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牛魔王电视剧: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微薄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5:10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微薄版)    (规划师石楠)

周干峙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说,规划师要极极参与区域规划的编制制定。区域规划是和城市规划密不可分的宏观规划工作,应互为动力,互为依据,互相促进。

仇保兴博士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谈转型与重构期的规划调控,“要紧凑发展,抛弃美国,超越欧盟•••”;“保障房建设的质量很重要,从住宅设计到规划设计都很重要”;“我们有些小区规划设计没特色,狗都迷路。提倡优秀混合居住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不可能100年不变,城市规划确定的三区四线(三区:禁建区、限建区、宜建区;四线:绿线、蓝线、黄线和紫线)等强制性规定可以100年不变”;“要绿色交通,修建不可停车的自行车道。可禁摩,不主张禁电动自行车。他批评一些屁股指挥脑袋的决策者封杀电动自行车。”;“要激励公共交通,领导要身体力行,今早坐地铁来开会很好啊”;“现在“野鸡”的生态城比比皆是,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才能称得上生态城市”;“有些文化人误认为美国的郊区化怎么好,这是不全面的,千万不能把先行国家的的错误当成绩”。

郑时龄院士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提出,规划并建设千年城市。他对新区面积动辄上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城市缺乏特色…等深感担忧,需要转型”;“规划并建设千年的城市。他对新区动辄上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城市缺乏特色、片面追求高层建筑•••等颇感忧虑。”;郑时龄院士在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对上海的规划、建设的批评和建议,充满热爱和期待。对外国建筑师片面迎合业主,不顾城市整体利益,很不以为然。并呼吁,为所有人建设城市,大众宜居,而不只是精英宜居。

 

(规划中国)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召开。大会由王静霞副理事长主持。联合国人居署代表沈建国先生致辞。他指出中国的发展不能走“先建设,后改造”的路子,而是要走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并着重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健康、住房的关系。 

 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干峙院士致辞。他首先着重指出九大成就:经济奇迹般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50%;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人民居住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城市面貌得到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规划设计管理水平提高;法制建设逐步健全。

接着指出九大问题: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土地控制;社会问题;城市交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城市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要从现实出发,逐步改进。体现正确的指导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谈到要做的九件工作:积极参与区域规划编制;适应不确定性、可变性,考虑留有弹性;增加分项规划;编制交通规划等重点规划;提高村镇建设水平;重点地段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公众参与;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总规划师制度。并提到要做真规划、有真思想,规划要做活,达到准、真、美的标准。

 

仇保兴部长做大会报告。他强调我国要坚持走紧凑型发展道路。防止工业用地粗放扩张,构建紧凑式绿色小城镇。新城市用地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耕地、盐碱地等;南方沿海城市和传统农产区更要注重耕地保护。要严格三区、四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仇保兴部长指出必须避免美国的郊区化,日前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机动化、小产权房、农村城镇化、征地制度改革等等。并指出当前各类新专业开发区来势汹汹,需推行城镇用地混合布局,注重民生和城市品质。

仇部长指出目前中国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城市交通能耗上升最快;错误的“城市规划适应小汽车”的恶果;城市空气污染80%来源于汽车尾气;交通拥堵已从超大城市扩散到一般城市。

仇部长提出生态城的入门条件:紧凑混合用地模式;可再生能源占比大于20%;绿色建筑占比80%以上;生物多样性;绿色交通: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占比65%以上;拒绝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仇部长提出严格三区、四线管制的应对策略:在城市总规、控规、详规三层次严格执行;协同好三区、四线之间的关系,相互强化深化管理;将三区、四线扩大到都市圈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在四线中划定虚实线提高调控管制效能。

仇部长提出保障房应与商品房混合布局。目前贫富阶层分离居住趋势仍然存在,郊区化助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每年千万套保障房硬任务基本集中在城郊建设。保障房小区建设质量不高,源于:设计者缺乏竞争性优化动力;开发者无业绩激励动力;建造者缺业主过程监督;配套者缺事先计划与资金。

仇部长提出安全防灾城市的建设包括以下方面:多组团、互补发展型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多重互联);利用城镇道路、河川,规划建设“城市防灾轴”;具备医疗、福利、避难等多功能防灾安全街区;将政府办公楼、公园、学校等建设成为防灾据点;建设公园、绿地雨水收集和储蓄池;采用柔性管道接口技术等等。

