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插编技术:邓新华:通货膨胀永远伤害穷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35:05
本文来自《东方早报》,作者系邓新华。全文如下:

   少年时,学到力和反作用力。初闻此道多很兴奋,偷袭对方一拳,说:“我打你,你也打我了,因为我也受到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等式当然没错。可大家也都知道,人所受的伤害,不是取决于力的等式,而是取决于受力的部位。没有人用自己的鼻子去打他人的拳头。

  各国中央银行给自己规定了一个任务:通过调节货币量调节物价。物价高了,收回货币,让物价下降;物价低了,多印货币,让物价升高。这个物价,主要是指消费品价格。

   主流宏观经济学对央行执行这个任务是很赞同的。

  关于通货膨胀,经济学界目前有三种认识。第一种认识是,通货膨胀是某些商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而拉动的。这一认识早被弗里德曼批驳过。弗里德曼说,一些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在这些商品上增加支出,必然要在其他商品上减少支出,其他商品价格就下降。在物品不短缺的情况下物价普遍上涨,一定是央行多发了钞票的结果。

  弗里德曼这派也被称为货币学派,在学界渐据上风。弗里德曼说,央行最好的方式是每年固定增发3%左右的货币,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下跌,就会打击人们的投资热情。张五常则提出,央行应该挑选一篮子物品,通过调节货币量来稳住一篮子物品的价格。

  哈耶克等则提出了不同于弗里德曼的看法。哈耶克说,货币学派的货币被视为“中性”的,即货币只影响价格。如果人们可以准确预期货币变动,货币变动就不会影响人们的行动。比如,如果人们预期到6%的通胀率,那么在所有物价上加上6%就可以了。

  哈耶克说,问题在于,货币并不是中性的。增发的货币不是平均、普遍地撒向人们,它总要经过某种具体的方式进入流通,而这个过程就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那些最先得到增发的货币的人(往往是政府的利益部门),他们事实上获得了比他人更多的财富。

  回到开头的例子。决定人们是否受伤的,是人们受力的部位,而不仅是受力大小。受到一样的力,鼻子会受伤,拳头却不会受伤。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均衡来判断谁会受伤,那是不得要领的。

  同样,用消费品物价均衡也无法判断市场中谁受伤了。不能说消费品物价没变,穷人就没有受损。这是因为,当央行大量增发货币的时候,接近货币出口、获得廉价货币的人并不会去抢购消费品,而是会去抢购资本品。谁都不会买一堆大米堆在客厅里,而是会购买房子等资产或者石油、矿藏等能源、资源性商品。如此,在央行增发货币时,并不会很快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但这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财富转移,后得到货币的人,其财富的一部分已经转移到别人那里去了。

  主流的宏观经济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在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看来,在任何时候多发货币,货币都只能通过具体的途径进入社会,都会引起财富的转移。萧条期多发货币,也不是什么把经济拉回均衡状态,而是仍然在进行财富转移。因为在萧条期,物价下跌是有益的,它反映了失业增多、收入下降的现实。下降的物价让低收入群体能在萧条期生存得好一点,并有助于市场根据价格信号进行生产调整。

  前几年,随着央行收购巨额外汇,大量人民币出笼。这导致资产价格猛涨。房价涨了几倍,但是消费品价格却没怎么涨。那些盯紧CPI数字的经济学者否认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部分地承认通胀,说是“结构性通胀”。不过有些经济学家不这么看。周其仁教授就说,通胀就是通胀,没有什么结构性通胀。任何通胀,都是有的商品涨得快,有的商品涨得慢,甚至不涨或下跌。在过去的几年中,是什么因素快速拉开了国人的财富差距?是房价。有房的人和没房的人,几年之间,财富差距迅速拉开,这就是通胀的后果。

  上半年新增信贷7.4万亿元。资产、资源、能源价格猛涨,而CPI没涨反降。在哈耶克的理论里,这毫无疑问是萧条期中的通货膨胀。但是,盯紧CPI数字的经济学者却说,没有发生通胀。对于房价、股价的新一轮上涨拉开新的财富差距,他们无法分析,只好用“过热”、“投机”来解释了。

  CPI只是一个不全面的受力计。在信贷狂潮中,货币具体的流入方式决定谁受损、谁受益。盯紧CPI这个均衡指标,对搞清谁受到伤害没有帮助。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消费品价格没有上涨,老百姓就没有受损。资产损失远非消费损失能比。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