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观湖大和村:倪萍:笑看风雨,温暖如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27:41

倪萍:笑看风雨,温暖如春

    2011年春节前夕,倪萍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力作《姥姥语录》,这是她与众多读者和粉丝在时隔数余年后的再次重逢。
    几十年走在风风雨雨中的倪萍,听了那么多和她有关的传言,看了那么多和她有关的纷争,但她不辩解、不反抗、不诋毁。任人生起起落落,她始终笑看风雨,温暖如春……

    她有过无人能及的辉煌

    1991年1月5日,第一次出现在直播的《综艺大观》的舞台上的倪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赢得满堂彩,开启了主持人的“倪萍时代”。20年后,倪萍依然清楚地记得那句话——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我以前当过观众,我愿意在电视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相信大家会通过这个桥梁让彼此拉近距离。
    在此之前,大陆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多数还是报幕员的性质,说的都是台本上要求的话。倪萍上台前也有自己的台本,但那天,她决定不按台本来,说自己想说的话。
    之后,只要有可能,她都会尽量把台本上那些看起来很大很书面的语言换成老百姓爱听的话。比如,台本上说“阳光灿烂”,她就会说成“太阳真大,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有一次“综艺大观”直播,导播告诉倪萍,还有三分钟的空当,需要她用话来填满。那是一期关于母亲的主题。她向现场观众提问,是否有人带着母亲同来。现场观众多数都是情侣或者朋友、同事,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他是带着母亲来的。就这样,一段呼吁点滴关爱母亲的话语从倪萍的嘴里脱口而出。
    加盟央视短短三个月后,她拿到了那年的中国电视主持人星光奖,此前这个奖项已经空缺好几届。
    1991年倪萍便在央视挑起大梁,主持央视最重要的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并且坐镇春晚十余年。她是中央电视台迄今为止主持现场直播大型文艺晚会最多的节目主持人;在此期间,倪萍主持的《综艺大观》也走过了最辉煌的时刻。
    倪萍获得了巨大的荣誉:1994年6月获第一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双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6年5月获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双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7年12月获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双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她还曾两次获得星光奖最佳主持人,即第六届和第十届,是国内唯一两次获得此项殊荣的主持人。2003年,第6届“金话筒”奖在山东正式揭晓。离开主持舞台回到影视圈已一年之久的倪萍,被授予已经空缺两届的“金话筒特殊荣誉奖”,成为继赵忠祥、徐曼、张之、沈力、宋世雄、叶惠贤之后,获此殊荣的第7人。

    她也有过无处倾诉的失落

    作为一个主持人,倪萍收获过巨大的荣誉,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倪萍的情感之路是曲折的。
    倪萍的第一段婚姻正发生在她在山东上学的时候,当时她很年轻,丈夫是高干子弟。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很快他们就分手了。
    第二段情感众所周知,是著名导演陈凯歌。1991年底,陈凯歌和与倪萍同居,在倪萍的《日子》一书中,她对此也做了披露。拍摄《风月》时,陈凯歌与倪萍已经在谈恋爱,倪萍曾来剧组探过班,结婚的消息曾见诸报章,但迅速被澄清。1994年底,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因病去世,陈凯歌因为拍摄时间紧张无暇分身,后事是倪萍帮助料理的。1996年,因陈红的介入,二人分手。在倪萍的《日子》一书中,对这段情感的描述为“这是一段没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
    第三段感情则是王文澜,他是倪萍的第三任丈夫,他和倪萍的婚姻是由哥哥王文泉牵线搭桥的。1996年,倪萍与陈凯歌分手后,王文泉介绍了自己的弟弟王文澜与倪萍相识恋爱,并在1997年结婚。然而这段婚姻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事业上,倪萍也一度遭遇低谷。从1997年开始,中国的娱乐节目全面兴起,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轻松搞笑的主持风格,倪萍煽情老套的主持风格遭受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她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综艺节目是我主动要求不做的,现在大众的审美在一定意义上不大与我同步,所以我愿意撤出来。现在年轻主持人太多了,应该有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倪萍有些无奈地说。此后倪萍也在寻找自己的方向,2000年,她创办了访谈类节目《聊天》,但由于没有鲜明的主持风格,《聊天》很快就淹没在众多的访谈类节目中。
    2004年,倪萍辞去央视主持人职务,将关系转入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干起了影视这一老本行。之所以当初放弃主持人而选择演戏,她首次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会舍不得,不过我工作那时,电视台里只有十几位主持人,现在发展到400多位,我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了,新生力量可能比我更好。”
    对于这次的失败,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倪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上。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后,1997年倪萍与摄影家王文澜结婚,并在1999年生下了儿子虎子,但由于虎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倪萍在家待了整整两年全职照顾儿子。值得庆幸的是,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儿子最终康复了。