仇部长提出保障房应与商品房混合布局。目前贫富阶层分离居住趋势仍然存在,郊区化助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每年千万套保障房硬任务基本集中在城郊建设。保障房小区建设质量不高,源于:设计者缺乏竞争性优化动力;开发者无业绩激励动力;建造者缺业主过程监督;配套者缺事先计划与资金。 

 

 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摆出了几组数字:1 今天的中国有7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100万以上的城市有175个。2 按照世界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法兰克福在全世界排名第五,上海的排名是第69位,上海的高层建筑数量几乎是法兰克福的600倍。3 自1985年至2008年,上海建造了8亿平方米的建筑,其中5亿平方米为住宅,按照2005年的统计,中心城区的开发强度为0.88,高层建筑的开发强度大约为东京的3.35倍。等等。由此提出百年后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城市和建筑如何评价,我们怎样才能不愧对后代,实现科学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魏后凯教授认为城市发展模式和道路发生了重大转变,是城市转型的核心和关键,决定了城市制度转型和空间转型。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土地的“平面扩张”来支撑。土地财政。

中科院魏后凯教授认为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发展模式和道路发生重大的转变,是城市转型的核心和关键,决定了城市制度转型和空间转型。全面转型一是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大转型;二是以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转型。 

 

王景慧老师在城市文化专题会议上谈到,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有的保护概念,是一个与城市行政管辖有关的历史文化概念,它的保护范围和具体内容在保护规划中确定。它是一项保护措施,要保护的是城市,而非城市中一个个文物。保护内容除了文物古迹之外,还包括历史街区,整体格局和风貌、优秀传统文化。在谈到名城保护范围的确定时,王景慧老师举了北京的例子,其范围应当有元明清的北京古城,也有辽金元遗址,还有西山的三山五园,以及八达岭长城,近年又增加了门头沟的chuan底下、三家店、密云县的古北口镇,这样它的保护范围不是一个完整闭合的线,而是有若干“飞地”。 

 

东南大学董卫教授在谈到工业遗产保护时说,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业遗产的普遍性保护距今只有十年时间,社会与产业转型推动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兴起。工业遗产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遗产”,而是“活着的现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构成了许多历史城市的现代化原点,是典型的“城市型遗产”。

董卫教授谈到工业遗产的启示时说,要着重思考可再利用性,包括以文化-环境为导向的规划设计;通过设计保护遗产、延续文脉;回归“城市再生”的中国传统。需要穿透历史,被一代代人延续、继承。再利用实际就是在作为空间重写本的城市中寻求历史地标,从“既有环境”出发寻求历史地标。

 

 中规院兰伟杰希望通过对风貌延续问题的研究来应对“古城不古”、“新城不新”的挑战。提出了中小名城风貌延续的方法框架,指出风貌延续的内涵是通过新建活动的控制引导延续历史文化特征;提出了风貌延续的分区控制方法,包括历史城区、历史城区外围地区、新建城区。最后总结了风貌延续的适宜方法。 

 

 中规院张兵总规划师指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整治过程中对名城的建设性破坏正转向保护性破坏,而就“真实性”保护原则的不同观点和落实方法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系统性和整体感的保存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内容。是不是保存“全部”,需要因地制宜。

张兵总规划师指出已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中的一些城市只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作旅游宣传的一项桂冠、一张名片,在建设决策中逃避领导者应有的历史责任,蔑视法律法规,终结了许多城市的历史!保护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寻求有效的保护方法和途径,否则“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无法落实。

张兵总规划师提到像南京老城南这种街区保持了一种“真实”,但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建立起一种合理的更新机制?北京琉璃厂历史地区在1978年进行了全面更新,但这种“仿古一条街”的做法直到今天也有不同评价。一种认为不可取;另一种认为需要做整体的重新翻建,功能得到提升,也保持了街区的活力。

张兵总规划师认为真实性原则面临的困难根本上讲不是建筑设计手法的问题,也不是技术性的问题,是和相关人所持历史观紧密关联的问题。真实性的概念应当同遗产资源的历史性有关,有没有可能发展出符合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利益的真实性?需要把真实性的界定当作一个社会过程,来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