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养猫原文:燕义第四十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30:06

燕义第四十七

【题解】

郑玄说:“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孙希旦说:燕礼有多种。有天子燕饮来朝诸侯者,有诸侯燕饮他国来聘之臣者,有诸侯自燕饮其臣子者,有养老而燕饮之者,等等。《仪礼·燕礼》所载,属于诸侯自燕饮其臣子之礼,本篇即阐释其义。本篇开头一段,是《周礼·夏官·诸子》职文,朱熹、王夫之均以为是错简,当置于本篇之末。孙希旦认为:“此《诸子》职文,与《燕礼》本无所当,·盖后人因篇末有献庶子之事,误以即庶子之官,遂引此冠于篇首耳。”孙说甚是,此一段实为蛇足。

【原文】

夫、位。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①。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士之庶子之卒②,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

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太子,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③,唯所用之置其有司。若有甲合治之;司马弗正④。学道。春合诸学,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卒⑤,以军法使之修德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注释】

①庶子:官名。即《周礼·夏官》的诸子。

②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贵族子弟。也就是下文所说的“国子”。这个“庶”字,不是嫡庶之庶,而是众庶之庶。卒:通“萃”,聚集。孙治让说:“萃即聚集部队之名。盖国子造学及备宿卫,皆群聚曹辈,自为部分,故特设此官以掌之。”

③卒伍:古代军队的编制,百人为卒,五人为伍。

④司马:此指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正:通“征”,征调。

⑤游卒:孙治让说:“游卒,谓贵游子弟自相与为部队也。”此“卒”亦通“萃”。参注②。

【译文】

古代周天子设立的官职,有一种叫庶子。庶子负责管理由诸侯、卿、大夫、士的儿子组成的特种部队,掌管对他们的戒令和教治,辨别他们的等级,确定他们的朝位。国家如有大事,就率领他们到太子那里报到,太子想怎样指挥就怎样指挥。如有打仗的事,就发给他们兵车和盔甲,编成队伍,设立各级军官,按照军法进行管理。因为他们直属于太子,所以就不再接受司马的征调。国家有谣役等事,就把这些贵族子弟单独编队,使他们修养品德,学习道艺。春天把他们聚集在大学,秋天把他们聚集在射宫,考查他们的成绩,以决定晋升或斥退。

【原文】

诸侯燕礼之义:君立昨阶之东南,南乡尔卿①,大夫皆少进。定位也。君席昨阶之上,君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宰夫为献主②,莫敢适之义也。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臣莫敢与君亢礼也大夫为宾,为疑也④,明嫌之义也而揖之,礼之也。。不以公卿为宾③,而以。宾入中庭,君降一等

【注释】

①南乡尔卿二句:按《仪礼·燕礼》作“南乡尔卿,卿西面。尔大夫,大夫皆少进”。较此处语意详明。今译文从之。

②宰夫:原是太宰的属官,掌为宾客进献饮食。此时代替国君为主人,代替国君向宾客献酒,宾客就不会感到椒踏不安。

③不以公卿为宾二句:这里所说的“宾”,是为了礼仪的需要而临时设置的,并非国君举行燕礼的主要酬劳对象。

④疑:通“拟”,比拟。此谓公卿比拟国君。

【译文】

诸侯举行燕礼的含义:国君站在昨阶的东南方,面朝南向卿作揖,使卿近前,卿稍北进,然后面朝西而立;国君又揖请大夫近前,大夫也都稍向北进,面朝北而立。这是要确定群臣的位置。国君的席位设在昨阶之上,这表示国君的席位是主位。国君单独升堂站立在自己的席上,面朝西方独自站立,这是表示没有人敢与他匹敌的意思。是君臣关系而按宾主落座,这表示用的是饮酒致欢的礼数。国君让宰夫代表自己向宾客敬酒,这是因为臣下没有人敢与国君对等行礼。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这是因为公卿本来已经够尊贵了,现在再让他为宾,就有与国君匹敌之嫌,所以这样作含有避嫌之意。作为臣下的宾客进入庭中,国君要走下一级台阶拱手相迎,这是以宾相待之礼。

【原文】

君举旅于宾①,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②,明臣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③,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匾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到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注释】

①旅:旅酬。旅,众也。众人依次互相劝铆忧酬。这是燕礼进行中的吮种礼数。

②升成拜:臣下对君上,应当在堂下行再拜稽首之礼,今被国君派人劝阻,所以臣下又升堂再拜稽首,以完成拜礼,这就叫“升成拜”。升成拜一则表示国君的谦让,二则表示臣下的不敢失礼。

③道民尸导民宾命这

【译文】旅酬时,国君首先举杯向宾客劝酒,一接着饮国君特赐的酒客在饮酒之前都要下堂向国君行再拜稽首的大礼。国一君谦让,小臣前去阻止,于是宾客和臣下又升堂再拜稽首,完成拜礼。是表明臣下应有的礼数。国君以再拜作为答礼,礼无不氛这是表明君上应有的礼数。臣下竭尽自己的能力为国立功,君上一定要以爵位和傣禄作为回报,这样臣下就会都乐于竭尽其能去立功,因此就国家安宁、国君安宁。礼无不答,意思是说,作君上的不会让臣下白白地效力。君上必须说明了正道以引导百姓,百姓跟随引导而取得收获,然后国家抽取十分之一作为赋税,其结果是君上用度充足,百姓生活也不匾乏。所以上下和睦亲密,没有互相怨恨。上下和睦亲密,互相没有怨恨,这正体现了礼的作用。这就是君臣上下的大义。所以说,燕礼是用以表明君臣大义的。

【原文】

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①。献君,君举旅行酬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而后献庶子。姐豆、牲体、荐羞②,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注释】

①庶子:孙希旦说:本节所言“庶子”,皆谓庶子官所掌之庶子,非谓庶子之官也。

②牲体:谓沮实。燕礼的牲用狗,所谓姐实,就是狗肉。荐羞:荐指脯酿,羞指庶羞。庶羞就是多种美味下酒菜。

【译文】

燕礼席位的安排是:宾席在户墉之间,上卿的席位在宾席之东,小卿的席位在宾席之西,次于上卿;大夫的席位在小卿之西,又次于小卿;士与庶子,堂上没有席位,在昨阶下依次站立。饮酒时,宰夫代国君为主人。宰夫首先向国君献酒,国君饮过之后,举杯向在座的人劝酒;然后宰夫又献酒给卿,卿饮过之后,又举杯向在座的人劝酒;然后宰夫又献酒给大夫,大夫饮过之后,又举杯向在座的人劝酒;然后宰夫又献酒给士,士饮过之后,又举杯向在座的人劝酒;最后才是给庶子献酒。席前所陈之撰:国君和宾席前,姐肉、脯酿、庶羞皆有;卿大夫席前,有脯酿、庶羞而无姐肉;士以下,唯有脯酸而已。席位有尊卑,献酒有先后,肴撰有多少,这些都是用来表明贵贱有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