    她的新角色赢得敬重和掌声

    在没有到央视之前,倪萍就是山东话剧团的演员,出演过《女兵》《山菊花》等七部电影,2003年她接拍了《美丽的大脚》,重新干起了老本行。由于十几年没演过戏了,对于新角色的把握还不到位,导演杨亚洲和剧组人员也帮着倪萍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方言交流,比如打扮得很土,很快倪萍进入了角色。凭借自身的努力,倪萍通过《美丽的大脚》打败了当年最有力的竞争对手陈红,夺得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此后倪萍又出演了《浪漫的事》等多部影视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观众接受了倪萍的新角色,倪萍也成为了主持人转行最成功的范例。
    提起倪萍拍电影的事情,很多人都想不通:作为一位受人尊敬、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央视一姐,从幕前退下来的她为什么不去谋求一份稳定而舒适的领导工作,反而去挑战女演员最吃力的事情——40岁拍电影?
    对此,倪萍有自己的想法:“我当不了官儿,我不适合,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你看看我们台的领导,不管头天晚上忙到几点,第二天早上8点照样得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各种各样的棘手事情。几十年如一日,在中央台里走来走去,我就说穿铁鞋都得磨坏好多双。”
    40岁是女演员的瓶颈,甚至意味着事业的结束,处在这个年龄的女演员不是没有戏拍,就是全都是配角,但正像倪萍自己所说的:“我运气太好了!”她没有重复这个年龄女演员的尴尬,她赶上了杨亚洲这个出色的导演,挖掘了18年没拍过戏的倪萍身上自己都惊讶的无限潜力。40岁的倪萍阔别了电影18年后登上了又一个巅峰。

    她的《姥姥语录》再掀温暖浪潮

    在2010年岁末的最后几天,倪萍的 “还愿”之作《姥姥语录》“低调入市”。 相比当年畅销100多万册的《日子》,在14年后出版的的这本新书里,读者读到更多的将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睿智与沉静,成熟与豁达。《姥姥语录》来自倪萍心底的一个个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
    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感怀物质贫乏、但精神富有的童年生活,50年的风雨岁月中至真、至纯的守望,无不使人深深感动,身心沐浴温暖。文如其人,就像倪萍平素给人的印象:亲切、自然、仗义、豁达、洒脱……《姥姥语录》里读者更多能感觉到的应该是一种铅华洗尽后的返璞归真,读者看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姥姥,一个家家都有的老人”,而收放自如的笔触间传达出的却是能够感动人心的“平凡人的大智慧”。
    书中渗透的,无疑是一个属于一个老人的人生智慧。倪萍说,有时候让姥姥这杆秤称称,你就有数了。倪萍在书中写到自己给“母亲水窖”捐钱的事,2005年收到第一个广告的钱,就拿出100万元给妇联送去了。“那时候正开政协会,我跟妇联的莫文秀书记住同一个酒店。我跟她说,这事谁都不能说,说出去我就不捐了……不想让人知道,往大了说是做好事不用告诉别人,往小了说我也有难处。家里的亲戚谁都需要钱,还有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每天从全国各地往台里写信找我求助。小钱我给过,大钱呢,我怎么办?”倪萍称,把这事告诉了姥姥,她的态度和预想的差不多,姥姥说,“这么大的事怕是在你心里来回称了不知多少遍了,自己早知道哪头沉、哪头轻了,你愿意,姥就愿意。”
    新书一上市,虽没有启动以往对畅销书推广惯用的铺天盖地、紧锣密鼓般“猛烈”的宣传攻势,但获得了可观的好评度、关注度和认可度。这个春天,倪萍用她朴实亲切的文字掀起了一股温暖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