不同点,而拒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于门外;才能正确认识道德建设要求的层次性,自觉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标准,牢固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时刻注意培养高于广泛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道德品质;要探索和掌握适应时代要求的干部职业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会引起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相应地,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探索和发展传统的干部道德规范,构建反映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理论和规范。比如,要分析这种变化的趋势和特点,深入地探讨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并进行理论的总结。要注意界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比较模糊的规范和准则,诸如大胆开拓和忠诚老实,洁身自好和明哲保身,正当竞争和谋职谋权等概念的区别。在实践中,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努力践行道德规范。领导干部加强内在的道德修养,不仅要注重理论上的学习,更要在实践中践履规范,刻苦修养,率先垂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具体的说,每个领导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为榜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按照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和现阶段干部职业道德要求去做。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廉洁自律,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各方面的诱惑。在工作中,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时,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力戒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生活中,做到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平等待人,不贪财、不近色、不追求享乐,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现象影响社会、凝聚群。

  二是硬约束炼官德。主要建立“三项”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的利益保障机制。事实上,道德践行是一种难以脱离主观性约束和客观限制的实践过程,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可以将利益得失置之度外,确立无私奉献的道德观。但不等于说道德主体个人不能获得一定的利益,或者说社会不顾这部分人的利益得失。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不能让一些严于律己、公正廉洁的道德践行者在实际利益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否则,就不仅容易使那些道德正派的领导干部心理失衡,走上越轨之路,而且也使社会造成一种助长领导干部道德越轨的环境。相反,不仅从观念上,而且从实际利益上,给领导干部正确的道德行为以应有的肯定,就会有助于领导干部自觉约束言行,践行道德规范。因此,必须建立对于领导干部道德约束行为的必要利益保障的机制,比如建立高薪养廉机制等。建立领导干部道德评价与奖惩机制。应把道德品质作为干部任职、升降的必要条件。尽管在干部政策中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颇。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倾向更趋功利化,重领导干部的才干、能力,重政绩大大超过了“德”,这也是近来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把道德品质作为一项领导干部任职、升降的必要条件,并建立领导干部道德品质考察、考核的具体制度。同时,还要把道德风尚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考核干部重视政绩是必须的,但对政绩必须有全面、客观的把握,不仅仅只看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注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考察,其中,应把社会道德风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在现时的条件下,西方腐朽、文化思想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已导致社会风气不好,更要把社会道德风尚放在考察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和以丧失人格和伤风败俗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发展等不正常情况的出现,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因此,考核干部的政绩,必须坚持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相结合,必须把干部所辖部门或单位的道德风尚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道德监督机制。对领导干部实行监督,是发挥道德他律性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激发领导干部的道德责任感,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谨慎从事,不敢有持无恐,为所欲为。这种监督应该是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下级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等相结合的综合监督,只有建立上下结合、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才能进行有效监督。从动态的角度看,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应把握好三个环节,一要把握好入口关,对权力获得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大力推进干部选拔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严格杜绝跑官、买官、要官现象,把道德腐化的人拒之门外。二要把握好管理关,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干部回避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和干部重大私务报告制度等,防止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三要把握好出口关,对权力运行结果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辞职制度、举报制度和退休制度等,对已成事实的滥用权力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补救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